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4年,我在北京铁路局工作期间,家住北京的82岁的老母亲病了,胸闷气短,腹部疼痛,不思饮食,去了包括铁路总医院在内的几家大医院,仍无好转,全家人甚是焦急。
这时,几位邻居前来告诉我们,白塔寺药店有一位名叫姜子云的坐堂医生,据说医术很高,何不前去试试?只是老医生年事已高,每天只看20个病人,要早去排队领号。
那时我跑“通勤”,家在宣化,每周末回家休假,周一再回北京上班。于是,我决定利用一个星期天不回家,专门陪母亲去看病。那个星期天早上我不到6点就赶到了白塔寺药店,没想到,竟连一个排队的人都没有,仔细一看,药店大门贴有一张小纸条:
“今日姜医生因感冒休假,请患者谅解。”
真是太不巧了,怎么办?
我不死心,8点药店开门后,我再次去药店打听老医生的住家地址。一位店员告诉我,只知道他住在锦什坊街里的一条胡同,什么胡同、什么门牌就不知道了。我顺着南北方向的锦什坊街由北口进入向南走,一路边走边问,拐了几个弯后,终于在一个小十字路口的一座狭长大杂院里,找到了姜医生的家。
老医生正在屋内用茶,老伴儿在院中浇花,看上去病情不重,只是偶感风寒罢了。
我首先问候了老医生的病情,并请求谅解我的冒昧,然后介绍自己为母亲治病慕名而来,目的是想知道明天医生是否能去药店上班,以便再次去排队领号;如三两天内姜医生仍不去上班,我是否可以用车把母亲推来,请老医生诊治……
老医生微闭双眼,仔细聆听我的陈述与请求之后,睁开眼睛,一脸严肃地看着我,半晌不说话,我的心有些凉了。但老医生庄重的讲话使我万没想到:
“看来——你是一位孝子啊!就冲这,”老医生用手拍了一下桌子,然后接着说:“我不仅给你母亲看病,而且破例地去你母亲家里看,明天就去,不收出诊费!”
当时,我激动得真是热泪盈眶了:“这太不敢当了,我还是把母亲用车推来吧……”没等我说完,老医生果断地说:“就这么决定了,我和老伴都有月票,从白塔寺到阜成门你母亲家只有一站地,明天一早我们准去!”
第二天早上8点半,老医生夫妇俩准时乘无轨电车来到阜成门内母亲家。仔细诊察后,立即进行针灸。起针后,母亲立刻感到胸口轻松许多。随后又做了胸部按摩,事后还画图告诉我们每晚按摩部位和方法,走前开了药方。准备的早点一点也不用,出诊费也坚决不要。老医生的妻子说,因年事已高,多年来他是从不出诊的。
我送出门外,望着两位老人相互搀扶,缓步离去的背影,不禁两眼模糊了……
此后,老医生夫妇又连续来了两次,依然是分文不取,母亲的病很快痊愈了。
那年中秋节,我从宣化带去几斤上好的牛奶葡萄,送给了老医生夫妇,夫妇俩特别高兴,临走时,执意送我一盆鲜花。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年7月20日的《北京日报》第2版“读者来信”栏,刊发了我表扬老医生高尚医德的稿件。老医生十分激动,说是万没想到自己的故事竟会登上了报纸。医生的老伴激动地说:“在这么大的报纸上受到表扬,真是做梦也不敢想的事。登报前不久,街道干部突然来了解我们的历史情况,问什么事也不说,只说是‘好事’,没过几天报上就登了您写的表扬信……”那晚,我们谈得很久。临别时,老医生兴奋地告诉我:他的一本医书,不久将由外地一家出版社出版。
因工作繁忙,直到1990年的一天我才又去看他,邻人告诉我,老医生已搬去西直门外一栋楼房,地址不详。不过,老医生的儿子尚住在此,只是那天他没在。
1993年夏,我将再次告别北京,退休回宣化了。离京前,决定去老医生原住处,以便通过他儿子打听到老医生的详细住址,好去当面向他作正式告别。
那天晚上,我骑车来到那熟悉的小院,门外一个路灯下,几个小伙子正在聊天,听说我是来找老医生的儿子的,一个小伙子说:“他也早搬走了,您,是不是要找他父亲姜大夫啊?”我连忙说是。这时,几个小伙子几乎同时说:“姜医生已经去世了。上月的晚报都登了,您没注意吗?”另一个小伙子说:“送葬那天,来的人特别多,这么好的大夫如今真是不多了,听说前些年《北京日报》上还有人登过表扬他的故事呢!”
我两手扶着车把,呆呆地站在那里,望着小院中老医生曾经居住过的那两间熟悉的平房,不禁泪水滚滚流下……
永别了,老医生,我来晚了!
转瞬间退休后又是20多年了,今年我已83岁。在这些年里,只要听到人们呼吁看病难、看病贵,某些医院,某些医生,只为赚钱、庸医误人、草菅人命一类的事情,我就自然想起那位医德高尚、令人十分敬佩的坐堂医生——姜子云老先生来。
啊,不知他那本医书最终出版了没有?我多么希望能够找到老医生的后人啊,我将把刊登姜医生事迹的刊物赠给他们留念,并再次向他的亲属深躬致谢!
(编辑·宋冰华)
[email protected]
这时,几位邻居前来告诉我们,白塔寺药店有一位名叫姜子云的坐堂医生,据说医术很高,何不前去试试?只是老医生年事已高,每天只看20个病人,要早去排队领号。
那时我跑“通勤”,家在宣化,每周末回家休假,周一再回北京上班。于是,我决定利用一个星期天不回家,专门陪母亲去看病。那个星期天早上我不到6点就赶到了白塔寺药店,没想到,竟连一个排队的人都没有,仔细一看,药店大门贴有一张小纸条:
“今日姜医生因感冒休假,请患者谅解。”
真是太不巧了,怎么办?
我不死心,8点药店开门后,我再次去药店打听老医生的住家地址。一位店员告诉我,只知道他住在锦什坊街里的一条胡同,什么胡同、什么门牌就不知道了。我顺着南北方向的锦什坊街由北口进入向南走,一路边走边问,拐了几个弯后,终于在一个小十字路口的一座狭长大杂院里,找到了姜医生的家。
老医生正在屋内用茶,老伴儿在院中浇花,看上去病情不重,只是偶感风寒罢了。
我首先问候了老医生的病情,并请求谅解我的冒昧,然后介绍自己为母亲治病慕名而来,目的是想知道明天医生是否能去药店上班,以便再次去排队领号;如三两天内姜医生仍不去上班,我是否可以用车把母亲推来,请老医生诊治……
老医生微闭双眼,仔细聆听我的陈述与请求之后,睁开眼睛,一脸严肃地看着我,半晌不说话,我的心有些凉了。但老医生庄重的讲话使我万没想到:
“看来——你是一位孝子啊!就冲这,”老医生用手拍了一下桌子,然后接着说:“我不仅给你母亲看病,而且破例地去你母亲家里看,明天就去,不收出诊费!”
当时,我激动得真是热泪盈眶了:“这太不敢当了,我还是把母亲用车推来吧……”没等我说完,老医生果断地说:“就这么决定了,我和老伴都有月票,从白塔寺到阜成门你母亲家只有一站地,明天一早我们准去!”
第二天早上8点半,老医生夫妇俩准时乘无轨电车来到阜成门内母亲家。仔细诊察后,立即进行针灸。起针后,母亲立刻感到胸口轻松许多。随后又做了胸部按摩,事后还画图告诉我们每晚按摩部位和方法,走前开了药方。准备的早点一点也不用,出诊费也坚决不要。老医生的妻子说,因年事已高,多年来他是从不出诊的。
我送出门外,望着两位老人相互搀扶,缓步离去的背影,不禁两眼模糊了……
此后,老医生夫妇又连续来了两次,依然是分文不取,母亲的病很快痊愈了。
那年中秋节,我从宣化带去几斤上好的牛奶葡萄,送给了老医生夫妇,夫妇俩特别高兴,临走时,执意送我一盆鲜花。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年7月20日的《北京日报》第2版“读者来信”栏,刊发了我表扬老医生高尚医德的稿件。老医生十分激动,说是万没想到自己的故事竟会登上了报纸。医生的老伴激动地说:“在这么大的报纸上受到表扬,真是做梦也不敢想的事。登报前不久,街道干部突然来了解我们的历史情况,问什么事也不说,只说是‘好事’,没过几天报上就登了您写的表扬信……”那晚,我们谈得很久。临别时,老医生兴奋地告诉我:他的一本医书,不久将由外地一家出版社出版。
因工作繁忙,直到1990年的一天我才又去看他,邻人告诉我,老医生已搬去西直门外一栋楼房,地址不详。不过,老医生的儿子尚住在此,只是那天他没在。
1993年夏,我将再次告别北京,退休回宣化了。离京前,决定去老医生原住处,以便通过他儿子打听到老医生的详细住址,好去当面向他作正式告别。
那天晚上,我骑车来到那熟悉的小院,门外一个路灯下,几个小伙子正在聊天,听说我是来找老医生的儿子的,一个小伙子说:“他也早搬走了,您,是不是要找他父亲姜大夫啊?”我连忙说是。这时,几个小伙子几乎同时说:“姜医生已经去世了。上月的晚报都登了,您没注意吗?”另一个小伙子说:“送葬那天,来的人特别多,这么好的大夫如今真是不多了,听说前些年《北京日报》上还有人登过表扬他的故事呢!”
我两手扶着车把,呆呆地站在那里,望着小院中老医生曾经居住过的那两间熟悉的平房,不禁泪水滚滚流下……
永别了,老医生,我来晚了!
转瞬间退休后又是20多年了,今年我已83岁。在这些年里,只要听到人们呼吁看病难、看病贵,某些医院,某些医生,只为赚钱、庸医误人、草菅人命一类的事情,我就自然想起那位医德高尚、令人十分敬佩的坐堂医生——姜子云老先生来。
啊,不知他那本医书最终出版了没有?我多么希望能够找到老医生的后人啊,我将把刊登姜医生事迹的刊物赠给他们留念,并再次向他的亲属深躬致谢!
(编辑·宋冰华)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