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电视,同样不可避免地由卖方市场转成买方市场,过去不同层面上一统天下的辉煌被生存的激烈竞争所取代,这种弥漫着一定严酷味道的现实提醒我们每一个电视人:想让观众锁定我们的频道,就必须善于把握市场需求,强化营销意识,以栏目(节目)的内在魅力不断实现“领土扩张”。这一点,可以说是《视线》创办两年来最铭心刻骨的感受和体会。
《视线》是南阳电视台6位同志于2004年创办的。当年实现了观众测评、省台选播节目、选送节目获奖率等多项第一,受到了业内人士和电视观众的好评。
准确定位
文章,要有一线贯通的主题;栏目,更需科学准确的定位。定位,实际上是为一个栏目找出易形成个性的、方便操作的、更能体现存在价值的最佳坐标点的过程。社会生活类专题节目,面对的是一种拥有广阔题材空间的现实存在,时代、政治、法律、道德、家庭、人伦、婚恋、情感等都可以说是其观照的对象。但定位既不能失之偏颇,又不能过于宽泛;既要成为独具个性的“我这一个”,又不能游离电视规律的“主航道”。所以《视线》作了以下的考虑。
栏目主宗旨:记录社会生活,揭示人生真谛;聚焦现代家庭,关注百姓冷暖。
努力方向:强化视觉冲击力,注重情感震撼力;兼顾情理渗透力,不忘情趣感染力。
风格特色:触角伸长,走进家庭、走进生活、走进人的内心世界。题材新颖,生活中的亮点、盲点、热点、冰点均可入题。立意深刻,站到人生、人性、人伦、人情的视点上认识问题。手法巧妙,使节目呈现出立体性、开放性、时代性、贴近性的多元化态势。
表现形式:客观记录式,注意矛盾冲突、过程变化、细节亮点的纪实片。主持人串线式,主持人主持采访的过程就是展开情节,推进主题感受生活,相互交流的过程。沙龙座谈式,针对某一问题、某一现象,邀请当事人或某些有同感者,到演播室现身说法,或与嘉宾们共同探讨。嘉宾评述式,邀请嘉宾到演播室观片,片子向观众播放的过程,也是嘉宾观片的过程。观片之后,可与主持人就片子中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探讨。群众参与式,把同一问题或相同现象的采访对象集中起来。把本来分散的内容变成特定场合里的集中采访,把单一的话筒式采访变成不同活动中的动态采访,活动场所尽可能不受时间、环境限制,力求展示生活的原生状态。多种手法综合式,综合运用上述各种形式,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造成强档量的“信息场”,以显示出复杂、手法多变的节目特色。上述栏目定位旨在体现“社会生活”的本质、特色,给群众以人生的感悟和欣赏的愉悦,每一期节目在其视觉与思维中刻下些痕迹。
特色经营
准确科学的定位是基础,经营出特色独具、深受观众称道的每期节目,形成较强的栏目吸附力才是目的。这方面,《视线》的每期节目注意了以下几方面。
选题:关注人生命运。选题如何,是一个节目成功与否的基础。来自生活中的焦点、热点、难点烹制成节目,传播给观众,固然引人注目,行情看好,但大千世界中更多的是滚滚红尘、芸芸众生、平常人的生活、平常人的命运、平常人的心态、平常人的情绪。所以,每期节目我们都注意以不平常人(电视人)的视点去观照那些平常人的生活和情感,从他们的命运历程、生存状态、七情六欲、所思所感去发现人生的真谛,选定“聚焦点”、切入点,从而化平常为不平常,使每期节目真正能够起到“透视人间万象,揭示生活真谛,倾诉观众心声”的作用。像《父亲》、《娘亲》、《老照片》、《私房钱》等节目,虽然都是家长里短、平常人生,但很受观众欢迎。
结构:讲求起伏跌宕。文似看山不喜平,电视专题道理相同。所以,不管是纪录片还是话题节目、复合式(多种手法交叉运用)节目,都注意强调“三性”,突出“三点”。
“三性”,即节目的设计要突出立体性,主题的统一应寓于“场性信息”的传递之中;节目的推进富于情节性,节目结构或情绪轨迹保持高低交错的波浪形态势;节目的表现要强化故事性,思想应蕴含于有血有肉的经历、体验和感受之中。
“三点”,即出情点,能调动观众情绪,激起心灵共振,实现角色转换,诉之真情实感的亮点细节;兴奋点,能产生愉悦之感,激发参与欲望,提供参与契机,调剂节目气氛的情节设置;矛盾点,不同的观点、相背的事实、对立的判断、逆向思维等在同一话题的有意设置。
正因为每期节目中我们注意体现“三性”,把握“三点”,所以不少节目显得峰回路转、跌宕起伏、情绪浓烈、真诚感人。像《责任重于生命》、《爱心扬起生命的帆》、《渴望》等,都是尝试比较成功的节目。
手法:力求立体开放。这里的“立体开放”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指栏目中不断推出的节目,在总体风格不变的情况下,应该手法有别,各有千秋。如《瑶瑶和她的母亲》、《渴望》等纯粹的纪录片;《为吃一把枣,剁掉三指头》、《英雄缘何鲜血流》则是典型的嘉宾评述式;《爱情姓什么》、《话说私房钱》又是沙龙座谈式的范例;《莫让乱花迷了眼》、《名优产品:孪生姊妹何其多》重在观众参与,像一日三餐一样,虽然饭谱已定,但每顿饭各有特色品种,观众尽可各取所需。视觉和心理上也就不会再疲惫生厌了。
另一方面,指同样一期节目,更应该是多种手法的复合运用,也只有善于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才能传递多维的信息,完成多种指向的追求,形成特有的审美价值。像《父亲的故事》、《老照片》、《留不住的古城神韵》等获奖节目,基本框架是话题式的,节目的推进是观众参与式的,章节性的表现是纪录片式的,总体结构是主持人串线式的……整个节目显得收放自如、花团锦簇,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观众的收视兴趣。
电视事业是新兴产业,电视节目是精神化的商品。商品只有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才会拥有市场空间;电视节目的存在价值,更取决于是否被受众认可。所以,瞄准收视市场的需要,运用电视营销的理念,苦心经营栏目,狠抓精品创作,以节目自身的魅力去“引导消费”,吸引观众,才能使所办的栏目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视线》才能在各级评比中频频获奖,在多台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成为观众乐意收看的节目。
(作者单位:南阳电视台)
编校:杨彩霞
《视线》是南阳电视台6位同志于2004年创办的。当年实现了观众测评、省台选播节目、选送节目获奖率等多项第一,受到了业内人士和电视观众的好评。
准确定位
文章,要有一线贯通的主题;栏目,更需科学准确的定位。定位,实际上是为一个栏目找出易形成个性的、方便操作的、更能体现存在价值的最佳坐标点的过程。社会生活类专题节目,面对的是一种拥有广阔题材空间的现实存在,时代、政治、法律、道德、家庭、人伦、婚恋、情感等都可以说是其观照的对象。但定位既不能失之偏颇,又不能过于宽泛;既要成为独具个性的“我这一个”,又不能游离电视规律的“主航道”。所以《视线》作了以下的考虑。
栏目主宗旨:记录社会生活,揭示人生真谛;聚焦现代家庭,关注百姓冷暖。
努力方向:强化视觉冲击力,注重情感震撼力;兼顾情理渗透力,不忘情趣感染力。
风格特色:触角伸长,走进家庭、走进生活、走进人的内心世界。题材新颖,生活中的亮点、盲点、热点、冰点均可入题。立意深刻,站到人生、人性、人伦、人情的视点上认识问题。手法巧妙,使节目呈现出立体性、开放性、时代性、贴近性的多元化态势。
表现形式:客观记录式,注意矛盾冲突、过程变化、细节亮点的纪实片。主持人串线式,主持人主持采访的过程就是展开情节,推进主题感受生活,相互交流的过程。沙龙座谈式,针对某一问题、某一现象,邀请当事人或某些有同感者,到演播室现身说法,或与嘉宾们共同探讨。嘉宾评述式,邀请嘉宾到演播室观片,片子向观众播放的过程,也是嘉宾观片的过程。观片之后,可与主持人就片子中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探讨。群众参与式,把同一问题或相同现象的采访对象集中起来。把本来分散的内容变成特定场合里的集中采访,把单一的话筒式采访变成不同活动中的动态采访,活动场所尽可能不受时间、环境限制,力求展示生活的原生状态。多种手法综合式,综合运用上述各种形式,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造成强档量的“信息场”,以显示出复杂、手法多变的节目特色。上述栏目定位旨在体现“社会生活”的本质、特色,给群众以人生的感悟和欣赏的愉悦,每一期节目在其视觉与思维中刻下些痕迹。
特色经营
准确科学的定位是基础,经营出特色独具、深受观众称道的每期节目,形成较强的栏目吸附力才是目的。这方面,《视线》的每期节目注意了以下几方面。
选题:关注人生命运。选题如何,是一个节目成功与否的基础。来自生活中的焦点、热点、难点烹制成节目,传播给观众,固然引人注目,行情看好,但大千世界中更多的是滚滚红尘、芸芸众生、平常人的生活、平常人的命运、平常人的心态、平常人的情绪。所以,每期节目我们都注意以不平常人(电视人)的视点去观照那些平常人的生活和情感,从他们的命运历程、生存状态、七情六欲、所思所感去发现人生的真谛,选定“聚焦点”、切入点,从而化平常为不平常,使每期节目真正能够起到“透视人间万象,揭示生活真谛,倾诉观众心声”的作用。像《父亲》、《娘亲》、《老照片》、《私房钱》等节目,虽然都是家长里短、平常人生,但很受观众欢迎。
结构:讲求起伏跌宕。文似看山不喜平,电视专题道理相同。所以,不管是纪录片还是话题节目、复合式(多种手法交叉运用)节目,都注意强调“三性”,突出“三点”。
“三性”,即节目的设计要突出立体性,主题的统一应寓于“场性信息”的传递之中;节目的推进富于情节性,节目结构或情绪轨迹保持高低交错的波浪形态势;节目的表现要强化故事性,思想应蕴含于有血有肉的经历、体验和感受之中。
“三点”,即出情点,能调动观众情绪,激起心灵共振,实现角色转换,诉之真情实感的亮点细节;兴奋点,能产生愉悦之感,激发参与欲望,提供参与契机,调剂节目气氛的情节设置;矛盾点,不同的观点、相背的事实、对立的判断、逆向思维等在同一话题的有意设置。
正因为每期节目中我们注意体现“三性”,把握“三点”,所以不少节目显得峰回路转、跌宕起伏、情绪浓烈、真诚感人。像《责任重于生命》、《爱心扬起生命的帆》、《渴望》等,都是尝试比较成功的节目。
手法:力求立体开放。这里的“立体开放”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指栏目中不断推出的节目,在总体风格不变的情况下,应该手法有别,各有千秋。如《瑶瑶和她的母亲》、《渴望》等纯粹的纪录片;《为吃一把枣,剁掉三指头》、《英雄缘何鲜血流》则是典型的嘉宾评述式;《爱情姓什么》、《话说私房钱》又是沙龙座谈式的范例;《莫让乱花迷了眼》、《名优产品:孪生姊妹何其多》重在观众参与,像一日三餐一样,虽然饭谱已定,但每顿饭各有特色品种,观众尽可各取所需。视觉和心理上也就不会再疲惫生厌了。
另一方面,指同样一期节目,更应该是多种手法的复合运用,也只有善于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才能传递多维的信息,完成多种指向的追求,形成特有的审美价值。像《父亲的故事》、《老照片》、《留不住的古城神韵》等获奖节目,基本框架是话题式的,节目的推进是观众参与式的,章节性的表现是纪录片式的,总体结构是主持人串线式的……整个节目显得收放自如、花团锦簇,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观众的收视兴趣。
电视事业是新兴产业,电视节目是精神化的商品。商品只有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才会拥有市场空间;电视节目的存在价值,更取决于是否被受众认可。所以,瞄准收视市场的需要,运用电视营销的理念,苦心经营栏目,狠抓精品创作,以节目自身的魅力去“引导消费”,吸引观众,才能使所办的栏目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视线》才能在各级评比中频频获奖,在多台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成为观众乐意收看的节目。
(作者单位:南阳电视台)
编校:杨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