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浅谈如何上好语文早读课泰州市野徐中学 徐佑国早读课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阵地,是学生巩固知识、丰富积累、增强语感的黄金时段,是课堂必不可少的延续与补充,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绝佳时间,也是决定学生语文成绩好坏的关键环节。
一、确立课程观念,强化早读意识。 “只有反复吟诵,才能做到对课文有亲切的体会,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叶圣陶语)。老师要经常向学生传授关于早读重要性的知识,让学生记诵中外名人名家的关于语文诵读重要性的名言。如于漪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才能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因此老师让学生树立足够的课程意识,从而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走近作者。教师要善于在方法上给予合理有效的指导,让他们了解“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读”等术语的要求。对于诗歌,散文和文言文应该多读,前两者应该是品读,而文言文应该朗诵,让浩然之气——文气充塞早读课,早读课应该是书声朗朗的。早读课应灵活运用多种诵读方式,范读、齐读、带读、轮流读、默读;个人读、接力读、表演读、分角色读、音乐伴读、老师读上句,学生对下句等,多种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作品的背景。
二、细化早读目标,加强过程监控。早读课是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延伸与补充,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绝佳时间。应让学生在早读前明确“什么时间段读什么—— 用什么方法来读——老师要检测些什么”,做到目标具体、科学,并有可操作性,如《岳阳楼记》第一次早读的要求是:前十分钟读通课文,扫除字词障碍;中间十分钟熟读第三小节;最后十分钟检测字词、个读课文。早读如果真的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并持之以恒,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早读课尽管不像正课那样规范严格,但教师要寻找切实可行的方法抓好早读课,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参与状态,因为学生毕竟是学生,有的注意力不集中,有的方法或许不得当,有的学生意识可能不到位。老师就应该给予外在的指导(注重激励和期待),比如,找学生谈心,走近学生的内心世界;找学生抽背要背诵的篇目,找学生朗诵等等。这些不仅起督促鼓励的作用,还能及时纠正和指导学生,从而掌握学生实际情况;还能密切师生感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达到早读课应达到的目标。
三、鼓励大胆质疑,形成激励机制。要变革学习方式,关键是问题意识。早读课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问题意识受教师的影响。教师本身如果没有质疑习惯,何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率先示范,展示问题,揭示思考的过程。其次,教师还得掌握给学生设疑搭桥的本领。这样之后,学生就有在疑问处培养探索问题的意识。教师还可以把全班同学按宿舍分成几个“团队”,让他们展开竞赛,对于提问又多又积极的“团队”实行奖励,对于没有完成任务的,老师要多谈话,帮助他们查找原因,让他们逐步向目标靠拢,要有“咬定青松不放松”的韧劲。
四、多种方式检测,激发早读兴趣。
1、读写结合。“不动笔墨不读书”,早读也应如此,烂熟于心中但不一定会付诸笔端,尤其是现在的学生学习的兴趣呈递减的趋势,要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效果心须读写结合。学习李白的诗歌前,让学生介绍李白的生平事迹用他的诗句来填空:“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以此来了解他不平凡的一生,讲“铁杵磨成针”的故事,从而领会他浪漫、豪放、潇洒的情怀,学习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岸人格。另外教师也可设计一些短小精悍、富有趣味的练习,让学生对照练习进行早读,读写结合既帮助学生掌握早读内容,又为教师检查早读情况作了准备。老师还不时地引用一些古诗词的句子来询问学生,要求学生把背诵的内容运用到自己说话与写作中去,营造天天读、时时用的氛围。
2、示范思考。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易受榜样的激励和鼓舞,并产生模仿、学习、追求的情绪和动机。诵读和背诵应该是语文早读课的“双核”,如果教师在早读课上能声情并茂的在全班同学面前流利背诵,就会提高学生诵读的兴趣和情趣,从而快速地完成背诵任务;也可让班中背诵悟性高的同学带领大家背,同样也能产生激励作用。对于背诵优秀学生可以在班里封他为“背诵大王”。老师更要督促后进生朗诵和背诵,当他们尽力完成任务后要及时加以表扬,如果他书读得好,声音响亮有感情,让他领读,并封他为“朗诵冠军”。如果还不太理想,那要根据他们朗诵和背诵时的音色、响度、感情、流畅度等某方面的亮色进行鼓励,以激发他们朗读的兴趣。当然背诵时还可以竞赛的方式,分组(队)比赛,比哪一组既快又对,适时奖励背诵获胜队(组)。早读课如能带着问题诵读,效果一定会更佳。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教师再提若干问题引导他们反思课文,揣摩课文,品味、悟神,从而真正领会课文的实质(反刍法)。读完课文后引导学生参照其它文章,进行对照阅读,从而扩大视野,拓展思路(比堪法)。如写项羽题材的,有王安石的《叠题乌江亭》“江东子弟今何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而李清照“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而杜牧的《题乌江亭》“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毛泽东有“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在延伸阅读中启发学生去理解,引导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
总之,我们的早读课尽量灵活多样,一切想着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语文的心绪,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早读的要求,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只有反复朗读,充分熟悉文本,获得感性认识和审美热情,当感性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候,茅塞顿开的时候也就到了,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文学鉴赏的能力。早读的高效率必将使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成了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教学的“高效率”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一、确立课程观念,强化早读意识。 “只有反复吟诵,才能做到对课文有亲切的体会,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叶圣陶语)。老师要经常向学生传授关于早读重要性的知识,让学生记诵中外名人名家的关于语文诵读重要性的名言。如于漪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才能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因此老师让学生树立足够的课程意识,从而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走近作者。教师要善于在方法上给予合理有效的指导,让他们了解“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读”等术语的要求。对于诗歌,散文和文言文应该多读,前两者应该是品读,而文言文应该朗诵,让浩然之气——文气充塞早读课,早读课应该是书声朗朗的。早读课应灵活运用多种诵读方式,范读、齐读、带读、轮流读、默读;个人读、接力读、表演读、分角色读、音乐伴读、老师读上句,学生对下句等,多种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作品的背景。
二、细化早读目标,加强过程监控。早读课是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延伸与补充,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绝佳时间。应让学生在早读前明确“什么时间段读什么—— 用什么方法来读——老师要检测些什么”,做到目标具体、科学,并有可操作性,如《岳阳楼记》第一次早读的要求是:前十分钟读通课文,扫除字词障碍;中间十分钟熟读第三小节;最后十分钟检测字词、个读课文。早读如果真的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并持之以恒,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早读课尽管不像正课那样规范严格,但教师要寻找切实可行的方法抓好早读课,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参与状态,因为学生毕竟是学生,有的注意力不集中,有的方法或许不得当,有的学生意识可能不到位。老师就应该给予外在的指导(注重激励和期待),比如,找学生谈心,走近学生的内心世界;找学生抽背要背诵的篇目,找学生朗诵等等。这些不仅起督促鼓励的作用,还能及时纠正和指导学生,从而掌握学生实际情况;还能密切师生感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达到早读课应达到的目标。
三、鼓励大胆质疑,形成激励机制。要变革学习方式,关键是问题意识。早读课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问题意识受教师的影响。教师本身如果没有质疑习惯,何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率先示范,展示问题,揭示思考的过程。其次,教师还得掌握给学生设疑搭桥的本领。这样之后,学生就有在疑问处培养探索问题的意识。教师还可以把全班同学按宿舍分成几个“团队”,让他们展开竞赛,对于提问又多又积极的“团队”实行奖励,对于没有完成任务的,老师要多谈话,帮助他们查找原因,让他们逐步向目标靠拢,要有“咬定青松不放松”的韧劲。
四、多种方式检测,激发早读兴趣。
1、读写结合。“不动笔墨不读书”,早读也应如此,烂熟于心中但不一定会付诸笔端,尤其是现在的学生学习的兴趣呈递减的趋势,要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效果心须读写结合。学习李白的诗歌前,让学生介绍李白的生平事迹用他的诗句来填空:“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以此来了解他不平凡的一生,讲“铁杵磨成针”的故事,从而领会他浪漫、豪放、潇洒的情怀,学习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岸人格。另外教师也可设计一些短小精悍、富有趣味的练习,让学生对照练习进行早读,读写结合既帮助学生掌握早读内容,又为教师检查早读情况作了准备。老师还不时地引用一些古诗词的句子来询问学生,要求学生把背诵的内容运用到自己说话与写作中去,营造天天读、时时用的氛围。
2、示范思考。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易受榜样的激励和鼓舞,并产生模仿、学习、追求的情绪和动机。诵读和背诵应该是语文早读课的“双核”,如果教师在早读课上能声情并茂的在全班同学面前流利背诵,就会提高学生诵读的兴趣和情趣,从而快速地完成背诵任务;也可让班中背诵悟性高的同学带领大家背,同样也能产生激励作用。对于背诵优秀学生可以在班里封他为“背诵大王”。老师更要督促后进生朗诵和背诵,当他们尽力完成任务后要及时加以表扬,如果他书读得好,声音响亮有感情,让他领读,并封他为“朗诵冠军”。如果还不太理想,那要根据他们朗诵和背诵时的音色、响度、感情、流畅度等某方面的亮色进行鼓励,以激发他们朗读的兴趣。当然背诵时还可以竞赛的方式,分组(队)比赛,比哪一组既快又对,适时奖励背诵获胜队(组)。早读课如能带着问题诵读,效果一定会更佳。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教师再提若干问题引导他们反思课文,揣摩课文,品味、悟神,从而真正领会课文的实质(反刍法)。读完课文后引导学生参照其它文章,进行对照阅读,从而扩大视野,拓展思路(比堪法)。如写项羽题材的,有王安石的《叠题乌江亭》“江东子弟今何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而李清照“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而杜牧的《题乌江亭》“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毛泽东有“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在延伸阅读中启发学生去理解,引导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
总之,我们的早读课尽量灵活多样,一切想着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语文的心绪,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早读的要求,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只有反复朗读,充分熟悉文本,获得感性认识和审美热情,当感性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候,茅塞顿开的时候也就到了,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文学鉴赏的能力。早读的高效率必将使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成了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教学的“高效率”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