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地区、民族之间国民素质千差万别,历史上有甘于贫困,墨守成规之悲苦的世代农民,也有从纯粹农民转变而来的晋商、徽商辉煌的发展史,更有延续了200多年的山东农民闯关东之壮举,体现了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广大农民谋生、创业的积极心态和无穷智慧,实为新型农民应该继承和发扬的优良品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环境为新型农民增收创业、提高生产经营能力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为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新型农民应当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要求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目标,塑造积极就业、勇于创业的特质,提高增收能力,为提升全面素质积累经济基础。一般来说,只要通过诚实劳动获得合法收入就是就业。在当前就业途径多元化的大环境下,通过创造就业机会获取财富,为更多人创造就业机会,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就是创业。我国农民不论是在就业素质,还是在返乡再创业素质上,需要注重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科技素质
农民的科技素质通常是指农民所具备的科技知识水平。对科技知识的接受能力、运用能力,是新型农民应具备的重要智力因素。反映在农民所掌握的科技知识的数量、质量及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的熟练程度上。这项内容往往被学者们作为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而首先提出,也直接影响着新农村“生产发展”的速度。据此,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政策,大力促进农业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通过试点推行“绿色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等制度,组织实施“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县乡村实用人才工程”,多渠道开发和培育农村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政府的大力支持加上农民自身素质的普遍提升,农民的科技素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从总体上来讲,我国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中国科协公布的2003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城市公众科学素养水平达到4%左右,而农村居民科学素养水平仅达到0.7%,城乡居民之间科技素质差距极大,农民科技素质亟待提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部分农民对农业科技知识持漠视态度,没有或很少接受相关知识培训,即使部分人有迫切需要,但由于时间、精力、财力等原因,投师无门,无从获得;二是部分人虽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识,但由于缺乏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在将科技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环节上驻足不前,致使科技成果仅仅停留在书面上,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阻滞了自身就业和创业能力的提升。所以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农民科技素质和现代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要求相距甚远。
二、信息意识
就业和创业离不开获取广博的信息资源,获取信息的能力成为农民增收快富的重要因素。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坐井观天、偏居一隅只会将自己封闭起来闭门造车。新型农民要有更新观念,发掘信息的意识。当前我国农民信息获取源主要靠大众媒体,包括电视、广播和网络与电子版信息(但农村的占有率极小),因此这些资源的占有率标志着农民信息素质的高低,进而也反映出农民科技意识的强弱。
从表1可以看出,在大众媒体的占有率上,农村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每百户家用电脑拥有量2003年农村比上年增加27.7%,表明农民信息意识在逐年增强。但是,在能够获取有效信息资源途径上,农村农民的占有率仍停留在比城市低得多的水平上,政府的信息服务功能和投入力度亟待加强,为广大农户提供便利的信息获取渠道。
三、市场意识
信息意识诞生市场意识,或者说信息就是市场。在自然经济生产方式和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下,农村农产品交换市场有限,农民两眼往往只盯住本乡本土的一小片领地,进行着简单的商品生产与交易,与国内、国际大市场脱节,导致其市场观念淡薄,缺乏市场主体意识和在市场中寻求发展机会的魄力,缺乏进入大市场的知识准备和心理素质。不管是资源市场,销售市场,还是信息市场、资金市场,我国农民与之沟通的频率都是微弱的,结果是市场参与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一是风险意识较弱,谨慎行事,不敢承担风险,过于求稳;二是从市场获取信息的意识不强,造成生产和销售的盲目性;三是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创业冲动和投资意识不强;四是在未与市场沟通的情形下,不熟悉市场运行规则,尤其是国际市场上更加不适应。广大农户应在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大趋势下,在公司加农户的经营体制下,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把眼光瞄向全国、全球,获取广博的市场信息,放手干大事业。这也是新型农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这同样关系到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宽裕”。同时由于我国农民在身体素质、道德文化素质、社会心理素质等方面表现出与城市居民较大的差异性,致使近年来在人均纯收入及其增长速度上远远低于城镇水平(见表2、表3),2007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9.5%;而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实际增长12.2%。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3.1%,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3%。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在收入数目及增长速度上形成强烈反差,更不用说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农民群体内部个体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收入情况直接影响着农民素质的提升。出现如此悬殊的差异,关键问题在于农村固有的生产方式落后,农民增收渠道狭窄,农民创业素质提升缓慢。
四、城市化建设能力
建国以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双重户籍制度将农民牢牢控制在农村。拴在相对来讲为数不多的土地上。广大农民已经习惯了农村的一切,农村的劳作方式,农村的处事方式,农村的饮食习惯,农村的思维方式、农村的道德标准。等等。对农村城市化建设虽然态度积极,但由于如上所述,在社会“断裂”过程中,由于农民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低下,难以适应城市化建设的智力要求。基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现实,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想了一些办法,出台了一些政策,初步改变了农村、农民积贫积弱的面貌。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为解决耕地数量少和劳动力数量多的矛盾,势必将大批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降下来。这就涉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农村富余劳动力必然流向城镇,参与城市化建设,因此提高弱势群体特别是失地农民和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加快失地农民、农民工的就业、创业能力、适应城镇生活、习惯城镇文化的进程,降低群体间的文化冲突,实现群体间的和谐相处,共同致力于城镇化建设,成为摆在政府和新型农民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科技素质
农民的科技素质通常是指农民所具备的科技知识水平。对科技知识的接受能力、运用能力,是新型农民应具备的重要智力因素。反映在农民所掌握的科技知识的数量、质量及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的熟练程度上。这项内容往往被学者们作为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而首先提出,也直接影响着新农村“生产发展”的速度。据此,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政策,大力促进农业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通过试点推行“绿色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等制度,组织实施“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县乡村实用人才工程”,多渠道开发和培育农村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政府的大力支持加上农民自身素质的普遍提升,农民的科技素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从总体上来讲,我国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中国科协公布的2003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城市公众科学素养水平达到4%左右,而农村居民科学素养水平仅达到0.7%,城乡居民之间科技素质差距极大,农民科技素质亟待提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部分农民对农业科技知识持漠视态度,没有或很少接受相关知识培训,即使部分人有迫切需要,但由于时间、精力、财力等原因,投师无门,无从获得;二是部分人虽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识,但由于缺乏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在将科技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环节上驻足不前,致使科技成果仅仅停留在书面上,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阻滞了自身就业和创业能力的提升。所以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农民科技素质和现代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要求相距甚远。
二、信息意识
就业和创业离不开获取广博的信息资源,获取信息的能力成为农民增收快富的重要因素。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坐井观天、偏居一隅只会将自己封闭起来闭门造车。新型农民要有更新观念,发掘信息的意识。当前我国农民信息获取源主要靠大众媒体,包括电视、广播和网络与电子版信息(但农村的占有率极小),因此这些资源的占有率标志着农民信息素质的高低,进而也反映出农民科技意识的强弱。
从表1可以看出,在大众媒体的占有率上,农村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每百户家用电脑拥有量2003年农村比上年增加27.7%,表明农民信息意识在逐年增强。但是,在能够获取有效信息资源途径上,农村农民的占有率仍停留在比城市低得多的水平上,政府的信息服务功能和投入力度亟待加强,为广大农户提供便利的信息获取渠道。
三、市场意识
信息意识诞生市场意识,或者说信息就是市场。在自然经济生产方式和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下,农村农产品交换市场有限,农民两眼往往只盯住本乡本土的一小片领地,进行着简单的商品生产与交易,与国内、国际大市场脱节,导致其市场观念淡薄,缺乏市场主体意识和在市场中寻求发展机会的魄力,缺乏进入大市场的知识准备和心理素质。不管是资源市场,销售市场,还是信息市场、资金市场,我国农民与之沟通的频率都是微弱的,结果是市场参与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一是风险意识较弱,谨慎行事,不敢承担风险,过于求稳;二是从市场获取信息的意识不强,造成生产和销售的盲目性;三是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创业冲动和投资意识不强;四是在未与市场沟通的情形下,不熟悉市场运行规则,尤其是国际市场上更加不适应。广大农户应在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大趋势下,在公司加农户的经营体制下,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把眼光瞄向全国、全球,获取广博的市场信息,放手干大事业。这也是新型农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这同样关系到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宽裕”。同时由于我国农民在身体素质、道德文化素质、社会心理素质等方面表现出与城市居民较大的差异性,致使近年来在人均纯收入及其增长速度上远远低于城镇水平(见表2、表3),2007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9.5%;而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实际增长12.2%。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3.1%,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3%。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在收入数目及增长速度上形成强烈反差,更不用说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农民群体内部个体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收入情况直接影响着农民素质的提升。出现如此悬殊的差异,关键问题在于农村固有的生产方式落后,农民增收渠道狭窄,农民创业素质提升缓慢。
四、城市化建设能力
建国以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双重户籍制度将农民牢牢控制在农村。拴在相对来讲为数不多的土地上。广大农民已经习惯了农村的一切,农村的劳作方式,农村的处事方式,农村的饮食习惯,农村的思维方式、农村的道德标准。等等。对农村城市化建设虽然态度积极,但由于如上所述,在社会“断裂”过程中,由于农民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低下,难以适应城市化建设的智力要求。基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现实,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想了一些办法,出台了一些政策,初步改变了农村、农民积贫积弱的面貌。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为解决耕地数量少和劳动力数量多的矛盾,势必将大批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降下来。这就涉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农村富余劳动力必然流向城镇,参与城市化建设,因此提高弱势群体特别是失地农民和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加快失地农民、农民工的就业、创业能力、适应城镇生活、习惯城镇文化的进程,降低群体间的文化冲突,实现群体间的和谐相处,共同致力于城镇化建设,成为摆在政府和新型农民面前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