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民族复兴的神圣使命。百年以来,几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不怕牺牲,一往无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迹。在党史学习中把握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有利于我们形成共识,在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方法,汇聚推进改革的勇气和力量。
[关键词] 党史;中国共产党;使命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08-0008-03
使命是指个人或集体应完成的任务或应尽的责任。政党的使命意识主要是指该政党及其成员对自身肩负的历史任务、责任的清醒认识,以及为了完成使命所采取积极行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政党的使命决定了它为何而立、因何而生、向何而去。使命意识对于政党来说就像是一面旗帜,具有使命意识的政党能够统一和激励党员们的思想和行动保持一致,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奋斗。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自我意识中就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历史定位,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这种使命感在中国共产党为无产阶级解放而奋斗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发展起来,并成为全体共产党人的思想共识。
一、中国共产党使命意识的内涵
(一)公民层面:为人民谋幸福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人民性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标志,是中国共产党使命意识的显著特征。中国共产党始终将群众路线作为根本工作路线和生命线,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任何时候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尤其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1],把改善民生作为头等大事,惠民政策不断落实,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又明确指出,“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2],“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3],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人民性进一步得到了彰显。
(二)国家层面:为民族谋复兴
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富裕、最辉煌的国家,中华文明曾影响世界,中华民族的智慧令世人为之惊叹。但在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统治日益腐朽,祖国山河支离破碎,人民苦不堪言。中国人民意识到,只有民族复兴、国家富强,才能摆脱被欺压、被奴役的命运,于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愿望追求。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肩负起了实现民族复兴这一神圣使命。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不辱使命,赶走了侵略者,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改革开放伟大革命,使中国从一个一穷二白的旧社会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伟大梦想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毕生追求,是新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重任。
(三)世界层面:为人类谋和平发展
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1]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人类的发展历史已经由原本的落后封闭转变成现今的开放共享。中国共产党不是一个封闭守旧的政党,而是一个具有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的政党。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为全人类谋幸福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另一方面,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始终弘扬“天下大同”“天下为公”“天下一家”的价值理念。中国共产党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自觉承担起了为世界谋发展、实现全人类幸福美好生活的神圣使命。并且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中,始终朝着这一目标而努力,特别是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4]。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一起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尤其是在世界各国共同应对疫情的过程中,习近平主席在第73届WHO大会上承诺,中国疫苗在可应用时将会作为公共产品向全球提供。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大国风范和天下情怀,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全人类负责的使命担当。
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中共党史的联系
(一)革命時期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意识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严重,中华民族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苦难。在这样艰难的境况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清楚地意识到自身的历史使命,即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此中国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开始了不屈不挠的伟大斗争。从建党初期的工人运动,到大革命时期的国共合作;从土地革命时期的土地运动,到抗战时期的对敌斗争;从国共内战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使命,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为了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和追求。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真正具有民族意识、使命意识,能够代表全民族利益的政党。在国家危亡、民族精神溃散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临危受命,在正确的政治理论和坚定的使命意识指引下,带领人民群众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引下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肩负着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而中国的胜利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增强了其他被压迫的民族和人民勇敢追求和平和民主的信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使亿万中国人民成了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满怀豪情开始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征程”[5]。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为实现世界和平、世界大同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意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使中国人民真正站了起来,一个多世纪的屈辱历史终于宣告结束,中国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中华民族从此开启了新篇章。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继续肩负使命,踏上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世界和平的新征程。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经济、交通、环境、就业等许多社会问题亟须解决。中国共产党面临严峻挑战,迅速恢复经济,推进社会生产。虽然我们走过弯路,犯过错误,但中国共产党实现民族复兴、人民富裕的使命从未改变。在这一历史使命的指引下,我们完成了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继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虽然随后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经历了很多曲折,但从整体范围来看,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使命,在医疗卫生、国家内部整合等很多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并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从世界范围来看,在这一时期,中国始终站在维护世界和平、民主的阵营,支持他国开展民族解放运动,践行了国际主义精神。在外交方面,中国积极与其他人民民主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做出重要贡献。
(三)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意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序幕,党和国家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党的十六大又首次提出在新世纪我们党肩负的三大历史任务,即现代化建设、祖国统一、世界和平发展,强调了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党的庄严使命,并在党的十七大时将这三大历史任务写入党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将实现“小康社会”作为奋斗目标,邓小平多次在讲话中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6]为此,我们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人民生活发生巨变,贫困人口缩减,生活水平明显提升,生活自由度不断增加。同时,为了实现祖国统一,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香港和澳门重新回到祖国怀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日益振兴起来,并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在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抓住机遇提升综合国力的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党的十二大重申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与发展中国家开展经贸合作,与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大势。尤其是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不仅在国际上履行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还扩大了自身影响力,增进了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友谊,为世界和平提供了保障。
(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意识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使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呈现出了新的时代内涵。新时代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1]的时代,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的时代,是“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1]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首要奋斗目标,民族复兴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人民幸福,这是我党开展一切活动时始终不变的价值遵循。人民幸福首先要解决好目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满足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发展教育,穩定就业,调整收入分配制度,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等,使人们拥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7],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而从国家角度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国梦不仅是这个时代的使命担当,更是鸦片战争以来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夙愿追求。经过了几代共产党人的艰难探索,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这个梦想,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梦想。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制定了“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努力奋斗,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如今,中国共产党牢记使命,目标明确、道路坚定,有信心在新时代创造出更多令世界震惊的中国奇迹。从世界范围来看,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的命运与世界的命运密切相连,中国制造为世界人民带来便利、“一带一路”为世界创造更多机遇,中国与世界各国一同对抗疫情,一起关注生态,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三、从党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
历史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重温党史能够使我们更好地把握历史规律,明确历史使命,在党史中借鉴从严治党的经验,汲取推进改革的力量。首先,重温党史使我们更加明确肩负使命的正确性。中国共产党成立于中国最危难之时,自诞生之日起就承担起反帝反封建,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而中国共产党也不负众望,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三次历史性飞越。从党史中我们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由弱变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关键之处就在于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从未改变,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目标和使命从未改变,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和目标从未改变。其次,重温党史使我们再次领悟从严治党的必要性。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险而不断发展壮大,其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始终坚持从严治党的根本原则。这一原则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严明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上,体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更体现在实现共产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上。回顾党史,只有坚持从严治党才能保证中国共产党的纯洁性和清正廉洁,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坚持从严治党是完成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最后,重温党史使我们重新认识改革创新的重要性。回顾党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历史,而中国面对的这些问题是没有资料可以借鉴和参考的,是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中国人民不断改革创新的结果。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成为一个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新中国,我们没有教材可以翻阅;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我们没有先例可以参考;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只能自己探索前进。在改革创新中,我们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也遭遇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曲折,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在改革创新中积累正反两方面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对于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8]。当前国家和社会遇到的各类问题,我们都可以从历史中获得借鉴。只有以史为鉴,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把握历史规律,认识历史使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指明前进方向。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
[2]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一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重要讲话[N].光明日报,2020-06-04.
[3]习近平: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N].人民日报,2020-05-22.
[4]习近平: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R/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6-7-1.http://cpc.people.com.cn/n1/2016/0701/c405440-28516035.html.
[5]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01.
[6]房弘毅.邓小平南方谈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R/OL].新华网,2012-11-15.http://www.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5/c_123957816.htm.
[8]王相坤.浅谈党史研究创新[J/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4-10-20.http://dangshi.people.com.cn/n/2014/1020/c85037-25868118.html.
(责任编辑:张宏玉)
[关键词] 党史;中国共产党;使命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08-0008-03
使命是指个人或集体应完成的任务或应尽的责任。政党的使命意识主要是指该政党及其成员对自身肩负的历史任务、责任的清醒认识,以及为了完成使命所采取积极行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政党的使命决定了它为何而立、因何而生、向何而去。使命意识对于政党来说就像是一面旗帜,具有使命意识的政党能够统一和激励党员们的思想和行动保持一致,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奋斗。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自我意识中就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历史定位,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这种使命感在中国共产党为无产阶级解放而奋斗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发展起来,并成为全体共产党人的思想共识。
一、中国共产党使命意识的内涵
(一)公民层面:为人民谋幸福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人民性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标志,是中国共产党使命意识的显著特征。中国共产党始终将群众路线作为根本工作路线和生命线,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任何时候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尤其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1],把改善民生作为头等大事,惠民政策不断落实,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又明确指出,“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2],“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3],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人民性进一步得到了彰显。
(二)国家层面:为民族谋复兴
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富裕、最辉煌的国家,中华文明曾影响世界,中华民族的智慧令世人为之惊叹。但在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统治日益腐朽,祖国山河支离破碎,人民苦不堪言。中国人民意识到,只有民族复兴、国家富强,才能摆脱被欺压、被奴役的命运,于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愿望追求。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肩负起了实现民族复兴这一神圣使命。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不辱使命,赶走了侵略者,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改革开放伟大革命,使中国从一个一穷二白的旧社会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伟大梦想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毕生追求,是新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重任。
(三)世界层面:为人类谋和平发展
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1]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人类的发展历史已经由原本的落后封闭转变成现今的开放共享。中国共产党不是一个封闭守旧的政党,而是一个具有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的政党。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为全人类谋幸福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另一方面,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始终弘扬“天下大同”“天下为公”“天下一家”的价值理念。中国共产党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自觉承担起了为世界谋发展、实现全人类幸福美好生活的神圣使命。并且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中,始终朝着这一目标而努力,特别是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4]。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一起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尤其是在世界各国共同应对疫情的过程中,习近平主席在第73届WHO大会上承诺,中国疫苗在可应用时将会作为公共产品向全球提供。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大国风范和天下情怀,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全人类负责的使命担当。
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中共党史的联系
(一)革命時期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意识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严重,中华民族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苦难。在这样艰难的境况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清楚地意识到自身的历史使命,即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此中国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开始了不屈不挠的伟大斗争。从建党初期的工人运动,到大革命时期的国共合作;从土地革命时期的土地运动,到抗战时期的对敌斗争;从国共内战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使命,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为了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和追求。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真正具有民族意识、使命意识,能够代表全民族利益的政党。在国家危亡、民族精神溃散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临危受命,在正确的政治理论和坚定的使命意识指引下,带领人民群众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引下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肩负着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而中国的胜利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增强了其他被压迫的民族和人民勇敢追求和平和民主的信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使亿万中国人民成了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满怀豪情开始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征程”[5]。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为实现世界和平、世界大同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意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使中国人民真正站了起来,一个多世纪的屈辱历史终于宣告结束,中国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中华民族从此开启了新篇章。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继续肩负使命,踏上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世界和平的新征程。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经济、交通、环境、就业等许多社会问题亟须解决。中国共产党面临严峻挑战,迅速恢复经济,推进社会生产。虽然我们走过弯路,犯过错误,但中国共产党实现民族复兴、人民富裕的使命从未改变。在这一历史使命的指引下,我们完成了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继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虽然随后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经历了很多曲折,但从整体范围来看,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使命,在医疗卫生、国家内部整合等很多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并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从世界范围来看,在这一时期,中国始终站在维护世界和平、民主的阵营,支持他国开展民族解放运动,践行了国际主义精神。在外交方面,中国积极与其他人民民主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做出重要贡献。
(三)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意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序幕,党和国家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党的十六大又首次提出在新世纪我们党肩负的三大历史任务,即现代化建设、祖国统一、世界和平发展,强调了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党的庄严使命,并在党的十七大时将这三大历史任务写入党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将实现“小康社会”作为奋斗目标,邓小平多次在讲话中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6]为此,我们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人民生活发生巨变,贫困人口缩减,生活水平明显提升,生活自由度不断增加。同时,为了实现祖国统一,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香港和澳门重新回到祖国怀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日益振兴起来,并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在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抓住机遇提升综合国力的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党的十二大重申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与发展中国家开展经贸合作,与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大势。尤其是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不仅在国际上履行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还扩大了自身影响力,增进了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友谊,为世界和平提供了保障。
(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意识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使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呈现出了新的时代内涵。新时代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1]的时代,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的时代,是“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1]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首要奋斗目标,民族复兴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人民幸福,这是我党开展一切活动时始终不变的价值遵循。人民幸福首先要解决好目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满足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发展教育,穩定就业,调整收入分配制度,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等,使人们拥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7],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而从国家角度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国梦不仅是这个时代的使命担当,更是鸦片战争以来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夙愿追求。经过了几代共产党人的艰难探索,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这个梦想,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梦想。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制定了“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努力奋斗,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如今,中国共产党牢记使命,目标明确、道路坚定,有信心在新时代创造出更多令世界震惊的中国奇迹。从世界范围来看,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的命运与世界的命运密切相连,中国制造为世界人民带来便利、“一带一路”为世界创造更多机遇,中国与世界各国一同对抗疫情,一起关注生态,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三、从党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
历史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重温党史能够使我们更好地把握历史规律,明确历史使命,在党史中借鉴从严治党的经验,汲取推进改革的力量。首先,重温党史使我们更加明确肩负使命的正确性。中国共产党成立于中国最危难之时,自诞生之日起就承担起反帝反封建,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而中国共产党也不负众望,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三次历史性飞越。从党史中我们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由弱变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关键之处就在于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从未改变,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目标和使命从未改变,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和目标从未改变。其次,重温党史使我们再次领悟从严治党的必要性。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险而不断发展壮大,其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始终坚持从严治党的根本原则。这一原则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严明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上,体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更体现在实现共产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上。回顾党史,只有坚持从严治党才能保证中国共产党的纯洁性和清正廉洁,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坚持从严治党是完成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最后,重温党史使我们重新认识改革创新的重要性。回顾党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历史,而中国面对的这些问题是没有资料可以借鉴和参考的,是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中国人民不断改革创新的结果。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成为一个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新中国,我们没有教材可以翻阅;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我们没有先例可以参考;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只能自己探索前进。在改革创新中,我们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也遭遇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曲折,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在改革创新中积累正反两方面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对于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8]。当前国家和社会遇到的各类问题,我们都可以从历史中获得借鉴。只有以史为鉴,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把握历史规律,认识历史使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指明前进方向。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
[2]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一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重要讲话[N].光明日报,2020-06-04.
[3]习近平: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N].人民日报,2020-05-22.
[4]习近平: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R/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6-7-1.http://cpc.people.com.cn/n1/2016/0701/c405440-28516035.html.
[5]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01.
[6]房弘毅.邓小平南方谈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R/OL].新华网,2012-11-15.http://www.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5/c_123957816.htm.
[8]王相坤.浅谈党史研究创新[J/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4-10-20.http://dangshi.people.com.cn/n/2014/1020/c85037-25868118.html.
(责任编辑:张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