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了《三国演义》的人,恐怕很难忘记刘备送徐庶的那段故事。徐庶是个孝子,由于老母被曹操接走,只得前往曹营。刘备心中不舍,而嘴里又不能说,于是送了一程又一程。可是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双方分别后,刘备不忍离去,遥望着徐庶的背影渐渐消失。这时他突然发现,有一片树林遮住了自己的视线,就赶忙让士兵伐了那片树林……于是就有了“徐庶走马荐诸葛”。
不能再看到徐庶的背影,竟迁怒于树林遮住了视线,伐掉,多么不合常理。然而,正是这看似逆情悖理的写法,将一个十分“爱才”、“惜才”的人君形象展现得一览无余、跃然纸上。
在我国的古典诗歌中,有许多作品也运用这种看似逆情悖理的写法,认真研究,仔细琢磨它们的妙处,对我们深刻体会作品情感、把握人物心理、理解诗歌内涵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人的情感总是要受到外界的感染。喜怒哀乐在胸中激荡,往往会一触即发,而这充当“火药引子”的事物可以说比比皆是。
一是怒树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唐·韦庄《台城》)
起句不从正面描绘台城,而是着意渲染江滨氛围:雨丝霏霏,烟笼雾罩,江草茂盛,好鸟空鸣……面对着荒凉破败的台城,作者吊古伤今,感慨万千,六朝繁华,荡然无存。一种沉重的历史沧桑感顿时淤积在胸,不吐不快。“无情最是台城柳”,面对十里长堤,堆烟杨柳,诗人将朝代兴废的感慨与亡国之忧的伤痛一下子全都撒在了柳树的身上,怒其不解人意,怒其不管兴衰,依旧抽枝发芽,依旧装点繁盛。可谓寓意深刻,触目惊心。
二是怒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唐·李商隐《忆梅》)
诗人久滞天涯,精神无着,孤苦郁闷中难免要寻求解脱,寻找慰藉,于是就有了“依依向物华”。然而姹紫嫣红的春天美景,不但没有使诗人摆脱愁苦,反而又添新烦。争艳的百花使作者想到了梅花,它先春而开,望春而谢,早秀先凋。这与诗人何其相似:少年早慧,文名早著,科第早登,仕途坎坷。难怪诗人要说“寒梅最堪恨”了,这“恨”中隐藏了诗人多少沉沦漂泊的遭遇,这“恨”中寄寓了诗人多少不幸身世的神伤!
三是怒虫
“断角斜阳触处愁,亭前搔首日悠悠。世间最有蝉堪恨,送尽行人更送秋。”(宋·范成大《秋蝉》)
长亭送别,本已愁苦;断角斜阳,更添离乱。诗人对日搔头,惆怅满腹,正无处发泄,偏巧蝉声响起,撩乱人心,于是怒气尽迁。“世间最有蝉堪恨”,“恨”什么?恨蝉儿不知离别之苦,恨蝉儿不知依依之情,恨蝉儿不懂惜别后不会再有“大好秋色”了。
四是怒鸟
“长拟求闲未得闲,又劳行役出秦关。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
诗人总想求闲在家,然而身不由己,又劳行役,远出秦关。离开家乡,感到异乡的语言和故乡的语言差别越来越大,唯有莺儿的啼叫和故乡山中的莺啼极其相似,因而触起乡思。诗人恨鸟不改“乡音”,其实是恨人改了“乡音”,把听不到“乡音”之恨,移到不改“乡音”的鸟的身上,使所抒之情更曲更深,出人意料,颇具神奇,看似无理,实在情中。
五是怒山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掩映,碧山还被暮云遮。”(宋·李觏《乡思》)
落日斜辉,诗人身处天涯,望家不见,浓浓乡情,无处排遣。抬眼是碧山,举头是暮云,遮掩了望乡的视线,于是怒从胸起,“恨”从心来。当然,没有碧山暮云,仍然望不到家,但诗人还是要怨恨碧山暮云,足见思乡之情何等深沉真挚。
六是怒水
“秦州城北寺,胜迹隗嚣宫。苔藓山门右,丹青野殿空。月明垂叶露,云逐度溪风。清渭无情极,愁时独向东。”(唐·杜甫《秦州杂诗》其二)
“城北寺、隗嚣宫、山门右、野殿空……”尽管一句一景,却未免凄凉。明月高悬,垂叶滴露,云逐溪风,诗人满目生悲,客里正愁,却突然发现清清渭水悠悠向东,全不理会自己的一腔愁绪,于是怒不可遏,发出了“清渭无情极”的最强音。
七是怒风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山副使家。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宋·王禹偁《春居杂兴》)
两株桃杏,映衬斜篱,妆点着商山副使的家园,何其美好,却不为春风所容,与黄莺一起将它吹折。诗人怨忿春风不容商山副使家的桃杏,看似牵强,但若联系一下作者坎坷的仕途,便不难发现其难以隐忍的身世之叹、迁谪之感。
八是怒日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唐·贾至《春思二首》其一)
草色青青,柳色鹅黄,桃花满枝,李花飘香,好一派大好春光,然而诗人的迁谪愁绪并未消除。相反,和煦的东风,并没有把愁思吹去;融融的春日,倒引来无限怅惘。诗人不说自己愁重难遣,而怨东风冷漠无情,不说自己度日如年,而怨春日惹恨,把恨引长。可见“愁”、“恨”已深植内心,不会因春光美好而消解。这里,一个迁怒于东风,一个迁怒于春日,将内心深处无从发泄但又到处想发泄的“愁”与“恨”一下子发泄了出来。
当然,可引起诗人迁怒的对象还不止这些。其他还有:怒夜,如张华的《情诗》“居欢惜夜促,在戚怨宵长”;怒时,如李益的《同崔邠登鹳雀楼》“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知长”;怒船,如刘采春的《囉嗊曲》“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怒街,如张祜的《苏小小歌》“车轮不可遮,马足不可绊。长怨十字街,使郎心四散”;怒人,如施肩吾的《望夫词》)“手爇寒灯向影频,回文机上暗生尘。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等等。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尽管如此,多愁善感的诗人,还是将自己无处发泄的情感全撒在这“不关风月”的事物(或人)身上。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迁怒”的运用使诗歌感情浓烈、含蓄蕴藉、回味无穷。而要构成“迁怒”,又需要有以下三个要素:
(一)强烈的情感
没有情感,就没有诗歌,诗是最善于抒情的文体。而含有“迁怒”手法的诗,要有比其他别的诗的情感更强烈的情感,或愁肠满腹,或怒火中烧,或爱之深切,或恨之入骨,仿佛地下滚滚奔腾的岩浆,具有强烈的爆发性。
(二)引爆的对象
地下的岩浆,再炽热,没有松动的地壳,它不会喷发;卷好的爆竹,再药足,没有引燃的火线,它不会爆炸。同样,内心的情感,再强烈,没有引爆的对象,就谈不上“迁怒”。“迁怒”的引爆,往往在不经意的一刹那间。一声鸟鸣,一支虫唱,一缕春风,一线阳光,一抹青山,一丝云霭……无论是搅扰了好梦,还是遮掩了视线;无论是不解诗人的情愁,还是与自己的身世相似……总之一句话:让诗人心烦、厌倦。
(三)合情的悖理
没有悖理,就没有“迁怒”,悖理包括语言的悖理、动作的悖理和心理的悖理。但这悖理并不是不近人情,相反,它常常是看起来出人意料,而实际上又往往在情理之中。“迁怒”这一手法正是通过“悖理”来倾吐人物内心的强烈情感,抒发诗人胸中淤积的忿懑。
不能再看到徐庶的背影,竟迁怒于树林遮住了视线,伐掉,多么不合常理。然而,正是这看似逆情悖理的写法,将一个十分“爱才”、“惜才”的人君形象展现得一览无余、跃然纸上。
在我国的古典诗歌中,有许多作品也运用这种看似逆情悖理的写法,认真研究,仔细琢磨它们的妙处,对我们深刻体会作品情感、把握人物心理、理解诗歌内涵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人的情感总是要受到外界的感染。喜怒哀乐在胸中激荡,往往会一触即发,而这充当“火药引子”的事物可以说比比皆是。
一是怒树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唐·韦庄《台城》)
起句不从正面描绘台城,而是着意渲染江滨氛围:雨丝霏霏,烟笼雾罩,江草茂盛,好鸟空鸣……面对着荒凉破败的台城,作者吊古伤今,感慨万千,六朝繁华,荡然无存。一种沉重的历史沧桑感顿时淤积在胸,不吐不快。“无情最是台城柳”,面对十里长堤,堆烟杨柳,诗人将朝代兴废的感慨与亡国之忧的伤痛一下子全都撒在了柳树的身上,怒其不解人意,怒其不管兴衰,依旧抽枝发芽,依旧装点繁盛。可谓寓意深刻,触目惊心。
二是怒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唐·李商隐《忆梅》)
诗人久滞天涯,精神无着,孤苦郁闷中难免要寻求解脱,寻找慰藉,于是就有了“依依向物华”。然而姹紫嫣红的春天美景,不但没有使诗人摆脱愁苦,反而又添新烦。争艳的百花使作者想到了梅花,它先春而开,望春而谢,早秀先凋。这与诗人何其相似:少年早慧,文名早著,科第早登,仕途坎坷。难怪诗人要说“寒梅最堪恨”了,这“恨”中隐藏了诗人多少沉沦漂泊的遭遇,这“恨”中寄寓了诗人多少不幸身世的神伤!
三是怒虫
“断角斜阳触处愁,亭前搔首日悠悠。世间最有蝉堪恨,送尽行人更送秋。”(宋·范成大《秋蝉》)
长亭送别,本已愁苦;断角斜阳,更添离乱。诗人对日搔头,惆怅满腹,正无处发泄,偏巧蝉声响起,撩乱人心,于是怒气尽迁。“世间最有蝉堪恨”,“恨”什么?恨蝉儿不知离别之苦,恨蝉儿不知依依之情,恨蝉儿不懂惜别后不会再有“大好秋色”了。
四是怒鸟
“长拟求闲未得闲,又劳行役出秦关。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
诗人总想求闲在家,然而身不由己,又劳行役,远出秦关。离开家乡,感到异乡的语言和故乡的语言差别越来越大,唯有莺儿的啼叫和故乡山中的莺啼极其相似,因而触起乡思。诗人恨鸟不改“乡音”,其实是恨人改了“乡音”,把听不到“乡音”之恨,移到不改“乡音”的鸟的身上,使所抒之情更曲更深,出人意料,颇具神奇,看似无理,实在情中。
五是怒山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掩映,碧山还被暮云遮。”(宋·李觏《乡思》)
落日斜辉,诗人身处天涯,望家不见,浓浓乡情,无处排遣。抬眼是碧山,举头是暮云,遮掩了望乡的视线,于是怒从胸起,“恨”从心来。当然,没有碧山暮云,仍然望不到家,但诗人还是要怨恨碧山暮云,足见思乡之情何等深沉真挚。
六是怒水
“秦州城北寺,胜迹隗嚣宫。苔藓山门右,丹青野殿空。月明垂叶露,云逐度溪风。清渭无情极,愁时独向东。”(唐·杜甫《秦州杂诗》其二)
“城北寺、隗嚣宫、山门右、野殿空……”尽管一句一景,却未免凄凉。明月高悬,垂叶滴露,云逐溪风,诗人满目生悲,客里正愁,却突然发现清清渭水悠悠向东,全不理会自己的一腔愁绪,于是怒不可遏,发出了“清渭无情极”的最强音。
七是怒风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山副使家。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宋·王禹偁《春居杂兴》)
两株桃杏,映衬斜篱,妆点着商山副使的家园,何其美好,却不为春风所容,与黄莺一起将它吹折。诗人怨忿春风不容商山副使家的桃杏,看似牵强,但若联系一下作者坎坷的仕途,便不难发现其难以隐忍的身世之叹、迁谪之感。
八是怒日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唐·贾至《春思二首》其一)
草色青青,柳色鹅黄,桃花满枝,李花飘香,好一派大好春光,然而诗人的迁谪愁绪并未消除。相反,和煦的东风,并没有把愁思吹去;融融的春日,倒引来无限怅惘。诗人不说自己愁重难遣,而怨东风冷漠无情,不说自己度日如年,而怨春日惹恨,把恨引长。可见“愁”、“恨”已深植内心,不会因春光美好而消解。这里,一个迁怒于东风,一个迁怒于春日,将内心深处无从发泄但又到处想发泄的“愁”与“恨”一下子发泄了出来。
当然,可引起诗人迁怒的对象还不止这些。其他还有:怒夜,如张华的《情诗》“居欢惜夜促,在戚怨宵长”;怒时,如李益的《同崔邠登鹳雀楼》“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知长”;怒船,如刘采春的《囉嗊曲》“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怒街,如张祜的《苏小小歌》“车轮不可遮,马足不可绊。长怨十字街,使郎心四散”;怒人,如施肩吾的《望夫词》)“手爇寒灯向影频,回文机上暗生尘。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等等。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尽管如此,多愁善感的诗人,还是将自己无处发泄的情感全撒在这“不关风月”的事物(或人)身上。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迁怒”的运用使诗歌感情浓烈、含蓄蕴藉、回味无穷。而要构成“迁怒”,又需要有以下三个要素:
(一)强烈的情感
没有情感,就没有诗歌,诗是最善于抒情的文体。而含有“迁怒”手法的诗,要有比其他别的诗的情感更强烈的情感,或愁肠满腹,或怒火中烧,或爱之深切,或恨之入骨,仿佛地下滚滚奔腾的岩浆,具有强烈的爆发性。
(二)引爆的对象
地下的岩浆,再炽热,没有松动的地壳,它不会喷发;卷好的爆竹,再药足,没有引燃的火线,它不会爆炸。同样,内心的情感,再强烈,没有引爆的对象,就谈不上“迁怒”。“迁怒”的引爆,往往在不经意的一刹那间。一声鸟鸣,一支虫唱,一缕春风,一线阳光,一抹青山,一丝云霭……无论是搅扰了好梦,还是遮掩了视线;无论是不解诗人的情愁,还是与自己的身世相似……总之一句话:让诗人心烦、厌倦。
(三)合情的悖理
没有悖理,就没有“迁怒”,悖理包括语言的悖理、动作的悖理和心理的悖理。但这悖理并不是不近人情,相反,它常常是看起来出人意料,而实际上又往往在情理之中。“迁怒”这一手法正是通过“悖理”来倾吐人物内心的强烈情感,抒发诗人胸中淤积的忿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