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维也纳浓郁的音乐氛围;
2.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自主选择语段,借助网络自主探究,充分感悟维也纳作为“音乐之都”的魅力;
3.在课文语段及词句的品读中,运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情趣和搜集、分析、整理、表达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以及歌剧院、“金色大厅”在全世界的影响是学生理解的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和维也纳人酷爱音乐的生活习惯,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手段:
1、《音乐之都维也纳》专题学习网站,构建了非线性的教学互动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的起点和多条学习的路径,使学生能够从“音乐的摇篮”、“音乐的装饰”、“音乐的生活”、“音乐的圣殿”等任何一个层面自由进入,畅游、感受维也纳,并能方便、快捷地从一个层面进入另一个层面。
2.以学生为主体,使课堂绽放出引人入胜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解题,带入情境:
1.(播放音乐),同学们,请看。(风光图)
2.板书(维也纳)。有这样一座城市,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北麓一个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小盆地里,波光粼粼的多瑙河穿城而过。这座不大的城市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人们,牵动着世界的目光——这,就是维也纳。(点击,屏幕显示)
3.看着这些如画的风景,维也纳留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4.是啊,这就是维也纳,自然风光与艺术的禀赋,造就了魅力四射的它,今天就让我们借助课文优美的文字,来一次精神之旅。到维也纳的街头走一走,看一看。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在读课文之前,老师想给大家两条建议。
*边读边想:想像你就置身于维也纳的街头,你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
*精选你最感兴趣的一两处文字,细细地品读,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生读课文(点击,屏幕显示)
二、自读梳理
师:读完了吗?维也纳最打动你的在哪里?你感受到了吗?从文章中找出来读一读或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A.打动你的是一段音乐的历史。
B.强烈的视觉冲击深深打动了你。
打动你的是音乐的装饰。
C. 你是一个很会生活的孩子,音乐像空气一样弥漫在维也纳人们的周围。
只有心静如水的孩子,才能体会其中的快乐。
D.这里的音乐设施同样令人叹为观止。
学生畅谈,教师随机评价。
师:视觉的冲击,听觉的享受,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这里无处不充溢着音乐,无时不展现着音乐,无人不深爱着音乐。怪不得,人们这样亲切地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点击,屏幕显示 补充板书,齐读题目)
“都”——可以指首都,也可以指盛产一种特产的城市。那你觉得音乐之都的意思就是?——(盛产音乐的地方)。对,这里“盛产”音乐,这里就是音乐的故乡。那课题怎么读,才能读出维也纳的特点呢?谁愿意来试试。
自己练着读一读,然后指名读,齐读。
三、引导探究
1.师:同学们再次快速地浏览课文,你能找出课文中的几句话,来概括人们眼里的维也纳吗?
*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维也纳的歌剧院与音乐厅星罗棋布。
2.学生回答,老师板书点出:
3.作者就是这样一步步、一层层地把我们带入了音乐的殿堂,引读这四句话。
4.同桌商量商量,你想借助网络重点探研维也纳的哪一方面呢?
5.师:提问,你们这一组最想给大家介绍什么?(问四五桌)
同桌商量。
6.师:同学们都选择了自己要介绍的内容,选中了目标,就要仔细了解,读读课文,再找找网上的资料,还可以讨论讨论。等会儿把你的学习心得与大家一起来分享好吗?拿起鼠标,点击维也纳吧!
7.学生同桌学习,老师巡视,相机指导。(①一边浏览网页,一边对照课文学习,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②有的同学还在互相交流自己上网浏览的感受。③大家一边聆听音乐,一边欣赏着美景,真是一件快乐的事。)
有所收获的就请举手,这样老师就知道。
四、交流、品读:
好,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网络,了解了维也纳,聆听了维也纳。现在就把你的理解与收获与大家来共享。哪一组想先来?
(随机四个板块)
A
学生自由点击浏览网络
内容:音乐家生平(图)、音乐家的作品、音乐家在音乐史上的贡献和地位、音乐欣赏。
重点扣住“音乐家的摇篮”……(对这方面有没有更多的理解)
生:说……
(1)你见过“摇篮”吗?知道它有什么用吗?
(是小孩睡觉的地方)
(2)是的,摇篮是人成长的第一个温暖的家,维也纳给音乐家们提供了最温暖的环境。从这里走出了——引说:
生回答:从这里走出了海顿,走出了莫扎特,走出了贝多芬,等等。
师:说得多好啊,这里就是音乐家的摇篮。
师:你们这组还有别的补充吗?
生:介绍音乐家的知识。
师:(评价)将自己了解的知识整理出来,变成自己的认识,这是一种高水平的学习能力。从维也纳走出的这些天才的音乐家们,在世界乐坛上留下了灿如星辰的艺术作品。就让我们选取其中的一段,在海顿的《小夜曲》中,读好这一段。
B
学生自由点击浏览网络
内容:音乐雕像、花圃、公园、礼堂照片、地名罗列……
重点扣住“雕塑”……(刚才我们了解了……你还了解了……)
生:我重点了解了维也纳为什么说是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师:在这儿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每讲到一处,提醒他读原文,读出美感来,如身临其境般的。)
指名回答
点评:这是凝固的音乐
这是沉淀的音乐
这是灵动的音乐
这是充满魅力的音乐
这是有生命的音乐
师:是的,音乐已经渗透到维也纳的每一个角落,让我们再来欣赏用音乐装饰起来的维也纳。(照片组图)
完成填空读:
(看着这些装饰,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维也纳(真)是一座。在这儿,到处可以看到。为了纪念乐坛大师,维也纳的许多街道、 、、、等,也多用 。就连王宫花园的草坪上,也用 。
(让我们再次借助文字,来感受这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C
学生自由点击浏览网络
内容:维也纳家庭音乐会、街头音乐表演……
(重点扣住:什么时候)
生:我重点了解了维也纳处处弥漫着音乐。
师:是的,在维也纳,音乐就是生活,生活就是音乐。你从哪儿读出了音乐的味道?追问:(什么时候)
指名回答
(从句中:维也纳的家庭举行家庭音乐会……从词中:随时、传统、总要、习惯……)
(学生说感受,读课文语句。真美,我仿佛也听到了那美妙的旋律)
师:(总结)是呀,音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你最想读哪一句,来试试看,老师给你配上音乐。
(配乐)指读。(找3~5个)
D
学生自由点击浏览网络
内容:音乐大厅、各种音乐建筑、音乐会规模描述……
(重点扣住“数字、金色、最后的展示”……)
生:震撼我的是维也纳的音乐大厅。
师:哪里震撼着你?
学生自由说话,读文。
教师随机抓住数据(1869年——历史悠久;2200个,110人,1500平方米——地方大;(相机点拨:提供资料,维也纳歌剧院已经有137年的历史,维也纳人听歌剧的历史已经有350年了。)
边说,边结合课文语句,讲述。
老师及时概括:(装饰精美,金碧辉煌……)
师:你发现了吗?有那么多含有“金”的词语,找找看:金碧辉煌,金色墙壁,金色镂花,金光闪闪……同学们,这真是名符其实的——金色大厅。
让我们再一起来欣赏这座神奇的建筑。(幻灯片)
师:这就是装饰精美、金碧辉煌的“金色大厅”,这里的每一处雕梁画栋,台柱灯盏,无不闪耀着金子般的光泽。每到新年,这儿将成为全世界热爱音乐的人们瞩目的焦点,世界各地著名的音乐家也在这里登场。他们的精彩表演,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观众。1998年,中央民族乐团在这儿成功举办了虎年春节中国民族音乐会。中国的民族音乐也走向世界,走进了“音乐之都”维也纳。
五、总结:
今天,我们点击了维也纳,聆听了维也纳,欣赏了维也纳。假如哪一天,你来到了维也纳,你能告诉老师,你最想到哪里去游览呢?
生:谈愿望
*真享受呀! 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到时候能带我去吗? 多幸福啊!
音乐流遍了维也纳的每一个角落,音乐渗透了每个维也纳人的血液,维也纳真是名符其实的——音乐之都。课堂接近尾声了,但我们的音乐之旅远远没有结束。同学们请点击首页上的互动空间,下课后,可以选择其中的一项来完成作业。
点击网络。
布置作业:
1.借助网络,搜索维也纳的资料,深入了解维也纳。
2.仿照《音乐之都》总分结构的写法,写一段文字,介绍这些独具魅力的地方,如:瓷都景德镇,对称之都北京,东方威尼斯——苏州等,把它传到我们学习网站的留言板上。
3.欣赏一曲古典乐曲,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点评:
本课以维也纳音乐为线索,借助专题学习网站,让学生通过游览、欣赏、体验、表达等环节,充分领略维也纳音乐文化的超凡魅力,使学生能在观赏、聆听、感受、体验、表述之中,产生对维也纳的向往以及对音乐的热爱。无论是教学课件,还是专题学习网络,都设计成非线性的教学互动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的起点和多条学习的路径,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学生能够从“音乐的摇篮”、“音乐的装饰”、“音乐的生活”、“音乐的圣殿”等任何一个层面畅游、感受维也纳,并能从一个层面迅速进入另一个层面。这不仅让本课的知识板块更加明晰,学生学习起来也更为自主。由于整合了网络资源、打破了时空局限,网络的交互性、学习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拓展阅读”、“大千世界”、“互动空间”等网站栏目设置,更激发了学生进一步了解、体验维也纳音乐文化的强烈冲动和个性化感受、表述维也纳音乐魅力的深层愿望。
□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教研员
孙 伟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维也纳浓郁的音乐氛围;
2.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自主选择语段,借助网络自主探究,充分感悟维也纳作为“音乐之都”的魅力;
3.在课文语段及词句的品读中,运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情趣和搜集、分析、整理、表达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以及歌剧院、“金色大厅”在全世界的影响是学生理解的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和维也纳人酷爱音乐的生活习惯,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手段:
1、《音乐之都维也纳》专题学习网站,构建了非线性的教学互动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的起点和多条学习的路径,使学生能够从“音乐的摇篮”、“音乐的装饰”、“音乐的生活”、“音乐的圣殿”等任何一个层面自由进入,畅游、感受维也纳,并能方便、快捷地从一个层面进入另一个层面。
2.以学生为主体,使课堂绽放出引人入胜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解题,带入情境:
1.(播放音乐),同学们,请看。(风光图)
2.板书(维也纳)。有这样一座城市,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北麓一个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小盆地里,波光粼粼的多瑙河穿城而过。这座不大的城市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人们,牵动着世界的目光——这,就是维也纳。(点击,屏幕显示)
3.看着这些如画的风景,维也纳留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4.是啊,这就是维也纳,自然风光与艺术的禀赋,造就了魅力四射的它,今天就让我们借助课文优美的文字,来一次精神之旅。到维也纳的街头走一走,看一看。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在读课文之前,老师想给大家两条建议。
*边读边想:想像你就置身于维也纳的街头,你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
*精选你最感兴趣的一两处文字,细细地品读,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生读课文(点击,屏幕显示)
二、自读梳理
师:读完了吗?维也纳最打动你的在哪里?你感受到了吗?从文章中找出来读一读或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A.打动你的是一段音乐的历史。
B.强烈的视觉冲击深深打动了你。
打动你的是音乐的装饰。
C. 你是一个很会生活的孩子,音乐像空气一样弥漫在维也纳人们的周围。
只有心静如水的孩子,才能体会其中的快乐。
D.这里的音乐设施同样令人叹为观止。
学生畅谈,教师随机评价。
师:视觉的冲击,听觉的享受,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这里无处不充溢着音乐,无时不展现着音乐,无人不深爱着音乐。怪不得,人们这样亲切地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点击,屏幕显示 补充板书,齐读题目)
“都”——可以指首都,也可以指盛产一种特产的城市。那你觉得音乐之都的意思就是?——(盛产音乐的地方)。对,这里“盛产”音乐,这里就是音乐的故乡。那课题怎么读,才能读出维也纳的特点呢?谁愿意来试试。
自己练着读一读,然后指名读,齐读。
三、引导探究
1.师:同学们再次快速地浏览课文,你能找出课文中的几句话,来概括人们眼里的维也纳吗?
*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维也纳的歌剧院与音乐厅星罗棋布。
2.学生回答,老师板书点出:
3.作者就是这样一步步、一层层地把我们带入了音乐的殿堂,引读这四句话。
4.同桌商量商量,你想借助网络重点探研维也纳的哪一方面呢?
5.师:提问,你们这一组最想给大家介绍什么?(问四五桌)
同桌商量。
6.师:同学们都选择了自己要介绍的内容,选中了目标,就要仔细了解,读读课文,再找找网上的资料,还可以讨论讨论。等会儿把你的学习心得与大家一起来分享好吗?拿起鼠标,点击维也纳吧!
7.学生同桌学习,老师巡视,相机指导。(①一边浏览网页,一边对照课文学习,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②有的同学还在互相交流自己上网浏览的感受。③大家一边聆听音乐,一边欣赏着美景,真是一件快乐的事。)
有所收获的就请举手,这样老师就知道。
四、交流、品读:
好,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网络,了解了维也纳,聆听了维也纳。现在就把你的理解与收获与大家来共享。哪一组想先来?
(随机四个板块)
A
学生自由点击浏览网络
内容:音乐家生平(图)、音乐家的作品、音乐家在音乐史上的贡献和地位、音乐欣赏。
重点扣住“音乐家的摇篮”……(对这方面有没有更多的理解)
生:说……
(1)你见过“摇篮”吗?知道它有什么用吗?
(是小孩睡觉的地方)
(2)是的,摇篮是人成长的第一个温暖的家,维也纳给音乐家们提供了最温暖的环境。从这里走出了——引说:
生回答:从这里走出了海顿,走出了莫扎特,走出了贝多芬,等等。
师:说得多好啊,这里就是音乐家的摇篮。
师:你们这组还有别的补充吗?
生:介绍音乐家的知识。
师:(评价)将自己了解的知识整理出来,变成自己的认识,这是一种高水平的学习能力。从维也纳走出的这些天才的音乐家们,在世界乐坛上留下了灿如星辰的艺术作品。就让我们选取其中的一段,在海顿的《小夜曲》中,读好这一段。
B
学生自由点击浏览网络
内容:音乐雕像、花圃、公园、礼堂照片、地名罗列……
重点扣住“雕塑”……(刚才我们了解了……你还了解了……)
生:我重点了解了维也纳为什么说是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师:在这儿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每讲到一处,提醒他读原文,读出美感来,如身临其境般的。)
指名回答
点评:这是凝固的音乐
这是沉淀的音乐
这是灵动的音乐
这是充满魅力的音乐
这是有生命的音乐
师:是的,音乐已经渗透到维也纳的每一个角落,让我们再来欣赏用音乐装饰起来的维也纳。(照片组图)
完成填空读:
(看着这些装饰,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维也纳(真)是一座。在这儿,到处可以看到。为了纪念乐坛大师,维也纳的许多街道、 、、、等,也多用 。就连王宫花园的草坪上,也用 。
(让我们再次借助文字,来感受这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C
学生自由点击浏览网络
内容:维也纳家庭音乐会、街头音乐表演……
(重点扣住:什么时候)
生:我重点了解了维也纳处处弥漫着音乐。
师:是的,在维也纳,音乐就是生活,生活就是音乐。你从哪儿读出了音乐的味道?追问:(什么时候)
指名回答
(从句中:维也纳的家庭举行家庭音乐会……从词中:随时、传统、总要、习惯……)
(学生说感受,读课文语句。真美,我仿佛也听到了那美妙的旋律)
师:(总结)是呀,音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你最想读哪一句,来试试看,老师给你配上音乐。
(配乐)指读。(找3~5个)
D
学生自由点击浏览网络
内容:音乐大厅、各种音乐建筑、音乐会规模描述……
(重点扣住“数字、金色、最后的展示”……)
生:震撼我的是维也纳的音乐大厅。
师:哪里震撼着你?
学生自由说话,读文。
教师随机抓住数据(1869年——历史悠久;2200个,110人,1500平方米——地方大;(相机点拨:提供资料,维也纳歌剧院已经有137年的历史,维也纳人听歌剧的历史已经有350年了。)
边说,边结合课文语句,讲述。
老师及时概括:(装饰精美,金碧辉煌……)
师:你发现了吗?有那么多含有“金”的词语,找找看:金碧辉煌,金色墙壁,金色镂花,金光闪闪……同学们,这真是名符其实的——金色大厅。
让我们再一起来欣赏这座神奇的建筑。(幻灯片)
师:这就是装饰精美、金碧辉煌的“金色大厅”,这里的每一处雕梁画栋,台柱灯盏,无不闪耀着金子般的光泽。每到新年,这儿将成为全世界热爱音乐的人们瞩目的焦点,世界各地著名的音乐家也在这里登场。他们的精彩表演,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观众。1998年,中央民族乐团在这儿成功举办了虎年春节中国民族音乐会。中国的民族音乐也走向世界,走进了“音乐之都”维也纳。
五、总结:
今天,我们点击了维也纳,聆听了维也纳,欣赏了维也纳。假如哪一天,你来到了维也纳,你能告诉老师,你最想到哪里去游览呢?
生:谈愿望
*真享受呀! 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到时候能带我去吗? 多幸福啊!
音乐流遍了维也纳的每一个角落,音乐渗透了每个维也纳人的血液,维也纳真是名符其实的——音乐之都。课堂接近尾声了,但我们的音乐之旅远远没有结束。同学们请点击首页上的互动空间,下课后,可以选择其中的一项来完成作业。
点击网络。
布置作业:
1.借助网络,搜索维也纳的资料,深入了解维也纳。
2.仿照《音乐之都》总分结构的写法,写一段文字,介绍这些独具魅力的地方,如:瓷都景德镇,对称之都北京,东方威尼斯——苏州等,把它传到我们学习网站的留言板上。
3.欣赏一曲古典乐曲,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点评:
本课以维也纳音乐为线索,借助专题学习网站,让学生通过游览、欣赏、体验、表达等环节,充分领略维也纳音乐文化的超凡魅力,使学生能在观赏、聆听、感受、体验、表述之中,产生对维也纳的向往以及对音乐的热爱。无论是教学课件,还是专题学习网络,都设计成非线性的教学互动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的起点和多条学习的路径,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学生能够从“音乐的摇篮”、“音乐的装饰”、“音乐的生活”、“音乐的圣殿”等任何一个层面畅游、感受维也纳,并能从一个层面迅速进入另一个层面。这不仅让本课的知识板块更加明晰,学生学习起来也更为自主。由于整合了网络资源、打破了时空局限,网络的交互性、学习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拓展阅读”、“大千世界”、“互动空间”等网站栏目设置,更激发了学生进一步了解、体验维也纳音乐文化的强烈冲动和个性化感受、表述维也纳音乐魅力的深层愿望。
□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教研员
孙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