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对“90后”大学生恋爱情感问题的应对策略

来源 :理论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sa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大学校园“90后”大学生已经完全取代“80后”。恋爱情感问题、人际交往、学业挫败成为了学生面临的三大心理危机触发点,而在“90后”大学生“恋爱思维早熟,处理能力不足”的情况下,高校辅导员应更加注意对大学生恋爱情感问题的关注、发现、掌握;注重情感教育、生命教育的开展;一旦出现问题及时处理;与家庭、社会力量合力解开学生心中的困惑,帮助其更好成长。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90后”大学生恋爱情感问题;应对策略
  伴随着2012级大学生进入校园,“80后”大学主力军已经完全被“90后”所取代。根据我校学生心理动态调查数据发现,恋爱情感问题、人际交往、学业挫败成为了学生面临的三大心理危机触发点。对学生心理动态影响成因进行分析时,情感问题因素几乎占了50%以上,特别是“90后”大学生“恋爱思维早熟,处理能力不足”的情况下,高校辅导员应更加注意对大学生恋爱情感问题的关注、发现、掌握;注重情感教育、生命教育的开展;一旦出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开学生心中的困惑,帮助其更好成长。
  一、“90后”大学生恋爱情感问题现状
  大学生处于成人初期。虽然已经脱离了孩子的群体,但尚不能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其典型的心理表现为内心矛盾、抱负水平不确定和易采取极端立场[1]。尤其在恋爱情感问题的处理上,恋爱多元化,恋爱目的不纯粹,内心承受失恋的能力较弱成为“90后”大学生恋爱中较为普遍的一种现状[2]。
  1、恋爱动机盲目。
  “90后”大学生受到社会经济转型的影响,在恋爱对象选择时更看重对方的外貌与经济条件,包括家庭条件和个人的经济能力,因此部分大学生恋爱自卑心理爆发,沦为“屌丝”而不能自拔,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自身的经济条件的制约和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由于恋爱动机盲目,催生出不少“毕分族”(毕业就分手的大学生情侣)。动机盲目的恋爱,怎能抵挡来自社会的现实风浪?
  2、恋爱观念开放。
  从历年来的调查显示: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肯定态度的有48%,90年代上升到76%,如今上升到了91%,其比例与西方的比例已经非常接近[3]。由于对于婚前性行为后果的严重性缺乏足够认识,已经使部分大学生面临未婚先孕、人工流产和性病等生殖健康问题的威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3、恋爱攀比心理过强。
  “90后”大学生恋爱更多注重的是个人感情上的愉悦,他们想象着自己是“白雪公主”和“白马王子”,高调的进行感情的表达,在校园内高调表白、林荫校道里缠绵悱恻、门禁前留恋不舍、重要节日互赠礼物似乎成为了大学生恋爱必修的功课。其实,由恋爱攀比心理引发的经济问题使不少大学生苦不堪言。
  4、恋爱挫败承受力弱。
  由情感问题诱发的恋爱心理危机导致的各类自杀及激情犯罪数据急增,引起了广大教育者的高度重视[4]。目前大学生恋爱心理危机已经成为除精神类疾病之外的第二大容易引发校园恶性事件的因素。由于恋爱心理危机具有突发性、临时性、紧急性和破坏性,同时因为恋爱本身的私密性,出现危机现象的个体往往倾向于消极、逃避的行为方式,不会第一时间寻求帮助,当恋爱中遇到重大挑战或遭受重大挫折时,恋爱中的当事人往往无法承受,严重者甚至引发荒废学业、精神分裂、自杀、暴力犯罪等现象。
  5、缺乏积极的生命情感。
  随着传统的生活方式的转变,都市生活节奏的加快,“90后”大学生们来不及将感性的思维上升为理性的思考和分析,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而是沉迷于自己的感官享受中,部分学生做任何事都是“凭感觉”“跟着感觉走”。在当今的大学校园里,意气风发的大学生可谓凤毛麟角,对生活的失望和乏味充斥其中,“郁闷”“无聊”一跃成了校园的主流语言,也成为他们真实生活的写照。很多大学生精神萎靡,感受不到生活的美好经常感到困惑和茫然:为什么学习?生活的意义何在?在对大学生的一项对“您觉得活着是否很有意义”的调查中显示:15.0%的人觉得“活着没有太大意义”,2.4%的人觉得“活着没有意义”,还有8.4%的人“活着无感觉”[5]。-些大学生因此就在网络游戏和无休止的恋爱中打发着宝贵的青春时光。
  二、“90后”大学生恋爱情感问题成因分析
  1、家庭因素。
  很多“90后”大学生恋爱情感问题的出现与其家庭教育不当有关。由于社会竞争激烈和就业形势严峻,家长们对孩子期望变得单一而高峻。普遍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忽视对孩子积极情感的引导与培育,导致孩子情感发育严重不足。部分家长过分溺爱,事事包办,导致“90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极差。部分学生由于缺乏劳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差,对恋爱伴侣依赖性强,以致于一旦分手便感到巨大的不适感、孤独感。而现代都市上班族一心为工作奔波忙碌,在孩子情感培养的关键期,没有尽到应尽的义务,孩子出现“情感荒漠”的状况,因此部分“90后”大学生缺乏对挫折的应变能力,受不得委屈,经常因一点小事不如意就伤心欲绝、沮丧、萎靡不振,慢慢埋下了心理隐患,甚至走上轻生的道路。
  2、社会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思潮纷至沓来,已对我国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及情感的养成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在丰富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使人们越来越看重自我利益。部分大学生的恋爱观念日趋功利,情感逐渐淡漠。注重物质追求、注重经济利益、讲求实效的风气影响着大学生的恋爱动机。多元化的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产生碰撞,年少的大学生往往陷入迷茫和困惑之中,甚至对自身极度悲观失望,从而产生厌世情绪。更有许多大学生持有“干得好不如婚得好”的观念,在毕业时不是忙于找工作而是忙于寻找“高富帅”“白富美”。偏于现实主义,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创造幸福的大学生则投入到就业大军的队伍中。然而,社会对学历的高要求致使他们将“高学历”的获取作为自己最重要甚至唯一的人生奋斗目标,进而很多大学生将原本应该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活的索然无味。他们忙碌于各种实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对于学习之外的诸如恋爱情感问题的思考则无暇关心,如此一来,大学生的情感受到压抑,这些都在无形中加重了大学生的心理负担,使部分大学生变得不知所措,严重者甚至会因为过度抑郁或焦虑而走向自杀或他杀的道路。   3、学校因素。
  长期以来,高校德育工作对情感教育的忽视是导致当代大学生情感问题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来看,学校教育基本上是以“应试教育”模式占主导,大部分高校关注的焦点是“毕业生就业率”。过分看重知识的传授,而很少注重对人性的关怀,如生存技能、心理健康教育、人际交往技能、学生生命情感教育缺乏必要的重视。现在的大学生已经变得越来越急功近利,由高中阶段的“考试机器”变为了现在的“就业机器”。学生们的精神生活质量出现了滑坡,他们缺乏愉悦的自我体验,缺乏自我欣赏的意识和能力,更加缺乏发现爱与美的意识。部分高校的德育教育过于追求完美正面的教育,企图把学生放在保护壳中,结果学生在离幵校园这层保护壳迈向纷繁复杂的社会时,往往受不了突如其来的反差而产生惶恐情绪。也有高校为了避免应急事件发生而用强硬手段禁止大学生恋爱,使大学生心理受到更大的负性影响。
  4、自身因素。
  除了上述外因的影响,大学生自身内部因素也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大学生正处于即将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完全成熟的发展阶段,各方面发展极不平衡,这一发展阶段的大学生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内心不适和矛盾。
  三、高校辅导员对于“90后”大学生恋爱情感问题的应对策略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90后”大学生的恋爱情感问题应当引起德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我们认为可以采取如下应对策略:
  1、提高辅导员教师自身的情感资质和人格魅力。
  乌申斯基说:“教师的情感和人格魅力,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替代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师的信念和个性品质在教育中,具有决定性意义。”[6]教师的情感内质是一种纯情结构,是纯粹、纯朴和纯洁心灵的集合。在引导学生时,教师把自己的信念转化为教育能力和行为榜样,给学生以信念、追求和典范。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中融人情感关怀,营造情感和谐的大氛围。
  2、利用多种途径掌握学生情感动向。
  由于教师和学生角色上的天然屏障,大部分大学生不愿意对辅导员教师倾诉情感问题,因此,在掌握学生情感动向上,要利用多种途径迂回实现。网络关注是很好的方式。网络已成为“90后”大学生查找资料、寻找情感寄托的重要途径。他们喜欢在虚拟空间里表露自己和敞开心扉,同时也希望得到理解和指导。因此,密切关注微博、Q群中大学生对于情感的讨论,便于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者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有利于引导和疏通感情。
  3、开展大学生情感教育。
  通过情感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应付能力和自信心,以愉悦、乐观的心态来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把由学习和生活压力带来的消极紧张转变为积极的紧张,把压力转为动力。一个对自己充满信心并且总是能够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快乐的学生,可以使他勇于承受恋爱责任,并且可以提高自己的挫折忍受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在学习和社会交往中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学校可以通过“设置生命情感教育选修课程”、“构筑情感教育的网络阵地”等方式开展大学生情感教育。
  4、开展情感训练工作坊。
  开展情感心理工作坊,如“情感自控工作坊”“情绪释放工作坊”“情商训练营”等。使学生从中习得悦纳自我、控制情感、调整情感、释放情绪的技能,并能不断地激励自我,具有抗挫折和抗干扰能力。“情感自控心理工作坊”是学生情感教育的延续,它既可教给学生相关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也可作为学生情感问题倾诉的安全地带,便于辅导员对学生情况进行掌控。
  5、开展失恋教育。
  恋爱是原本两个陌生的个体在相互了解中建立起亲密关系的过程。两个人从相识、相知到相爱,期间要经历无数次的冲突与磨合。事实上,分与合都是正常的事情。但是,在一些同学的观念里没有这样的思想准备,谈恋爱只有成功,没有失败,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部分大学生由于其人格发展的不完善、价值观的不稳定,不知道如何处理那么多的矛盾冲突,恋爱由原本两个人的事,上升为精神和行为正常与否的问题,由此原本很美好的“恋爱”,由于处理不当而引发很多心理问题,甚至出现为情自杀等恶性事件。开展失恋教育,让他们在谈恋爱的同时,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一旦恋爱破裂,知道如何处理,如何度过,避免走向极端。
  6、一对一帮助。
  人的本性是习惯被人安慰和关心的。对失恋的学生而言,尤其是心理困扰之时,被信赖的朋友或尊敬的长辈所理解、安慰、开导、指点,将会是一种巨大的精神支柱,会从不能自拔的泥潭中站立出来。特别是对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必须建立在辅导员教师与学生相互信任前提下的一对一交流与沟通,这是帮助大学生克服失恋挫折的有效办法。
  7、发挥班导师作用。
  班导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这就要求班导师真正关心学生的思想、情感与生活,做到人师与经师的统一,及早建立起心理相容的师生关系,而不是等到问题发生时再来亡羊补牢。
  8、与家长联手建立“情感流动场”。
  与家长保持联系,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同时,通过网络平台、《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向家长传递情感联系,联手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情感流动场”。提倡父母要把孩子作为一个真正的人来对待,正确认识大学是学生迈向社会的一个中介平台,学生应牢牢把握机会在这里从方方面面充实和完善自我。辅导员与家长共同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学生健康的成长。教导学生对父母表达感恩之情,感受生命给他们带来的自由、快乐与幸福。在“情感流动场”中重塑学生情感架构,弥补其内心的情感缺失。
  9、开展集体生活和社会实践。
  “90后”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其情感出现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集体”作为支撑力量。集体生活和社会实践可以使“90后”学生形成“集体情感”,在学生体验社会、感受现实时受到一定的保护,并使学生得到关于“集体”的情感体验,真正认识到人的价值,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力量和自己的美,在给予和接受爱的过程中,习得爱的真谛。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398.
  [2]刘一达,李婷婷.“90后”大学生恋爱现状及特点分析[J].青年科学,2012(10).
  [3]刘瑶.调查表明九成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肯定态度[N].成都商报,2004-11-18.
  [4]文旭平.新时期大学生恋爱心理危机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2011,215-216.
  [5]梅萍.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与价值取向的实证分析[J].高教探索,2007,(3).
  [6]冯宗良.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09.
  [7]马斯洛等著,林方主编.人的潜能和价值[M].华夏出版社,1987,223-224.
  [8]李伟利.大学生生命情感的引导与培育研究[D].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2.
其他文献
摘要:苏联解体至今已经22年,作为上个世纪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它的解体不仅给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严重削弱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导致社会主义国家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时间里遭到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封锁、打压。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许多中外学者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作为继苏联之后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进行了一场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正是得益于这场改革,我国在政治、经济
期刊
摘要:清华老师作为终身从教的一代杰出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书法家,始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桃李满天下、美誉遍九州。他的教育教学观尤其是数学教育教学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教育科学体系。这里,仅论述其提出了解数学教学方法的重要性、阐述把握数学教学方法的要求和揭示运用于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等三个方面,以便对当前改进数学教育教学有所助益。  关键词:清华老师;数学教学;方法论  和徐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小说中机械象征手法的圆熟运用,指出小说中表现的内容: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大机器的普遍使用,人们出于贪婪的本性,对大自然掠夺性的开采,不仅使自然失去了原有的平衡,而且戕害人性,使人性变得机械、扭曲,所以只有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尊重人性,才能恢复自然的和谐与平衡。  关键词:象征;机械;自然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是戴维·赫伯特·劳伦斯(1885-1930)去世前三易其稿写的最后一
期刊
摘要:独立学院学生,论学业成绩,不能与一二类本科毕业生比;讲技术,不能与职业院校比,初入职场,四顾茫茫而长叹,天下之大尽无一席之地,就业难,成了独立学院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笔者就艺术设计类学生试做分析,结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实际情况,对认识就业能力,如何提高就业能力谈了自己的感想,提出了一些针对就业能力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独立学院;就业能力;艺术设计  一、就业问题摆在眼前  近年来,大
期刊
摘要:初中时期作为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探索阶段,面临升学和职业选择时,亟须提供支持帮助。本研究以初三24名学生为对象,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人,实施8次团体职业生涯辅导,探讨团体辅导在提高初中生职业成熟方面的效果。用《中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等量表对团体辅导进行评估。干预后对初中生的职业世界知识、职业自我知识等因子改善效果显著,追踪效果良好,说明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对提高初中生职业成熟度具有长期效果。  关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探索野外实践在高职教育《药用植物识别技术》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在野外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认识药用植物的技能,并且培养了学生很多方面的能力。我们安排学生上山实地认识药用植物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野外实践;行动导向;植物标本;能力培养  《药用植物识别技术》是中药类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首先介绍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植物的命名等基本知识,然后重点以植物
期刊
摘要:随着当代世界工业化的迅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环境教育也相应加入现代教育之中。环境教育作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内容,创新发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得以体现其内在实质。世界观环境教育、当前国家基本国情与形势政策的环境教育、大学生人生观环境教育以及法制观道德观方面的环境教育统统纳入到了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并将通过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中环境教育的基础内容
期刊
摘 要:党内文化是政党的灵魂与精神层面上的旗帜,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已经被提到国家战略性高度的今天,加强党内文化建设,以先进的党内文化引领社会文化大发展就成了当务之急。对此,应当坚持与时俱进,从党内文化的载体、主体、等方面入手,谋求文化强党之道。  关键词:文化强党;党内文化;建设;主体  党内文化主要是指政党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形成的,由全体党员所接受和遵循的政党意识、组织心理、制度规范和行为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人们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越来越高。民主协商作为公共参与的一种形式,受到社会广泛地关注。增强民主协商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在增强政治协商实效性这个问题上,我们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因此需要我们去探索系统有效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民主协商;协商民主;实效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作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发展道路、推
期刊
摘要: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新课标所要求的。只有有效地利用好教学方法,才能够使课堂充满活力,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使课堂充满活力,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发的实际素质,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学习数学可以提高一个人思维的灵敏度;学习数学还可以提升我们做事的逻辑性,增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