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危机的影响,中专生源的缺乏,使中职学校面对的招生难、就业难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学校的培养模式没有变化,办学理念没有改进,那么,中等职业学校也许真正遇到了危机。传统的中等职业教育,如何寻找到符合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呢?
一、寻求校企合作新途径
校企合作办学是发展中职教育的最有效途径,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的人才支撑,职业教育的发展也离不开企业的推动。校企合作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学校通过校企的合作可以获得企业的人力和物力支援。可见,校企合作是最佳的选择。
笔者所在学校的校企合作专业是电子工艺管理与运用专业,合作企业是中国(苏州)德尔福电子有限公司,合作办学班级冠名为“德尔福优生班”。德尔福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系统和零部件生产制造商之一,为客户提供品种齐全的汽车系统,零部件和模块。德尔福公司于1995年12月进驻苏州工业园区,投资设立了德科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是在苏州工业园区投资较早的企业之一。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制造、加工、装配汽车音响系统、电子控制制动系统、安全气囊等汽车电子产品。笔者所在学校电子专业的领导主动与德尔福电子有限公司联系,表达了合作办学的想法理念和决心,并得到了公司的积极回应。经双方协商,决定开展合作办学,签订了合作办学的协议书。
二、校企合作办学的基础
1.准备阶段
(1)学生了解。在学生刚刚进校后,笔者学校电子专业的老师积极组织开展专业介绍讲座,让学生了解电子、认识电子,让学生对电子行业产生兴趣,促进对电子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对未来电子行业的就业充满信心。其次,学校还聘请企业代表给学生做企业介绍,让学生了解企业,了解企业甚至该行业的人才需求,让学生能够尽早地定位自己,能够更早地朝着理想目标努力学习。
(2)家长称赞。学校通过印发《“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告家长书》,对学生家长进行宣传;班主任通过电话与家长进行交流,让学生家长了解校企合作,领悟校企合作精神,认识“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对学生前途未来的影响;通过召开家长会,表态学校举办“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的理念和宗旨,即“以生为本”,一切以学生利益为重,关注学生的前途未来。家长对学校的举措相当满意,并表示大力支持,人人称赞。
2.学校推动
由于金融危机,职业学校的招生与就业受到影响,笔者所在学校也不例外。学校领导对此情况非常重视,积极开拓市场,寻求解决之道。学校市场开发部与电子中心联手,把目光瞄准企业,开拓“校企合作,联合办学”之路。校领导对此举措表示满意,大力支持,积极推广,并及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3.企业支持
通过长时间的企业走访与交流,以及对“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实施办法的反复论证,学校和德尔福电子企业的长期合作意见达成共识。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为企业提供了能够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的紧缺性人才。企业非常看好合作前景,对合作事宜非常满意。
三、校企合作的办学特色
1.聘请企业专家加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为了适应校企合作发展的需要,加强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生产、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学校聘请德尔福电子企业人士经理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以市场为导向,开展专业建设、改革发展的战略研究,提出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的建议、意见和发展规划。
2.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和实施培养方案
本着双方互惠互利的原则,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和企业用工计划,双方设置招生计划,确定联合办学班级人数,按企业职业岗位群的知识技能要求和职业资格准入相关条件共同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和教学计划,按需施教,为企业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生产实践计划,使学生对企业的发展理念、企业文化、企业生产环境等有更深入的了解,实现校企合作是培养学生的根本途径。
3.建立企业奖学金机制
为了促进和激励德尔福优生班学生的学习,德尔福电子(苏州)有限公司设立了班级奖学金机制,学生不仅享受学校的奖学金制度,同时还享受企业奖学金。企业奖学金制度充分体现了德尔福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对“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的重视程度。
4.学生可以顶岗实习
中专学生在学校完成两年的理论课学习之后,利用最后一年时间到企业顶岗实习,是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顶岗实习不再是以往“听一听、看一看、试一试”的形式,而是亲自动手完成某项具体工作。因为实习单位和实习工作就是学生毕业分配的单位和即将要从事的工作,所以顶岗实习具有见习的性质,一年的顶岗工作实习期取代了学生毕业分配后的见习,这就省去了学生毕业后的见习过程,能够直接转为正式职工。
5.实施“订单式、专门化”培养
学校电子专业校企合作办学的培养目标很明确,就是为德尔福电子有限公司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在学校和企业合作办学的协议书中,德尔福企业作为就业(实习)基地,根据本单位产业发展情况、生产经营规模和预期投资领域,负责地向学校提供企业人力资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及时提供用工需求信息、员工培训计划。根据德尔福企业提供的企业人力资源结构状况、职业岗位特征描述、各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等级,学校采取“订单式、专门化”的培养模式。
四、校企合作办学的益处
1.教师下企业锻炼得到保障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行业的发展,一些老师的专业知识已经跟不上步伐,需要老师能够多下企业进行锻炼学习,拓宽专业知识面,强化技能水平。校企合作办学弥补了这个漏洞,老师到企业锻炼得到了保障。企业积极配合学校安排,形成有效组织,认真落实安排老师学习企业先进技术,给老师提供了足够大的锻炼空间。
2.企业为学校提供设备等支持
德尔福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承诺,优先将退役下来的设备折价让售给学校,用于学校教育教学;企业还就学校的一些项目进行投资,如实验实训室、学生宿舍、食堂等。双方建立了利益共享关系。
3.扩大了生源
德尔福优生班的学生可以学到学校和企业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在校期间每年可以享受企业奖学金,学生毕业后包分配或提供就业,这种条件对学生的吸引力可想而知。特别是对贫困学生来说,选择这样的专业再合适不过。通过对家长的调查报告显示,家长非常支持学校的这一举措,乐意把孩子送来读书,解决了学校生源少的压力。
4.良好的就业渠道
德尔福优生班的学生不必为就业而烦恼,可以安心学习,集中精力完成学业。根据校企合作协议,德尔福企业要负责安排双方联合培养的合格毕业生就业,做到优生优用;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当地《劳动合同条例》的相关程序,签订《劳动合同》,办理劳动用工手续。这不仅为学生就业提供了保障,而且得到了学生家长的充分信任,从根本上解决了就业难的问题。
5.实现校企双方互惠互利
学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不仅有稳定的实习基地,也为学校带出了一支技术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优秀双师型教师队伍。企业通过与学校合作,企业得到了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也得到了学校在技术理论方面的支持,更得到了学校为企业的宣传推广,同时学校资深老师也积极参与到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等工作,为企业献计献策,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
一、寻求校企合作新途径
校企合作办学是发展中职教育的最有效途径,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的人才支撑,职业教育的发展也离不开企业的推动。校企合作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学校通过校企的合作可以获得企业的人力和物力支援。可见,校企合作是最佳的选择。
笔者所在学校的校企合作专业是电子工艺管理与运用专业,合作企业是中国(苏州)德尔福电子有限公司,合作办学班级冠名为“德尔福优生班”。德尔福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系统和零部件生产制造商之一,为客户提供品种齐全的汽车系统,零部件和模块。德尔福公司于1995年12月进驻苏州工业园区,投资设立了德科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是在苏州工业园区投资较早的企业之一。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制造、加工、装配汽车音响系统、电子控制制动系统、安全气囊等汽车电子产品。笔者所在学校电子专业的领导主动与德尔福电子有限公司联系,表达了合作办学的想法理念和决心,并得到了公司的积极回应。经双方协商,决定开展合作办学,签订了合作办学的协议书。
二、校企合作办学的基础
1.准备阶段
(1)学生了解。在学生刚刚进校后,笔者学校电子专业的老师积极组织开展专业介绍讲座,让学生了解电子、认识电子,让学生对电子行业产生兴趣,促进对电子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对未来电子行业的就业充满信心。其次,学校还聘请企业代表给学生做企业介绍,让学生了解企业,了解企业甚至该行业的人才需求,让学生能够尽早地定位自己,能够更早地朝着理想目标努力学习。
(2)家长称赞。学校通过印发《“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告家长书》,对学生家长进行宣传;班主任通过电话与家长进行交流,让学生家长了解校企合作,领悟校企合作精神,认识“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对学生前途未来的影响;通过召开家长会,表态学校举办“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的理念和宗旨,即“以生为本”,一切以学生利益为重,关注学生的前途未来。家长对学校的举措相当满意,并表示大力支持,人人称赞。
2.学校推动
由于金融危机,职业学校的招生与就业受到影响,笔者所在学校也不例外。学校领导对此情况非常重视,积极开拓市场,寻求解决之道。学校市场开发部与电子中心联手,把目光瞄准企业,开拓“校企合作,联合办学”之路。校领导对此举措表示满意,大力支持,积极推广,并及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3.企业支持
通过长时间的企业走访与交流,以及对“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实施办法的反复论证,学校和德尔福电子企业的长期合作意见达成共识。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为企业提供了能够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的紧缺性人才。企业非常看好合作前景,对合作事宜非常满意。
三、校企合作的办学特色
1.聘请企业专家加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为了适应校企合作发展的需要,加强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生产、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学校聘请德尔福电子企业人士经理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以市场为导向,开展专业建设、改革发展的战略研究,提出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的建议、意见和发展规划。
2.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和实施培养方案
本着双方互惠互利的原则,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和企业用工计划,双方设置招生计划,确定联合办学班级人数,按企业职业岗位群的知识技能要求和职业资格准入相关条件共同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和教学计划,按需施教,为企业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生产实践计划,使学生对企业的发展理念、企业文化、企业生产环境等有更深入的了解,实现校企合作是培养学生的根本途径。
3.建立企业奖学金机制
为了促进和激励德尔福优生班学生的学习,德尔福电子(苏州)有限公司设立了班级奖学金机制,学生不仅享受学校的奖学金制度,同时还享受企业奖学金。企业奖学金制度充分体现了德尔福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对“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的重视程度。
4.学生可以顶岗实习
中专学生在学校完成两年的理论课学习之后,利用最后一年时间到企业顶岗实习,是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顶岗实习不再是以往“听一听、看一看、试一试”的形式,而是亲自动手完成某项具体工作。因为实习单位和实习工作就是学生毕业分配的单位和即将要从事的工作,所以顶岗实习具有见习的性质,一年的顶岗工作实习期取代了学生毕业分配后的见习,这就省去了学生毕业后的见习过程,能够直接转为正式职工。
5.实施“订单式、专门化”培养
学校电子专业校企合作办学的培养目标很明确,就是为德尔福电子有限公司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在学校和企业合作办学的协议书中,德尔福企业作为就业(实习)基地,根据本单位产业发展情况、生产经营规模和预期投资领域,负责地向学校提供企业人力资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及时提供用工需求信息、员工培训计划。根据德尔福企业提供的企业人力资源结构状况、职业岗位特征描述、各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等级,学校采取“订单式、专门化”的培养模式。
四、校企合作办学的益处
1.教师下企业锻炼得到保障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行业的发展,一些老师的专业知识已经跟不上步伐,需要老师能够多下企业进行锻炼学习,拓宽专业知识面,强化技能水平。校企合作办学弥补了这个漏洞,老师到企业锻炼得到了保障。企业积极配合学校安排,形成有效组织,认真落实安排老师学习企业先进技术,给老师提供了足够大的锻炼空间。
2.企业为学校提供设备等支持
德尔福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承诺,优先将退役下来的设备折价让售给学校,用于学校教育教学;企业还就学校的一些项目进行投资,如实验实训室、学生宿舍、食堂等。双方建立了利益共享关系。
3.扩大了生源
德尔福优生班的学生可以学到学校和企业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在校期间每年可以享受企业奖学金,学生毕业后包分配或提供就业,这种条件对学生的吸引力可想而知。特别是对贫困学生来说,选择这样的专业再合适不过。通过对家长的调查报告显示,家长非常支持学校的这一举措,乐意把孩子送来读书,解决了学校生源少的压力。
4.良好的就业渠道
德尔福优生班的学生不必为就业而烦恼,可以安心学习,集中精力完成学业。根据校企合作协议,德尔福企业要负责安排双方联合培养的合格毕业生就业,做到优生优用;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当地《劳动合同条例》的相关程序,签订《劳动合同》,办理劳动用工手续。这不仅为学生就业提供了保障,而且得到了学生家长的充分信任,从根本上解决了就业难的问题。
5.实现校企双方互惠互利
学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不仅有稳定的实习基地,也为学校带出了一支技术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优秀双师型教师队伍。企业通过与学校合作,企业得到了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也得到了学校在技术理论方面的支持,更得到了学校为企业的宣传推广,同时学校资深老师也积极参与到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等工作,为企业献计献策,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