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岁月与情感成为永恒

来源 :电影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chao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媒体的朋友约我为“名人话收藏”写篇文章,实属有些赶鸭子上架。之所以做如此想,乃因一则我等虽混迹于古城的文化圈中但至今未名,二则虽然浸淫书画多年,亦算个书画家,但对收藏却是个门外汉。书画家中不乏收藏家,但收藏家中却未必皆为书画家。拗不过朋友的一片真诚,亦便斗胆做回“名人”且也来说说收藏。
  对于收藏,我没有像收藏家那样分门别类,或按年代划分,或按品类区别,或专一于某项使其扩而大之,我所谓的收藏是率性而为,随意性很大,所收藏之物件大多皆与我的生活经历和个人嗜好关系密切。
  小时候我是跟随着外祖母在农村生活,外祖父去世得早,外祖母抚养我时已年逾六旬,视我为掌上明珠。打我记事起我就发现在我的身上比别的小伙伴多了一件东西,那就是我的腰间总系着一颗如土豆般大小的铜铃,走哪响哪,一天到晚总是叮叮铛铛。后来我曾专门问过外祖母为何总在我腰间系颗铃铛,外祖母说那是怕我淘气,到处乱跑,她年岁大了,不便找寻,系上铃铛老远就能听见我在哪里,原来外祖母是为了方便寻找。当然也许还有其它的寓意我便不得而知,因为我知道那颗铜铃原是一颗马铃。外祖母家过去也算得上一户殷实人家,亦有过高头大马,那颗铃铛原先曾让那心爱的马儿佩戴过多年。
  自打我上小学以后,外祖母便小心翼翼地把那铃铛收藏起来。当外祖母过世后我有次在清理她老人家的遗物时,发现了那颗擦得纤尘不染,用几层花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那颗铃铛,我不禁潸然泪下。那一次我便郑重地将这颗铃铛带回到我城里的家,堂而皇之地摆在了我的博古架上。每每看到它,我便想起那无忧的童年和我慈爱的外祖母。我倍加珍重地收藏着这颗铜铃,因为它一直伴随着我四十多年的岁月,我想在我出生之前它也许已经存在了好几十年,如果加起来这颗铜铃的历史也近一个世纪了。其实更因为它是我生命历程的见证,是外祖母拳拳爱心的体现,它注满了太多太多的情感因素,已非一般的生活物件所能比拟。收藏起了铜铃,我便收藏了一份怀念,一份童稚,一种亲情。
  人常说岁月来无踪去无影,其实岁月是可以收藏的。某段岁月,某个年代必有其能让人刻骨铭心、一见如故的环境与物品。收藏下这些物件,你便留住了岁月,留住了时代,让某段时日在你这里定格、凝固,你会在这些收藏的物件中感受到瞬间与永恒。
  现今大凡三、四十岁以上年龄的人对“文革”恐是记忆犹新的。“文革”作为一段中国历史上的特殊时期,在中国人的心中烙下了深深的烙印。随着时间的推移,“文革”中的许多物品已成了收藏家们搜寻的目标,从“文革”中走过来的人心里总有一种对那个时代难以言表的情感,看到当时一些极富代表性的物品总能勾起人们对那个时代的回忆,一如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带给我们的那般感受。
  我至今收藏着文革时期的两件物品颇值得我在此炫耀一番(见笑于收藏界的专家喽)。
  一件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杭州“东方红丝织厂敬制”的根据毛主席在北戴河疗养时的一张黑白照片而做成的刺绣画像,画面中毛主席斜坐在一把藤椅上神态自若,慈祥而和蔼地注视着远方,画像的下方是当时的“林副统帅”的亲笔题词“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万岁!”这一行瘦硬的“仿毛体”用大红丝线绣制而成,分外醒目。
  另一件是我省著名人物画家耿建先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创作、陕西人美出版社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张年画:“毛主席教导我们学理论”。画作表现了毛主席在延安窑洞里教导战士们要加强理论学习的情景。画面上毛主席英俊高大,神采奕奕;战士们个个精神抖擞,如饥似渴,围拢着伟大领袖做聆听状,记录状;窑洞外,近处粉红花开,远处宝塔山依稀可见,一片艳阳高照,春光无限的景致……所有的一切无不充分体现出那个时代的创作思想和朴素的阶级感情以及作者对伟大领袖的无比崇敬、爱戴之情。
  这两件艺术品,我想若以收藏家的眼光看,也许不会有太大的经济价值,但对我来说,它足以唤回我对那个时代的回忆与反观,使我的精神得以愉悦,我便认为此物足矣。
  其实收藏的领域宽泛无际,远非我这篇短文所能记述得了,此文也只是从我个人的角度和层面谈了点与收藏有关的话题,仅此而已。
其他文献
导演:肖恩·列维Shawn Levy  主演:斯蒂夫·马丁Steve Martin  伯尼·亨特Bonnie Hunt  希拉里·达芙Hilary Duff  派帕·佩拉度Piper Perabo  汤姆·威林Tom Welling  发行:20世纪福克斯公司20th Century Fox    剧情简介     当代美国平均每个家庭有1.87个孩子。而汤姆·贝克和他的妻子凯特却拥有12个孩子,
期刊
类型:爱情、同志  导演: Eytan Fox  编剧: Avner Bernheimer  演员: Ohad Knoller Yehuda Levi  这次的金马影展“性别越界”单元开幕片中,出现了很难得在台湾出现的以色列长片,而且是一部和喧嚣战火无关的同志电影。这部片子的内容是陈述在以色列的军队中一位士兵与军官深挚相爱的故事。《美丽少年》导演陈俊志对本片爱不释手,不仅强力推荐本片,还亲笔撰写故
期刊
导演/编剧:安东尼·明格拉Anthony Minghella  原著:查尔斯·弗雷泽Charles Frazier  主演:裘德·洛Jude Law   妮可·基曼Nicole Kidman   蕾妮·齐薇格Renee Zelwegger   娜塔丽·波特曼Natalie Portman   发行:米拉麦克斯公司(Miramax Films)    好似南北战争版的《奥德赛》     本片根据曾获
期刊
     
期刊
导演:迈克·纽威尔Mike Newell尼维尔  主演:朱丽娅·罗伯茨Julia Roberts  克尔斯滕·邓斯特Kirsten Dunst  朱丽娅·斯黛尔斯Julia Stiles  玛姬·吉伦荷Maggie Gyllenhaal  玛西亚·盖伊·哈登Marcia Gay Harden  发行:革命电影工作室Revolution Studios  影片被誉为《死亡诗社》的女性版,是奥斯卡影后
期刊
导演/编剧:理查德·柯蒂斯Richard Curtis  主演:休·格兰特Hugh Grant  玛蒂·麦克卡森Martine McCutcheon  艾玛·汤普森Emma Thompson  罗文·阿特金森Rowan Atkinson  阿兰·瑞克曼Alan Rickman  连恩·尼森Liam Neeson  科林·费尔斯Colin Firth  凯拉·奈特莉Keira Knightley  
期刊
因为有了伊力·卡山,才有今日的美国电影,尤其是电影的真实性以及演技方面得到长足发展,他革新了好莱坞电影以及演技形式,是一位值得推崇的有争议性的导演。    五十年前的罪行    1952年,当政治入侵好莱坞,要将所有前共产党员列入黑名单之时,任何人也估计不到伊力·卡山会是一个叛徒,他不单将自己所认识的所有前共产党员的名字交给当时的House Un-American Activities Commi
期刊
     
期刊
“相当难看!”当一位在美国一睹过《女魔头》现场的朋友这样向我描述查里兹·赛隆的时候,我心里对她的崇拜却如同滔滔的江水,连绵不绝;对她的景仰也犹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褪去“魔鬼”的外壳,我们才发现,她就是人间最美的天使。  国家评论协会奖、旧金山影评人协会奖、金球奖,柏林电影节影后……2003年,查里兹·赛隆得到了影评界和观众的交口称赞,一个人包揽了全球几乎所有引人注目的属于女主角的奖项。
期刊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电影呢?如果没有了音乐,它还会不会触摸得到你心灵的深处?  习惯了世界的喧哗,你就很难想象默片时代会是一番何等的景象。想起孙海英在《美丽的大脚》里那段滑稽的配音,忍俊不禁之际也让自己陷入了这样的联想:音乐,究竟在我们的电影中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认识陶龙先生,很是偶然。有了一面之缘以后,再打电话给他,尽管很忙,他还是抽空让我去他家里聊一聊这个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