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高效”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所谓“高效” 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的积极主动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发展最大化的课堂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做到深刻、广博、启发,又要教法独到,有自己的教学绝招。
一、我心目中的“高效课堂”:
1.、教学设计力求“条理、清晰、科学”。教学有目标、有系统、内容清楚明确,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条件。教师的教学设计有极高的清晰度,他的课堂教学就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最高的收效,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课堂时间,更能使学生快速地接受所学知识。
2.、教学过程突出“重点、难点”。马克思哲学告诉我们,解决问题,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从最重点最难点下手,才能高效地解决问题。对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是一样。教学过程突出重点、难点,是课堂教学实现高效的关键。
3.、教学方式做到“形式多样、学生参与”。高效课堂的教学活动方法和内容应富于变化,比如:分析、合作、讨论、交流、展示、运用动画、图片、阅读及巩固练习等等。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的课堂,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教学实践充分“联系生活”。 这既是我们生物学科的特点,也是实现“学以致用”、体现学习与生活的关系的有效方法。社会、生活是一个动态的信息库。要引导学生随时关注身边的生物学知识,关注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把环境中的方方面面作为认知的“客体”,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部分。通过教学信息的多向交流,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敏锐性,训练学生的信息搜集、处理、交流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二、我的“高效课堂”做法
1、深入教材,掌握大纲要求
要想实现高效课堂,第一步就是先要把教材吃透,大纲要求了如指掌。所以我们应深入解读教材,把握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备好每一堂课。而备好课又是以“消化”课为其基本条件的,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源泉。然而,教材并不是教条,不能完全死搬硬套,所以,我在写教案前先将课本、教参、《新学案》、《实验探究报告册》等材料详细、仔细的阅读、理解,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确定教学目标,并且结合学生实际,分析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与关键,以重点、难点来带动全面,系统科学地整理安排教学的内容,熟练把握自己的课堂设计,做到游刃有余。
2、激发兴趣,提高学习动力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活生生的生命,生命的奥秘最客易引发人们的探究欲望;生物学的发展是人类认识自然、认识自我的历程,其中不乏精彩的人物和事件;在初中生物学的教学内容中,很多都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生物学的学习内容也很适于开展实验和探究。这些都是生物学科发掘情感价值,目标的优势,教师要充分剩用这些优势,激发出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就有了动力,实现课堂高效也就有了保障。
例如,在“流动的组织——血液”一节教学当中,在学完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而血红蛋白的主要特性是在氧气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气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提出: 中国足球队在备战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时,在众多条件优越的地点中,最终选择昆明为集训地。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这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会产生什么影响?引导学生学于致用,同时马上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起来。
除了利用生活当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以外,在生物教学中,许多直观性教学也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使用模型教学,在上“消化和吸收”这一节课时,我用人体模型让学生认识消化系统的各个器官。学生不仅直观的认识人体消化器官位置和形态,而且对各种消化腺开口在什么地方一眼就可以认清。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一下子因为模型的出现而达到最高点。
3、帮助学生实现学习方法的改变
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什么问题应该自主学习,那些问题可以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要让每个学生明确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问题学习;如何形成探究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等等;例如,在“流动的组织——血液”一节中,以探究的方式提出: 探索血液的组成
提出问题:血液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做出假设:血液是由两部分组成,血浆和血液。
验证假设:如果我们是科学家,通过什么方法可知血液的成分?
(引导学生在书本上面找到血液分层和观察血涂片的方法)
然后以探究的方式完成本节课内容,这样的方式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内容,有效的完成课程学习。
4、课堂实例生活化构筑有效课堂
在“流动的组织——血液”一节中,我出示一张血常规化验单:
请同学分析张××的健康状况。同学们马上议论开了,许多同学还将表格抄下来。当一位同学分析后,马上有同学站出来或补充或提出异议。最后得出结论:张××得了贫血症。同学们积极而关切的神情反映了这堂课对大家有真正的触动,契合课程标准的目标:能运用生物科学知识解释生命现象,使学生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等方面密切相关,课程标准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学习情境越真实,学习主体建构的知识就越牢固,越容易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为课本知识提供生活背景,能营造轻松活泼的教学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5、朴实也可撑起有效教学
课堂提问,可以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开阔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难点,及时调整教学进程,使课堂按预先设计好的路子进行,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间的感情,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所以好的课堂提问对教学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但有关资料显示,中小学教师课堂提问的平均有效率不够60%。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提出问题,启迪学生思维,是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手段,也是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一条重要纽带。在教学中,问很重要,也有艺术性课堂,让思维活跃为主导,而非知识堆积。教师只做“引路人”,当“催化剂”,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交流,使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做学习的主人。
有效教学不是看是否讲完了课时教学内容,而是看课堂三维教学目标是否达到。使学生懂科学、会思考、能合作、爱学习的生物课堂教学是有效的,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一、我心目中的“高效课堂”:
1.、教学设计力求“条理、清晰、科学”。教学有目标、有系统、内容清楚明确,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条件。教师的教学设计有极高的清晰度,他的课堂教学就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最高的收效,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课堂时间,更能使学生快速地接受所学知识。
2.、教学过程突出“重点、难点”。马克思哲学告诉我们,解决问题,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从最重点最难点下手,才能高效地解决问题。对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是一样。教学过程突出重点、难点,是课堂教学实现高效的关键。
3.、教学方式做到“形式多样、学生参与”。高效课堂的教学活动方法和内容应富于变化,比如:分析、合作、讨论、交流、展示、运用动画、图片、阅读及巩固练习等等。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的课堂,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教学实践充分“联系生活”。 这既是我们生物学科的特点,也是实现“学以致用”、体现学习与生活的关系的有效方法。社会、生活是一个动态的信息库。要引导学生随时关注身边的生物学知识,关注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把环境中的方方面面作为认知的“客体”,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部分。通过教学信息的多向交流,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敏锐性,训练学生的信息搜集、处理、交流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二、我的“高效课堂”做法
1、深入教材,掌握大纲要求
要想实现高效课堂,第一步就是先要把教材吃透,大纲要求了如指掌。所以我们应深入解读教材,把握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备好每一堂课。而备好课又是以“消化”课为其基本条件的,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源泉。然而,教材并不是教条,不能完全死搬硬套,所以,我在写教案前先将课本、教参、《新学案》、《实验探究报告册》等材料详细、仔细的阅读、理解,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确定教学目标,并且结合学生实际,分析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与关键,以重点、难点来带动全面,系统科学地整理安排教学的内容,熟练把握自己的课堂设计,做到游刃有余。
2、激发兴趣,提高学习动力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活生生的生命,生命的奥秘最客易引发人们的探究欲望;生物学的发展是人类认识自然、认识自我的历程,其中不乏精彩的人物和事件;在初中生物学的教学内容中,很多都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生物学的学习内容也很适于开展实验和探究。这些都是生物学科发掘情感价值,目标的优势,教师要充分剩用这些优势,激发出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就有了动力,实现课堂高效也就有了保障。
例如,在“流动的组织——血液”一节教学当中,在学完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而血红蛋白的主要特性是在氧气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气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提出: 中国足球队在备战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时,在众多条件优越的地点中,最终选择昆明为集训地。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这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会产生什么影响?引导学生学于致用,同时马上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起来。
除了利用生活当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以外,在生物教学中,许多直观性教学也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使用模型教学,在上“消化和吸收”这一节课时,我用人体模型让学生认识消化系统的各个器官。学生不仅直观的认识人体消化器官位置和形态,而且对各种消化腺开口在什么地方一眼就可以认清。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一下子因为模型的出现而达到最高点。
3、帮助学生实现学习方法的改变
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什么问题应该自主学习,那些问题可以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要让每个学生明确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问题学习;如何形成探究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等等;例如,在“流动的组织——血液”一节中,以探究的方式提出: 探索血液的组成
提出问题:血液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做出假设:血液是由两部分组成,血浆和血液。
验证假设:如果我们是科学家,通过什么方法可知血液的成分?
(引导学生在书本上面找到血液分层和观察血涂片的方法)
然后以探究的方式完成本节课内容,这样的方式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内容,有效的完成课程学习。
4、课堂实例生活化构筑有效课堂
在“流动的组织——血液”一节中,我出示一张血常规化验单:
请同学分析张××的健康状况。同学们马上议论开了,许多同学还将表格抄下来。当一位同学分析后,马上有同学站出来或补充或提出异议。最后得出结论:张××得了贫血症。同学们积极而关切的神情反映了这堂课对大家有真正的触动,契合课程标准的目标:能运用生物科学知识解释生命现象,使学生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等方面密切相关,课程标准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学习情境越真实,学习主体建构的知识就越牢固,越容易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为课本知识提供生活背景,能营造轻松活泼的教学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5、朴实也可撑起有效教学
课堂提问,可以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开阔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难点,及时调整教学进程,使课堂按预先设计好的路子进行,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间的感情,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所以好的课堂提问对教学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但有关资料显示,中小学教师课堂提问的平均有效率不够60%。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提出问题,启迪学生思维,是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手段,也是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一条重要纽带。在教学中,问很重要,也有艺术性课堂,让思维活跃为主导,而非知识堆积。教师只做“引路人”,当“催化剂”,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交流,使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做学习的主人。
有效教学不是看是否讲完了课时教学内容,而是看课堂三维教学目标是否达到。使学生懂科学、会思考、能合作、爱学习的生物课堂教学是有效的,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