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分配是一个财务问题

来源 :会计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ronfe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微观领域,初次分配应该是财务学研究的对象。目前财务学初次分配理论缺位,构建基于价值创造的以初次分配为研究对象的广义财务分配理论十分必要,也是财务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 初次分配; 财务; 广义财务分配
  *本文系江苏省连云港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收入分配的微观机制研究”(11LKT07)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国资控股公司股权激励计划选择中在职消费替代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11YJA790155)的阶段性成果。同时受到教育部博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南京大学会计学博士生国际化项目(IAPHD)和江苏省第四期“333工程”项目的资助。
  在主流认识上,国民收入初次分配问题一直被认为是政治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鲜有学者将其作为财务问题专门研究。近几年国内再次掀起了一股研究收入分配的热潮,在规范的成果之外,实证的成果也出了不少。但不管是规范的,还是实证的研究,基本都是宏观视角。实证分析数据也多来源于宏观数据,鲜有使用微观数据的。宏观领域的收入分配研究从福利、收入分配的未来趋势和现实状态出发,给出了收入分配合理性的判断标准,也对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进行了理论探讨(金振宇,2011)。其成果对我们认识初次分配的重要性和分配原则有重要的意义。遗憾的是,虽然经济学对初次分配的关注较为系统,但却更多地停留在宏观和理论层面,针对“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等分配形式在市场经济中的活动主体——企业框架内实现形式的研究则相对薄弱(张广科,2009),因而其对微观企业分配实践的指导性大打折扣。不过如果据此将板子打在经济学的头上,将收入分配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原因归咎于经济学,则实在是“不公”的,至少在初次分配的领域如此。在微观领域,初次分配应该是财务学研究的对象,提出初次分配相关理论并对实践作出指导是财务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然而,财务学初次分配理论是缺位的。有人可能会说,财务学也涉及分配问题。比如股利分配理论,几乎尽人皆知其是财务学的理论,而且是“分配”的理论。但持这种看法的人看到的仅仅是表象。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股利分配理论并不是分配理论,至少不是完整的财务学意义上的初次分配理论。股利分配理论主要研究股利分配是否影响股东价值(股利相关论和股利无关论)和股利分配政策的确定(四种典型政策)。如果将公司视作股东的公司,则上述两个问题就仅仅是股东自己的事情,只是涉及股东自身财富存放位置的不同,是股东自身财富的“分割”。它与初次分配所讲的价值在不同要素主体间的“分配”完全不是一回事。此外,有的财务教科书甚至将股利分配问题附属于其他问题内。比如,在我国具有重大影响的注册会计师考试指定教材《财务成本管理》中,开篇即明确指出财务学有三个分支:金融学、投资学和财务管理,这三个分支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并且相互联系,但是讨论的重点领域不同。金融学主要讨论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的有关问题;投资学主要讨论个人和专业投资机构的投资决策;财务管理学主要讨论一个组织的筹资和内部投资决策。从上述描述中我们找不到财务分配问题的位置。事实上,股利分配问题被归入了筹资范畴。长期筹资还包括股利分配。股利分配决策,主要是决定净利润留存和分给股东的比例,它同时也是内部筹资决策。我们觉得,将股利分配看作筹资倒是抓住了股利分配的本质。
  至此,财务学初次分配理论缺位已是不争的事实。财务学是应用经济学。由于缺乏微观领域初次分配理论的配合和承接,导致经济学分配理论难以传导和转化为对微观企业分配问题的有效指导,初次分配中一些重要的原则,如公平正义原则难以在企业中实现。
  初次分配是一个财务问题。首先,这是由财务管理的内涵所决定的。我国著名财务、财政学家张国干教授在1979年就提出,“财务的实质是一个分配问题,分配是财务活动中存在的特殊矛盾,体现了财务关系的性质,制约着财务活动的内容”。申波(1986)则强调,企业财务之所以成为一个经济范畴,从根本上说,是由企业财务分配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决定的。如果忽视了财务分配,那无异是取消了作为经济范畴的企业财务,剩下的仅仅是财务管理的业务技术方法问题。这些观点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的地位没有明确之前是占主流地位的。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美式以公开市场为依托的财务学理论逐步占据主流,人们对财务的认识与先前有些不同。但尽管如此,分配仍然被视作财务管理的应有之义。在我国的财务学教科书中,基本都体现了这一点。如杨丹等(2009)指出,财务管理就是“在微观层面上,企业筹集、配置、运用现金资源开展营利性活动,为企业创造价值并对创造的价值进行合理分配”的活动。可惜的是,教科书的内容在展开时,没有一以贯之地将完整意义的价值分配贯彻到底,而是仅仅局限于股利分配这一狭窄领域的内容。
  其次,初次分配是在企业层次上决定的。能在微观层面上对分配发挥实际重要作用的是财务管理。考察一下企业利润的一般形成过程即可看出这一点。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活动首先取得主营业务收入等收入,在弥补生产经营耗费,缴纳流转税之后,其余部分成为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和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等构成企业的利润总额。利润总额首先要按国家规定缴纳所得税,净利润要提取公积金和公益金,分别用于扩大积累、弥补亏损和改善职工福利,其余利润作为投资者的收益分配给投资者或暂时留存企业或作为投资者的追加投资。
  最后,初次分配影响企业的现金流。现金流是财务的重要特征。王庆成等(1988)指出,财务的实质是“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这种财务的“资金运动论”在今天仍能较好地反映企业财务管理的实践活动。随着分配过程的进行,资金或者退出或者留存企业,它必然会影响企业的资金运动,这不仅表现在资金的规模上,而且表现在资金运动的结构上,如筹资结构。
  遗憾的是,至今为止,在企业财务理论的研究中,还没有将初次分配视作财务问题提出一个完整统一的理论框架或体系。由此,实务中各要素报酬的确定依据、形式、份额是在不同的框架内决定的,如劳动报酬在企业外部由市场竞争和劳动力的再生产条件决定,获得所谓生存工资;人力资本报酬则由人力资本在进入企业时,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通过评估或“讨价还价”形成(刘启亮,2002),其形式则为工资、年薪、股权、期权等;国家凭借国家机器的强制力对企业征收流转税和所得税;债权人凭借资产使用权的让渡获得利息;而股东则凭借对企业的所有权占有利润。各种要素所有者提供的要素共同生产的“蛋糕”,“分割”的依据和标准各不相同,这样的安排很难保证分配的公平合理性,甚至可以说先天就是不公平的。马克思在100年前就曾分析过早期资本主义的劳资矛盾,认为工人只得到相当于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部分,而资本家却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是赤裸裸的剥削。当今时代的情况虽谈不上赤裸裸的剥削,但强势群体利用规则侵占弱势群体利益(如资本侵占劳动、税收侵占劳动)、内部人利用信息优势侵占外部人利益(如逃税)的事情还是时有发生。如果不将要素报酬放在一个统一框架内决定,则上述问题不会消失。此外,各种要素报酬在会计处理上的不同——劳动报酬进成本,利息进费用或资本化,人力资本报酬进成本、费用或从利润中分配(股权期权等),税收进成本、费用和从利润中分配,以及股利从利润中分配——更使人们难以看清初次分配的结构,形成了改进分配的障碍。   财务分配问题的现状与我国财务分配的历史沿革有关。新中国企业财务是在全盘照搬苏联企业财务模式基础上逐步发展的。“一五”时期,财务管理和其他工作一样开始起步,在理论上学习苏联,在实践上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构建了国营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及其基本内容。1958年和“文化大革命”时期,财务管理曾两度受到冲击,企业的财务制度被冲击,甚至被取消,财务管理陷入了混乱和无序状态。在这个时期,财务无思想、财务无理论,财务管理几乎不存在成了这个时代的特征(杨雄胜,2007)。从实践上看,这一时期,企业在财务收支上几乎是政府的出纳,国家统负企业盈亏,企业费用开支由国家详细规定,成本如何核算也由政府统一明确;企业盈利往上交,企业亏损国家补。企业收入分配实际上是财政分配。
  随着经济改革和企业自主权扩大,企业财务的分配职能日益突出。企业有权参与利润分配,企业的留利要分配为后备基金、生产发展基金、新产品试制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和职工奖励基金。财务管理在初次分配中的实践范围扩大了。然而这种情形并没有保持多久。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国的财务管理逐步由苏式财务转向美式财务。在主流的美式财务学领域,对分配的关注则集中在公司与股东的利益分配方面,即股利分配理论。然而若将公司视为股东的公司,则这种分配只是资本要素自身收入的再分配。显然,主流财务学的分配理论不仅不能解决初次分配问题①,更使资本对劳动的侵占合法化,在劳动者缺少维权手段的情况下,使劳资矛盾恶化。由于缺乏系统完善的微观收入分配理论指导,企业等微观主体很难科学合理、公平正义地实现初次分配,企业的分配更多是在政府(通过法规)和内部人(通过制度)的安排下完成的。在积累和效率等堂皇的理由下,在政府强权、资本强权、劳工谈判能力受限等背景下,初次分配中出现资本侵占劳动、税收侵占劳动等侵害处于弱势地位的要素利益的现象就不足为奇。
  面对社会上存在的分配不公等问题,学者们关注的更多的是二次分配、三次分配,而忽视了从源头即初次分配解决上述问题才是治本方法。为了将经济学关于初次分配的研究成果有效地运用于企业中,必须在经济学与企业实践间架起一座桥梁,而财务学无疑是这座桥梁的最恰当人选。因此,初次分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财务问题,构建基于价值创造的以初次分配为研究对象的广义财务分配理论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 金振宇.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及其对消费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2] 张广科.按知分配与企业剩余分享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3] 张国干.论社会主义国营生产企业财务的本质与财务职能[J].财经论丛,1979(3/4).
  [4] 申波.略谈企业财务分配[J].财政研究,1986(5).
  [5] 杨丹,王宁.财务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6] 王庆成,李相国,顾志晟.建立和完善新的财务管理学[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8(2).
  [7] 刘启亮.人力资本财务论[J].财经研究,2002(8).
  [8] 杨雄胜.财务管理原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55-256.
其他文献
本文简述了航空机轮刹车系统发展概况、机轮刹车系统功能性试验内容、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文章最后对故障预防提出了一些合理性建议,对预防系统故障及安全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
对于会计这个职业,我可以说是个菜鸟吧,为什么呢?我确确实实是半路出家走上会计这条路的。在从事会计工作之前,我是学工程的,从事环保及计量工作十几年。那时的工作和会计可以说没
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股份公司推出YKZ7230蜗杆砂轮磨齿机。
我国第一条日产1000t“混合法”湿改干工艺线杨春华史德深国家建材局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合肥230051)1概况湖北省光化水泥厂节能技改工程建设了我国第一条“混合法”湿改干工艺线,1台Φ3.5m×
对高流动性混凝土所用的材料和配合比,它的施工及管理作了系统的介绍和探讨。
【正】据悉,广东金刚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防飓风玻璃"项目通过广东省省级技术成果鉴定。在汕头市科技局组织并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会上,由华南理工大学材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过去一个时期,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成功竟标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研制建设项目,标志着其从传统制造业向战略性新兴产
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的发展,创新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现代社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机械也是代表一个国家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为此,进行机械结构设计则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元素之
为减少航班预先排序与实际调度结果之间的差异,提高航班运行效率,研究基于多维关联规则分析的航班排序优化方法。利用优化后的多维关联规则分析方法挖掘航班排序差异的特征信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节能降耗成为工业生产的重要准则.锅炉作为工业生产的重要设备,降低燃料的消耗量,提高锅炉运行效率是工业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首先对影响锅炉燃烧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