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以及由其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等都是基础知识,必须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然而,许多数学知识的含义相近,而本质属性又有差别,既有共同点,又有相异点,学生往往容易混淆,在实际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时常常出现错误。学生为什么容易混淆数学知识? 怎样防止混淆数学知识?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认识和做法。
一、加强动手实践,揭示本质属性
一般来说,概念越抽象,学生越难于接受,提供直观感性材料和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就显得特别重要。从方法上看,讲解加直观演示比单纯的讲解要好得多。如果能让学生直接通过动手操作,独立“发现”数学概念,不但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而且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揭示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有利于防止数学概念的混淆。例如,“周长”和“面积”这两个概念,学生在实际应用时就常常出现错误,明明要求长方形的周长,却计算成长方形的面积。从表面看,学生可能是粗心造成的。是不是粗心?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吗?我针对这个问题,与个别学生进行访谈交流,他们都能将长方形周长、面积的计算公式说出来,但问他们什么叫长方形的周长或面积时,他们就无法把长方形的周长或面积的含义表述出来,这就说明他们没有真正建立周长、面积的空间观念。因此,教学“周长”概念时,应先呈现一些规则和不规则的实物与图形,让学生动手比一比、摸一摸它们的周长,帮助学生直观感知一周的长度。然后组织学生在白纸上用水彩笔把某个图形的一周描下来,教师选取几个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引导观察描出来的图形,并启发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刚才你们用水彩笔描出了图形的一周,这个图形的一周的长度是指什么?”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出“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帮助学生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同样,在教学“面积”概念时,也要结合具体直观和动手操作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摸一摸、描一描、比一比、说一说,理解“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帮助学生建立面积的空间观念。同时,通过比较周长、面积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它们本质属性的区别。
二、针对出现差错,加强比较辨析
差错是正确的对立面,把学生在学习中所出现的差错呈现出来与正确的内容进行比较辨析,使学生在比较中、在矛盾斗争中学习,不仅对防止差错、克服差错,从而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知识十分有益,而且对于发展学生的比较思维,使学生会用比较的方法也很有好处。为了避免学生混淆数学知识,针对出现差错,组织对比练习,加强比较辨析,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例如,学生在学习运算定律时,对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很容易混淆,在应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时常常出现错误。如125×32×25=125×8 4×25=1000 100=1100、125×32=(125×8)×(125×4)=1000×500=500000等,针对这些错误,教师可设计辨析练习,先让学生对比判断,再辨析错因。如:①125×32×25=125×8 4×25=1000 100=1100(),125×32×25=(125×8)×(4×25)=1000×100=100000();②125×32=(125×8)×(125×4)=1000×500=500000(),125×32=(125×8)×4=1000×4=4000()。通过判断、比较、辨析,让学生发现错在哪里,弄清错因,寻求正确的方法。如“125×8 4×25”算式中为什么不能用“ ”号,而要用“×”?“(125×8)×(125×4)”算式中为什么“125”不能出现两次?这样使学生明确乘法结合律是同一级运算改变运算顺序,而乘法分配律含有两级运算,但不管运用什么运算定律或性质进行简便计算,其运算结果的大小是不能改变的,如果运算结果的大小改变了就出现错误。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组织比较辨析,克服了差错,防止了混淆,促进了数学知识清晰化,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
三、重视知识归类,组织对比练习
相似相近的知识容易混淆,思维定式容易受干扰,似曾相识更具欺骗性。因此,要重视知识归类,组织易混知识的对比练习,在对比练习中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寻找差别;在辨析中进行感悟,提升理性认识,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只有这样,才能排除易混知识的干扰,减少思维定式,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有效防止知识的混淆。例如,学生在学习“解简易方程”时,对“减数或除数含有未知数”这类方程特别容易出差错,常常与“被减数或被除数含有未知数”这类方程混淆起来。针对这种现象,我在教学时把“被减数或被除数含有未知数”这类方程进行归类、整合,先安排教学,当这类方程学生达到比较熟练的程度后,再安排教学“减数或除数含有未知数” 这类方程,并组织对比练习。如x-12=5和12-x=5、x÷50=10和50÷x=10等,让学生自己寻找不同点和相同点,引导比较异同,进一步深化用“天平平衡原理”解方程的方法,并小结得出:不管是“被减数还是减数含有未知数”的方程,都是在方程左右两边先加上一个相同的减数,再求未知数;不管是“被除数还是除数含有未知数”的方程,都是在方程左右两边先乘一个相同的除数,再求未知数。又如,“甲数是50,比乙数的2倍多4,求乙数”和“甲数是50,乙数比甲数的2倍多4,求乙数”两种题型相似,学生在解答时也往往容易出现差错,产生混淆现象。这时教师也要通过画线段图加以对比,帮助比较,沟通甲数与乙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弄清这两种题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可见,对于相似情形的题目,如果通过归类练习,加强对比,学生的解答思路也会明朗起来,会更加清晰,从而有效地避免知识混淆的现象。
四、沟通内在联系,组织比较异同
数学中许多概念是相互联系的,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之处,如果没有弄清它们的异同点,就无法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容易将这些概念混淆。因此,对于有联系的或易于混淆的概念,应该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寻找知识之间潜在的联结点,引导学生抓联系、辨差异,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通过沟通联系与区别,使学生把知识连点成线、穿线结网。例如,“比”和“比例”这两个概念有着密切联系,既相互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容易产生混淆。“比”是研究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它有两项;“比例”是研究相关联的两种量中两组相对应数的关系,它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相等的比,有四项。“比例”是由“比”组成的,如果没有两种量的“比”,“比例”就不会存在。“比例”是“比”的发展,“比”是“比例”的一部分。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现行人教版教材将“比”安排在六年级上册学习, 而“比例”则安排在六年级下册学习。为了区分这两个概念,在教学“比例”后,就要把“比”和“比例”这两个概念进行比较,沟通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系统地整理“比”和“比例”的知识,促进学生建立数学概念系统。
总之,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注意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加强易混知识的比较辨析,组织对比练习,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尽最大努力、最大限度地防止学生出现知识混淆的现象。
(责编蓝天)
一、加强动手实践,揭示本质属性
一般来说,概念越抽象,学生越难于接受,提供直观感性材料和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就显得特别重要。从方法上看,讲解加直观演示比单纯的讲解要好得多。如果能让学生直接通过动手操作,独立“发现”数学概念,不但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而且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揭示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有利于防止数学概念的混淆。例如,“周长”和“面积”这两个概念,学生在实际应用时就常常出现错误,明明要求长方形的周长,却计算成长方形的面积。从表面看,学生可能是粗心造成的。是不是粗心?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吗?我针对这个问题,与个别学生进行访谈交流,他们都能将长方形周长、面积的计算公式说出来,但问他们什么叫长方形的周长或面积时,他们就无法把长方形的周长或面积的含义表述出来,这就说明他们没有真正建立周长、面积的空间观念。因此,教学“周长”概念时,应先呈现一些规则和不规则的实物与图形,让学生动手比一比、摸一摸它们的周长,帮助学生直观感知一周的长度。然后组织学生在白纸上用水彩笔把某个图形的一周描下来,教师选取几个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引导观察描出来的图形,并启发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刚才你们用水彩笔描出了图形的一周,这个图形的一周的长度是指什么?”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出“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帮助学生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同样,在教学“面积”概念时,也要结合具体直观和动手操作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摸一摸、描一描、比一比、说一说,理解“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帮助学生建立面积的空间观念。同时,通过比较周长、面积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它们本质属性的区别。
二、针对出现差错,加强比较辨析
差错是正确的对立面,把学生在学习中所出现的差错呈现出来与正确的内容进行比较辨析,使学生在比较中、在矛盾斗争中学习,不仅对防止差错、克服差错,从而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知识十分有益,而且对于发展学生的比较思维,使学生会用比较的方法也很有好处。为了避免学生混淆数学知识,针对出现差错,组织对比练习,加强比较辨析,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例如,学生在学习运算定律时,对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很容易混淆,在应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时常常出现错误。如125×32×25=125×8 4×25=1000 100=1100、125×32=(125×8)×(125×4)=1000×500=500000等,针对这些错误,教师可设计辨析练习,先让学生对比判断,再辨析错因。如:①125×32×25=125×8 4×25=1000 100=1100(),125×32×25=(125×8)×(4×25)=1000×100=100000();②125×32=(125×8)×(125×4)=1000×500=500000(),125×32=(125×8)×4=1000×4=4000()。通过判断、比较、辨析,让学生发现错在哪里,弄清错因,寻求正确的方法。如“125×8 4×25”算式中为什么不能用“ ”号,而要用“×”?“(125×8)×(125×4)”算式中为什么“125”不能出现两次?这样使学生明确乘法结合律是同一级运算改变运算顺序,而乘法分配律含有两级运算,但不管运用什么运算定律或性质进行简便计算,其运算结果的大小是不能改变的,如果运算结果的大小改变了就出现错误。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组织比较辨析,克服了差错,防止了混淆,促进了数学知识清晰化,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
三、重视知识归类,组织对比练习
相似相近的知识容易混淆,思维定式容易受干扰,似曾相识更具欺骗性。因此,要重视知识归类,组织易混知识的对比练习,在对比练习中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寻找差别;在辨析中进行感悟,提升理性认识,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只有这样,才能排除易混知识的干扰,减少思维定式,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有效防止知识的混淆。例如,学生在学习“解简易方程”时,对“减数或除数含有未知数”这类方程特别容易出差错,常常与“被减数或被除数含有未知数”这类方程混淆起来。针对这种现象,我在教学时把“被减数或被除数含有未知数”这类方程进行归类、整合,先安排教学,当这类方程学生达到比较熟练的程度后,再安排教学“减数或除数含有未知数” 这类方程,并组织对比练习。如x-12=5和12-x=5、x÷50=10和50÷x=10等,让学生自己寻找不同点和相同点,引导比较异同,进一步深化用“天平平衡原理”解方程的方法,并小结得出:不管是“被减数还是减数含有未知数”的方程,都是在方程左右两边先加上一个相同的减数,再求未知数;不管是“被除数还是除数含有未知数”的方程,都是在方程左右两边先乘一个相同的除数,再求未知数。又如,“甲数是50,比乙数的2倍多4,求乙数”和“甲数是50,乙数比甲数的2倍多4,求乙数”两种题型相似,学生在解答时也往往容易出现差错,产生混淆现象。这时教师也要通过画线段图加以对比,帮助比较,沟通甲数与乙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弄清这两种题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可见,对于相似情形的题目,如果通过归类练习,加强对比,学生的解答思路也会明朗起来,会更加清晰,从而有效地避免知识混淆的现象。
四、沟通内在联系,组织比较异同
数学中许多概念是相互联系的,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之处,如果没有弄清它们的异同点,就无法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容易将这些概念混淆。因此,对于有联系的或易于混淆的概念,应该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寻找知识之间潜在的联结点,引导学生抓联系、辨差异,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通过沟通联系与区别,使学生把知识连点成线、穿线结网。例如,“比”和“比例”这两个概念有着密切联系,既相互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容易产生混淆。“比”是研究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它有两项;“比例”是研究相关联的两种量中两组相对应数的关系,它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相等的比,有四项。“比例”是由“比”组成的,如果没有两种量的“比”,“比例”就不会存在。“比例”是“比”的发展,“比”是“比例”的一部分。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现行人教版教材将“比”安排在六年级上册学习, 而“比例”则安排在六年级下册学习。为了区分这两个概念,在教学“比例”后,就要把“比”和“比例”这两个概念进行比较,沟通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系统地整理“比”和“比例”的知识,促进学生建立数学概念系统。
总之,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注意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加强易混知识的比较辨析,组织对比练习,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尽最大努力、最大限度地防止学生出现知识混淆的现象。
(责编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