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姜皎是唐玄宗时期的人气偶像,原因有二。其一,姜皎长得帅,这在以刷脸为荣的唐代算得上是最具杀伤力的硬件了;其二,姜皎背景深厚,是根正苗红的“官四代”:他的曾祖父自太原起义起就跟随唐高祖打天下,为李家夺取天下出了不少力,祖父是唐太宗的心腹,老爸则当过武则天的内供奉,也是一枚大帅哥。
姜皎不但继承了老爸的超高颜值,而且文艺细胞满满,从小就善于绘画。按说像姜皎这样一位出身良好的文艺范儿帅哥,想凭借祖荫混个处级干部当当应该不成问题。可命运不济,姜皎拼命往高干队伍里挤,也只混了个小科员。
虽然初入仕途,姜皎的人生起点比较低,但他是一个脑瓜子灵活、善于把握机会的人。
姜皎业余爱好广泛,尤其喜欢打猎。一天,姜皎骑着骏马,带着心爱的猎鹰去京城郊外狩猎,刚到狩猎区,对面走过来一支打猎的队伍。对方的带头大哥是位小伙子,他一见姜皎肩上的那只猎鹰,便认定这只鹰不是凡品。的确,这只鹰十分名贵,尤其是经过姜皎的悉心调教,市场价更是高出普通鹰数倍,堪称猎鹰中的战斗机。小伙子走到姜皎面前,以不容置疑的口气指着那只猎鹰说:“把这只鹰给我拿过来!”
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明火执仗地抢劫,这小伙子也太放肆了!姜皎刚要发火,但一看对方的穿着不像一般的公子哥,顿时委顿。姜皎心想,失去一只鹰事小,得罪高干子弟可是大事;如果运作得好,说不定今天就能结交贵人。
想到这里,姜皎立马抓起肩上的猎鹰,很恭敬地送到小伙子的手中。姜皎如此给面子,小伙子很受用,两人相约一起打猎。其间,心思缜密的姜皎记住了对方的名字:李隆基。
赠鹰事件之后,姜皎与李隆基再无来往。过了很久后的一天,姜皎正在家里休息,门口的保安进来报告,说有位李公子前来拜访!姜皎赶忙出门迎接,把李隆基迎进客厅,请坐、看茶,两位年轻人就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聊起天来。通过交谈,姜皎弄清了对方的身份——李隆基此时虽然贵为临淄王,但皇位根本没有他的份儿,生活水平也不高。
李隆基走后,姜皎却如同被打了鸡血般兴奋,他暗自想着,李隆基虽然眼下落魄,但肯定有出头之日,自己结识了这只潜力股,就不能随便抛出,必须紧紧攥在手里。从此,姜皎整天围在李隆基周边转,李隆基走到哪儿,他跟到哪儿,并兜上全部家底,满足李隆基的一切需求:日用品、金钱、好马……对方要什么给什么。
李隆基当时还兼任潞州(今山西长治)别驾。一次,李隆基到潞州去视察工作,工作结束的那一天,前来给他送行的人不少,却不见姜皎的踪影。李隆基心里不爽:这小子真是不拿领导当干部。可当李隆基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渭水北岸时,却见对面走来一支帷帐高耸、花旗招展的队伍,管弦声中,来自西域的美女们成群列队,大跳迎宾舞。李隆基正在纳闷,人群中闪出一个帅帅的锦衣少年——正是铁哥们儿姜皎!李隆基二话没说,跳下马来,上前紧紧拥抱了姜皎,随行记者们也赶紧抓拍住了这个珍贵的镜头。
这次别出心裁的出场使得脑瓜灵活的姜皎成了李隆基的心腹。回去后,李隆基给姜皎抛出了一个大馅饼:提拔他为润州(今属江苏镇江)长史,姜皎也终于尝到了投资潜力股带来的高额回报。
姜皎的好运还远不止于此。
延和元年(712年),李隆基登基,成为大唐国家领导人,即唐玄宗。他没有忘记昔日的铁哥们儿,一纸调令让姜皎当上了皇官办公厅副主任(殿中少监)。其间,姜皎享受了令其他同事艳羡的超级待遇:见皇帝不用行大礼;皇帝开Party,姜皎可以紧挨着皇帝坐……
除了精神财富,唐玄宗给姜皎的物质回报也很丰厚。短短几个月,唐玄宗赏赐给姜皎的珍宝就堆成了小山。姜皎受到唐玄宗的恩宠后,并没有得意忘形,而是为皇帝哥们儿的政权稳固立下了汗马功劳。
先天二年(713年),太平公主密谋推翻侄子的皇位自己坐。谁知,消息被唐玄宗安插的间谍获悉,间谍立即向唐玄宗告密。唐玄宗急忙叫来姜皎等大臣,组成应急指挥小组商量对策。随后,姜皎为唐玄宗出谋划策、协调后勤保障,使唐玄宗顺利取得“先天政变”的完胜。
事后,姜皎被晋升为殿中监、封楚国公,不久又晋升为正三品的太常卿,成了炙手可热的大人物。其儿子也被赐婚,将来可迎娶公主,连姜皎的弟弟也跟着老哥沾了光,被破格提拔为御史中丞、吏部侍郎。
就在姜皎的前途一片光明之时,臭嘴巴将姜皎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干掉太平公主团伙后,政权稳固,唐玄宗的精力转到了后宫女人身上。一时间,唐玄宗和武惠妃打得火热。武惠妃每晚对唐玄宗吹枕头风,想要废掉王皇后,自己统领后宫。唐玄宗一想也是,武惠妃深得自己欢心,待遇总得提高提高。但是,当时的王皇后没有什么大的过失,唐玄宗若突然废掉人家,情理上说不过去。唐玄宗就征求姜皎的意见,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态度,想寻求一下支持。
不料,平时脑瓜灵活的姜皎在关键时刻犯了糊涂,将这个绝密消息泄露了出去。结果,扩散面越来越大,朝廷里尽人皆知。大臣们联合上奏,坚决反对废后,弄得唐玄宗焦头烂额。得知是姜皎泄露了秘密,唐玄宗不再顾及当年的哥们儿情面,以“妄谈宫掖”的罪名先打了姜皎60大棍,又下旨将他流放到钦州(今属广西)。可惜还没有走到流放地,姜皎就一命呜呼了。
编辑/夏涵
姜皎不但继承了老爸的超高颜值,而且文艺细胞满满,从小就善于绘画。按说像姜皎这样一位出身良好的文艺范儿帅哥,想凭借祖荫混个处级干部当当应该不成问题。可命运不济,姜皎拼命往高干队伍里挤,也只混了个小科员。
虽然初入仕途,姜皎的人生起点比较低,但他是一个脑瓜子灵活、善于把握机会的人。
姜皎业余爱好广泛,尤其喜欢打猎。一天,姜皎骑着骏马,带着心爱的猎鹰去京城郊外狩猎,刚到狩猎区,对面走过来一支打猎的队伍。对方的带头大哥是位小伙子,他一见姜皎肩上的那只猎鹰,便认定这只鹰不是凡品。的确,这只鹰十分名贵,尤其是经过姜皎的悉心调教,市场价更是高出普通鹰数倍,堪称猎鹰中的战斗机。小伙子走到姜皎面前,以不容置疑的口气指着那只猎鹰说:“把这只鹰给我拿过来!”
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明火执仗地抢劫,这小伙子也太放肆了!姜皎刚要发火,但一看对方的穿着不像一般的公子哥,顿时委顿。姜皎心想,失去一只鹰事小,得罪高干子弟可是大事;如果运作得好,说不定今天就能结交贵人。
想到这里,姜皎立马抓起肩上的猎鹰,很恭敬地送到小伙子的手中。姜皎如此给面子,小伙子很受用,两人相约一起打猎。其间,心思缜密的姜皎记住了对方的名字:李隆基。
赠鹰事件之后,姜皎与李隆基再无来往。过了很久后的一天,姜皎正在家里休息,门口的保安进来报告,说有位李公子前来拜访!姜皎赶忙出门迎接,把李隆基迎进客厅,请坐、看茶,两位年轻人就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聊起天来。通过交谈,姜皎弄清了对方的身份——李隆基此时虽然贵为临淄王,但皇位根本没有他的份儿,生活水平也不高。
李隆基走后,姜皎却如同被打了鸡血般兴奋,他暗自想着,李隆基虽然眼下落魄,但肯定有出头之日,自己结识了这只潜力股,就不能随便抛出,必须紧紧攥在手里。从此,姜皎整天围在李隆基周边转,李隆基走到哪儿,他跟到哪儿,并兜上全部家底,满足李隆基的一切需求:日用品、金钱、好马……对方要什么给什么。
李隆基当时还兼任潞州(今山西长治)别驾。一次,李隆基到潞州去视察工作,工作结束的那一天,前来给他送行的人不少,却不见姜皎的踪影。李隆基心里不爽:这小子真是不拿领导当干部。可当李隆基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渭水北岸时,却见对面走来一支帷帐高耸、花旗招展的队伍,管弦声中,来自西域的美女们成群列队,大跳迎宾舞。李隆基正在纳闷,人群中闪出一个帅帅的锦衣少年——正是铁哥们儿姜皎!李隆基二话没说,跳下马来,上前紧紧拥抱了姜皎,随行记者们也赶紧抓拍住了这个珍贵的镜头。
这次别出心裁的出场使得脑瓜灵活的姜皎成了李隆基的心腹。回去后,李隆基给姜皎抛出了一个大馅饼:提拔他为润州(今属江苏镇江)长史,姜皎也终于尝到了投资潜力股带来的高额回报。
姜皎的好运还远不止于此。
延和元年(712年),李隆基登基,成为大唐国家领导人,即唐玄宗。他没有忘记昔日的铁哥们儿,一纸调令让姜皎当上了皇官办公厅副主任(殿中少监)。其间,姜皎享受了令其他同事艳羡的超级待遇:见皇帝不用行大礼;皇帝开Party,姜皎可以紧挨着皇帝坐……
除了精神财富,唐玄宗给姜皎的物质回报也很丰厚。短短几个月,唐玄宗赏赐给姜皎的珍宝就堆成了小山。姜皎受到唐玄宗的恩宠后,并没有得意忘形,而是为皇帝哥们儿的政权稳固立下了汗马功劳。
先天二年(713年),太平公主密谋推翻侄子的皇位自己坐。谁知,消息被唐玄宗安插的间谍获悉,间谍立即向唐玄宗告密。唐玄宗急忙叫来姜皎等大臣,组成应急指挥小组商量对策。随后,姜皎为唐玄宗出谋划策、协调后勤保障,使唐玄宗顺利取得“先天政变”的完胜。
事后,姜皎被晋升为殿中监、封楚国公,不久又晋升为正三品的太常卿,成了炙手可热的大人物。其儿子也被赐婚,将来可迎娶公主,连姜皎的弟弟也跟着老哥沾了光,被破格提拔为御史中丞、吏部侍郎。
就在姜皎的前途一片光明之时,臭嘴巴将姜皎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干掉太平公主团伙后,政权稳固,唐玄宗的精力转到了后宫女人身上。一时间,唐玄宗和武惠妃打得火热。武惠妃每晚对唐玄宗吹枕头风,想要废掉王皇后,自己统领后宫。唐玄宗一想也是,武惠妃深得自己欢心,待遇总得提高提高。但是,当时的王皇后没有什么大的过失,唐玄宗若突然废掉人家,情理上说不过去。唐玄宗就征求姜皎的意见,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态度,想寻求一下支持。
不料,平时脑瓜灵活的姜皎在关键时刻犯了糊涂,将这个绝密消息泄露了出去。结果,扩散面越来越大,朝廷里尽人皆知。大臣们联合上奏,坚决反对废后,弄得唐玄宗焦头烂额。得知是姜皎泄露了秘密,唐玄宗不再顾及当年的哥们儿情面,以“妄谈宫掖”的罪名先打了姜皎60大棍,又下旨将他流放到钦州(今属广西)。可惜还没有走到流放地,姜皎就一命呜呼了。
编辑/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