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科技领域,如果没有内在创新能力,就不能是技术强国。同样地,在金融领域,如果没有金融创新活力、没有创新空间,就自然不能是金融强国。
自19世纪中期,“强国梦”一直是中国知识分子和民间社会的诉求。只是在多数人看来,当年的洋务运动仅仅是在“器物”上的追赶,是“硬件”现代化,而不涉及到制度、文化或其他“非物质”的“软件”结构。按照张之洞的话说,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于是,1868年后,中国逐步引进机械制造、现代军工技术与蒸汽轮船。而为了支持“硬件”现代化,又不得不开拓现代融资手段,兴办“公司”和金融市场等现代工商。
经过近一个半世纪的努力,到今天,中国的“硬件”现代化在表面上已经实现。特别是从模仿的角度讲,许多工业技术已接近世界水平,科技人才积累也非常庞大。在金融市场方面,一些基本指标也至少达到当年薛福成所向往的水平。
可是,金融大国是否等于金融强国,技术大国等于技术强国呢?中国离“强国梦”还有多远?
金融交易靠什么?
在科技领域,如果没有内在创新能力,就不能是技术强国。同样地,在金融领域,如果没有金融创新活力、没有创新空间,就自然不能是金融强国。而决定金融领域创新活力的,首先是金融交易主体的自由选择度。一个由行政权力过度介入的金融体系,即使其交易量大、金融资产数据宏伟,也未必证明其自身活力强、市场能力高。当行政权力几乎介入所有金融交易时,当市场几乎没有自由选择空间时,就像靠强心针支撑的身体,那只能是虚胖,不会是强壮。
如何判断一个金融体系到底是以行政权力主导,还是由市场逻辑主导呢?一个简单易用的指标是,看人们为了得到金融交易机会愿意付出多少代价,也就是说,如果行政权力过度介入金融交易,包括管制参与权、限制金融供给、干预价格机制,那么,交易机会必然短缺,金融产品供应不足,于是,交易机会会出奇地珍贵,超额金融溢价成为常态,以至于谁都争先恐后,甚至为获得发售金融产品的机会高价行贿也在所不惜。
以股市为例,在中国,由于上市机会被管制得那么珍贵,不仅没有哪个公司会放弃A股上市机会,每个公司都愿意花重金去“跑部”上市,而且连股民也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打新股”。由于管制造成的机会短缺,股市参与主体不是把精力放在增加自己的业务竞争力上——券商不是以业务创新能力定胜负,投资者不是以区分公司好坏的能力定回报,上市公司不靠真实业绩定乾坤——而是专注权力关系,谁还会对主业认真呢?在这样的金融市场中,当然也有竞争,只是竞争的焦点不在业务能力上,而是在权力关系上。在一定时间内,这样的市场也可以有方方面面的“高”数据指标,但不会有持续长久的活力。
记得1989年时金融学界流传一个故事,天才经济理论家Sanford Grossman教授那年离开普林斯顿大学,加入沃顿商学院,听说年薪超过30万美元。按那时的大学工薪水平,30万美元可是个天文数字呀!Grossman教授到沃顿商学院的第一天,院长见到他时说:“你加入我们学院,今天是我最高兴的一天!”听到这话,Grossman教授反倒不高兴了,他回答道:“如果你真的这么高兴,说明当初谈判工资时,我要得太少!我怎么那么笨?!”在Grossman教授看来,只有他的工资高到让沃顿商学院院长无所谓他来还是不来的时候,他的工资才算足够高、足够合理!只有达到那个境界,他才没有给沃顿以“免费的午餐”。
这就是市场经济的逻辑,通过价格的上下自由调整,使其高到让那些本来十分想要的人变得有没有都无所谓,但又要低到让那些起初无所谓的人也愿意考虑买还是不买。
相比之下,如果不是通过自由价格机制,而是通过行政权力控制供求,那么,不仅因此产生权力寻租场——比如,创业板第一批上市28家,为什么只有28家,不是50家?谁能是28家中的一员,谁不能?——而且在供给严重短缺之下,金融交易的机会溢价可以如此之高,在支付“权力租金”之后,最终得到上市机会的公司还是有极大的剩余“免费午餐”。得到上市机会即“免费午餐”之后,公司就有了“圈钱”的许可证。
况且,为了“维稳”,行政权力也必须用来保护上市公司,即使上市公司有业绩作假、财务欺诈,不仅不一定惩罚它们,要保住它们的“圈钱”许可证,甚至连公布它们的欺诈行为也不一定允许。在投资者将上市公司起诉于法院时,法院也不一定受理;即使受理,法院也不一定从程序上给投资者一个公道。于是,上市公司欺诈的成本是如此之低,这不仅进一步抬高上市的机会溢价,而且使金融市场所代表的对公司行为的“纪律约束”缺位,结果,连上市之前的好公司也会变坏。
让行政权力退出金融
除了限制供给、保护欺诈行为外,行政权力抬高机会溢价的方式,还包括干预价格机制。比如,如果投资者看好一个上市公司,他可以去买其股票,但,如果投资者看空一个上市公司或者债券发行方,却不能卖空其股票或债券。禁止卖空的结果只能是扭曲证券市场的价格机制,使价格更多偏涨,抬商证券发行的机会溢价。
在美国,许多可以上市的公司选择不上,因为在他们看来,上市的初始成本太高,而且上市之后的信息披露要求太多、市场对公司的行为约束太繁琐。也由于同样的原因,一些已上市的公司会选择退市。股市的进出机会自由,让每家公司根据成本自己去选择是进还是不进、是留还是去。
在中国,则不然,已经上市的公司中,没听说过哪家会“傻”到自己要出来;而还没有进去的公司,都在想方设法要进。
只要没上市的公司还在争先恐后地抢上市,只要券商还在日日夜夜跑权证的创设权,只要各公司还不管有没有好的投资项目,都要想尽办法从银行得到贷款或者争债券的发行机会,那么,中国的金融体系不只是虚胖,难以有创新活力,而且所代表的是“劣币驱赶良币”的机制。
不管怎样,中小企业板、创业板还是起航了,朝应该走的方向迈出了几步。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银行天量贷款虽然大部分流向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但还是有一些贷给了大中型民营企业。这些都是积极的步伐。在目前的国企独大势头下,希望行政权力不会借机进一步深入金融的各个环节。
只有让行政权力更多退出金融,恢复民间市场主体的自由选择权,减少权力对金融供给的管制、对价格机制的扭曲、对金融发行和金融从业的身份控制,才能让中国从金融大国走向金融强国。否则,中国的银行体系、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基金市场等金融市场,会继续是“形似神不似”,金融机会会继续不平等。
自19世纪中期,“强国梦”一直是中国知识分子和民间社会的诉求。只是在多数人看来,当年的洋务运动仅仅是在“器物”上的追赶,是“硬件”现代化,而不涉及到制度、文化或其他“非物质”的“软件”结构。按照张之洞的话说,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于是,1868年后,中国逐步引进机械制造、现代军工技术与蒸汽轮船。而为了支持“硬件”现代化,又不得不开拓现代融资手段,兴办“公司”和金融市场等现代工商。
经过近一个半世纪的努力,到今天,中国的“硬件”现代化在表面上已经实现。特别是从模仿的角度讲,许多工业技术已接近世界水平,科技人才积累也非常庞大。在金融市场方面,一些基本指标也至少达到当年薛福成所向往的水平。
可是,金融大国是否等于金融强国,技术大国等于技术强国呢?中国离“强国梦”还有多远?
金融交易靠什么?
在科技领域,如果没有内在创新能力,就不能是技术强国。同样地,在金融领域,如果没有金融创新活力、没有创新空间,就自然不能是金融强国。而决定金融领域创新活力的,首先是金融交易主体的自由选择度。一个由行政权力过度介入的金融体系,即使其交易量大、金融资产数据宏伟,也未必证明其自身活力强、市场能力高。当行政权力几乎介入所有金融交易时,当市场几乎没有自由选择空间时,就像靠强心针支撑的身体,那只能是虚胖,不会是强壮。
如何判断一个金融体系到底是以行政权力主导,还是由市场逻辑主导呢?一个简单易用的指标是,看人们为了得到金融交易机会愿意付出多少代价,也就是说,如果行政权力过度介入金融交易,包括管制参与权、限制金融供给、干预价格机制,那么,交易机会必然短缺,金融产品供应不足,于是,交易机会会出奇地珍贵,超额金融溢价成为常态,以至于谁都争先恐后,甚至为获得发售金融产品的机会高价行贿也在所不惜。
以股市为例,在中国,由于上市机会被管制得那么珍贵,不仅没有哪个公司会放弃A股上市机会,每个公司都愿意花重金去“跑部”上市,而且连股民也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打新股”。由于管制造成的机会短缺,股市参与主体不是把精力放在增加自己的业务竞争力上——券商不是以业务创新能力定胜负,投资者不是以区分公司好坏的能力定回报,上市公司不靠真实业绩定乾坤——而是专注权力关系,谁还会对主业认真呢?在这样的金融市场中,当然也有竞争,只是竞争的焦点不在业务能力上,而是在权力关系上。在一定时间内,这样的市场也可以有方方面面的“高”数据指标,但不会有持续长久的活力。
记得1989年时金融学界流传一个故事,天才经济理论家Sanford Grossman教授那年离开普林斯顿大学,加入沃顿商学院,听说年薪超过30万美元。按那时的大学工薪水平,30万美元可是个天文数字呀!Grossman教授到沃顿商学院的第一天,院长见到他时说:“你加入我们学院,今天是我最高兴的一天!”听到这话,Grossman教授反倒不高兴了,他回答道:“如果你真的这么高兴,说明当初谈判工资时,我要得太少!我怎么那么笨?!”在Grossman教授看来,只有他的工资高到让沃顿商学院院长无所谓他来还是不来的时候,他的工资才算足够高、足够合理!只有达到那个境界,他才没有给沃顿以“免费的午餐”。
这就是市场经济的逻辑,通过价格的上下自由调整,使其高到让那些本来十分想要的人变得有没有都无所谓,但又要低到让那些起初无所谓的人也愿意考虑买还是不买。
相比之下,如果不是通过自由价格机制,而是通过行政权力控制供求,那么,不仅因此产生权力寻租场——比如,创业板第一批上市28家,为什么只有28家,不是50家?谁能是28家中的一员,谁不能?——而且在供给严重短缺之下,金融交易的机会溢价可以如此之高,在支付“权力租金”之后,最终得到上市机会的公司还是有极大的剩余“免费午餐”。得到上市机会即“免费午餐”之后,公司就有了“圈钱”的许可证。
况且,为了“维稳”,行政权力也必须用来保护上市公司,即使上市公司有业绩作假、财务欺诈,不仅不一定惩罚它们,要保住它们的“圈钱”许可证,甚至连公布它们的欺诈行为也不一定允许。在投资者将上市公司起诉于法院时,法院也不一定受理;即使受理,法院也不一定从程序上给投资者一个公道。于是,上市公司欺诈的成本是如此之低,这不仅进一步抬高上市的机会溢价,而且使金融市场所代表的对公司行为的“纪律约束”缺位,结果,连上市之前的好公司也会变坏。
让行政权力退出金融
除了限制供给、保护欺诈行为外,行政权力抬高机会溢价的方式,还包括干预价格机制。比如,如果投资者看好一个上市公司,他可以去买其股票,但,如果投资者看空一个上市公司或者债券发行方,却不能卖空其股票或债券。禁止卖空的结果只能是扭曲证券市场的价格机制,使价格更多偏涨,抬商证券发行的机会溢价。
在美国,许多可以上市的公司选择不上,因为在他们看来,上市的初始成本太高,而且上市之后的信息披露要求太多、市场对公司的行为约束太繁琐。也由于同样的原因,一些已上市的公司会选择退市。股市的进出机会自由,让每家公司根据成本自己去选择是进还是不进、是留还是去。
在中国,则不然,已经上市的公司中,没听说过哪家会“傻”到自己要出来;而还没有进去的公司,都在想方设法要进。
只要没上市的公司还在争先恐后地抢上市,只要券商还在日日夜夜跑权证的创设权,只要各公司还不管有没有好的投资项目,都要想尽办法从银行得到贷款或者争债券的发行机会,那么,中国的金融体系不只是虚胖,难以有创新活力,而且所代表的是“劣币驱赶良币”的机制。
不管怎样,中小企业板、创业板还是起航了,朝应该走的方向迈出了几步。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银行天量贷款虽然大部分流向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但还是有一些贷给了大中型民营企业。这些都是积极的步伐。在目前的国企独大势头下,希望行政权力不会借机进一步深入金融的各个环节。
只有让行政权力更多退出金融,恢复民间市场主体的自由选择权,减少权力对金融供给的管制、对价格机制的扭曲、对金融发行和金融从业的身份控制,才能让中国从金融大国走向金融强国。否则,中国的银行体系、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基金市场等金融市场,会继续是“形似神不似”,金融机会会继续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