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教科书中编入了八十一个演示实验、十个必做的学生实验和九个学生选做实验,还安排了十三个家庭小实验。因此,通过这些演示和学生实验,学会观察老师演示实验的操作、现象,独立地做好学生实验,上好实验课,是学好化学的基础。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
首先,明确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目的性包括对象、条件、要求,以及观察的程序和步骤等,它对观察起着定向作用。化学实验是很生动、很直观的,实验中千变万化的现象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学生若只图看热闹,光看现象,不动脑子思考,看完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无助于学习的提高,例如,“电解质溶液导电”实验时,若要形成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只要观察灯泡“亮与不亮”就可以了;若要形成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则要观察灯泡的亮度不同。所以,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实验前,要明确观察的内容是什么?范围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这就叫做明确观察的目的,目的明确了才能抓住观察的重点进行观察。
其次,培养观察的全面性。观察的全面性是要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从多方面进行观察,获取多侧面化学现象的信息,从而形成整体印象。如,对金属钠一些性质的观察。取一小块钠,看到钠是固体;用刀切钠的表皮时,感到钠较软,切去表皮后,看到钠是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当把一小块钠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听到嘶嘶声,看到钠浮在水面上,变成光亮的小球,向烧杯中的各个方向迅速游动,并逐渐变小,最后消失,还伴有一些小气泡;当用手触摸烧杯时,感到发热等。这样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不仅可以观察到钠的颜色、状态、硬度等方面的物理知识,而且还可以观察到钠与水发生反应的变化过程,如体积变化、在水中运动、产生气泡和放热等。
再次,培养观察的敏锐性。观察的敏锐性主要是指在观察过程中,能抓住化学现象及其变化过程中或陌生的或偶然的或稍纵即逝的现象。例如,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硫酸亚铁溶液中,立即生成白色沉淀,片刻沉淀上部变成灰绿色,直到变成红褐色沉淀。像这样稍纵即逝的现象,若没有细致入微的观察,是很容易被忽视的,而只能看到红褐色沉淀。
最后,培养观察的思维性。在观察过程中,要教育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使头脑中的认识结构积极影响观察,以理解观察对象,使观察更为深刻、全面。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时,不要将观察结果及原因直接告诉学生,而要让学生养成边观察边思考的习惯。例如,对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实验,要求学生观察和思考试验中可能出现什么现象,实际出现什么现象,现象发生的原因何在,以及怎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所发生的反应等。
责任编辑 杨博
首先,明确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目的性包括对象、条件、要求,以及观察的程序和步骤等,它对观察起着定向作用。化学实验是很生动、很直观的,实验中千变万化的现象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学生若只图看热闹,光看现象,不动脑子思考,看完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无助于学习的提高,例如,“电解质溶液导电”实验时,若要形成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只要观察灯泡“亮与不亮”就可以了;若要形成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则要观察灯泡的亮度不同。所以,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实验前,要明确观察的内容是什么?范围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这就叫做明确观察的目的,目的明确了才能抓住观察的重点进行观察。
其次,培养观察的全面性。观察的全面性是要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从多方面进行观察,获取多侧面化学现象的信息,从而形成整体印象。如,对金属钠一些性质的观察。取一小块钠,看到钠是固体;用刀切钠的表皮时,感到钠较软,切去表皮后,看到钠是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当把一小块钠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听到嘶嘶声,看到钠浮在水面上,变成光亮的小球,向烧杯中的各个方向迅速游动,并逐渐变小,最后消失,还伴有一些小气泡;当用手触摸烧杯时,感到发热等。这样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不仅可以观察到钠的颜色、状态、硬度等方面的物理知识,而且还可以观察到钠与水发生反应的变化过程,如体积变化、在水中运动、产生气泡和放热等。
再次,培养观察的敏锐性。观察的敏锐性主要是指在观察过程中,能抓住化学现象及其变化过程中或陌生的或偶然的或稍纵即逝的现象。例如,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硫酸亚铁溶液中,立即生成白色沉淀,片刻沉淀上部变成灰绿色,直到变成红褐色沉淀。像这样稍纵即逝的现象,若没有细致入微的观察,是很容易被忽视的,而只能看到红褐色沉淀。
最后,培养观察的思维性。在观察过程中,要教育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使头脑中的认识结构积极影响观察,以理解观察对象,使观察更为深刻、全面。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时,不要将观察结果及原因直接告诉学生,而要让学生养成边观察边思考的习惯。例如,对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实验,要求学生观察和思考试验中可能出现什么现象,实际出现什么现象,现象发生的原因何在,以及怎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所发生的反应等。
责任编辑 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