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思考为业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da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拜读了陈心想先生的著作《明尼苏达札记》(以下简称《札记》),颇有感悟,特写就这篇小文与大家分享。
  陈先生对于我,是一位亦师亦友的兄长。我俩虽素未谋面,但几次通讯后已感未见如故、气味相投。陈先生的这本集子是他在美国“逍遥游学”数年的思考结晶,其中很多文章已发表在《读书》、《书屋》、《二十一世纪》、《茶座》等,广受好评。如今读罢此书,掩卷深思,心头不禁涌起一股豪情,我辈当“以思考为业”!
  陈的这本《札记》有三个特点:关注和探讨的领域十分广泛、时时体现的中美比较视角以及纯粹的智识旨趣与悲悯众生情怀的结合。
  陈关注的领域之广,从本书目录即可看出。社会诸象、教育文化、政治经济三篇,篇篇都有上乘之作。陈不仅对房奴、小沈阳等热点话题作了深入分析,还综合自己的观察、思考,提炼出了引人深思的人生观,比如《“八字”与人生》、《戏与拟剧人生观》等文。教育学出身的陈对教育问题很有见地,《学社会学从身边生活开始》、《社会学家的两幅笔墨》、《叙事·理论·数理统计》三文可作为社会科学初学者的必读。陈早年有篇讨论村庄政治的论文,受到了其导师郑也夫先生的“多次称赞”、认为是“有材料,有分析”。《札记》中陈对政治经济问题的分析依然是一针见血,比如《成王败寇的终结》,其概括性和现实性令人拍案叫绝。
  陈旅美多年,再加上自身善于观察,其对美国社会的洞见绝非一般。中国知识分子多少都有些“美国情结”,这是正常的,因为人家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实在太多。陈的可贵之处在于不仅揭示了美国体制的精妙之处,也毫不讳言其问题。如在《制度设计与不平等的再生产:从中美教育的一点比较谈起》一文中,陈指出美国教育体制使得人受教育水平“对初值敏感”,没生在好家庭,就住不进好社区,也就进不了好小学、中学。由于美国院校录取主要看平时成绩,因此,没上好中学的人,也就难进好大学,这对于哈耶克曾提出的“头脑糊涂型”人才非常不利。美国“路径依赖”式的教育体制,是其社会结构保持稳定的根源,这也是陈用“再生产”这个词的含义。
  郑也夫曾指出,“一个思想者应该有两个支点,一个是对智力生活的热爱,一个是对社会正义的关怀”,陈作为郑先生的学生践行了这两点。《不平等加剧伤害了谁?》、《我反对了那次“校园改革”》诸文不仅展现了陈对问题的准确把握,更体现了一名出身底层的思想者对民众命运的深切关怀。陈引述蔡美儿的“着火的世界”:那些不顾实际情况,生硬套用自由市场和民主的国家所发生的种种悲剧性的“非预期后果”,证明不平等加剧伤害的是所有人。最后,陈提出建设福利国家的“拯救之手”。陈引用的案例和提出的解决之道都可进一步探讨,但对于“着火的世界”,是每个负责任的中国学者都应该关注的问题。
  陈文的风格是说理严谨,但最吸引我的并不是这一点,而是潜藏在文字与分析中的那种对思考的迷恋。陈在后记中也说道,“写这些文章的主要推动力还是来自我对思考问题的热爱”。我与陈的接触再加上对其著作的阅读,让我坚信,这个世界上,有那么一类人,当“以思考为业”。
  “以……为业”(as a vocation)句式的流行起源于马克斯·韦伯。他的两篇讲稿《以政治为业》、《以学术为业》曾指导了无数年轻人对职业的选择。从德文和英文原文可看出,这里的“业”是指职业。那么“以思考为业”似乎不妥,因为政治、学术的确可为职业,而思考怎么会是职业呢?对此,我有两点解释。
  首先,对“业”不必拘于职业的理解,可理解为事业。思考是我们的事业。喜爱思考没有理由,没有明确的目的,它源自于对世界和人生的本能好奇与关怀。我们可能从事不同的职业,但对问题的关注可以是一致的,对试图找到谜题答案的热情是共同的,对深度思考的迷恋是相同的。因此,职业让我们养家糊口,但事业,以思考为业,才让我们的人生充满热情和光彩。当然,如果职业与事业能够融为一体,就再好不过了。
  现在看,这种融合并非不可想象。现代社会的一些职业现象已显露出端倪。著名社会理论家佛罗里达就描述了一群以创造性思维立足的职业群体。他们可能是科学家、设计师,也可能是画家、作家或音乐家等等,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从事着旨在‘创造有意义的新形式’的工作”,他们被称为“创意阶层”(creative class)。他们的工作核心是创造,而创造离不开思考,因此,思考就是他们工作的核心。如果你成为创意阶层的一员,以思考为职业,似乎并不遥远。我们的目光还可放得再长一些。郑也夫认为,在“后物欲时代”:游戏是我们最好的选择,很可能也是我们最终的依赖。它是良性的刺激;被一个有深度的游戏俘虏,或者说对之上瘾后,就不必再去寻找肤浅的刺激了,因此游戏是可持续的刺激。游戏要有深度,智力游戏无疑是首选了,而智力游戏都需要思考。当游戏在我们未来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职业与游戏的界限也会越发模糊。工作即是有深度的游戏,而游戏的核心在于思考,我们说以思考作为职业,就是这个意思。
  “以思考为业”是一种理念,是一个目标。热爱思考的人们应以勇气和智慧去践行这一理念。我认为本书作者陈心想就是这样做的。我们能从《札记》中学习如何更好地“以思考为业”。思考需要“触媒”,而陈给了我们三个“利器”:读书、学术研究、观察现实。
  书带领我们走进一个个思想者的心灵,理解他们并激发着自己的思考,以形成我们对一类问题的看法。要完成这一历程需要几个必要条件。一是阅读源于兴趣,二是阅读没有功利性的目标,三是“摇头读书”,即批判性的阅读。这三点,《札记》都有所体现。如前所述,本书涉猎较广,但无论是社会生物学、经济社会学还是历史文化,都是作者的兴趣所在。有兴趣才会有动力,有充足的动力,才有产生思想的可能;陈的书评虽多已发表,但我相信其绝不是为写书评而读书的。一个证据是《札记》中不少书评并未发表,如《跨时空经济增长的差异》等文,也都是佳作;批判性阅读在陈的几乎每篇书评中均有体现。其中,《〈信任论〉的美与不足》尤为典型。读书唯有坚持以上三点,才能真正磨砺智慧,增进思考。
其他文献
物欲炽张的时代使得诗歌成为保持主体精神活泛与灵动的文化基因,成为维护人们情感真挚与诚实的人文养分,换言之,正是诗歌让人们回到本我和原初,使读者心灵始终保持新鲜而持久的感受力和领悟力。近日阅读了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杨川庆诗选》,深感诗歌依旧植根于人的内心深处,依然濡染着人们的精神修为与人格操守。  一个世俗社会的来临,总是伴随着一场深刻的人文危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要以高雅艺术形式实现个人生
严格说来,中国传统文化有两支,一支在国内,一支在海外。在某种意义上说,由于“海外”的中国文化传统受到外来因素的干扰较少,加之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对“传统”的认知度要明显高于“国内”,所以说,在此情况下,存活于“海外”的中国传统文化反而比“国内”的可能更为纯正些或地道些。近期笔者到美国几所大学访学,顺便去耶鲁大学东亚系拜访了《天涯晚笛——听张充和讲故事》一书的作者苏炜先生。张充和,为著名的“合肥张家
(一)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拥有长江流域第一古城——盘龙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兰传说》,还孕育了宋代理学巨匠程颢、程颐兄弟,又是辛亥革命与大革命风云人物云集的重镇,其人文底蕴十分丰厚,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十余年来,笔者将创作的二十余部古今、中外名人传记作品赴台交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009年盛夏,笔者携首部文化专著《无陂不成镇》随武汉作家团赴台交流,引起台湾学术界与文艺界的关注。所以
最近在读刘再复先生《论中国文学》这本结集时,对其中《性格对照的三种方式及其在我国文学史的命运》一文中有关他对中国戏曲人物性格塑造的美学问题有不同意见。  刘先生在论述塑造文学形象丰富性、性格复杂性时,说到了中国戏曲的艺术形象反映在性格刻画上的单一性、极端性、脸谱化、浅俗化方面的问题。刘先生说:“我国戏曲中的脸谱化,其根源也是求其性格的极端鲜明”,而未做到“任何一个具有艺术魅力的典型性格,都是性格明
2018年1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七点七二亿,互联网普及率为百分之五十五点八;同期,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七点五三亿,其中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为百分之九十七点五,其中微信朋友圈用户使用率为百分之八十七点三,远高于其他社交媒体。又据凯度《2017年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微信在网民群体中的总体覆盖率已达百分之九十四点五。截至2017年6月底,微信
所谓身份,一般意义上是指出身和社会地位,如《宋书·王僧达传》:“固宜退省身份,识恩之厚,不知报答,当在何期。”身份一般有两类:指派身份和自塑身份,前者是个人无法选择的,如出身、成分、性别;后者是主体自我选择并自己塑造的,如职业身份。在传统社会,所有人的身份基本上是批派的,个人无法改变和抗拒,如农民的儿子永远都是农民。身份虽然是一种符号,但它是分享社会权益和获得社会资源的惟一依据。从理论上讲,身份一
朱光潜出生于安徽桐城,自幼乐于读诗谈诗,却不肯多做诗,曾对方东美说:“每日必读诗,惟不敢轻尝试。”安徽教育出版社推出的《朱光潜全集》载朱氏所做之诗,不过《夏丏翁羊毛婚倡和诗》七律一首。对于旧诗的魅力,他承认“是在读过一些西诗之后”,“从西诗的研究中明白诗的艺术性和艺术技巧,学会诗人看人生世界和运用语文的方法”,由此从以往读过的旧诗中发现许多新的意味(《研究诗歌的方法》)。“五四”以后,朱氏多为旧诗
一  瑞典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于1858年出生在瑞典西部韦姆兰省(v?覿rmland)莫尔巴卡庄园,在五个孩子中排行老四。父亲埃瑞克·古斯塔夫·拉格洛夫(Erik Gustaf Lagerlof)中尉在1852年继承了庄园,母亲露伊斯(Louise)来自富商家庭。起初家里日子颇宽裕,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当地经济每况愈下,拉格洛夫家也难幸免。  喜欢听奶奶讲故事的拉格洛夫,她早期的包括英、法文在内
苏北乡间与“下饭”相关的高频率关键词是“见饭”,也可以写作“见份”、“见吃”。何为见饭?用少量的粮食做出看上去更多的饭,人人都有份,能够经得起吃,是为见饭、见份而见吃。我的家乡乡民一般不肯种糯米,为何?不见饭而已。一碗糯米也就做一大碗的米饭;若是杂交稻,一碗则可做出近两碗的饭来。在乎见饭否,当然是因为穷,粮食糊不了口,也糊弄不了胃。熬粥则最为见份,一碗米而能熬一大锅粥,吃大锅饭而能公平均匀。  大
当人们终于认识到学生上学时接受的教育主要是在课堂里完成的时候,探讨课堂教学的文章日渐增多起来,这是一种很值得欣慰的现象,至少说明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当代教育的“中心工作”了。最近读到《探寻课堂“黑箱”的关键属性》(刊《中华读书报》2014年1月22日,以下简称《探寻》)一文,及其推荐的《教学的稳与变》(以下简称《稳与变》)一书,都认为课堂教学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可谓触到了当代教育的根本问题。《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