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实现滑坡预警等级的准确划分,在分析预警准则的基础上,以三峡库区木鱼包滑坡为例,以累计变形判据和变形速率判据联合构建了双判据滑坡预警模型,其中,累计变形判据是在极限位移预警分析基础上,结合变形预测的发展趋势进行预警等级划分,而变形速率判据与之相似,也是在极限变形速率预警分析基础上,结合其M-K分析的发展趋势评价进行预警等级划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在累计变形判据的预警过程中,按极限位移判断滑坡预警等级为Ⅱ级,但通过变形预测,得出滑坡变形呈上升趋势,进而应提高一级预警,即通过累计变形判据得出滑坡预警等级为Ⅲ级;在变形速率判据的预警过程中,不同监测点的预警结果存在一定差异,预警等级间于Ⅰ~Ⅲ级,按不利原则,确定变形速率判据下的滑坡预警等级为Ⅲ级。两者分析结果一致,相互佐证了两类判据的准确性,综合确定滑坡预警等级为Ⅲ级,即滑坡目前处于中等危险,应进行较高频率监测,并做好避让措施准备,切实保证区内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 键 词:
滑坡监测预警; 累计变形; 变形速率; M-K分析; 木鱼包滑坡; 三峡库区
中图法分类号: P642
文献标志码: A
DOI:10.16232/j.cnki.1001-4179.2021.05.015
滑坡是我国常见地质灾害之一,限于资金条件,无法对所有滑坡均进行工程治理,多是采用群防群测手段进行预警预防,主观因素较大,难以保证预警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因此,如果在有限条件基础上开展合理的滑坡预警具有重要意义[1-3]。目前,已有相关学者开展了滑坡预警研究,如苏白燕等[4]在滑坡变形监测成果基础上,通过其变形速率的阈值来实现预警等级划分,并构建了相应的预警平台,实现了自动预警,取得了较好效果;李聪等[5]先将滑坡变形过程划分为不同阶段,再将滑坡变形速率作为预警判据进行预警等级划分,有效实现了滑坡预警,为其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陈贺等[6]也在深部位移监测的基础上,开展了滑坡变形阶段划分,并利用滑坡变形加速曲线实现了滑坡预警预报;苑谊等[7]以滑坡变形速率和切线角为预警指标,并对树坪滑坡的预警阈值进行设定,有效实现了滑坡预警等级划分。上述研究取得了相应成果,充分验证了在滑坡变形成果基础上进行预警研究的可行性,但以上研究均是侧重于变形速率的预警判据分析,未涉及累计变形判据研究,加之研究方法较为单一,也未开展预警准则分析,缺乏系统性,因而仍有必要进一步开展系统性的滑坡预警研究。本文以三峡库区木鱼包滑坡为实例背景,基于其监测成果,在预警准则分析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累计变形判据和变形速率判据的双判据滑坡预警模型,以为滑坡灾害防治提供一定指导。
1 滑坡预警准则及方法研究
1.1 预警准则
滑坡预警是一个复杂过程,其准则应具有综合性和可行性,即滑坡预警应在常用指标上构建,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 实例分析
2.1 工程概况
木鱼包滑坡隶属秭归县沙镇溪镇,位于三峡坝址上游56 km处的右岸,平面呈漏斗状,主滑方向为20°,纵向长1 500 m,宽度约1 200 m,面积约180万m2,平均厚度约50 m,总体积为9 000万m3,属深层巨型滑坡。
根据现场勘察结果,得知滑床岩性主要为侏罗系石英砂岩和砂泥岩夹煤层,具有顺向坡体结构。滑体主要包含有两部分,即松散堆积层和扰动破坏砂岩层。其中,松散堆积层主要分布于地表,岩性为崩坡积和残坡积碎石土,碎块石母岩成分以砂、泥岩为主,含量局部差异变化较大;扰动破坏砂岩层主要是由区内构造运动所致,节理裂隙较发育,利于降雨入渗。滑带主要为粉质壤土,夹杂少量碎块石,黑色,具可塑~硬塑状,遇水易软化,抗剪强度相对较低。
区内水文条件较为复杂,其中,地表水主要以前缘长江水系为主,且坡面冲沟在雨季会形成临时径流,流量受雨量影响较大。地下水主要分为孔隙水和裂隙水两类,前者主要赋存于地表堆积体中,季节波动明显,而后者主要赋存于滑床基岩裂隙中,对滑坡影响有限[16-17]。
自三峡水库蓄水以来,木鱼包滑坡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形,为有效掌握其变形规律,布设了四横三纵的监测网,其中,ZG291监测点变形量相对最大,限于篇幅,以其所处纵断面4个监测点的监测成果为例,分析本文研究思路的有效性;同时,结合滑坡监测点布置,得ZG291~ZG294监测点的断面布置如图1所示。
在2006年11月至2009年12月间,按1月/次的监测频率,共计得到38个周期的监测成果,具体变形曲线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ZG291监测点累计变形相对最大,已达828 mm,其余3个监测点的变形规律和变形量相当,介于564~593 mm之间。总体来说,木鱼包滑坡的变形位移较大,对其开展预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2 累计变形判据的预警分析
根据本文思路,先以累计变形判据进行木鱼包滑坡的预警分级,将其分析过程详述如下。
(1) 极限位移的预警分析。
首先,利用Matlab擬合工具箱实现极限位移的拟合求解,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各监测拟合结果的拟合度均趋近于1,说明拟合效果较好,所得极限位移参数的可信度较高;同时,根据安全储备参数Fc ,得知4个监测点的安全储备相当,ZG293监测点的安全储备相对最高,其次是ZG291、ZG294和ZG292监测点。其次,根据表1中的判据,对现有变形值条件下的所属临界区间进行求解,进而进行预警等级评价,得到其判断结果如表4所列。通过极限位移的预警分析,得出4个监测点的预警等级均为Ⅱ级,相对略低。
(2) 位移发展趋势的预警分析。
在前述极限位移预警分析基础上,再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同时,限于篇幅,本文仅以ZG291监测点为例,详述不同阶段的优化效果,且在预测过程中,以1~33周期为训练样本,34~38周期为验证样本,39~42周期为外推预测样本。 先对不同激励函数的预测效果进行筛选,且在筛选过程中,以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平均值及其标准差为评价指标,通过计算,得到其筛选结果如表5所列。由表5可知,3种激励函数的预测效果存在一定差异,以Sigmiod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值最小,具备较高的预测精度,且其标准差也相对最小,进而说明其预测结果具有相对更强的稳定性,其次是Hardlim型和Sine型,因此,确定本文ELM模型的激励函数为Sigmiod型。
其次,再利用粒子群算法和M估计分别优化模型参数和预测误差,且为了验证ELM模型较传统神经网络的优越性,再利用传统BP神经网络进行预测研究,进而得到上述各类模型在ZG291监测点中的预测结果如表6和图3所示。根据表6可知,在相应验证节点处,随着优化过程的递进,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小,说明3类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均较好,且RPSO-ELM模型的预测结果具有相对最小的平均相对误差和标准差,说明其不仅具有相对最优的预测精度,还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同时,对比传统BP神经网络和RPSO-ELM模型的预测结果可知,后者的预测精度及稳定性相对更优,进而验证了本文预测模型相较传统预测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最后,通过外推预测,得知ZG291监测点的变形将呈上升趋势,无收敛迹象。
前述已验证了本文RPSO-ELM模型的有效性,再利用该模型对其余3个监测点发展趋势进行评价,结果如表7所列。对比ZG292~ZG294监测点的预测结果可知,在预测效果方面,三者平均相对误差值相近,说明本文预测模型具有较强的稳健性,其中,以ZG294监测点的预测效果相对最优,其次是ZG292监测点和ZG293监测点;在预测结果稳定性方面,ZG294监测点的标准差值相对最小,具有相对最小的波动性,其次是ZG292监测点和ZG293监测点,但三者标准差值均较小,变化差异不大。同时,3个监测点的外推预测结果也呈上升趋势,并无收敛迹象。
因此,按极限位移判断,滑坡预警等级为Ⅱ级,但4个监测点的外推预测均得出滑坡变形呈上升趋势,进而应提高一级预警,即通过累计变形判据得出滑坡预警等级为Ⅲ级。
2.3 变形速率判据的预警分析
类比前述分析,再利用变形速率判据对木鱼包滑坡进行预警分析,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1) 极限变形速率的预警分析。
以表1中的临界系数Fr和表3中已求得的安全储备参数Fc为基础,计算得到极限变形速率的相关特征参数及预警等级如表8所列。由表8可知,按极限变形速率的预警准则,得ZG292监测点的预警等级为Ⅰ级,其余3个监测点的预警等级为Ⅲ级,即滑坡不同位置的预警等级存在一定差异,按不利原则确定其预警等级为Ⅲ级。
(2) 变形速率发展趋势的预警分析。
根据前述预警方法,再利用M-K检验来分析判断滑坡变形速率的发展趋势,得其分析结果如表9所列。由表9可知,4个监测点的Z值均大于零,但大小存在一定差异,即4个监测点的变形速率均呈上升趋势,并具有不同的显著性,其中,ZG292监测点的上升趋势较显著,而其余3个监测点仅属显著。
根据上述分析,按极限变形速率判断,得知木鱼包滑坡的预警等级为Ⅲ级,加之其变形速率呈上升趋势,进而确定在变形速率判据基础上的预警等级为Ⅲ级。
综合两类判据的预警结果,得出累计变形判据的滑坡预警等级为Ⅲ级,变形速率判据的滑坡预警等级也为Ⅲ级,两者分析结果一致,相互佐证了两类判据的准确性,进而综合确定木鱼包滑坡的预警等级为Ⅲ级,即滑坡目前处于中等危险,应进行较高频率监测,并做好避让措施的准备。
3 结 论
(1) 累计变形和变形速率是滑坡预警的重要判据,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适用性较强,能有效实现滑坡预警等级划分。
(2) 在滑坡预警的实现方法中,各类分析方法均具有良好效果,所得结果也相互佐证了各自分析结果的有效性,综合确定木鱼包滑坡的预警等级为Ⅲ级,为其灾害防治提供了一定参考。
限于篇幅,本文仅以主滑面监测成果进行预警,建议后续研究可再对其余监测点进行预警分析,以全面掌握滑坡预警等级。
参考文献:
[1] 乔建平.降雨型滑坡泥石流灾害预警原理及系统结构[J].人民长江,2020,51(1):50-55,74.
[2] 张宁,李青,李闯将,等.基于极限学习机和熵值法的岩土灾变预警[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19(33):251-258.
[3] 林剑,张奇飞,龙万学,等.基于预警隶属度函数多模型融合的滑坡预警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9,49(2):477-484.
[4] 苏白燕,许强,黄健,等.基于动态数据驱动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5(5):615-625.
[5] 李聪,朱杰兵,汪斌,等.滑坡不同变形阶段演化规律与变形速率预警判据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6,35(7):1407-1414.
[6] 陈贺,李亚军,房锐,等.滑坡深部位移监测新技术及预警预报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34(增2):4063-4070.
[7] 苑谊,马霄汉,李庆岳,等.由树坪滑坡自动监测曲线分析滑坡诱因与预警判据[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5,42(5):115-122,128.
[8] 檀梦皎,殷坤龙,郭子正,等.基于CEEMDAN理论和PSO-ELM模型的滑坡位移预测[J].地质科技情报,2019,38(6):165-175.
[9] 高彩云,高宁.一种基于M估计的Robust-ELM滑坡位移预测方法[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9,39(2):153-157.
[10] 高彩云.基于新型智能算法ELM的滑坡变形位移预测[J].人民长江,2017,48(7):46-49,69.
[11] 任庆国.基于重标极差法和神经网络的隧道变形趋势判断[J].人民长江,2017,48(16):54-59.
[12] 李秋全,郝付軍.三峡库区堆积层滑坡的变形趋势判断及预测[J].水利水电技术,2019,50(5):228-233.
[13] 王润英,伍彦熹,慕子煜,等.基于M估计的抗差Kalman滤波算法在某混凝土重力坝变形监测中的应用[J].水电能源科学,2015,33(12):89-92.
[14] 贺华刚.基于集成组合预测模型的隧道大变形预测研究[J].人民长江,2019,50(8):172-177.
[15] 鞠兴华,杨晓华,张莎莎.铁路路基沉降变形趋势的综合检验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8,28(3):132-137.
[16] 邓茂林,易庆林,韩蓓,等.长江三峡库区木鱼包滑坡地表变形规律分析[J].岩土力学,2019,40(8):3145-3152,3166.
[17] 王少华,宛良朋,罗强.三峡库区木鱼包滑坡典型剖面自身强度综合评价[J].水力发电,2015,41(12):40-43,53.
(编辑:胡旭东)
关 键 词:
滑坡监测预警; 累计变形; 变形速率; M-K分析; 木鱼包滑坡; 三峡库区
中图法分类号: P642
文献标志码: A
DOI:10.16232/j.cnki.1001-4179.2021.05.015
滑坡是我国常见地质灾害之一,限于资金条件,无法对所有滑坡均进行工程治理,多是采用群防群测手段进行预警预防,主观因素较大,难以保证预警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因此,如果在有限条件基础上开展合理的滑坡预警具有重要意义[1-3]。目前,已有相关学者开展了滑坡预警研究,如苏白燕等[4]在滑坡变形监测成果基础上,通过其变形速率的阈值来实现预警等级划分,并构建了相应的预警平台,实现了自动预警,取得了较好效果;李聪等[5]先将滑坡变形过程划分为不同阶段,再将滑坡变形速率作为预警判据进行预警等级划分,有效实现了滑坡预警,为其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陈贺等[6]也在深部位移监测的基础上,开展了滑坡变形阶段划分,并利用滑坡变形加速曲线实现了滑坡预警预报;苑谊等[7]以滑坡变形速率和切线角为预警指标,并对树坪滑坡的预警阈值进行设定,有效实现了滑坡预警等级划分。上述研究取得了相应成果,充分验证了在滑坡变形成果基础上进行预警研究的可行性,但以上研究均是侧重于变形速率的预警判据分析,未涉及累计变形判据研究,加之研究方法较为单一,也未开展预警准则分析,缺乏系统性,因而仍有必要进一步开展系统性的滑坡预警研究。本文以三峡库区木鱼包滑坡为实例背景,基于其监测成果,在预警准则分析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累计变形判据和变形速率判据的双判据滑坡预警模型,以为滑坡灾害防治提供一定指导。
1 滑坡预警准则及方法研究
1.1 预警准则
滑坡预警是一个复杂过程,其准则应具有综合性和可行性,即滑坡预警应在常用指标上构建,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 实例分析
2.1 工程概况
木鱼包滑坡隶属秭归县沙镇溪镇,位于三峡坝址上游56 km处的右岸,平面呈漏斗状,主滑方向为20°,纵向长1 500 m,宽度约1 200 m,面积约180万m2,平均厚度约50 m,总体积为9 000万m3,属深层巨型滑坡。
根据现场勘察结果,得知滑床岩性主要为侏罗系石英砂岩和砂泥岩夹煤层,具有顺向坡体结构。滑体主要包含有两部分,即松散堆积层和扰动破坏砂岩层。其中,松散堆积层主要分布于地表,岩性为崩坡积和残坡积碎石土,碎块石母岩成分以砂、泥岩为主,含量局部差异变化较大;扰动破坏砂岩层主要是由区内构造运动所致,节理裂隙较发育,利于降雨入渗。滑带主要为粉质壤土,夹杂少量碎块石,黑色,具可塑~硬塑状,遇水易软化,抗剪强度相对较低。
区内水文条件较为复杂,其中,地表水主要以前缘长江水系为主,且坡面冲沟在雨季会形成临时径流,流量受雨量影响较大。地下水主要分为孔隙水和裂隙水两类,前者主要赋存于地表堆积体中,季节波动明显,而后者主要赋存于滑床基岩裂隙中,对滑坡影响有限[16-17]。
自三峡水库蓄水以来,木鱼包滑坡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形,为有效掌握其变形规律,布设了四横三纵的监测网,其中,ZG291监测点变形量相对最大,限于篇幅,以其所处纵断面4个监测点的监测成果为例,分析本文研究思路的有效性;同时,结合滑坡监测点布置,得ZG291~ZG294监测点的断面布置如图1所示。
在2006年11月至2009年12月间,按1月/次的监测频率,共计得到38个周期的监测成果,具体变形曲线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ZG291监测点累计变形相对最大,已达828 mm,其余3个监测点的变形规律和变形量相当,介于564~593 mm之间。总体来说,木鱼包滑坡的变形位移较大,对其开展预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2 累计变形判据的预警分析
根据本文思路,先以累计变形判据进行木鱼包滑坡的预警分级,将其分析过程详述如下。
(1) 极限位移的预警分析。
首先,利用Matlab擬合工具箱实现极限位移的拟合求解,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各监测拟合结果的拟合度均趋近于1,说明拟合效果较好,所得极限位移参数的可信度较高;同时,根据安全储备参数Fc ,得知4个监测点的安全储备相当,ZG293监测点的安全储备相对最高,其次是ZG291、ZG294和ZG292监测点。其次,根据表1中的判据,对现有变形值条件下的所属临界区间进行求解,进而进行预警等级评价,得到其判断结果如表4所列。通过极限位移的预警分析,得出4个监测点的预警等级均为Ⅱ级,相对略低。
(2) 位移发展趋势的预警分析。
在前述极限位移预警分析基础上,再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同时,限于篇幅,本文仅以ZG291监测点为例,详述不同阶段的优化效果,且在预测过程中,以1~33周期为训练样本,34~38周期为验证样本,39~42周期为外推预测样本。 先对不同激励函数的预测效果进行筛选,且在筛选过程中,以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平均值及其标准差为评价指标,通过计算,得到其筛选结果如表5所列。由表5可知,3种激励函数的预测效果存在一定差异,以Sigmiod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值最小,具备较高的预测精度,且其标准差也相对最小,进而说明其预测结果具有相对更强的稳定性,其次是Hardlim型和Sine型,因此,确定本文ELM模型的激励函数为Sigmiod型。
其次,再利用粒子群算法和M估计分别优化模型参数和预测误差,且为了验证ELM模型较传统神经网络的优越性,再利用传统BP神经网络进行预测研究,进而得到上述各类模型在ZG291监测点中的预测结果如表6和图3所示。根据表6可知,在相应验证节点处,随着优化过程的递进,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小,说明3类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均较好,且RPSO-ELM模型的预测结果具有相对最小的平均相对误差和标准差,说明其不仅具有相对最优的预测精度,还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同时,对比传统BP神经网络和RPSO-ELM模型的预测结果可知,后者的预测精度及稳定性相对更优,进而验证了本文预测模型相较传统预测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最后,通过外推预测,得知ZG291监测点的变形将呈上升趋势,无收敛迹象。
前述已验证了本文RPSO-ELM模型的有效性,再利用该模型对其余3个监测点发展趋势进行评价,结果如表7所列。对比ZG292~ZG294监测点的预测结果可知,在预测效果方面,三者平均相对误差值相近,说明本文预测模型具有较强的稳健性,其中,以ZG294监测点的预测效果相对最优,其次是ZG292监测点和ZG293监测点;在预测结果稳定性方面,ZG294监测点的标准差值相对最小,具有相对最小的波动性,其次是ZG292监测点和ZG293监测点,但三者标准差值均较小,变化差异不大。同时,3个监测点的外推预测结果也呈上升趋势,并无收敛迹象。
因此,按极限位移判断,滑坡预警等级为Ⅱ级,但4个监测点的外推预测均得出滑坡变形呈上升趋势,进而应提高一级预警,即通过累计变形判据得出滑坡预警等级为Ⅲ级。
2.3 变形速率判据的预警分析
类比前述分析,再利用变形速率判据对木鱼包滑坡进行预警分析,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1) 极限变形速率的预警分析。
以表1中的临界系数Fr和表3中已求得的安全储备参数Fc为基础,计算得到极限变形速率的相关特征参数及预警等级如表8所列。由表8可知,按极限变形速率的预警准则,得ZG292监测点的预警等级为Ⅰ级,其余3个监测点的预警等级为Ⅲ级,即滑坡不同位置的预警等级存在一定差异,按不利原则确定其预警等级为Ⅲ级。
(2) 变形速率发展趋势的预警分析。
根据前述预警方法,再利用M-K检验来分析判断滑坡变形速率的发展趋势,得其分析结果如表9所列。由表9可知,4个监测点的Z值均大于零,但大小存在一定差异,即4个监测点的变形速率均呈上升趋势,并具有不同的显著性,其中,ZG292监测点的上升趋势较显著,而其余3个监测点仅属显著。
根据上述分析,按极限变形速率判断,得知木鱼包滑坡的预警等级为Ⅲ级,加之其变形速率呈上升趋势,进而确定在变形速率判据基础上的预警等级为Ⅲ级。
综合两类判据的预警结果,得出累计变形判据的滑坡预警等级为Ⅲ级,变形速率判据的滑坡预警等级也为Ⅲ级,两者分析结果一致,相互佐证了两类判据的准确性,进而综合确定木鱼包滑坡的预警等级为Ⅲ级,即滑坡目前处于中等危险,应进行较高频率监测,并做好避让措施的准备。
3 结 论
(1) 累计变形和变形速率是滑坡预警的重要判据,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适用性较强,能有效实现滑坡预警等级划分。
(2) 在滑坡预警的实现方法中,各类分析方法均具有良好效果,所得结果也相互佐证了各自分析结果的有效性,综合确定木鱼包滑坡的预警等级为Ⅲ级,为其灾害防治提供了一定参考。
限于篇幅,本文仅以主滑面监测成果进行预警,建议后续研究可再对其余监测点进行预警分析,以全面掌握滑坡预警等级。
参考文献:
[1] 乔建平.降雨型滑坡泥石流灾害预警原理及系统结构[J].人民长江,2020,51(1):50-55,74.
[2] 张宁,李青,李闯将,等.基于极限学习机和熵值法的岩土灾变预警[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19(33):251-258.
[3] 林剑,张奇飞,龙万学,等.基于预警隶属度函数多模型融合的滑坡预警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9,49(2):477-484.
[4] 苏白燕,许强,黄健,等.基于动态数据驱动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5(5):615-625.
[5] 李聪,朱杰兵,汪斌,等.滑坡不同变形阶段演化规律与变形速率预警判据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6,35(7):1407-1414.
[6] 陈贺,李亚军,房锐,等.滑坡深部位移监测新技术及预警预报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34(增2):4063-4070.
[7] 苑谊,马霄汉,李庆岳,等.由树坪滑坡自动监测曲线分析滑坡诱因与预警判据[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5,42(5):115-122,128.
[8] 檀梦皎,殷坤龙,郭子正,等.基于CEEMDAN理论和PSO-ELM模型的滑坡位移预测[J].地质科技情报,2019,38(6):165-175.
[9] 高彩云,高宁.一种基于M估计的Robust-ELM滑坡位移预测方法[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9,39(2):153-157.
[10] 高彩云.基于新型智能算法ELM的滑坡变形位移预测[J].人民长江,2017,48(7):46-49,69.
[11] 任庆国.基于重标极差法和神经网络的隧道变形趋势判断[J].人民长江,2017,48(16):54-59.
[12] 李秋全,郝付軍.三峡库区堆积层滑坡的变形趋势判断及预测[J].水利水电技术,2019,50(5):228-233.
[13] 王润英,伍彦熹,慕子煜,等.基于M估计的抗差Kalman滤波算法在某混凝土重力坝变形监测中的应用[J].水电能源科学,2015,33(12):89-92.
[14] 贺华刚.基于集成组合预测模型的隧道大变形预测研究[J].人民长江,2019,50(8):172-177.
[15] 鞠兴华,杨晓华,张莎莎.铁路路基沉降变形趋势的综合检验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8,28(3):132-137.
[16] 邓茂林,易庆林,韩蓓,等.长江三峡库区木鱼包滑坡地表变形规律分析[J].岩土力学,2019,40(8):3145-3152,3166.
[17] 王少华,宛良朋,罗强.三峡库区木鱼包滑坡典型剖面自身强度综合评价[J].水力发电,2015,41(12):40-43,53.
(编辑:胡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