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营造高效小学体育课堂的措施,主要内容有提高教学设计质量,应用团队合作教学模式,构建激励体制和增强小学生心理教育力度四个方面。教师通过应用这些改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而提高课堂趣味性,以增强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创建高效课堂的目标。
关键词:高效;小学;体育课堂
【分类号】G623.8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小学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教育,而在小学教学课程中,体育教育占据着重要地位。小学体育教学是培养新生代体育人才重要途径,也是全面发展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小学生可以通过体育课堂锻炼身体,通过学习体育知识开拓视野,为较强的身体、心理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而随着我国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小学体育教学的高效性成为学校和体育教师关注的重点。高效的体育教学是在教学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改善教学内容和方式,减少教学投入,而取得较高的教学效果。本文现对高效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总结,为小学进行高效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建议。
一、提高教学设计质量
良好的教学设计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高效性的基础。因此,教师应积极改善教学方式,完善教学方案,为打造高效体育教学课堂奠定基础。实施教学前,体育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结合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教师在此过程中,应明确体育课堂上应讲解的内容,掌握每个教学环节具有的意义,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和课堂时长。不仅如此,体育教师应将小学生的心理状态纳入教学方案的影响因素中,恰当地将舞蹈、音乐等艺术形式融入体育课程中,增强教学课程的趣味性,引起小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师让小学生进行跑步练习时,可以播放比较轻快、富有激情的歌曲,感染学生的情绪,增强小学生的耐力。小学生练习身体的柔韧性时,教师可以播放比较舒缓的音乐,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小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教师指导小学生进行体育动作的练习时,可以将部分体育动作编成舞蹈动作,活跃课堂氛围。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增强小学生学习体育技能的兴趣,提高小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二、团队合作式教学模式
小学生的年龄不大,不同的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认知程度存在差异。因此,小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和动作的学习时会出现不同理解。而使用团队合作式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小学生模仿、学习其他学生的动作,以弥补自身的不足,进而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小学生参加团队合作式体育教学课程时,其心理会出现变化,每个小组成员均会希望自己的小组做到最好,且将这种想法付诸行动,努力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在团队合作式模式中,学生会因为各个团队之间的竞争性而产生团队精神,不僅努力提高自己体育动作的规范性,还会帮助团队中其他成员的动作,互相纠正错误动作和技巧,互相学习,形成团队凝聚力。例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乒乓球练习时,可以将小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教师对发球动作进行讲解后,让小学生以组的形式进行练习,并进行发球比赛。小学生会为了本小组赢得比赛而努力练习,动作标准的学生会积极帮助动作学习情况较差的学生,通过这种团队协作的方式,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学习乒乓球的热情,进而提高教学效率。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小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激发了小学生集体荣誉感,增强了小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促进了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构建激励体制
影响体育教学高效性的主要因素是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小学生真正融入教学课堂中。因此,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构建激励体系,采用适当的措施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学习,以提高体育教学的高效性。例如,在足球练习过程中,可以在球门中间和四个角挂上靶子,并在靶子后面放置奖品,告知学生如果射中靶子就可以得到奖品。再如,在篮球练习课程中,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进行运球、曲线运球等练习的比赛,完成情况最好的小组可以获得奖励。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专注于课堂学习。除此之外,教师应适当地表扬、赞扬学生,让表现好的学生继续努力,并鼓励表现较差的学生,增强学生战胜挫折的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学生受到奖励或者表扬后,会产生自豪感,并会争取在下次课堂中再次得到教师的表扬。通过这种激励方式,可以使学生逐渐形成一种自我激励体系,增强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四、增强小学生心理教育力度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教师对其进行心理教育具有重要作用。部分学生身体素质较弱,参加体育运动课程时,表现欠佳,取得的成绩不理想,会认为自己远不如其他学生而产生自卑的情绪,这部分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积极性不高,情况严重时,会放弃体育运动。因此,教师应重视小学生的心理状态,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增强学生提高成绩的信心,进而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学习。除此之外,教师对小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大部分的小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有多位长辈宠爱,几乎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一旦出现成绩较差的情况,不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好成绩,将成绩差的责任归咎到其他人身上。这种心理状态不利于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教师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教育,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培养学生养成坚韧的性格,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进而为学生接受未来种种挑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小学体育教学是教学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与教师应努力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高效性,通过应用团队合作教学模式、构建激励体系、增强小学生心理教育力度、提高教学设计质量等措施有效优化体育教学,将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纳入教学设计中,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方案的实效性。体育教师通过适当的激励体制激发小学生的参与体育课堂的积极性,可以开发小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课堂知识,进而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耿长春.浅谈如何创建高效的小学体育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5,11(09):147.
[2]李建华.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体育课堂[J].新课程(上),2014,23(04):125.
[3]刘金旭.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体育课堂[J].新课程学习(中),2014,02(07):32.
关键词:高效;小学;体育课堂
【分类号】G623.8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小学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教育,而在小学教学课程中,体育教育占据着重要地位。小学体育教学是培养新生代体育人才重要途径,也是全面发展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小学生可以通过体育课堂锻炼身体,通过学习体育知识开拓视野,为较强的身体、心理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而随着我国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小学体育教学的高效性成为学校和体育教师关注的重点。高效的体育教学是在教学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改善教学内容和方式,减少教学投入,而取得较高的教学效果。本文现对高效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总结,为小学进行高效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建议。
一、提高教学设计质量
良好的教学设计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高效性的基础。因此,教师应积极改善教学方式,完善教学方案,为打造高效体育教学课堂奠定基础。实施教学前,体育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结合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教师在此过程中,应明确体育课堂上应讲解的内容,掌握每个教学环节具有的意义,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和课堂时长。不仅如此,体育教师应将小学生的心理状态纳入教学方案的影响因素中,恰当地将舞蹈、音乐等艺术形式融入体育课程中,增强教学课程的趣味性,引起小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师让小学生进行跑步练习时,可以播放比较轻快、富有激情的歌曲,感染学生的情绪,增强小学生的耐力。小学生练习身体的柔韧性时,教师可以播放比较舒缓的音乐,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小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教师指导小学生进行体育动作的练习时,可以将部分体育动作编成舞蹈动作,活跃课堂氛围。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增强小学生学习体育技能的兴趣,提高小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二、团队合作式教学模式
小学生的年龄不大,不同的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认知程度存在差异。因此,小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和动作的学习时会出现不同理解。而使用团队合作式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小学生模仿、学习其他学生的动作,以弥补自身的不足,进而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小学生参加团队合作式体育教学课程时,其心理会出现变化,每个小组成员均会希望自己的小组做到最好,且将这种想法付诸行动,努力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在团队合作式模式中,学生会因为各个团队之间的竞争性而产生团队精神,不僅努力提高自己体育动作的规范性,还会帮助团队中其他成员的动作,互相纠正错误动作和技巧,互相学习,形成团队凝聚力。例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乒乓球练习时,可以将小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教师对发球动作进行讲解后,让小学生以组的形式进行练习,并进行发球比赛。小学生会为了本小组赢得比赛而努力练习,动作标准的学生会积极帮助动作学习情况较差的学生,通过这种团队协作的方式,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学习乒乓球的热情,进而提高教学效率。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小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激发了小学生集体荣誉感,增强了小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促进了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构建激励体制
影响体育教学高效性的主要因素是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小学生真正融入教学课堂中。因此,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构建激励体系,采用适当的措施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学习,以提高体育教学的高效性。例如,在足球练习过程中,可以在球门中间和四个角挂上靶子,并在靶子后面放置奖品,告知学生如果射中靶子就可以得到奖品。再如,在篮球练习课程中,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进行运球、曲线运球等练习的比赛,完成情况最好的小组可以获得奖励。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专注于课堂学习。除此之外,教师应适当地表扬、赞扬学生,让表现好的学生继续努力,并鼓励表现较差的学生,增强学生战胜挫折的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学生受到奖励或者表扬后,会产生自豪感,并会争取在下次课堂中再次得到教师的表扬。通过这种激励方式,可以使学生逐渐形成一种自我激励体系,增强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四、增强小学生心理教育力度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教师对其进行心理教育具有重要作用。部分学生身体素质较弱,参加体育运动课程时,表现欠佳,取得的成绩不理想,会认为自己远不如其他学生而产生自卑的情绪,这部分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积极性不高,情况严重时,会放弃体育运动。因此,教师应重视小学生的心理状态,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增强学生提高成绩的信心,进而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学习。除此之外,教师对小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大部分的小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有多位长辈宠爱,几乎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一旦出现成绩较差的情况,不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好成绩,将成绩差的责任归咎到其他人身上。这种心理状态不利于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教师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教育,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培养学生养成坚韧的性格,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进而为学生接受未来种种挑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小学体育教学是教学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与教师应努力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高效性,通过应用团队合作教学模式、构建激励体系、增强小学生心理教育力度、提高教学设计质量等措施有效优化体育教学,将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纳入教学设计中,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方案的实效性。体育教师通过适当的激励体制激发小学生的参与体育课堂的积极性,可以开发小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课堂知识,进而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耿长春.浅谈如何创建高效的小学体育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5,11(09):147.
[2]李建华.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体育课堂[J].新课程(上),2014,23(04):125.
[3]刘金旭.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体育课堂[J].新课程学习(中),2014,02(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