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之死(公元前399年)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格拉底被控犯有“腐蚀青年”和“藐视神灵”两条罪状。被判死刑后他在监狱里呆了将近一个月,等待那艘圣船从代洛斯归来:圣船不在时是不能执行死刑的。桑蒂比是苏格拉底的妻子,她生了3个儿子。
  我想把事情的经过详尽地告诉你们。在前些日子里,我和其他一些人养成了每天拜访苏格拉底的习惯。我们总是拂晓时分在法院相会,因为这儿离监狱很近,每天我们都一边等待一边谈话,直到监狱开门。一看见监狱开门,我们便来到苏格拉底身边,并陪他度过一天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那天,我们去得更早一些,因为前一天离开监狱后,我们就听说了那艘圣船已经从代洛斯归来了的消息。当我们走到监狱门口时,平时为我们开门的那个看守已经站在了门外,他让我们等在那儿,直到他通知我们才能进去。他说:“因为11人陪审团正在为苏格拉底除去脚镣手铐,同时向他宣布,今天应该如何死去。”耽搁了一段时间后,他终于又走出来放我们进去了。我们见到了苏格拉底,他的脚镣手铐已经被除去了,桑蒂比——你们都知道她是谁——抱着他们的小儿子坐在他的身旁。看到我们时,桑蒂比哭了起来,还说着那些女人们都会说的话:“噢,苏格拉底,这是你的朋友最后一次来与你交谈了。”苏格拉底看了一眼克利托说:“克利托。找个人把她送回家去吧。”克利托便让他的随从们把她扶出去了.她嚎哭着并用拳头捶打着自己的胸部。苏格拉底仍然坐在床上,并且将两条腿蜷了起来,他说:“多么不可思议,我的朋友们,这简直就是人们称之为欢乐的那种东西!欢乐,它奇妙地与自己的对立物——痛苦相联,它们本来是不可能在同一时刻降临到同一个人身上的,但假如他能执着地追寻其中的一个,并且牢牢地抓住它,那么他很可能同时感受到另一个的存在,它们两个就溶入了他的头脑中。我想,”他接着说,“如果伊索思考这个问题的话。他肯定会写一篇寓言来述说它们两者先是如何进行激战,然后神又是如何使它们重归于好的;若是它们不愿意和睦相处,神就会将它们的脑袋捆在一起,正因为如此,当它们中的一个来到任何人身上时,另一个便会接踵而至。我所感受到的正是这一情景,当痛苦跟随着镣铐来到我身上时,欢乐很快也降临了。”
  当他说完这段话后,克利托说:“现在,苏格拉底,你是否要为我们和你的孩子留下些指教——我们还能为你做些什么事吗?”
  苏格拉底说:“克利托,我没有什么新的东西要告诉你们了。只要你们都能够照顾好自己,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了。无论你们做什么——即使你们现在什么也没允诺——假如你们忽略了自己,并且不愿意一步步认认真真地生活下去,沿着我们在过去无数次讨论中已经勾画出来的道路生活下去,那么你们将会一事无成。”
  “我们将努力地按你说的去做。但是我们该怎样掩埋你呢?”克利托问。
  “随你们的意愿,”苏格拉底回答说,“如果你们抓住我,我当然无法从你们手中挣脱。”说到这里他轻轻地笑出了声,随后看了我们一眼,说:“我的朋友们,现在我无法说服克利托。使他相信这个正在说话的苏格拉底就是真实的我;他觉得我是个很快会变成死尸的人,所以他竟然问我如何掩埋我。我已经反复说过,饮鸩之后,我将与你们分离,去一个欢乐的世界,这些你们都已经知道了。但他肯定认为这些话并不出自我的肺腑,只是为了安慰你们而已。”他又说:“因此,请你们为了我使克利托确信,我死了之后是不可能再与你们在一起的,我将离去。这样,克利托或许更容易承受一些,而不致太过悲伤。他也许就不会在葬礼上说他正在埋葬苏格拉底,或者说他要跟随苏格拉底到地狱去之类的话。因为,亲爱的克利托,虽然这些话本身并没有什么,但它们却有可能使我们的灵魂沾染上邪恶。不,你一定要振作起精神,并且说你将和苏格拉底告别。”
  说完这番话,他站起身到另一间屋子去沐浴。克利托跟随着他,他却要求我们大家等在这里。我们边等边讨论刚才的谈话,接着又为降临到我们身上的这个巨大的不幸而悲哀,因为我们都将他视为慈父,失去他会使我们像孤儿一般无依无靠。当他沐浴完毕后,他的孩子就被送到了他的身边——两个小儿子和一个较大的儿子——他的妻子也来了。克利托陪着他们。苏格拉底向他的妻儿说了一些临别的话。接着,他让女人先离去,他本人又回到了我们中间。这时太阳快要下山了,因为他在隔壁的房间呆了很长时间。他坐了下来。但没再多说什么。这时,11人陪审团的随从走了进来,他站在苏格拉底面前说:“苏格拉底,我绝不愿意因为你曾咒骂过我而找你的茬子,因为我发现你在这里所有的日子都显示出你是最高尚、最仁慈的。现在我明白了,你的愤怒并不是针对我,而是针对其他人的,你知道谁才是罪魁祸首。现在,你已经知道我带来的是什么消息了,我们即将永别,我希望能像你一样轻松地面对这一恶讯。”但他无法抑制自己的眼泪,只得转身走了出去。苏格拉底抬头看了看他说:“我也向你道别了,朋友;我将按你所说的去办。”接着他又对我们说:“这是个多么好的人啊!自从我被关进这里之后,他就时常来看望我并与我交谈,他是那些人中间最善良的一个,你们看,他是多么真诚地为我而哭泣!但是克利托,请你过来,让我们来执行他带来的命令吧,如果毒药已经准备好了,就让他们把它拿来吧;如果还没准备,就让他们快些。”克利托说:“但是我想,苏格拉底,现在太阳并未下山呀!我知道有些人是很迟才喝毒药的,他们一直要拖到最后时刻。同时,他们总是先大吃大喝一顿,甚至还要享受一下他们最喜爱的活动。请你别太匆忙,现在还有时间啊。”
  苏格拉底说:“克利托,你提到的那些人在按他们自己意愿这样行事时,他们是正确的。因为他们相信那样做是有益处的。而我不像他们那样做也是对的,因为我觉得推迟些喝毒药并没有什么益处。如果我死抓住生命不放,希图苟延残喘,那我就会瞧不起自己。我生命的最后时刻已经来临,我不愿躲避。来吧,按我说的去做。”
  克利托不再说什么,他对站在不远处的一个男孩点了点头。这个男孩跑了出去,过了很长时间,他带着一个端着毒药的男人走了回来。苏格拉底对来人说:“好吧,朋友,关于这类事情你一定知道得很多,我该怎么做呢?”那人说:“没别的,你只须将毒药喝下去并来回走动就行了,当你感到双腿沉重时就可以躺下了。”
  这时,他将杯子递给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瞧了一眼手中的毒药,依然显得十分平静,他脸色没变,手也没有颤抖。他又抬头睁大眼看着那人,就像他平时习惯的那样,他说:“我是否要洒一些毒药在地上敬敬某位神灵?”“苏格拉底,我准备的毒药刚够一个人喝的。”“我明白了,”苏格拉底说,“但我觉得我还是应该向那些神灵们祈祷,因为离开尘世对我而言实在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说着他就将杯子举到唇边,带着宁静而欣慰的神色将杯中的毒药一饮而尽。在此之前,我们中的大部分人还能忍住自己的眼泪,但当亲眼看着他把毒药喝下去时,我们的泪水就像决了堤的水一样涌了出来。我用袍子蒙住头,独自哭着;我不是为他而哭泣,我是为自己竟会失去这样一个好朋友的巨大不幸而哭泣。克利托在我之前就已站起身走开了,因为他难以忍受这巨大的悲痛。但阿帕罗道鲁斯却失声嚎啕起来,这使我们都悲痛欲绝。只有苏格拉底本人是个例外。他说:“这是干什么呀,你们这些古怪的人!我正是不愿看到这种情景才把女人先送走的。我听说一个人最好是在沉默中死去,所以我恳求你们安静并勇敢些。”这时,我们才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大家尽可能地控制住啜泣。他来回走着,过了一会儿,他说感到双腿非常沉重,于是脸朝天躺了下来,因为这是刚才那个送毒药的人对他的忠告。一个监督死刑执行情况的狱吏把自己的双手按在苏格拉底的脚上,过了一会儿,他摸了摸苏格拉底的脚和大腿,然后使劲掐了掐他的脚,问道:“你能感觉到疼吗?”苏格拉底回答说:“不。”他又掐苏格拉底的大腿和身体的其他部分,一边掐一边告诉我们,一股寒气正在慢慢地上升,苏格拉底的躯体正从下往上开始僵硬。接着他又触摸了一下苏格拉底的身体说:“当寒气到达心脏时,他将死去。”说着,他将盖在苏格拉底脸上的布揭开。苏格拉底说——这是他最后的话了:“克利托,我还欠伊斯科莱普斯一只鸡,你一定替我还给他。”克利托说:“我一定照办;但请你想想还有其它话要对我们说吗?”对这个问题苏格拉底没有给予任何回答。过了一会儿,他动弹了一下,当脸上的布再次被揭开时,他的双眼似乎已经定住了。克利托看到这一情景,便帮他合上了双眼和嘴唇。
  一切都结束了,埃切克莱特,我们的朋友,这便是我要说的一切,这个我们熟悉的、最好的、最聪明的、最正直的人离我们而去了。
  
  责编 牛伟
其他文献
1932年11月间,陈赓拖着在战斗中负伤的右腿,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上海,向党中央汇报鄂豫皖红区的工作。  陈赓在汇报时谈到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在反对国民党围攻中仗打得怎样的激烈和艰苦,以及他们英勇杀敌的事迹,在场的同志都很感动。大家对鄂豫皖军民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献身于中国革命事业的忠诚,表示深切的敬意,都觉得,能有一位作家把它写成作品才好。  陈赓也有这样的想法,他说:“那些战斗的艰苦和激烈,我们
期刊
“用事实说话”,这是公认的准则,而运用事实说话时,一目了然的统计数字资料更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和震撼力。一串串数字反映在周恩来身上,不仅闪耀着他超人智慧的光芒和敏锐思辩的魅力,而且还折射出他鞠躬尽瘁、心系国事、情牵百姓的公仆风范。    视察中用数字解析具体问题    1957年9月8日,周恩来第二次来到石景山钢铁厂(即首钢的前身)进行视察。当这里的负责人汇报到石钢正在进行精简机构工作时,周恩来问
期刊
近日看了冯玉玺同志寄来的《印记》、《太岳中学校史》和《病榻追昔》三本书,感慨颇多。他原在山西日报社工作,后调主管省新华书店。离休后笔耕不辍,写了这三本书,除将家史、校史和本人工作史追忆叙述外,特别将有关全国闻名护宝和献宝的传奇事实与惊险历程做了详细记载,情节非常感人。  《金藏》即《赵城金藏》。此系我国大藏经中的孤本。因其雕刻于金代,故称《金藏》。因藏于赵城(今为洪洞)广胜寺,又名《赵城金藏》。日
期刊
最近,笔者有幸获得一册《山西近现代史写真》。细细翻阅,一种欲说的冲动由然而生,于是便提笔表达一个忠实读者的感动。  这是一颗写真纪实的史料研究之明珠。全书以人物为点、以事件为线,以时段为面,以地域为体,以2500幅图片、照片和16万字凝炼厚重的解说,生动逼真地描述出近现代山西社会的时空状。它系统地介绍了从戊戌变法到共和国成立50年余间发生在山西乃至华夏大地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和热点社会现象
期刊
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毛泽东亲手掀起了席卷神州的红卫兵大串连狂潮。当年正读“大三”的我,曾经怀着狂热的忠诚两度串连,留下了属于那个特殊年代的印迹,也成为人生厚厚的案卷之中一页发黄的文档,让人回首和反思。    风雨下西安    毛主席“八一八”在天安门城楼检阅红卫兵和革命师生之后,特别是中央文革9月上旬发出通知,鼓励各地大中学校的革命师生免费赴京大串连,全国各地掀起了红卫兵大串连的迅猛
期刊
李方桂,祖籍山西昔阳县。192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继赴美国留学,于1926年毕业于密执安大学,相继获语言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他历任台北中央研究院研究员、哈佛、耶鲁、华盛顿、夏威夷、普林斯顿、成都、燕京等大学访问教授,著作等身,成就卓著。    来自祖国大陆的两封书信,一如击水之石,在李方桂的心海中激起层层涟漪。这两封来信,一封是他的胞姐、病理学家李漪寄来的;一封是他昔日的学生,中国社会科学院退
期刊
当我接到《山西近现代史写真》这本书,坐在会议桌前,趁着开会前的时间,随手翻阅浏览了一遍后,给我的第一感觉,这是一部好书,是一部难得的好书,是一部方方面面都需要的好书,更是一部填补了我省史志工作空白的好书。总之,这是一部在我省乃至全国独具特色的好工具书,大众化的好工具书。  之所以说是一部难得的好书,是因为这部书的出版面世,实在是太困难了。从清朝末年到新中国成立前的50多年间,尤其是照像技术在我国我
期刊
1948年的10月10日,时任中共长治市委组织部长的郭贵琳奉令组织得力人员,一举粉碎了“建华通讯社长治组”,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隐藏在长治市区的反动势力和残渣余孽。  长治是百年来统领晋东南三州(潞、泽、沁)的要害城镇,清末统治者、孙中山、蒋介石、阎锡山以及毛泽东都把长治作为战略要地,能取即取,暂时不能取,也要派员打入地下,寻机活动。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阎锡山派十九军军长史泽波部首先进
期刊
尽管没到过太原,但东南亚各国的华侨、华人,知道太原名字的却为数不少。因为,菲律宾的“太原王氏宗亲总会”是当地很有名气的社团;马来西亚的槟城和北霹雳州,有“王氏太原堂”,建筑壮丽,历史悠久;缅甸有个“太原王氏家族会”,拥有会员数千人;而新加坡的“太原山”更是风景秀丽,芳名远扬。  海外的王姓华侨、华人敬奉周灵王太子晋为王氏开族立姓始祖,称自己是“太原山”的后裔。太子晋本姓姬,因为民请命得罪父王,被贬
期刊
“是真名士自风流”。一个“真”,一个“自”,道尽了名士浑然天成的风流气度。  每个时代都无可避免有狂热与逢迎,然而在真名士,好似蓑衣外的一场雨,密不透风地袭来,轻轻一振,依旧是干爽利落地超然物外——真名士以自己思考的力度行走在喧嚣的尘世中,幸免于历史无情的荡涤中。  在中国历史上,傅山就是这样一位真正的名士。  太原人傅山(1607年-1684年),生为人杰,奇才横溢;死后视若神明,受到世代人民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