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班级管理打好成才基础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g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素质教育下的学校工作呼唤班级管理的科学化,在班级管理中首先要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进一步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进而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并且家校联合参与学生管理,以此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素质教育;班级管理;思想教育;归属感
  素质教育是适应时代发展,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当今基础教育的主流。学校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班级是学校素质教育的基础,是教育的落脚点,因此班级工作尤其重要,而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加强班级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每位班主任需要认真研究和探索的新课题。
  一、加强思想教育,引导素质提高
  (1)实施理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并为之始终不渝地奋斗下去。告诉学生:我们正在实现家里几代人的梦想,美好的未来是多么令人憧憬和向往,但是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
  (2)文明礼貌从墙壁做起。在班内门口的醒目处书写警示语:“请你轻声漫步,共创学习乐园。”以此时刻提醒学生:教室是学习的圣地,任何人不许玷污。
  (3)教育从细节抓起。如开学初,总有学生乱吃零食,节约观念极其淡薄,我抓住时机给学生讲“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道理;有时地面不够干净,桌子不够整齐,我又及时培养他们“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的思想观念;针对学生自我规范意识较差的现象,确定了班训:“壮志青年以勤学为殊荣,雄心学子视违纪为耻辱”,以此时刻提醒同学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要以“勤学上进为班争光”为己任。
  二、尊重关爱学生,营造和谐氛围
  教育活动中,作为一种高尚的情感——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像一把可爱的钥匙,可以打开学生心灵。“亲其师,信其道”,如果我们真心地关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那么,学生也会亲近我们,我们的教诲他们也会乐于接受。作为教师,要尽快让自己对新生产生真诚的师爱。平时,要多创造机会与他们接触、交往。课间、饭后,可以找他们聊天、说笑;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我们要想办法帮助解决;当学生出现思想问题时,要找他们谈心,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同时,我们还要和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相互多沟通。这样,在我们共同努力下,学生对陌生环境的焦虑和不安很快被新奇和欢乐所取代,渐渐喜欢这个集体并安心学习。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平时要抽出时间,积极参与学生的各种活动。既做组织者,又做普通一员,让学生感到班主任不但可敬,而且可亲。比如,我们可以顶着烈日或暴雨,与学生一起参加军训,共同进退。短短四天的共同生活,很快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
  三、培养学生的归属感,提高班级凝聚力
  学生归属感的建立能有效地排除外界干扰,使学生能将学习作为主要任务,使班集体和学校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园地。
  (1)开展特色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参与课外活动时,能意识到自己是活动参与者和组织者,增强学生在集体中的主人翁意识,培养他们对集体的归属感,从而使归属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建立。但在开展课外活动时应注意形式多样,充分发挥其主动积极性,在参与活动时能全身心投入。同时也要保证有明确的目的,不论活动的具体目的是什么,教师都应培养学生对班级、学校的感情,要考虑学生的成就感,让大部分学生的志趣得到充分的发挥,获得信任,使学生愿为集体出力,愿向集体寻求帮助。
  (2)加强班级建设,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有没有共同目标,共同目标的好差,都能影响班级的风气,影响班级的凝聚力,影响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聪明才智,要抓住时机让学生发挥出来,使他们都能成为班级的主人。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可以使同学们产生主人翁精神,提高自我价值,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产生心理上的满足感。从而达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目的。让每个学生更具体的参与到班级的事务中来,他们的归属感自然就增加了。
  (3)明确自己的位置,发挥学生的作用。归属感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使学生明确地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所处的位置与所能发挥的作用。学生在集体中的位置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课堂内的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使学生智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找到自己学习所努力的方向。二是课外活动中应特别强调人尽其能,让每个学生的爱好特长都得以充分发挥,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便可以对集体产生归属感,树立自信心。一个没有自尊心的学生很难将自己归于某一集体,对此,教师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四、实行家校共管,形成教育合力
  家长在班级管理中是不可或缺的资源,我们只要把握好家长这一块资源,班主任等于多了一个帮手,工作就会得心应手。
  (1)让家长通过各种方式为班级管理出谋划策。班主任在积极开展家长资源共建班集体的过程中,要做好学校与家庭的纽带工作,通过各种途径(电话、网络平台、校访、家访等)跟家长保持联系,让家长了解班主任工作情况和学生在校情况,力求得到家长各方面的信息反馈,对班级管理出谋划策,共同研究班级管理措施。
  (2)让家长配合班级参与管理解决问题。班级管理不只是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事,还有家长资源需要充分利用。班主任可以多与家长共享班级信息,和家长一起就学生出现的问题,大家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做法,积极和家长讨论最合适的方案,然后一起实施。这样,家长才有参与感,对班级的工作开展才有利。加上家长可以从中获取到自己孩子的一些具体的细节信息,配合老师在家中的教育才有针对性,教育效果会更好。
  班级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工作需要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方法,浓浓的爱心,作为每一个班级管理工作者,我们需要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去探索班级管理的有效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理念。
  参考文献:
  [1]李荣.以“人本”为理念,创建和谐班级[J].中小学管理,2006(5).
  [2]陈贵宏.新课程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素质教育,2004(7).
其他文献
教学的核心是课堂,课堂的讲授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讲课艺术  课堂教学早在教师进入课堂前就开始了,那就是教师除知识准备外的心理准备。铃响之前,教师已进入角色,课前心理准备的内容是什么呢?主要有三个方面:  (1)清除杂念。保持良好的情绪的教师在进入课堂前应把与讲课无关的一切忧愁、烦恼等统统丢掉。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在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孩子的眼睛更加精细,更加敏锐。”教师的任何不良情
摘 要:让每一名学生都成才,是我们教师的职责所在,因此,不放弃每个学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做 “双差生”的工作,更需要教师的耐心、细心、爱心和恒心。  关键词:管束;引导;平稳度过  在我班有一位全校出名的“双差生”,几乎所有的老师都知道他的名字(简称A学生)。在接手这个班前,上一任的班主任就跟我说:“在这班中有几位学生很难教育,特别是A同学,他经常因为一些小摩擦跟同学打架,学习方面更不用说了,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