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开放教育的内涵和培养目标
开放教育是我国实施《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要项目,其内涵是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采用各种教和学的方法,取消和突破种种对学习的限制和障碍,在教学上采用多种媒体教材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其本质是人人享有终身接受教育的权利,主要体现在教育对象及教育观念的开放、教育资源和教育过程的开放。
开放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很强自主学习能力和网络学习技能、具有较强的适应社会需求和自身岗位需求的能力,同时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地域文化基础的实用型人才。
二、开放教育中的“教”
开放教育中的“教”要在符合教学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成人教学论中的教学精髓。“教”从横向理解包括“教”的各种元素(角色),主要有“教师”、“教材”、“教学”三个方面;从纵向理解主要是指“教”的活动,包括“教什么”、“如何教”、“谁来教”三个方面,如何将各个角色和方面合理摆布并科学融合,是保证开放教育教学效果及质量的关键所在。
1.“教师”、“教材”、“教学”
这三方面教的内容主要是指建设,也即教师建设、资源建设、教学过程建设。
⑴ 教师队伍分为专职和兼职教师两类,专职教师是指电大内部的专任教师,有胜任高校相关课程教学工作的学科水平和业务能力外,和具有从事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工作的知识和技能;兼职教师是聘请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的教师和专家。两类教师均应具备成人情感沟通的心理素质和条件。
⑵ 教材建设即资源建设,为适应远程开放教学,开放教育课程实际上包含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内容和过程,具体的体现就是经过一体化的多种媒体教材,要便于成人学生自学及使用,教材内容、形式、结构及表达的设计,要考虑到成人学生在文化基础和实践经验方面的特点,要强调多种媒体和手段的综合运用,使学生在优化的媒体组合中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⑶ 教学过程建设主要是指教学一体化的合理设计和高效运用,是根据成人教学理论将教师和资源科学整合并最大效率的运用到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项目设计,也是纵向“教”的活动实施的整体体现。
2.“教什么”、“如何教”、“谁来教”
⑴“教什么”是指远程开放教育环境下让学生学到什么。为适应信息化时代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应先教理念、教思想,后是教方法、教技能,最后是教知识、教理论。那么在所有的“教”之前,须先了解学生的需要及学习的动机和内驱力是什么?是社会的需要还是岗位的需求等等,然后才能以“学生的需求”为核心进行“教”的设计,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和优化配合。
教理念及思想是教育学生理解远程教育、开放教育理念,倡导学习型社会“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教育思想,为其后的技能和理论学习奠定思想基础。
教方法及技能是让学生掌握远程教育师生物理分离的环境下培养自主学习方法和网络媒体学习技能,尤其是适合学生自身的个性化学习方法,这是成人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最终培养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个性化模式,形成独特的知识建构体系。
教知识及理论主要指对专业课程知识和社会及文化知识的讲授,在涵盖学科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操作技能训练,使其与职业岗位的要求更为贴近,并要注重学生社会文化修养的培养,形成开放教育模式的素质教育理论。
⑵“如何教”是指利用何种教学手段实施教学,我们认为采用整合式网络教学最为适合,所谓整合式网络教学即为网络教学和面授教学的整合,这其中要结合学习者及课程特征、学习环境特征等因素,具体环节包括“组织高效的面授辅导及小组学习”、“组织BBS讨论”、“建立教学QQ”、“实施移动教学”等,“教”的形式可以利用网络课程,利用基于网络的“三阶段教学法”、利用基于学习需求和特征的等,最终使教学效果最佳化。
⑶“谁来教”是指远程教育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知识)渠道来源,应包括教师的教、媒体资源的教、学生的教、社会的教等,应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和学习环境的优劣,进行科学的“教”的分配和整合,真正实现“学有所教”的境界。
三、开放教育中的“学”
从教学论层面讲,“教”与“学”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活动,教师和学生是不可脱离的两个主体,从成人学习论角度分析,开放教育中的“学”,从内容、手段、方法、氛围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特征,学习内容除学科理论外,更要掌握自主学习的理念、方法和技能,学习手段能体现信息化技术,学习方法多种多样,更多的体现个性化程度和内驱力的形成,学习氛围更多的体现网络环境下的成人学习约束感和班级归宿感、成果荣誉感。
因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所以学习的效益很大程度取决于学者对学习的认识、需求和感受,这就要求课程的教学设计必须考虑学者的需求和感受,要處处体现成人学习理念和风格,要有典型的成人学习氛围。
四、构建适合学习者学习的开放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质量保障是远程开放教育几经改革和实践的一大课题,一直以来就是困惑教师、学生和教育机构的热点问题,就教学而言,质量保障需要教师、学生、教育机构共同构建维系方可达到最佳,其中,“适合远程学习者学习的条件”是前提,因为质量保障的最终结果是让教学效果最佳化、教学效益最大化;其实就是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达到学有所获,因此,从“以学生需求为核心”的理念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是保障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1.教学设计:主要指课程开设,在遵循上级电大系统所设定的学科专业课程外,最大程度的结合学习者的岗位和个性需求,结合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发展的需求和特色,开设适合成人学习的课程,从学科知识、社会需求、文化建设、素质教育等方面综合进行课程开设和一体化设计。
2.资源建设:是远程学习者有效学习的基础,主要包括文字、音像、CAI、网络课程资源等,各类资源除具备必需的学科知识外,还需注重成人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形成和实践操作能力的锻炼等对学生个性化发展有积极帮助的因素,尤其是用于远程学习的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从课程界面的友好性、颜色搭配的和谐性、知识层次的简洁性、课件学习的流畅性、过程考核的适当性、角色扮演的兴趣性、学习评估的有效性等,特别是远程学习的互动性方面做到前沿化、科学化。
3.学习环境构建:主要是指远程学习过程中的支持服务,这是学习成效和质量保障的关键,包括教学支持、技术支持、心理支持和文化支持等,尤其是远程学习的全过程支持,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时刻有一种约束感、归宿感和成就感。
4.学习评估:是指对学习效果的质量检验,评估内容要涉及教学设计、资源、学习环境、支持服务和学习成效等。
⑴ 问卷调查:调查各项指标是否满足学科专业建设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是否满足成人自主学习和心理及文化需求等。
⑵ 行为监控:从技术层面实现对面授和网上学习活动的行为监控,如通过网络学习平台、QQ、短信、E-mail、博客等定期统计、分析并公开包括所有师生的教和学的行为,并给出表扬和警示,从激励和督促两个方面保障教学的正常实施。
⑶ 学习内容评估:主要包括形成性和终结性考核评价,主要有基于网络或纸质的章节作业解答和基于网络或纸质的课程考核。为适应国内外远程教育的发展和信息化社会的需求,基于网络的考核已成必然,考核内容也由学科知识的考核延伸至包括学习趋向、专业知识、文化素质、岗位需求、社会价值、技术技能等方面的综合性考核,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已不适应远程教育发展的传统化考核所带来的教师、学生和教育机构的种种困惑。
五、前景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飞速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项建设全面推进,为适应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及学习、终身学习型社会构建进程正逐步推进,开放教育新形势下的国家开放大学应运而生,观念开放、培养模式开放的远程教育教学理念在承担我国社会责任、促进教育公平层面已卓有成效,贯穿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科学研究等全过程的开放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已经形成,在体现国家开放大学学习主体多样化和发展空间国际化的价值取向中发挥重要作用,前景是美好的。
参考文献:
[1] 于云秀.开放教育入学指南百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08)
[2] 学习型社会的支点——国家开放大学的地位与作用.中国远程教育.2011(14)
开放教育是我国实施《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要项目,其内涵是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采用各种教和学的方法,取消和突破种种对学习的限制和障碍,在教学上采用多种媒体教材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其本质是人人享有终身接受教育的权利,主要体现在教育对象及教育观念的开放、教育资源和教育过程的开放。
开放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很强自主学习能力和网络学习技能、具有较强的适应社会需求和自身岗位需求的能力,同时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地域文化基础的实用型人才。
二、开放教育中的“教”
开放教育中的“教”要在符合教学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成人教学论中的教学精髓。“教”从横向理解包括“教”的各种元素(角色),主要有“教师”、“教材”、“教学”三个方面;从纵向理解主要是指“教”的活动,包括“教什么”、“如何教”、“谁来教”三个方面,如何将各个角色和方面合理摆布并科学融合,是保证开放教育教学效果及质量的关键所在。
1.“教师”、“教材”、“教学”
这三方面教的内容主要是指建设,也即教师建设、资源建设、教学过程建设。
⑴ 教师队伍分为专职和兼职教师两类,专职教师是指电大内部的专任教师,有胜任高校相关课程教学工作的学科水平和业务能力外,和具有从事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工作的知识和技能;兼职教师是聘请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的教师和专家。两类教师均应具备成人情感沟通的心理素质和条件。
⑵ 教材建设即资源建设,为适应远程开放教学,开放教育课程实际上包含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内容和过程,具体的体现就是经过一体化的多种媒体教材,要便于成人学生自学及使用,教材内容、形式、结构及表达的设计,要考虑到成人学生在文化基础和实践经验方面的特点,要强调多种媒体和手段的综合运用,使学生在优化的媒体组合中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⑶ 教学过程建设主要是指教学一体化的合理设计和高效运用,是根据成人教学理论将教师和资源科学整合并最大效率的运用到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项目设计,也是纵向“教”的活动实施的整体体现。
2.“教什么”、“如何教”、“谁来教”
⑴“教什么”是指远程开放教育环境下让学生学到什么。为适应信息化时代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应先教理念、教思想,后是教方法、教技能,最后是教知识、教理论。那么在所有的“教”之前,须先了解学生的需要及学习的动机和内驱力是什么?是社会的需要还是岗位的需求等等,然后才能以“学生的需求”为核心进行“教”的设计,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和优化配合。
教理念及思想是教育学生理解远程教育、开放教育理念,倡导学习型社会“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教育思想,为其后的技能和理论学习奠定思想基础。
教方法及技能是让学生掌握远程教育师生物理分离的环境下培养自主学习方法和网络媒体学习技能,尤其是适合学生自身的个性化学习方法,这是成人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最终培养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个性化模式,形成独特的知识建构体系。
教知识及理论主要指对专业课程知识和社会及文化知识的讲授,在涵盖学科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操作技能训练,使其与职业岗位的要求更为贴近,并要注重学生社会文化修养的培养,形成开放教育模式的素质教育理论。
⑵“如何教”是指利用何种教学手段实施教学,我们认为采用整合式网络教学最为适合,所谓整合式网络教学即为网络教学和面授教学的整合,这其中要结合学习者及课程特征、学习环境特征等因素,具体环节包括“组织高效的面授辅导及小组学习”、“组织BBS讨论”、“建立教学QQ”、“实施移动教学”等,“教”的形式可以利用网络课程,利用基于网络的“三阶段教学法”、利用基于学习需求和特征的等,最终使教学效果最佳化。
⑶“谁来教”是指远程教育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知识)渠道来源,应包括教师的教、媒体资源的教、学生的教、社会的教等,应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和学习环境的优劣,进行科学的“教”的分配和整合,真正实现“学有所教”的境界。
三、开放教育中的“学”
从教学论层面讲,“教”与“学”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活动,教师和学生是不可脱离的两个主体,从成人学习论角度分析,开放教育中的“学”,从内容、手段、方法、氛围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特征,学习内容除学科理论外,更要掌握自主学习的理念、方法和技能,学习手段能体现信息化技术,学习方法多种多样,更多的体现个性化程度和内驱力的形成,学习氛围更多的体现网络环境下的成人学习约束感和班级归宿感、成果荣誉感。
因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所以学习的效益很大程度取决于学者对学习的认识、需求和感受,这就要求课程的教学设计必须考虑学者的需求和感受,要處处体现成人学习理念和风格,要有典型的成人学习氛围。
四、构建适合学习者学习的开放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质量保障是远程开放教育几经改革和实践的一大课题,一直以来就是困惑教师、学生和教育机构的热点问题,就教学而言,质量保障需要教师、学生、教育机构共同构建维系方可达到最佳,其中,“适合远程学习者学习的条件”是前提,因为质量保障的最终结果是让教学效果最佳化、教学效益最大化;其实就是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达到学有所获,因此,从“以学生需求为核心”的理念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是保障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1.教学设计:主要指课程开设,在遵循上级电大系统所设定的学科专业课程外,最大程度的结合学习者的岗位和个性需求,结合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发展的需求和特色,开设适合成人学习的课程,从学科知识、社会需求、文化建设、素质教育等方面综合进行课程开设和一体化设计。
2.资源建设:是远程学习者有效学习的基础,主要包括文字、音像、CAI、网络课程资源等,各类资源除具备必需的学科知识外,还需注重成人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形成和实践操作能力的锻炼等对学生个性化发展有积极帮助的因素,尤其是用于远程学习的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从课程界面的友好性、颜色搭配的和谐性、知识层次的简洁性、课件学习的流畅性、过程考核的适当性、角色扮演的兴趣性、学习评估的有效性等,特别是远程学习的互动性方面做到前沿化、科学化。
3.学习环境构建:主要是指远程学习过程中的支持服务,这是学习成效和质量保障的关键,包括教学支持、技术支持、心理支持和文化支持等,尤其是远程学习的全过程支持,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时刻有一种约束感、归宿感和成就感。
4.学习评估:是指对学习效果的质量检验,评估内容要涉及教学设计、资源、学习环境、支持服务和学习成效等。
⑴ 问卷调查:调查各项指标是否满足学科专业建设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是否满足成人自主学习和心理及文化需求等。
⑵ 行为监控:从技术层面实现对面授和网上学习活动的行为监控,如通过网络学习平台、QQ、短信、E-mail、博客等定期统计、分析并公开包括所有师生的教和学的行为,并给出表扬和警示,从激励和督促两个方面保障教学的正常实施。
⑶ 学习内容评估:主要包括形成性和终结性考核评价,主要有基于网络或纸质的章节作业解答和基于网络或纸质的课程考核。为适应国内外远程教育的发展和信息化社会的需求,基于网络的考核已成必然,考核内容也由学科知识的考核延伸至包括学习趋向、专业知识、文化素质、岗位需求、社会价值、技术技能等方面的综合性考核,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已不适应远程教育发展的传统化考核所带来的教师、学生和教育机构的种种困惑。
五、前景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飞速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项建设全面推进,为适应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及学习、终身学习型社会构建进程正逐步推进,开放教育新形势下的国家开放大学应运而生,观念开放、培养模式开放的远程教育教学理念在承担我国社会责任、促进教育公平层面已卓有成效,贯穿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科学研究等全过程的开放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已经形成,在体现国家开放大学学习主体多样化和发展空间国际化的价值取向中发挥重要作用,前景是美好的。
参考文献:
[1] 于云秀.开放教育入学指南百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08)
[2] 学习型社会的支点——国家开放大学的地位与作用.中国远程教育.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