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军营的“内病灶”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chenjie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宋兵弱,这是载于史书的。南宋初年,金
  兵数次南下,宋军潮水般败退,宋高宗甚至逃到海上,好在时间拖得久了,金兵也有些疲惫,宋朝虽然失去了北方大片河山,总算在江南立住了脚跟。开僖二年(1206年),平章军国事韩侂胄领军北伐,由于手下缺乏独当一面的大将,结果大败,南宋从此失去北伐的勇气。德佑元年(1275年),蒙古兵南下,所到之处,南宋军望风而逃,蒙古兵攻克军事重镇安庆和池州,威慑建康,南宋的长江防线全面崩溃。数次大战的失利,一步步导致南宋政权的覆亡。


  南宋军队这样不经打,当然有客观因素。宋王朝建立之初,即面临非常严重的边患。历史上,燕山与太行山脉一向是中原王朝阻挡北方游牧民族南侵的主要屏障,然而,包含这两条大山脉的燕云十六州(包括今天的北京、天津全境以及山西、河北北部)早已被后晋的石敬唐拱手送给了契丹,从此,中原王朝再也无险可守。其二,在冷兵器时代,游牧民族以骑兵为主,骑兵的特点是速度快,机动性强,对后勤的依赖相对较弱,相对于以步兵为主的农耕民族,往往会占些上风。
  不过,如果认真在历史的烟尘中找寻真相,我们会发现一个事实:南宋军队之虚弱亦有另外的“病灶”。
  兵员需要挑选,一要品质好,二要身体健康。南宋不是这样。它采用的是“来者不拒”的征兵政策,对兵员的基本素质几乎不作要求。起居郎胡寅有次向皇帝上疏说:“今诸军则无所不有矣!避赋税免门户者往焉;纳贿赂求官爵者往焉;有过咎不得仕者往焉;犯刑宪畏逮捕者往矣;违科举失士业者往焉;则又有乡党故旧之人,百工手艺之人,方技术数之人,音乐俳戏之人。”用现在的话说,南宋的士兵来源极其复杂,有逃税的,有想当官的,有犯了过失的,有犯了罪的,有科场失意的,有其他三教九流的……
  士兵素质如此低下,军官的品位又如何呢?给事中兼直学士院汪藻上书高宗说:“将帅无人,而御之未得其术也,如刘光世、韩世忠、张俊、王燮之徒……平时飞扬跋扈,不遵朝廷法度;所至驱虏,甚于夷狄……”一些军事将领不仅平时恃武而骄,而且在搜括民财上也堪称一等一的高手,说他们是军中的“大老虎”,一点也不为过。张俊起于贫寒,任职期间靠不法手段积累巨额财富,拥有良田一百多万亩,每年所收租米达到六十万石,相当于当时最富庶的绍兴府每年财政收入的两倍以上;除了地产,张俊还是一个典型的“房叔”,拥有的房产数不胜数,房租一项一年就有七万三千贯钱(大约相当于今天的人民币三千多万元)。捞钱太多,张俊怕小偷盯上自己,不得不将银子铸成每个重达千两的圆球(《夷坚志》)。另一将领刘光世身为南宋江淮防线的统帅,只知以权谋私,拥有“金钱巨亿”,家里还要“置歌儿舞女”。其摆谱的程度,跟晚清那些王爷没有多大区别。
  一个人家里积累了太多的财富,可以天天过年、夜夜娶亲,自然也就将一条命看得特别重。作为南宋的军事统帅,张俊、刘光世等人都是一片树叶掉下来怕砸死自己的角色。张俊手握8万重兵,却最怕听到“打仗”二字,极力附和宋高宗与秦桧的屈辱求和政策。即使被金兵逼得完全失去了退路,不能不临时干上一仗,张俊也总是躲在后方指手划脚,还要吹牛说自己是“持重”,毫无军人的血性与担当(史料见《三朝北盟会编》)。刘光世则是南宋有名的“逃跑将军”。金兵围扬州,他不战而逃,“帝在扬州,金骑掩至天长,光世迎敌,未至而军溃。帝仓卒渡江”。后来,受命驻守江州(即现在的江西九江),刘光世又是天天寻欢作乐,不认真备战,金人渡江过了三天,他居然没有发觉;镇守庐州,遇金兵入侵只知后退,有人弹劾他“沉酣酒色,不恤国事”,后来被朝廷撤消军职(史料见《宋史·刘光世传》)。
  腐败会失掉人心,会葬送国家、民族乃至腐败者自己的前途,然而,当一些人手握重权时,又几时会认真去想这样的问题呢?
其他文献
流传至今仍未绝响的琴曲有3000余首,若论其中最能展现琴之行云流水、叮咚有致的曲子,当论《流水》不疑。  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曾将最能代表人类语言和音乐的声音投放到“航行者”号太空船上送入宇宙,而不多的几支乐曲当中,有一首恰恰便是由管平湖老先生所奏的琴曲《流水》,至今此曲依旧在浩浩宇宙中不绝回荡。星际如尘,却于其中丁零着来自地球的水流滴沥,江河浩瀚。  一滴水,自空山远谷盈盈滑落,一路汇聚河流,
期刊
陶渊明,字元亮,刘裕篡晋建宋后更名潜,自号五柳先生。他的生年有七八种说法,本文取袁行霈先生主倡的“七十六岁说”,即生于公元351年(晋穆帝永和八年),卒于公元427年(即宋文帝元嘉四年),这在其《自祭文》和颜延之的诔文中都可以得到印证。卒后至交好友颜延之在《陶征君诔》中给了他一个“靖节”的谥号,故世称“靖节先生”。他出生在庐山脚下的柴桑县(今江西九江市),是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期刊
中国古代文人与酒一直有着不解之缘,可以说,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是在酒中酝酿出来的,时刻都弥漫着酒的醇香与气节。中国文人在历史上,是一群没有社会势力,但是单纯的、浪漫的、理想化的一群人,无论是嵇康、阮籍、陶渊明,还是李白、杜甫、白居易,他们的生活和诗文中无不弥漫着酒的芬芳,而能识酒中之深味的,从饮酒体味人生真谛的,陶渊明是为数不多的几人之一,“携将酒去,载得诗归”,一代诗风,一代酒豪。要想深入了解
期刊
当代生活已经远离追问和沉思,当然这并不是今天才有的文化心理格局。实际上,在实践理性成为东方较为普遍的价值尺度之后,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华夏文化自身也陷入一种悖论之中——思与行的两相削弱。一旦追问生命,开始思考终极问题的时候,实践尺度的现实价值常常经不起这种反溯,一种“世与我相违”的熟悉感就开始升腾;一旦开始努力于日常,追求现时价值的时候,超越性的追问和反思就开始显得脆弱不堪,矫情、幼稚甚至肤浅。于
期刊
陶渊明的很多问题,诸如享年、民族及宗教信仰等,注定会成为千古之谜。这并不奇怪,在他的时代,他是寂寞而少人知的,他平淡自然的创作,总与艳丽、思辨的南朝文风格格不入。归隐后的耕作与饮酒,几乎构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大约500年后,在苏轼妙赏与唱和之后,无数文人才把目光投向了这个曾经落寞的诗人,这时才发现,关于陶渊明的很多问题,人们已经弄不清了,原因则在于史料的缺失。问题还不仅如此,原本清楚无误的问题,在不
期刊
在中国诗史上,陶渊明及其诗的影响及地位都已无可否认,常被称作“千古隐逸诗人之宗”,是开创了中国诗歌的基本道路、具有标志性并能给后代诗人(无论是古诗还是新诗)不断生发之启示的强力诗人。陶诗语言简洁明了,但意蕴丰富,外枯而内腴,能将复杂的意思和感受表达得很简单,既好读,也可回味良久,故流传于世的名篇佳篇甚多。  陶诗的风格向来也有争议,譬如著名的鲁迅批评朱光潜的解陶诗,朱光潜从美学角度来读陶诗,读出的
期刊
德国哲学家尼采说,《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每个读者都能从中汲取到符合自己口味的精神甘泉。  这其中的奥秘何在呢?  我想,首先,因为《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是位语言大师,他把常人难以用语言表达的东西,很艺术地表达出来。《道德经》从内容上是想阐述宇宙、社会和人生的真理,而作者恰恰从形式上、也就是从文字语言上采取了美的表达方式,使真与美有机结合。因此,在诵读“有无相生
期刊
《诗经平·郑风·风雨》有云:“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于乱世之中见到不改其度的君子,如同在动荡不安的风雨中听闻依旧守时的鸡鸣声,同样地让人安心,进而生出喜悦来。而陶渊明,正是这样一位令人心生喜悦的君子。  陶渊明诗的好,是不容你在呢喃耳语间厮磨,一路就撞入肺腑里去,直白到了莽撞的地步,不似后来的格律诗,起承转合间须有一点触到了要害,整首诗便鲜活了起来。读陶渊明的诗,每每有悠悠岁月
期刊
民国才女  “合肥四姐妹”中的小妹张充和于6月17日在美国康州的家中逝世,享年102岁。张充和1914年生于上海,祖籍合肥,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张氏四姐妹”之一,系苏州教育家张武龄的四女,两位姐夫周有光、沈从文也是鼎鼎大名。张充和1949年随夫君、美国汉学家傅汉思赴美,在哈佛、耶鲁等多所大学传授书法和昆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被誉为“民国最后一位才女”。  “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张充和曾
期刊
一个有自省精神的民族,才有远大的未来。  70年前那场改变中国和世界历史进程的战争,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值得回味的东西。  今天,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不仅要重温胜利的荣光,激发民族的骄傲和自豪。而且要反思历史的“痛点”,铭记民族的耻辱和教训。  应该说,“汉奸现象”就是抗战期间中华民族最大的“痛点”。重新审视历史的创痛,晾晒民族虫蠹发霉的一面,深刻反省“汉奸现象”,彻底扫除美化汉奸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