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的灵性在对话中流淌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psky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程标准给我们这样的启示:教师要还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让师生间、学生间、学生与文本间进行自由的心灵对话,让学生在课堂上倾情展示、尽情交流,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绽放出绚丽的个性之花,成为流淌生命个体灵性的舞台。
  一、引领生本对话,让生命的灵性在个性化解读中闪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把着力点放到疏通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创设诗意的对话情景,让学生充分读书、积极交流,与文本进行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创设充满灵性的课堂情境。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教学二年级古诗《草》一文时,鼓励生本对话,课堂上流淌着生命的灵性。
  师:哪位小朋友能把“春风吹又生”的诗意画在黑板上?
  生1:在春风的吹拂下,草又茂盛地长出来了。
  生2:我觉得还少了一样东西。
  师:你觉得少了什么呢?
  生2:风没有画出来。诗句是“春风吹又生”,春风一吹,小草才生出来的。现在春风都没有吹,草怎么会长得那么茂盛呢?
  师:可是,这风吹怎么画呢?
  生3:因为风一吹,小草自然就向两边倾斜了,所以从小草歪歪的样子,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春风在温柔地吹,小草在茁壮地生长。
  师:画得真有创意!看得出来你对诗句有深刻的理解,你真可谓是诗人的知音。
  教学片段中,学生感受到的已不再是“春风吹又生”这一诗句本身,而是诗句中所蕴涵着的生命的涌动。
  二、创设生生对话,让生命的灵性在碰撞与共享中绽放
  学生是生动活泼的、有个性的独特个体,生活经验、情感历练的差异预示着他们有着多元的理解、多维的思考。于是,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必将生成精彩的教学资源,绽放出生命对话的灵光。
  如《别了,我爱的中国》一文,有这么一句话“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学生难以理解,同时产生疑问。我就设置了“作者到底是不是罪人”这一话题进行辩论。
  正方:我认为他不是罪人,因为作者暂时离开中国为的是学习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武器,他还会回来报效祖国。
  反方:我认为他是一个罪人,因为当时国家处在那么危急的时刻,他还要离开,这是一种逃避。
  正方:他如果留下,只能是死路一条。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们懂吗?
  反方:那对方辩友,是否听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越危急的时刻,越要挺住。
  正方:他求得更好的经验和武器,是为了更好地报效祖国。如果叫你现在去报效祖国你行吗?不行,只有学好知识,掌握了本领才能去呀!
  反方:如果每一个青年都像他那样,一遇到困难,都去外国学习,那中国当时的革命谁来搞?
  正方:但是,事实并不是你们所说的那样,当时作者也是被迫无奈,如果他处境不那么危险,凭着他这颗爱国之心,他会干得更好!
  在以上教学片段中,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意愿,分组辩论,展开对话,进行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教师不仅充分尊重学生的生命体验,唤醒学生的生命体验,更可贵的是努力挖掘文本中所蕴涵的精神力量,不断升华学生的生命体验,使文本的价值取向和学生的生命体验达到和谐统一。
  三、交融师生对话,让生命的灵性在预设与生成中迸发
  课堂上没有师生心灵的对话就没有春风、没有阳光,课堂有的只是颓败的景象。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在《两个名字》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迁移课文中“我有……你也有……哈哈,我们都有……”这一表达形式,在对话中促成学生体验,在语言的生成中点化。
  师:你好,我有一枝铅笔。
  生:您好,我也有一枝铅笔。
  合:哈哈,我们都有一枝铅笔!
  生:您好!我有一件衣服。
  师:一件衣服有什么稀奇?
  生:我有一件漂亮的衣服。
  师:我也有一件漂亮的衣服。
  合:哈哈,我们都有一件漂亮的衣服!
  师:现在你们能不能说说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生:您好!我有一颗爱心。
  师:你好!我也有一颗爱心。
  合:哈哈,我们都有一颗爱心!
  生:您好!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师:你好!我也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合:哈哈,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在贾老师的教学片段中,平常的一句话,贾老师引导学生的训练却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平淡到饱含真情,循循善诱,润物无声,让课堂的预设与生成融为一体,超越了文本,师生共同沐浴在人性的光辉之中,进行着一次智慧的碰撞、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融。通过智慧的碰撞、心灵的沟通,语言形式在交流中凸现,语言规律在体验中内化,语言精神在对话中生成,师生生命在语言的生发中涌动。
  “对话”作为阅读教学的本真形态,张扬着个性和灵性,充满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让我们改变阅读教学的独语状态,实施“对话式”阅读教学,让学生在“多维对话”的情景里,在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中,流淌生命的灵性。
其他文献
网络信息化教学是当前科技时代不可逆转的趋势。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必须充分依靠先进科技的力量,提高职业教育的网络信息化水平。在网络信息化背景下,
古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积淀。它犹如镶嵌在碧海青天里的珍珠,闪耀出奇异的光芒,令后人为其倾倒。古诗词对于学生精神的提升、人格
记者:徐校长,你认为普通学校和名校之间有哪些差距?徐健湖:所谓名校,并没有确切的定义和标准,其“名”是在不断的成长和超越过程中形成的。从现实的一般意义上说,名校应该是教育现代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句话透彻地阐明了兴趣的重要性。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特征,所以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把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放在重要的地位,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  一、把学生引入“图画”,展开联想  插图多是低年级课文的一大特点。注意发挥图画的作用,通过演示讲解让图画有声有色、有动作感,把学生一步步引进图画,身临其境地展开联想
期刊
在香港社会转型时期,弘扬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有助于强化港人的民族意识及文化认同,凝聚社会,整合人心,促进回归。
语文是一门最具人文特性的基础学科。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所以,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对情感的自身感悟和体验,应当凭借各种教学手段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提高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那么,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情感注入,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呢?  一、在范读中激发情感共鸣  声情并茂的范读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美。教师有感情地
为了使我国银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效运营,应针对我国专业银行普遍存在的产权界限不清、机制僵化、自主权缺乏及竞争力不强等弊端,借鉴西方商业银行先进的科学管理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有助于学生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信心,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一、实践操作—
我国外汇管理立法是对外汇市场转入正轨的正确引导,把市场机制引入外汇领域,强化了间接管理措施,弱化了行政管理手段,建立健全了外汇市场的主客体的平衡机制和法律监管的基本框架
本文以张爱玲的身世经历为切入点 ,探寻其文本中所深蕴的悲剧感的成因 ,并对其作品的艺术特色作了概略的勾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