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相统一”视域下德育与思政课借鉴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再思考

来源 :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dl_C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论研究和政治研究是实现德育的主要途径.教师应向学生传授和渗透思政知识和理论,使得教学更具针对性、明确性,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提供指引,确保学生能够按照预期目标成长起来.此外,运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开展教学活动,为教师在道德科学和思想政治课程的有效性研究方面提供了新的视角.然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实践中运用不当易产生不良的后果.习近平总书记“八个相统一”的思想,是德育长期以来形成的成功经验的系统总结,也是高校上好思政课的重要遵循.在德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研究人本主义教学思想及学习模式在实践中的运用,要遵循“八个相统一”要求,做到合理利用、正确取舍.
其他文献
按照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要求,C大学积极开设《大学生廉洁教育》课程,积极选配学校纪委具有教师资格证的纪检干部为学生授课.学校还有多种廉洁教育的形式,让廉洁教育在课堂上、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廉洁教育重要性和C大学廉洁教育现状的分析,对校内廉洁教育课程以及教育形式的研究,探索不断推进和深化C大学廉洁教育的多种路径.
随着国家实力的快速提升,国人希望国货也能同步崛起.只有国货真正发展壮大了,民族振兴才能具有稳固的支撑.调研组通过对大学生展开调研,深入研究大学生对国货的认知以及在购买商品时的选择倾向.调研总共收集到202份有效问卷,经过数据分析发现,虽然绝大多数学生明显表现出愿意支持国货的倾向,但是在实际购物中,真正购买国货的人却占比很小.调研组综合大学生对国货总体印象的测绘,依据问卷调查结果,利用SWOT分析模型,从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个维度深度探讨国货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策略,以期为国货的未来发展提供建设性的策略建议
高校思政教师媒介素养主要体现在对微媒体平台信息的解读能力、应用能力、辨别能力等方面,因为思政教师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多以“00后”为主,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强,若教师坚持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易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因此,文章分析了微时代下高校思政课教师媒介素养发展现状,探讨了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师媒介素养提升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