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tty5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新型复合人才为目的的素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教师应该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勇于创新
  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它特有的优势。教师应该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勇于创新,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比如雕塑课,教师不妨让他们再回到儿童的玩“泥巴”时代,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挖红泥,并从儿时的“捏娃娃”游戏开始讲解雕塑,使学生更真实的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样能让学生在兴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不仅充分发挥了课堂活跃的优势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
  二、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创造性
  学生们是凭形状、色彩、声音和一般感觉而思考事物的,有效地运用现代电教媒体,以其鲜明的色彩,生动的形象、悦耳的声音,能使学生在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培养的同时,将基础知识的传授、基本技能训练和美术教学中的美育教育融为一体。例如上美术课《画插图》时,利用录音机播放《荷塘月色》,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向学生传输听觉想象信息,能培养学生热爱美和创造美的欲望。
  三、学生的想象是创新的羽翼
  想象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经过联想、创造,形成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美术活动是借助形象思维的,而形象思维是最容易激发联想、发挥想象的创造活动。开启学生的创造灵感,只有从学生内心的形象思维入手,才能激发丰富的想象。
  创新是最富于激情的活动。在情感的驱动下,审美想象力就会得到自由的发挥。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情感的投入,鼓励学生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举一反三,真正进入自由联想的空间。学生一旦进入了自由联想的空间,就能创造出无数富有情趣而又奇妙的画面。在这种充满激情的学习、制作、创造中,教学过程自然会呈现生动、活泼、自由、激情、诗意与美的气氛与意境,也潜移默化地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在上陶艺制作课时,先让学生们欣赏一些传统、现代的各种不同风格、个性鲜明的彩陶制品,启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们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根据作业要求,他们异想天开,大胆实践,创作出了千姿百态的陶艺作品。当让学生评价自己的作品时,他们争先恐后、津津有味地讲述自己的独特创意以及制作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总之,创新能力不是“教”出来的,是培养出来的。在美术新课程改革实验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因此,在美术课中最大限度地挖掘创造教育的因素,能有力地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遵义县喇叭镇中学)
其他文献
金属有机框架(MOFs)是由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配位构成的一类晶体多孔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的特性,包括高比表面积、材料稳定和表面丰富的活性位点等。由于其独特的结构,MOFs在气体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科学研究水平越来越高,其中细胞工程是当前生物工程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制药、医疗、动物繁殖、植物育种等各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
本文从企业金融化视角分析了民间金融发展对企业投资决策造成的扭曲效果.研究发现,民间金融发展会促进企业金融化,尤其是民营企业.民间金融提供投资渠道,并以高回报吸引企业
中等职业学校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由于种种原因,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脱节现象。如何使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互补性体现在教学之中,做到优化整合,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以模具钳工
研究介质pH变化条件下刺梨(Rosa roxburghii)对不同形态氮素吸收特性的影响,能为不同pH土壤上刺梨的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贵农5号’刺梨实生苗为材料,采用营养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