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听到风声在耳边低语,思绪融化在风里,眼望着飘向远方。
——题记
大家好,我是一个即将初三毕业的女孩儿。我的名字叫李溢菲。我很开心把自己介绍给大家。
我自己认为我的性格比较中性。有时会滔滔不绝地与人交谈,有时也会安静很久,当然,偶尔也会发点小脾气哦!
我最大的爱好是看书,是“超级书虫”。当家里的书不能满足我时,就到图书馆去。只要双手捧起书,仿佛世界就只剩下了我们。当然有的书可以让我在很短的时间内秒杀,也有的书可以让我存在脑子里不断地回味。大概是因为爱看书吧,写作也渐渐地成了仅次于看书的第二大爱好。我的作品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欢。
我除了爱看书,还特别喜欢插花、弹古筝、游泳,那都是一种享受。我就是这样一个爱学习,又动静结合的孩子。
我轻倚在椅子上,看到窗外春雨正淅沥地下着。寒意渐浓时,有风吹过树叶和雨滴的沙沙声,愈是这样的雨天,愈发让人感到安谧。困意袭来,我沉沉地闭上眼睛,应和着风声,似乎也在梦中成为了一缕清风。恍惚地、朦胧地、哀愁地,独自飘过山川河流,阅遍山河万里,尽享天地苍茫。风为鲜花与繁星而驻足,我却难以安心享受这美梦而匆匆醒来,好像天边有一块厚实的云朵,正飘忽在 心上。
听风过
正值清明佳节过,我的心却总带上几丝忧伤,是低飞的纸鸢起伏不定,是摇曳的细柳随风披拂。清明正是祭奠亲人、缅怀逝者的时候,而在这时,每每看到新闻封面上的石碑,我难抑心中的悲痛。是公安警察,是消防官兵,是戍边战士……是只有伴着清明的凉风,才忍心勾起的回忆。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大多数时候,我是绝不敢轻易打开像这样看到人的牺牲的新闻的。每当看到在和平年代也会有人牺牲,我便难以控制地想象那个不相识的人的故事:他是否本应该有更灿烂的人生?他是否还拥有未消耗殆尽的青春韶华?他是谁的依靠,是谁的珍宝?他是否也和我一样仍是个不大成熟的孩子?——他为什么会牺牲?
人们说,我们记得,他们就还活着。可是这铭记太过于刻骨铭心,我很少能为他们而自豪,只为他们的消逝而心碎。
正是那天,我仿佛站在一片枯草前,满心沉重。天下坚守太多、执着太多、深情太多,地下的人为这深情而死,地上的人为这深情而更好地生。“遗忘”二字也不敢轻易亵渎,微凉的风也不敢稍作停息——只盼能托起又一只纸鸢,给哀伤的心一丝慰藉。
“风卷过石碑旁的鲜花,却迷了我的眼睛,不自觉噙上泪水。”
望风行
随风飘着,思绪又回到风吹起的地方。细细数去,风已经吹过百年,吹得鲜红旗帜高高飞扬,吹得燎原的火燃烧旺盛,吹得春回大地春暖花开。久久的哀愁又盖上一层欣喜,是为生活幸福的自己,是为当初离去的革命者,是为如今坚守的奋斗者。百年的风吹过,携着的每一粒草籽都是一段光荣岁月,都是一段英雄凯歌。
我想起那天看到的《那年那兔那些事》清明节特辑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就想知道,到你们这个时代,是不是能吃饱穿暖,是不是能堂堂正正地走出去、安安稳稳地过自己的日子。如果我回不来种花(中华)家了,請一定记得我,替我们去看那个我们看不见的世界。当你们吃饱穿暖,再把红色的旗帜升起的时候,如果看到红旗高高地飘扬,那就是我信守了承诺,来看你们了。
我感到欣慰,又感到欣喜。想到漫长的奋斗征途中,过去期望的,现在实现了;过去渴求的,现在拥有了。尽是从前未见的锦绣繁华,尽是从前未得的万世荣光。只有这样,我才能知道奋斗者的努力不会白费,执着者的念念不忘必有回想。才能安心地对着风托起的红旗说:“山河无恙,人间皆安。”正是那时,平静水面上微风拂过泛起涟漪,就荡在我的心尖上——你回来了吗?你能看到吗?你是否信守了承诺?就在会反射阳光的旗杆上,那高高的红旗正在飘扬。
又是清明雨上,折菊寄你身旁。
“听脑海中有人在歌唱,附和着白鱼青草,放声地讲述风的故事。”
追风去
许多时候,沐浴微风时,我也会想着同去寻找风要去的远方,会有全身血液滚动沸腾,会有鲜活心脏猛烈跳动,还有指尖微微地颤抖,是人灵魂的天性。我也会想着出其不意地捉住一缕清风关进瓶子里,看它到底是个什么模样,为什么总是想要牵着我往前再往前,就朝着一个过于遥远我看不大清的方向。终有一天我会照着自己想的这样去做,发现那是飘渺的风、是沉痛的风、是信仰的风,是为时代光辉所照耀的风,是满载花香鸟语、满载希望信念的风。以那样的姿态,再加少年稚嫩的情怀,又为心灵添上一抹饱满的、柔软的、坚定的 色彩。
我听到风的声音,是思想在呼喊,是热情在涌动,是灵魂在歌唱。正如秋风萧瑟、冬风凛冽、春风轻柔、夏风暖人,我感受到有辗转的忧愁不曾停止、艰难的挑战不曾解决、深刻的感动不曾消散、泌人的暖意不曾降温。那喜怒哀乐的,悲欢离合的,千滋百味的……我明知风有多快多远多难触碰,却毅然追风而去,乘风而行。
正如铭刻红星的石碑下有人无畏坚守的 那样。
正如举起握紧的拳头时有人无悔承诺的 那样。
也想成为风的一缕,看不见、摸不着,只是吹着,无休止地奔跑着。像多少年来曾滚动奔腾过的风一样,为繁花,为青春,为光而激荡。
对,正是这样,它总是这样,呼唤我向前、向前、再向前。
风又撩过发丝,在树桩下卷起落叶与花瓣,随着思绪百转千回。
呼啊,呼啊,风儿吹向更遥远的地方。
请允我追你一路远行,一路跟你高歌猛进。
——尾记
(指导老师:秦 瑛)
写作背后的故事
清明节前后,微信公众号上关注的好多家媒体都发布了很多和烈士有关的文章。“为100位烈士寻亲”,烈士陵园里一万多无名烈士刻有红星的石碑,倒悬的党徽……作为还是少年的我有时很难感受到“牺牲得光荣”,只觉得这牺牲的背后可能就会有家人朋友的莫大悲痛,觉得可能年纪相差不多的“他”却在用生命保护我,便心生一种伟大而悲壮的情绪。但后来发现古往今来这样伟大的人是从不缺少的,他们发出的每一声呐喊都向未来的方向吹一口气,人多了,形成风后就吹着别人也向前去。我便渐渐地理解那些牺牲的人是离我极近的信仰风的人,而我也从望风的人逐渐渴望成为风中的一员。听到风的声音,实质上正是少年成长成熟,理解坚定初心信念的过程,是我的切身体会。借此文寄托万千情思。
——题记
大家好,我是一个即将初三毕业的女孩儿。我的名字叫李溢菲。我很开心把自己介绍给大家。
我自己认为我的性格比较中性。有时会滔滔不绝地与人交谈,有时也会安静很久,当然,偶尔也会发点小脾气哦!
我最大的爱好是看书,是“超级书虫”。当家里的书不能满足我时,就到图书馆去。只要双手捧起书,仿佛世界就只剩下了我们。当然有的书可以让我在很短的时间内秒杀,也有的书可以让我存在脑子里不断地回味。大概是因为爱看书吧,写作也渐渐地成了仅次于看书的第二大爱好。我的作品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欢。
我除了爱看书,还特别喜欢插花、弹古筝、游泳,那都是一种享受。我就是这样一个爱学习,又动静结合的孩子。
我轻倚在椅子上,看到窗外春雨正淅沥地下着。寒意渐浓时,有风吹过树叶和雨滴的沙沙声,愈是这样的雨天,愈发让人感到安谧。困意袭来,我沉沉地闭上眼睛,应和着风声,似乎也在梦中成为了一缕清风。恍惚地、朦胧地、哀愁地,独自飘过山川河流,阅遍山河万里,尽享天地苍茫。风为鲜花与繁星而驻足,我却难以安心享受这美梦而匆匆醒来,好像天边有一块厚实的云朵,正飘忽在 心上。
听风过
正值清明佳节过,我的心却总带上几丝忧伤,是低飞的纸鸢起伏不定,是摇曳的细柳随风披拂。清明正是祭奠亲人、缅怀逝者的时候,而在这时,每每看到新闻封面上的石碑,我难抑心中的悲痛。是公安警察,是消防官兵,是戍边战士……是只有伴着清明的凉风,才忍心勾起的回忆。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大多数时候,我是绝不敢轻易打开像这样看到人的牺牲的新闻的。每当看到在和平年代也会有人牺牲,我便难以控制地想象那个不相识的人的故事:他是否本应该有更灿烂的人生?他是否还拥有未消耗殆尽的青春韶华?他是谁的依靠,是谁的珍宝?他是否也和我一样仍是个不大成熟的孩子?——他为什么会牺牲?
人们说,我们记得,他们就还活着。可是这铭记太过于刻骨铭心,我很少能为他们而自豪,只为他们的消逝而心碎。
正是那天,我仿佛站在一片枯草前,满心沉重。天下坚守太多、执着太多、深情太多,地下的人为这深情而死,地上的人为这深情而更好地生。“遗忘”二字也不敢轻易亵渎,微凉的风也不敢稍作停息——只盼能托起又一只纸鸢,给哀伤的心一丝慰藉。
“风卷过石碑旁的鲜花,却迷了我的眼睛,不自觉噙上泪水。”
望风行
随风飘着,思绪又回到风吹起的地方。细细数去,风已经吹过百年,吹得鲜红旗帜高高飞扬,吹得燎原的火燃烧旺盛,吹得春回大地春暖花开。久久的哀愁又盖上一层欣喜,是为生活幸福的自己,是为当初离去的革命者,是为如今坚守的奋斗者。百年的风吹过,携着的每一粒草籽都是一段光荣岁月,都是一段英雄凯歌。
我想起那天看到的《那年那兔那些事》清明节特辑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就想知道,到你们这个时代,是不是能吃饱穿暖,是不是能堂堂正正地走出去、安安稳稳地过自己的日子。如果我回不来种花(中华)家了,請一定记得我,替我们去看那个我们看不见的世界。当你们吃饱穿暖,再把红色的旗帜升起的时候,如果看到红旗高高地飘扬,那就是我信守了承诺,来看你们了。
我感到欣慰,又感到欣喜。想到漫长的奋斗征途中,过去期望的,现在实现了;过去渴求的,现在拥有了。尽是从前未见的锦绣繁华,尽是从前未得的万世荣光。只有这样,我才能知道奋斗者的努力不会白费,执着者的念念不忘必有回想。才能安心地对着风托起的红旗说:“山河无恙,人间皆安。”正是那时,平静水面上微风拂过泛起涟漪,就荡在我的心尖上——你回来了吗?你能看到吗?你是否信守了承诺?就在会反射阳光的旗杆上,那高高的红旗正在飘扬。
又是清明雨上,折菊寄你身旁。
“听脑海中有人在歌唱,附和着白鱼青草,放声地讲述风的故事。”
追风去
许多时候,沐浴微风时,我也会想着同去寻找风要去的远方,会有全身血液滚动沸腾,会有鲜活心脏猛烈跳动,还有指尖微微地颤抖,是人灵魂的天性。我也会想着出其不意地捉住一缕清风关进瓶子里,看它到底是个什么模样,为什么总是想要牵着我往前再往前,就朝着一个过于遥远我看不大清的方向。终有一天我会照着自己想的这样去做,发现那是飘渺的风、是沉痛的风、是信仰的风,是为时代光辉所照耀的风,是满载花香鸟语、满载希望信念的风。以那样的姿态,再加少年稚嫩的情怀,又为心灵添上一抹饱满的、柔软的、坚定的 色彩。
我听到风的声音,是思想在呼喊,是热情在涌动,是灵魂在歌唱。正如秋风萧瑟、冬风凛冽、春风轻柔、夏风暖人,我感受到有辗转的忧愁不曾停止、艰难的挑战不曾解决、深刻的感动不曾消散、泌人的暖意不曾降温。那喜怒哀乐的,悲欢离合的,千滋百味的……我明知风有多快多远多难触碰,却毅然追风而去,乘风而行。
正如铭刻红星的石碑下有人无畏坚守的 那样。
正如举起握紧的拳头时有人无悔承诺的 那样。
也想成为风的一缕,看不见、摸不着,只是吹着,无休止地奔跑着。像多少年来曾滚动奔腾过的风一样,为繁花,为青春,为光而激荡。
对,正是这样,它总是这样,呼唤我向前、向前、再向前。
风又撩过发丝,在树桩下卷起落叶与花瓣,随着思绪百转千回。
呼啊,呼啊,风儿吹向更遥远的地方。
请允我追你一路远行,一路跟你高歌猛进。
——尾记
(指导老师:秦 瑛)
写作背后的故事
清明节前后,微信公众号上关注的好多家媒体都发布了很多和烈士有关的文章。“为100位烈士寻亲”,烈士陵园里一万多无名烈士刻有红星的石碑,倒悬的党徽……作为还是少年的我有时很难感受到“牺牲得光荣”,只觉得这牺牲的背后可能就会有家人朋友的莫大悲痛,觉得可能年纪相差不多的“他”却在用生命保护我,便心生一种伟大而悲壮的情绪。但后来发现古往今来这样伟大的人是从不缺少的,他们发出的每一声呐喊都向未来的方向吹一口气,人多了,形成风后就吹着别人也向前去。我便渐渐地理解那些牺牲的人是离我极近的信仰风的人,而我也从望风的人逐渐渴望成为风中的一员。听到风的声音,实质上正是少年成长成熟,理解坚定初心信念的过程,是我的切身体会。借此文寄托万千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