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宋时期,有两位著名的宰相,一个是司马光,一个是王安石。他们两个都是才华卓著的文学家、政治家,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过,二人的政治主张却大相径庭。王安石是变法的积极推动者,司马光则是极力反对者,两人针锋相对、寸步不让,可以算是对手,甚至是政敌了。
宋神宗在位时,决定起用敢作敢为、锐意改革的王安石,并升任他为宰相,主持变法。这时,皇帝询问王安石对司马光的看法。因為两人之前在变法一事上经常唇枪舌剑地辩论,甚至争得面红耳赤。皇帝以为两人积怨很深。想不到王安石非但没有说一句司马光的坏话,反而对他大加赞赏,称他为“国之栋梁”,对他的人品、能力、文学造诣都给予很高的评价。正因为如此,司马光虽大权旁落,却并没有陷入悲惨的境地,而是离开京城隐居洛阳,不问政事,用了19年的时间编纂《资治通鉴》。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宋神宗死后,10岁的宋哲宗即位,由高太后临朝执政。高太后一向反对新政,她把反对新法最强烈的司马光召到京城担任宰相。司马光一当上宰相,第一件大事就是废除新法。王安石见局势无法挽回,也选择了妥协,回到老家退居二线。这时,很多平素对王安石怀恨在心的人向皇帝告状,皇帝听信谗言,要治王安石的罪。在征求司马光的意见时,司马光没有选择落井下石,而是言辞诚恳地告诉皇帝,王安石疾恶如仇,胸怀坦荡忠心耿耿,陛下万万不可听信谗言。皇帝听完司马光对王安石的评价,说了一句话:“卿等皆君子也!”
这就是“君子之争坦荡荡”。王安石和司马光虽然有很多分歧和争斗,但他们是为了改变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现状,是为了实现富国强军、百姓安居乐业的治国理想和宏伟抱负,而不是为了一己之私。所以他们之间虽无友谊,但相知甚深;虽有同僚,但无私党。在他们争斗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是坦荡的胸襟和无私的情怀,而没有使用见不得人的人身诋毁和阴暗的手段。后来,司马光在谈到他和王安石十多年的交往时,认为自己和王安石是益友。王安石此前也在一篇文章里表达了对司马光的欣赏和敬佩。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在面对问题时,不谈问题本身,却喜欢对人指手画脚,甚至夹杂私人恩怨,趁机进行打击报复,不顾事实就进行人身攻击,从人品和道德上进行全面否定。而有君子风范的人,在面对事情时,会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实事求是地作出公正的评价,绝对不会对这个人本身进行非议,哪怕对方是敌人。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即使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绝对敬重你,在事情之外还是朋友。
所以,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要努力秉持一个原则:只解决问题,不诋毁他人。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每一件事都依正道而行,做到了无愧于心,那么,也不必在意别人的说长道短。不妄议他人,不理会非议,尊重每一个朋友甚至是对手,这应该是我们为人处世时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宋神宗在位时,决定起用敢作敢为、锐意改革的王安石,并升任他为宰相,主持变法。这时,皇帝询问王安石对司马光的看法。因為两人之前在变法一事上经常唇枪舌剑地辩论,甚至争得面红耳赤。皇帝以为两人积怨很深。想不到王安石非但没有说一句司马光的坏话,反而对他大加赞赏,称他为“国之栋梁”,对他的人品、能力、文学造诣都给予很高的评价。正因为如此,司马光虽大权旁落,却并没有陷入悲惨的境地,而是离开京城隐居洛阳,不问政事,用了19年的时间编纂《资治通鉴》。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宋神宗死后,10岁的宋哲宗即位,由高太后临朝执政。高太后一向反对新政,她把反对新法最强烈的司马光召到京城担任宰相。司马光一当上宰相,第一件大事就是废除新法。王安石见局势无法挽回,也选择了妥协,回到老家退居二线。这时,很多平素对王安石怀恨在心的人向皇帝告状,皇帝听信谗言,要治王安石的罪。在征求司马光的意见时,司马光没有选择落井下石,而是言辞诚恳地告诉皇帝,王安石疾恶如仇,胸怀坦荡忠心耿耿,陛下万万不可听信谗言。皇帝听完司马光对王安石的评价,说了一句话:“卿等皆君子也!”
这就是“君子之争坦荡荡”。王安石和司马光虽然有很多分歧和争斗,但他们是为了改变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现状,是为了实现富国强军、百姓安居乐业的治国理想和宏伟抱负,而不是为了一己之私。所以他们之间虽无友谊,但相知甚深;虽有同僚,但无私党。在他们争斗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是坦荡的胸襟和无私的情怀,而没有使用见不得人的人身诋毁和阴暗的手段。后来,司马光在谈到他和王安石十多年的交往时,认为自己和王安石是益友。王安石此前也在一篇文章里表达了对司马光的欣赏和敬佩。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在面对问题时,不谈问题本身,却喜欢对人指手画脚,甚至夹杂私人恩怨,趁机进行打击报复,不顾事实就进行人身攻击,从人品和道德上进行全面否定。而有君子风范的人,在面对事情时,会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实事求是地作出公正的评价,绝对不会对这个人本身进行非议,哪怕对方是敌人。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即使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绝对敬重你,在事情之外还是朋友。
所以,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要努力秉持一个原则:只解决问题,不诋毁他人。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每一件事都依正道而行,做到了无愧于心,那么,也不必在意别人的说长道短。不妄议他人,不理会非议,尊重每一个朋友甚至是对手,这应该是我们为人处世时值得学习和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