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再次手术原因分析及治疗方案选择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angfe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回顾性分析脊柱结核再次手术的原因,并对个体化手术结果进行随访观察.方法 对三个脊柱外科中心24例再次手术的脊柱结核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并针对不同原因采用个体化治疗.再次手术方式:单纯病灶清除术14例,病灶清除、窦道切除术5例,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4例,二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前后路联合固定1例.术后加强抗结核药物治疗12~18个月,定期观察红细胞降率、X线片、CT三维重建,评估结核活动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再次手术为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主要原因有病灶清除不彻底、化疗方案不合理、全身营养不良、脓腔处理不当、内植物选择不当等.再次手术中无大血管、神经、输尿管损伤.再次手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0个月,结核病变无复发.根据Bridwell标准,17例椎间植骨内固定患者植骨均融合,另7例患者椎间骨桥形成.结论 脊柱结核再次手术原因复杂,为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治疗难度大.术前应详细分析其复发的主要原因,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强调个体化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其他文献
基准面静校正的目的是消除由于表层介质的非均匀性对地震波场改造的影响,使其精确地叠加成像并恢复其真实的构造形态,为寻找油气藏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本文就此介绍了静校正
期刊
厚沙漠区地表复杂,低、降速层较厚,地震信号能量及高频成分衰减突出,资料信噪比低,静校正求取困难,长期以来难以得到分辨率较高的地震资料.通过多次攻关试验,在强化野外采集
期刊
剩余偏移是一种提高偏移精度的方法,该方法利用STOLT算法,先对三维数据体作常速偏移,再用有限差分法作剩余偏移处理,弥补了由于有限差分法偏移公式假设而造成的偏移不足现象.
期刊
期刊
乙型肝炎病毒HBx蛋白通过多条信号通路参与DNA修复和基因激活,并可调节细胞增殖、凋亡及诱导细胞迁移等,在HBV相关肝细胞癌(HCC)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2].核因子κ B(NF-
针对莫北地区三维地震资料,经P波技术处理后,剖面质量有明显的改善,首先其信噪比、分辨率有较大的提高,其次其振幅关系更加真实可靠.偏移处理后,地震层序更加清楚.折裂、断点
期刊
目的 探讨西北地区空中交通管制人员 (ATC)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因素及变化规律 ,以找出卫生保障的重点。 方法 笔者对 1997年度和 1999年度空中交通管制人员体检中发现的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气藏是典型的岩性气藏,其储层为二叠系河流相砂岩,纵横向变化大,单层规模小,并具有低孔隙率、低渗透率和高阻抗的特征,用常规的解释反演方法很难识别出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