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语文阅读教学出现一些怪象:“满堂灌”教学,教学环节设置程式化,教学内容过分追求学科的知识性;“满堂问”教学,教学环节中师生提问、答疑活动较多,但问题大多是预设的。无论是“满堂灌”还是“满堂问”,其实质都是对学生个性化阅读、主体性学习的漠视,造成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下降和质疑、创新意识缺失。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代特级教师于漪也曾经说过:“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在循环往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知识,获得了能力。”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对语文课文的内容和表达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我们要做科学的“牧羊人”,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独立性思考。我们要通过把握不同教学时机引导学生质疑、激辩、反思,从而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质疑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何为质疑?就是经过比较充分的思考后提出疑问。教学中的质疑是一种信息的互通,是开放性、多向性的活动。下面就如何在不同的教学时机恰如其分地运用质疑,以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结合案例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首先,重视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可以通过课题、文体特征等激发学生质疑。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把握好课题,对于理解文本有极大的帮助。例如布置林清玄的《好雪片片》预习时,有同学提出问题:《好雪片片》从题目上推测为写景类散文,可是文中并没有雪景的描绘。通读全文,文章是一篇叙事散文,为何取名《好雪片片》?这时,教师因势利导,请学生思考:文中的“好雪”是否为自然之景?如果不是,有何典故?与文中两个人物有何联系?“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有质疑,有学习兴趣,带着问题去学习,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更有助于文本的深层研读。
抓住文体特征来引导学生质疑。舒婷的《致橡树》一诗,学生预习时提出:詩中出现了鸟儿、凌霄花、日光、春雨等,象征着什么?木棉和橡树为何能象征女性和男性呢?一下子就引入到诗歌的重要概念——意象,即蕴含着作者情感的物象,学生也体悟到了诗歌语言的形象性和含蓄凝练。学生了解了诗歌的语言特点,把握了意象的概念,在走入意境、体悟诗情阶段就会迎刃而解、水到渠成。
其次,抓住新课教学中的契机,教师设疑、学生质疑相结合,对突破教学重难点,加深主旨理解大有益处。
教师从课文的重难点处设疑,以难句为切入点,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内容,感悟其思想性和艺术性。熊芳芳老师在教授《荷塘月色》一课时,针对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巧设问题“为什么选择夜晚”“为何选择荷塘”。“为什么选择夜晚”,在白天作者会怎样?有何感受?朱自清的《沉默》中“你就得不时让他喝茶……”,先生在白天不得不忙着无趣的应酬。《儿女》中相关句子,朱自清先生为孩子吵闹、家人衣食所忧烦。选择夜晚是为了退出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为何选择荷塘”,借助朱自清《春晖的一月》《白马湖》等作品得出他的江南情怀,眷恋江南有三点原因:自然美、人情美、生活美。解决问题的实质是分析作者情感产生的原因,这彰显了教师的教学智慧。
抓住学生认知冲突的契机,促成学生自行分组,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通过交流与争辩,让学生的思想在冲突中撞击,激活沉睡的知识,获取全新的认识。在《好雪片片》教学中,学生对“好雪片片”的典故已经自主解决,而对于“好雪”与文中人物的关系,学生产生了不同意见。一方认为,“好雪”象征着流浪老人卖奖券时真诚祝愿和为“我”扣扣子时的“明净的善意”,一方认为,“好雪”写的是“我”对于老人的尊重,善待流浪老人。为此,我将学生自然分成了两组,请学生运用本单元整体感知的方法,从人物描写手法具体分析流浪老人和“我”的形象,通过两件事情中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来体悟两人情感的变化。从而紧扣文本,欣赏人物塑造的方法,赏析散文披事入情、“事”“意”相合的手法,达成学习目标,落实重难点。
鼓励学生敢于向传统、固有思维模式质疑,敢于不走寻常路,另辟蹊径,从而获得更新、更全面的认识。莫泊桑《项链》中的主人公玛蒂尔德在诸多文艺评论家眼里是“小资产阶级妇女形象”,是受资产阶级思想腐化的女人。她被贴上了虚荣、弄虚作假的标签。学生在分析其偿还巨款的时候,提出女主人公身上也有一些可贵的地方。她遇事的坚定与果敢,她做人的原则和为了维护尊严而具有的担当。这些难道不是她身上的“闪光点”吗?学生对小说人物的全新认识,不正是敢于向“传统”质疑的成果吗?
最后,让学生带着思考走出课本。教学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课后质疑也是拾遗补漏的好机会。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对文本语言的品味,对写作手法的分析,也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好雪片片》中老人“明净的善意”,我“善良的体悟”就是很好的材料。正如老子所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林清玄所说“最美的事物永远是在心中,不是在眼里”。“同学们,在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或事呢?能否用语言记录你身边的‘好雪片片’呢?”最终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拓展学生思维,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
语文教学要加强横向的联系与比较,从部分认知到整体,从整体高度再次理解课文,优化认知。在贾平凹《西安这座城》的教学中,学生感受到西安古都的魅力所在及作者的“西安情结”,愿作古城墙砖缝中的“蟋蟀一只”。学生不由得想到朱自清的“江南情结”、沈从文的“边城情结”、老舍的“北京情结”等,不由提出:为什么诸多作家的作品中,我们总能读出浓厚的故乡情结?故乡的人文风俗、文化渊源等对作家的创作有什么影响?“生于斯、长于斯”,乡音、乡情融入血液中、刻在记忆里,浓郁而强烈的故乡情结也必然在作家的作品中得到纾解。学生的课后质疑从部分到整体,认知高度提升,认知结构得到了优化。
“水本无华,相荡乃兴涟漪。石孰有火?互击而闪灵光。”质疑是思辨的前提,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不断创新探索的源泉。学生在预习时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听课,学习起来更有兴趣、更有效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重难点巧妙设疑,抓住学生的认知“冲突”,在激辩中释疑,加深理解。课后质疑引导学生拓宽认知,深化思维,提高认知高度,优化知识结构。
质疑能力是学生创造潜能的重要标志,是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把握时机,着力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在质疑、释疑中获得新知、学会创新。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工程技术学校(238000)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代特级教师于漪也曾经说过:“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在循环往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知识,获得了能力。”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对语文课文的内容和表达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我们要做科学的“牧羊人”,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独立性思考。我们要通过把握不同教学时机引导学生质疑、激辩、反思,从而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质疑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何为质疑?就是经过比较充分的思考后提出疑问。教学中的质疑是一种信息的互通,是开放性、多向性的活动。下面就如何在不同的教学时机恰如其分地运用质疑,以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结合案例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首先,重视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可以通过课题、文体特征等激发学生质疑。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把握好课题,对于理解文本有极大的帮助。例如布置林清玄的《好雪片片》预习时,有同学提出问题:《好雪片片》从题目上推测为写景类散文,可是文中并没有雪景的描绘。通读全文,文章是一篇叙事散文,为何取名《好雪片片》?这时,教师因势利导,请学生思考:文中的“好雪”是否为自然之景?如果不是,有何典故?与文中两个人物有何联系?“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有质疑,有学习兴趣,带着问题去学习,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更有助于文本的深层研读。
抓住文体特征来引导学生质疑。舒婷的《致橡树》一诗,学生预习时提出:詩中出现了鸟儿、凌霄花、日光、春雨等,象征着什么?木棉和橡树为何能象征女性和男性呢?一下子就引入到诗歌的重要概念——意象,即蕴含着作者情感的物象,学生也体悟到了诗歌语言的形象性和含蓄凝练。学生了解了诗歌的语言特点,把握了意象的概念,在走入意境、体悟诗情阶段就会迎刃而解、水到渠成。
其次,抓住新课教学中的契机,教师设疑、学生质疑相结合,对突破教学重难点,加深主旨理解大有益处。
教师从课文的重难点处设疑,以难句为切入点,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内容,感悟其思想性和艺术性。熊芳芳老师在教授《荷塘月色》一课时,针对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巧设问题“为什么选择夜晚”“为何选择荷塘”。“为什么选择夜晚”,在白天作者会怎样?有何感受?朱自清的《沉默》中“你就得不时让他喝茶……”,先生在白天不得不忙着无趣的应酬。《儿女》中相关句子,朱自清先生为孩子吵闹、家人衣食所忧烦。选择夜晚是为了退出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为何选择荷塘”,借助朱自清《春晖的一月》《白马湖》等作品得出他的江南情怀,眷恋江南有三点原因:自然美、人情美、生活美。解决问题的实质是分析作者情感产生的原因,这彰显了教师的教学智慧。
抓住学生认知冲突的契机,促成学生自行分组,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通过交流与争辩,让学生的思想在冲突中撞击,激活沉睡的知识,获取全新的认识。在《好雪片片》教学中,学生对“好雪片片”的典故已经自主解决,而对于“好雪”与文中人物的关系,学生产生了不同意见。一方认为,“好雪”象征着流浪老人卖奖券时真诚祝愿和为“我”扣扣子时的“明净的善意”,一方认为,“好雪”写的是“我”对于老人的尊重,善待流浪老人。为此,我将学生自然分成了两组,请学生运用本单元整体感知的方法,从人物描写手法具体分析流浪老人和“我”的形象,通过两件事情中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来体悟两人情感的变化。从而紧扣文本,欣赏人物塑造的方法,赏析散文披事入情、“事”“意”相合的手法,达成学习目标,落实重难点。
鼓励学生敢于向传统、固有思维模式质疑,敢于不走寻常路,另辟蹊径,从而获得更新、更全面的认识。莫泊桑《项链》中的主人公玛蒂尔德在诸多文艺评论家眼里是“小资产阶级妇女形象”,是受资产阶级思想腐化的女人。她被贴上了虚荣、弄虚作假的标签。学生在分析其偿还巨款的时候,提出女主人公身上也有一些可贵的地方。她遇事的坚定与果敢,她做人的原则和为了维护尊严而具有的担当。这些难道不是她身上的“闪光点”吗?学生对小说人物的全新认识,不正是敢于向“传统”质疑的成果吗?
最后,让学生带着思考走出课本。教学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课后质疑也是拾遗补漏的好机会。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对文本语言的品味,对写作手法的分析,也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好雪片片》中老人“明净的善意”,我“善良的体悟”就是很好的材料。正如老子所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林清玄所说“最美的事物永远是在心中,不是在眼里”。“同学们,在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或事呢?能否用语言记录你身边的‘好雪片片’呢?”最终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拓展学生思维,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
语文教学要加强横向的联系与比较,从部分认知到整体,从整体高度再次理解课文,优化认知。在贾平凹《西安这座城》的教学中,学生感受到西安古都的魅力所在及作者的“西安情结”,愿作古城墙砖缝中的“蟋蟀一只”。学生不由得想到朱自清的“江南情结”、沈从文的“边城情结”、老舍的“北京情结”等,不由提出:为什么诸多作家的作品中,我们总能读出浓厚的故乡情结?故乡的人文风俗、文化渊源等对作家的创作有什么影响?“生于斯、长于斯”,乡音、乡情融入血液中、刻在记忆里,浓郁而强烈的故乡情结也必然在作家的作品中得到纾解。学生的课后质疑从部分到整体,认知高度提升,认知结构得到了优化。
“水本无华,相荡乃兴涟漪。石孰有火?互击而闪灵光。”质疑是思辨的前提,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不断创新探索的源泉。学生在预习时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听课,学习起来更有兴趣、更有效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重难点巧妙设疑,抓住学生的认知“冲突”,在激辩中释疑,加深理解。课后质疑引导学生拓宽认知,深化思维,提高认知高度,优化知识结构。
质疑能力是学生创造潜能的重要标志,是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把握时机,着力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在质疑、释疑中获得新知、学会创新。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工程技术学校(23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