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景观建筑设计教育中的品质构建

来源 :高等建筑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286237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构建本民族建筑精神文化的基础。在全球一体化时代,我们自身所拥有的中国传统文化越深厚,对外来文化的承载力和选择能力就越强,更利于构建出中国建筑的文化精神。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发展中的基础作用,景观建筑设计专业确立了“以传统文化为基石”的教学原则。每个年级设置一个传统文化承继和发展的专题课程,探求传统文化对景观建筑教育品质的提升。其中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是综合性最为突出的课程,引导学生体验传统文化内涵与空间架构的关联,以及推动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延展,进而提升教学品质等方面进行了较有成效的探求。
  关键词:传统文化;建筑精神;传统园林设计;教育品质
  中图分类号:TU-8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6)06000606
  一、确定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石”的教学原则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建筑文化中的基石作用
  “建筑文化之深层的精神文化,是建筑之灵魂” [1],一个优质的建筑,应当是一个民族历史和精神文化的外显形态。纵观古今中外任何一个环境现象,或是一个成熟设计理念的产生,都是当地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积累而成的逻辑性产物,具有特定的民族精神和历史意义。从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建设过程可以看出,设计中直接引进一些“先进理念”,往往会遭遇“水土不服”,在教学中单纯的“接轨”和“追赶”也难有稳定的持久性,因为大多数“接轨”和“追赶”都是基于强势的异于我们中华文化语境的价值体现,缺乏可持续的内在动因。对不断涌入的各种理念、思潮借鉴程度水平,与我们自身所拥有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成正比。我们拥有的传统文化越深厚,对外来文化的承载力和选择能力就会越强,就越能够高效地吸收外来文化之精华,在更高层次框架中展现中国特色的世界意义,因而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构建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精神的重要基石。
  (二)传统文化专题在教学体系中的思维构建基于上述中国传统文化对建筑思想影响的认识,将景观建筑设计教育的基础理念确定为“传统文化的时代表述、现代需求的文化体现”, 希望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之下,建立相对完整的传统文化和思维体系,成熟冷静的判断能力,进而寻找到民族性与现代价值的平衡点。
  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大学有限的时间内就具体内容进行补充还远远不够。“设计是一种思考方式,是一种技巧,是技巧就可以被获知及扩展”[2],所以通过课程的设计思维训练,使学生逐步具备自觉积累传统文化的良好认知习惯,掌握文化结构与探求创新之间的平衡、转换技巧。因此,在每一年的设计课程中安排一门以“传统文化认知与发展”为专题的课程。从一年级的“点”(传统纹样)到二年级的“体”(传统建筑),三年级的“空间”(传统园林)直至四年级的“社会”(历史风貌区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进行设计思维训练。即利用某一类型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基底,通过对其内容的过去(传统形式)、现状(现实呈现)和未来(发展趋向)的深入探讨,体验梁思成先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分析-批判-继承-革新-运用”的承继方式,使学生建立起一套较完整的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空间等多层面的关联性思维架构。
  (三)“中国传统园林”文化在教学品质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园林尤其是在私家园林造园,因为有着文人的大量参与和评判,“文以载道”,私家园林几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物化载体。中国传统园林是将生活、文化、艺术、心理和谐统一的景观建筑艺术典范。“如果说:别国的园林是建筑物的延伸……他们的园林学是建筑学的一个分支,那么,我们的园林设计比建筑设计要更带有综合性,我们的园林学也就不是建筑学的一个分支,而是与它占有同等地位的一门美术学科”[3]。因此,中国传统园林设计课程是传统文化在景观建筑教育品质构建中综合成效最突出的一门课程。诚然,在现代建筑实践中,完整纯粹地新建一个传统园林非常难得,但是重新评估和推进中国传统园林的文化思想和造园手法,对学生文化體系的构建和设计思维的训练都非常重要。
  二、中国传统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架构形态
  如图1,课程通过教师的“过程与引导”,使学生完成“思维与技能”的提升,提交一份既能够满足现代功能需求,又具有典型中国传统园林空间风格的公共园林设计。而我们更深层次的希望是通过学生对传统文化深入的认知,培养自主积累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具备进行有效空间转换的表述能力,从而提升自我成长的潜力。
  (三)过程与引导(教师)
  1. 设计背景及目标制定
  为了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纲要性的提炼和把握能力,将课程设计的背景选取在国外公园中捐建的一个以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中国园林(园中园)。这有利于以下两方面的训练。
  一是,对传统园林空间的提炼。在国外环境中宣传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学生必须站在更抽象的层面审视和提炼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特质,思考其空间构成中的核心秩序、典型的空间图像呈现的状态。这就避免了学生沉溺于古典园林的造园技法中,促使学生重新审视习以为常的传统园林空间形态,整理并提炼后,再以更具典型的中国特色空间语言形态表述出来。
  二是,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及空间转述。任务书中除园林自身作为展品外,还留有空白,需要学生选择中国其他文化艺术进行展示,因此,学生需要选择自身感兴趣的文化内容,并对所选择的文化进行深入了解,进而从内容体系-表现形态-空间转换-园林意境构成进行推演,将抽象的文化艺术通过空间构成等建筑物化语言表达出来。
  2. 评价标准及过程的把握
  教师的评价标准及过程要求,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努力方向,是引导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保证。“设计就是对话与领悟(Donald.schon)”,
  因此,评价的重要方式就是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现实环境与使用者对话,进而将对具   体功能问题的解决升华为对设计理念的思考以及设计能力的提升。具体到课程的评价核心即
  :“好”与“新”之间的平衡。
  3. “好”与“新”之间的平衡
  建筑设计教育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题。在现代功能、公共需求进入传统园林空间时,传统文化与现代需求在园林环境中关联到何种程度为佳,是课程最重要的目标平衡点,决定了学生对待传统文化的心态和方式。在以传统文化为依托的建筑设计教育中,其本质是使学生能够基于一个较完整的文化主题承继并创新延伸,即在课程中体现为:继承及继承中的发展。形象地表述就是“好”与“新”之间的平衡。“好”是指整体层面的,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完整、系统的理解及形态展现;“新”是指局部层面的,体现在传统文化在新环境下的变迁和跨越。同样,对于中国传统园林设计这样一门强调传统文化积淀的课程来说,回归传统文化积累和造园技能承继应当为其本源,继承首先是第一位的。因而,在课程评价体系中,“好”是首位的,一个空间结构系列完整、美感丰富、韵味浓郁的中国传统园林“好”作品,远比利用一两个“意境”,进行一些“片断”“意象”的“新”作品更为重要。只有相对完整的继承才会有今后真正创新的自由,诚如文丘里所说:“做得好比做得新更好”。而“新”则在“好”的基础之上,能够在局部进行多层次多方位地探索,而又不至于离题太远,从而达到“好”与“新”的良性平衡。
  (二)思维与技能(学生)
  对于任何一个教学目标来说,最终完成的载体是学生。为达到“好”与“新”的平衡,教师需要通过思维和技能两方面的训练,来提升学生对文化与空间的关联及表述能力。
  1. 对传统文化在园林空间的逻辑性感知文化是空间观形成的决定性因素。“自远古始,
  空间和时间就是人类感知世界的基础元素。与此相近的是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们进入环境,存于空间,便形成了空间存在的意义——这是文化的特征”[4],尤其对于以“文以载道”为特质的中国园林。因此,在课程前期理论准备中,除了要求学生充分了解中国传统园林发展历程,理解传统园林的思想内涵、造园规则之外,同时需要学生深度解读《红楼梦》《牡丹亭》等传统经典文学,使学生从内心去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对自然、对人生的态度,深入体会人在传统园林中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感受。通过表二(文化与空间关联),对具体园林内容的解构、整理,观察两者之间的空间逻辑关联,理解文化与空间的相融性。
  更进一步,即使在景观元素相同、文化基调相同的网师园的“月到风来亭”和拙政园的“与谁同坐轩”的对比分析中,也可以梳理出如下内容,见图3,(空间要素构成感知)。
  学生通过对上述园林空间要素构成分析,能够从众多的园林造园技法中得到启发,从而引起对传统园林共性问题的思考和提炼。
  (1)哪一部分具有稳定而有长效的空间结构性质的特性?——可称为“结构性空间原则”
  (2)哪一部分具有弹性的可调节的空间构成特质的特性?——可称为“弹性空间手法”
  例如,“虚实”为结构性原则——可由“因借”“渗透”“层次”等弹性空间构成手法表达出来;“抑扬”为结构性原则——可由“动静”“明暗”“曲径通幽”等弹性构成手法表达出来。
  通过以上系统训练,学生能够从传统园林表象看到本质,从内心深处感知传统园林思想精髓,体会其中的美学韵味,并相对完整地掌握其空间关联、意境塑造的内在构成规律。
  2. 对(所选)传统文化的空间转述
  “中国式空间观是认知性的,即实体是直觉产生的母体,人们在感受实体的过程中获得了认知。”[4]在中国传统园林中,人们通过赋予具体事物以精神意境,展现相互融合、主客观为一体的中国式空间模式。因而,课程在引导学生通过实体形态,构建空间模式以传递文化内涵有着独到优势。
  任务书留出大量空白,学生必然选取不同的传统文化内容作为展示主题以填补其中。这就需要学生对所选择的文化进行具象赋意及空间组织,文化不再简单地是空间中的展示品,而应该成为空间形态的构建体系。学生需要对所选择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度(文化自身的历史、种类、形态等)和广度(表达方式、空间构成形态、环境意境、体验感受方式等)两个方面的研究。
  首先通过对具体传统文化内容的具象美学形态的收集、整理,进而对该文化的表现形态进行解读、关联,寻找出文化与表达介质之间或文化与人的活动方式之间的空间逻辑关系,最后在前两项的基础上转换、表述,对传统文化在新的功能要求下进行新的空间环境构成,完成对传统文化的空间转述。
  例如,对书法艺术的展示,如图4。
  通过上述内容的层次推进,逐步完成书法艺术与空间表达形态之间的关联,训练学生对传统文化从积累到提炼,再到发展的思维。
  3. 设计表达技能的拓展及提升
  著名心理学家巴勒特(Barlett)认为:“思考应该被当作一件复杂的以及高水平的技能”。因此,我们认为对设计表达技能的训练也同样有助于设计的感知,即思考。課程的结构特色使得我们有条件推进以下两方面的技能拓展。
  (1)手绘“图示思维”技能——空间感知能力的提升。 “手绘技能作为有效的设计表现技法,并非只是设计意思的外在表达形式,就其体现的设计文化观念而论,它同时又可以显示设计师自身的文化与修养”[5]。在设计创作阶段,手绘“图示思维”在方案的构思或表达思维同步的即时性方面,与模型制作或计算机绘制相比有着天然优势。在“取势在曲不在直 ,命意在虚不在实”的中国传统园林意境中,流畅而自然的手绘曲线,加强了学生对自然曲线所构成空间的认识,不仅对单一空间的张力,尤其对空间与空间之间的相互呼应、层次递进、节奏组织所展现出的意境和美感,有着更快捷、完整的感受。
  (2)作品表现技能——传统展示美学的感知。一个上乘的作品,内容与形式应相得益彰。为此,学生会自觉揣摩中国传统绘画的构图方式、线型特点、色彩偏向,等等,尝试使用   绘图纸、宣纸、丝绸等不同的绘图介质,
  不同的排版方式,单页、册页、卷轴、连环画体等,甚至包括图纸的装裱方法、印章的内容、盖制的位置,等等,这些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很疏离的传统展示美学,在该课程中得到了良好的补充。当与常规建筑设计构图版式完全不同,充满了浓郁中国传统艺术韵味的设计方案得到了充分认可和接纳时,学生内心的那种愉悦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喜爱显而易见。
  部分学生作品如图5、图6。
  )
  五、情感与成效
  回归课程设置的本源,课程练习承担的只是一个文化专题继承及发展的引导性体验,更深层的目的是在课程过程中以及结束之后学生对技术之外的情感收益。
  (一)自我认知与协调
  安藤忠雄曾与学生对话时谈到:“个人要具有坚强的意志,要及早培养自己具有客观地相互认可不同意见,相互对话的习惯。”[6]为促使学生更积极参与讨论和自我表达,我们在资料收集、目标设定、问题改善、成图表达的每一个部分都设定了相应的评分系数。相对于其他设计课程的“创新”引导,由于中国传统园林具有相对成熟的“构建范式”,学生能够更顺畅地进入到相互学习、讨论,进而尝试自我评价与协调,因而这部分思维训练相比在其他设计课程完成得更顺畅,更高效。
  (二)兴趣与热爱
  一个课程短短数周就会结束,我们更希望地是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入认知而产生兴趣,对文化环境的理解而心生热爱,进而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的情感作为设计能力的一部分,内化为动力去积累传统文化内涵,逐步完善文化结构,探求文化的创新。
  六、结语
  纵观中国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 皆所谓“一代之文学”,都是在有效继承前代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吸收、嬗变、提升,从而在新的历史时期达到一个新高度,成就了中华文学之辉煌。对于建筑文化发展来说同样如此,只有自身拥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基础,才能够在当前时代环境中,高品质地与各种思想、理念、技术进行碰撞、交流、融合,而后发展,构建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建筑精神。
  参考文献:
  [1]吴庆洲.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英)布莱恩.劳森,杨小东(鲁革)段炼译.设计师怎样思考——解密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鲍世行,顾孟潮.钱学森建筑科学思想探微[M].北京:中國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李晓东,杨茳善,中国空间[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5]冯刚.论建筑学教育中的“徒手表现”教学[A]. 2010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6](日)安藤忠雄.安藤忠雄论建筑[M].白林,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要:工程流体力学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涉及的知识面也较宽广,给该门课程的教与学带来较大的影响。文章针对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的这些特点,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将CFD软件和源程序的强大数值模拟功能,引入工程流体力学课程辅助教学中,通过利用CFD软件和源程序进行数值模拟教学这一环节,探讨流体力学课程对接科研成果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这一模式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工程流体力学;计算流体力学;C
期刊
摘要:中国已经经历了近20年的大规模基础建设期,土木工程学科如何抓住国家大建设的机遇,全面提升自己的办学水平,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而美国历史上也经历了多次基础建设高潮,也随之诞生了一批蜚声世界的土木工程高等教育办学典范。文章以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土木系为例,介绍了其主要学科方向在不同历史时期介入大型工程项目,积极创新,将基础理论研究和教学水平提升到世界领先地位的经验;分析了中国高校土木工程办学中
期刊
摘要: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对培养科技后备人才至关重要,因此,高校应突破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主动开发科教资源,与中学衔接,面向广大青少年开展多层次的科技教育与科技体验活动。通过提高认识、完善制度、建立机制,文章提出组建科教专家团,开发共享科技教育基地,打造科技体验品牌活动,与中学协同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培养青少年严谨客观的科学态度、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素质。  关键词:高等学校;青少年;
期刊
摘要:  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根本目的在于提高生产力。新加坡为了提高建筑业生产力,设立了建筑生产力和产能基金。文章简要介绍了该基金在促进人力资源建设、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加强企业能力培育等方面的举措,并结合中国国情,给出了提高中国建筑业生产力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新加坡;建筑生产力和产能基金;发展;启示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6)060
期刊
摘要:  应用型本科强调理论学习的简明性,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应用型本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估价课程,是一门理论覆盖面广,且与工程应用紧密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但学时数又相对较少。基于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融合学科竞赛优势改进课堂教学,提出以学科竞赛为先导的教学模式,在探索和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工程管理;工程估价;学科竞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
期刊
摘要:  结合暖通学科人才培养特点,探讨空调冷源课程教学与CDIO工程教育理念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文章详细论述了从教学方案改革、专业人才培养、工程型教师引进等多方面,将实践教学融入空调冷源课程教学的具体做法,目的在于培养全面的适应性专业人才。  关键词:CDIO;空调冷源;实践教学;适应性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TK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6)06008104
期刊
摘要:  基于校企合作、产学融合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理念,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和资源,提升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广度和深度,文章以地方性高校温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为例,从校企共同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开展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指导等人才培养全过程详细介绍校企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探索实践,为同类地方性高校基于校企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借鉴。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校企合作;人
期刊
摘要:广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结合多年校企协同育人经验与实践,基于“互融·互建·互赢”理念,构建了“一个中心、两种模式、三大平台”为主线的土木工程专业协同育人培养模式,并从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构建、协同育人基地建设实践、协同育人保障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和分析,以期为兄弟院校开展校企协同育人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C961;T
期刊
摘要:  2012年,随着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调整,建筑设施智能技术专业并入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随之专业名称调整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根据2015年山东建筑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关于构建“3平台+3模块+X课程组”课程体系的意见,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在选修课中开设建筑环境自动化模块课程。新的建筑環境自动化模块教学体系保留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主要内
期刊
摘要:  结合独立学院力学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从教学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作业形式等方面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注意点,并就学习兴趣的培养,强化过程考核两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以期为相关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独立学院;教学定位;教学改革;力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TU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6)06010304  力学课程是土木、机械、矿山、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