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至年关,俄罗斯人笑称他们正在进行一场经济领域的“列宁格勒保卫战”。的确,在西方制裁和国际石油价格的双重压力下,俄罗斯正加速越过由增长停滞转向经济衰退的“临界点”,而2014年年末卢布汇率的暴跌更令俄罗斯人感到经济的严冬已经来了。
由于全球经济前景不甚明朗,俄罗斯国内经济增长基础不牢,2014年俄罗斯经济的开局就笼罩在“起步熄火”的阴影中,加之乌克兰危机迅速发酵,更将俄与西方的经贸关系推向破裂边缘,使得2014年俄罗斯关键经济数据十分难看。据俄罗斯央行的最新预测,2014年俄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仅为0.6%,资本净流出或达1340亿美元,而俄经济发展部部长乌柳卡耶夫坦承2014年俄通胀率将超过9%。在石油价格连续探底的影响下,卢布呈现剧烈波动,尽管俄央行已经6次加息,加之投入超过800亿美元外汇储备也未能阻止卢布贬值近60%。
考验——制裁较量
受乌克兰危机影响,2014年俄罗斯与美欧之间展开了制裁与反制裁较量。美国和欧盟已宣布多轮制裁措施,涉及俄罗斯金融、能源和国防等关键领域,而俄罗斯则针锋相对地向美欧等国生产的农产品颁布了进口禁令,并力推本国的进口替代战略。制裁是把双刃剑,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在近日参加俄媒体组织的“与梅德韦杰夫对话”节目时坦承,“俄罗斯经济因制裁大概损失数百亿美元。根据经济学家计算,欧洲经济仅因拒绝履行与俄罗斯的合同以及采取限制措施,2014年损失400亿欧元。”
应当看到,相较于俄贸易禁令对西方的影响,西方的行业制裁给俄罗斯带来的痛感更为强烈:一方面,俄金融体系承载了越来越大的现实压力。为了应对通胀风险、卢布贬值以及日趋紧张的地缘政治形势,俄央行已于2014年6次上调基准利率至17%。俄央行针对经济风险的“预防针”也带来了副作用,俄企业借贷成本和难度大幅增加,生产和投资积极性受到影响,俄经济界对衰退的担忧加剧;另一方面,俄经济面临制裁带来的中长期消极影响,“苦日子”尚未到来。未来一段时间俄罗斯在吸引外国资本和引进先进技术方面将更加困难,从而有可能影响俄罗斯现代化工业基础,迟滞其升级经济结构的进程。俄经济发展部部长乌柳卡耶夫指出,西方已经实行的制裁将长期保留,这不取决于乌克兰局势的发展,而俄罗斯经济将在2016-2017年感受到西方制裁的主要负面影响。
硬伤——石油依赖
根据俄罗斯经济发展部的最新预测,2015年俄国内生产总值将负增长0.8%,这是近五年来俄经济首次面临负增长,而陷入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的“跌跌不休”。俄罗斯投行“复兴资本”的经济学家库兹明指出,2015年俄罗斯经济数据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油价。如果2015年国际油价徘徊在每桶80美元,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将进一步下滑至负增长1.5%。
为什么石油价格对于俄罗斯经济的影响如此之深?对于俄罗斯民众而言目前最直接的感受莫过于油价与卢布汇率的“联动”。国际油价2014年以来持续走低,2015年1月份交割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日前已重挫1.11美元至每桶59.95美元。受此影响,最近卢布汇率不断“刷底线”。2014年12月16日下午卢布再次急剧下挫,在首次跌破70大关后,一度跌至80卢布兑1美元,最高跌幅曾达17.8%。俄罗斯经济界认为,在俄罗斯2014年的财政安排中,油气收入就占全部财政收入的48%,是俄罗斯最主要的外汇收入和预算资金来源,因此卢布从很大程度上属于石油货币。就俄罗斯的现实经济结构而言,卢布汇率也只能跟着国际油价的起伏“随波逐流”。
石油依赖如同俄罗斯经济的“阿喀琉斯之踵”,俄罗斯《公报》评论指出,油价的下降正如海水退潮,长期在高油价掩盖下的俄罗斯经济无法继续“裸泳”,油价越低,暴露的问题就越明显。
未来——东进亚太
残酷的现实令越来越多的俄经济界人士意识到“西方不亮东方亮”,如果欧美市场对俄关闭了大门,那么俄应该转向亚太市场。俄第一副总理舒瓦洛夫于2014年9月在俄罗斯—新加坡高级别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表示,西方制裁将促使俄加强与亚太国家的合作。在西方对俄关闭融资渠道后,俄开始在亚太地区积极物色债券市场。俄联邦储蓄银行行长格列夫表示,该行希望在亚洲证券市场发行债券和融资,而新加坡交易所从各方面来看均是最佳选择。同时,俄大型公司正积极争取亚太资本。因在欧美发债受限,俄企业已大幅缩减了从欧美借贷的规模,现在俄企业新获注资主要来自中国等亚太地区。
在俄积极东进时,中国无疑是最为可靠的战略伙伴,中俄经贸合作的“背靠背”优势正逐渐体现出来。2014年中俄经贸合作亮点频出,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而言都达到了新的层次:一是能源合作取得重大突破。继2014年5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签署了为期30年涉及金额4000亿美元的《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之后,中俄不久前又签署了《关于沿西线管道从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框架协议》;二是中俄金融合作大幅提速。俄总统普京在出席北京APEC峰会时指出,“中俄两国使用本币结算可帮助扩大我们在双边贸易领域的机会,是非常有前景的合作方向。”根据莫斯科证券交易所公布的数据,2014年9月人民币和卢布的交易额较8月大幅提升了60%,达70亿元,成为人民币交易额最高的月份。中俄金融合作下一步除了扩大中俄本币结算外,还将筹建两国各自支付平台和信用评级机构;三是创新合作有望成为中俄合作的新增长点。俄罗斯希望发掘中俄创新合作的巨大潜力,将俄罗斯的前沿技术和中国的转化力、生产力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俄政府还将对创新型企业予以政策倾斜,如在土地租赁、税收等方面给予更多优惠,期待吸引更多的中国公司参与合作。
出路——结构调整
当前俄面临的复杂外部政治、经济环境短期内难获改观,这严重制约了俄2015年的经济增长动力。一方面,2015年对俄投资将由原先预期的增长2%降至负增长3.5%。俄经济发展部副部长韦杰夫指出,这是由于能源价格下跌和市场需求减少,导致社会对石油和天然气领域投资锐减,而汇率损失和成本上升也显著影响了投资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俄政府和民众的钱袋子均面临“缩水”风险。俄财政部预估,受货币贬值和油价低迷影响,2015年俄财政收入将损失5000亿卢布。此外,由于经济增速放缓,俄还有5000亿卢布财政收入可能难以足额收取,而俄居民实际收入也将负增长2.8%。
为了应对经济挑战,俄总统普京在近日发表的国情咨文中开出了“药方”,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尽快实施进口替代战略。普京指出,俄罗斯应尽快摆脱对外国技术和工业产品的依赖,尤其是在石油勘探和开采设备制造等领域;二是激活俄企业活力。政府部门将最大限度地取消对企业的限制和行政检查,同时减轻企业的税负,向新成立的小企业提供为期两年的免税政策;三是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俄罗斯计划将全国道路建设规模提高一倍,为工业加快发展提供完善的交通条件;四是俄将继续保持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普京指出,俄不会放任卢布汇率成为金融投机对象。俄央行此前也表示,实施卢布自由浮动汇率制并不意味着央行彻底退出外汇市场,在金融稳定受到威胁时央行仍会进行外汇业务性干预;五是俄将大赦离岸资本。普京指出,只要这些离岸资本能够返回俄罗斯国内,俄将不追究这些离岸资本持有人的责任,也不对这些离岸资本征税。
俄罗斯经济此时泥足深陷有多方面因素,但是俄经济的下行压力更多地来自于转型压力,其根本仍在于俄经济结构调整方面的长年“欠账”。俄罗斯经济已经历了1998年、2008年等多次危机,其原料出口型经济结构的脆弱性早已暴露无遗。应当看到,如要摆脱经济危机频发的周期律,救市措施仅能用来救急,结构调整方能强身。此次俄罗斯及时给出经济“药方”固然重要,但要想“疗效”好,更关键的是随后的“配药”、“服药”过程,不能再重蹈经济回稳即“停药”的覆辙。
由于全球经济前景不甚明朗,俄罗斯国内经济增长基础不牢,2014年俄罗斯经济的开局就笼罩在“起步熄火”的阴影中,加之乌克兰危机迅速发酵,更将俄与西方的经贸关系推向破裂边缘,使得2014年俄罗斯关键经济数据十分难看。据俄罗斯央行的最新预测,2014年俄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仅为0.6%,资本净流出或达1340亿美元,而俄经济发展部部长乌柳卡耶夫坦承2014年俄通胀率将超过9%。在石油价格连续探底的影响下,卢布呈现剧烈波动,尽管俄央行已经6次加息,加之投入超过800亿美元外汇储备也未能阻止卢布贬值近60%。
考验——制裁较量
受乌克兰危机影响,2014年俄罗斯与美欧之间展开了制裁与反制裁较量。美国和欧盟已宣布多轮制裁措施,涉及俄罗斯金融、能源和国防等关键领域,而俄罗斯则针锋相对地向美欧等国生产的农产品颁布了进口禁令,并力推本国的进口替代战略。制裁是把双刃剑,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在近日参加俄媒体组织的“与梅德韦杰夫对话”节目时坦承,“俄罗斯经济因制裁大概损失数百亿美元。根据经济学家计算,欧洲经济仅因拒绝履行与俄罗斯的合同以及采取限制措施,2014年损失400亿欧元。”
应当看到,相较于俄贸易禁令对西方的影响,西方的行业制裁给俄罗斯带来的痛感更为强烈:一方面,俄金融体系承载了越来越大的现实压力。为了应对通胀风险、卢布贬值以及日趋紧张的地缘政治形势,俄央行已于2014年6次上调基准利率至17%。俄央行针对经济风险的“预防针”也带来了副作用,俄企业借贷成本和难度大幅增加,生产和投资积极性受到影响,俄经济界对衰退的担忧加剧;另一方面,俄经济面临制裁带来的中长期消极影响,“苦日子”尚未到来。未来一段时间俄罗斯在吸引外国资本和引进先进技术方面将更加困难,从而有可能影响俄罗斯现代化工业基础,迟滞其升级经济结构的进程。俄经济发展部部长乌柳卡耶夫指出,西方已经实行的制裁将长期保留,这不取决于乌克兰局势的发展,而俄罗斯经济将在2016-2017年感受到西方制裁的主要负面影响。
硬伤——石油依赖
根据俄罗斯经济发展部的最新预测,2015年俄国内生产总值将负增长0.8%,这是近五年来俄经济首次面临负增长,而陷入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的“跌跌不休”。俄罗斯投行“复兴资本”的经济学家库兹明指出,2015年俄罗斯经济数据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油价。如果2015年国际油价徘徊在每桶80美元,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将进一步下滑至负增长1.5%。
为什么石油价格对于俄罗斯经济的影响如此之深?对于俄罗斯民众而言目前最直接的感受莫过于油价与卢布汇率的“联动”。国际油价2014年以来持续走低,2015年1月份交割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日前已重挫1.11美元至每桶59.95美元。受此影响,最近卢布汇率不断“刷底线”。2014年12月16日下午卢布再次急剧下挫,在首次跌破70大关后,一度跌至80卢布兑1美元,最高跌幅曾达17.8%。俄罗斯经济界认为,在俄罗斯2014年的财政安排中,油气收入就占全部财政收入的48%,是俄罗斯最主要的外汇收入和预算资金来源,因此卢布从很大程度上属于石油货币。就俄罗斯的现实经济结构而言,卢布汇率也只能跟着国际油价的起伏“随波逐流”。
石油依赖如同俄罗斯经济的“阿喀琉斯之踵”,俄罗斯《公报》评论指出,油价的下降正如海水退潮,长期在高油价掩盖下的俄罗斯经济无法继续“裸泳”,油价越低,暴露的问题就越明显。
未来——东进亚太
残酷的现实令越来越多的俄经济界人士意识到“西方不亮东方亮”,如果欧美市场对俄关闭了大门,那么俄应该转向亚太市场。俄第一副总理舒瓦洛夫于2014年9月在俄罗斯—新加坡高级别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表示,西方制裁将促使俄加强与亚太国家的合作。在西方对俄关闭融资渠道后,俄开始在亚太地区积极物色债券市场。俄联邦储蓄银行行长格列夫表示,该行希望在亚洲证券市场发行债券和融资,而新加坡交易所从各方面来看均是最佳选择。同时,俄大型公司正积极争取亚太资本。因在欧美发债受限,俄企业已大幅缩减了从欧美借贷的规模,现在俄企业新获注资主要来自中国等亚太地区。
在俄积极东进时,中国无疑是最为可靠的战略伙伴,中俄经贸合作的“背靠背”优势正逐渐体现出来。2014年中俄经贸合作亮点频出,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而言都达到了新的层次:一是能源合作取得重大突破。继2014年5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签署了为期30年涉及金额4000亿美元的《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之后,中俄不久前又签署了《关于沿西线管道从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框架协议》;二是中俄金融合作大幅提速。俄总统普京在出席北京APEC峰会时指出,“中俄两国使用本币结算可帮助扩大我们在双边贸易领域的机会,是非常有前景的合作方向。”根据莫斯科证券交易所公布的数据,2014年9月人民币和卢布的交易额较8月大幅提升了60%,达70亿元,成为人民币交易额最高的月份。中俄金融合作下一步除了扩大中俄本币结算外,还将筹建两国各自支付平台和信用评级机构;三是创新合作有望成为中俄合作的新增长点。俄罗斯希望发掘中俄创新合作的巨大潜力,将俄罗斯的前沿技术和中国的转化力、生产力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俄政府还将对创新型企业予以政策倾斜,如在土地租赁、税收等方面给予更多优惠,期待吸引更多的中国公司参与合作。
出路——结构调整
当前俄面临的复杂外部政治、经济环境短期内难获改观,这严重制约了俄2015年的经济增长动力。一方面,2015年对俄投资将由原先预期的增长2%降至负增长3.5%。俄经济发展部副部长韦杰夫指出,这是由于能源价格下跌和市场需求减少,导致社会对石油和天然气领域投资锐减,而汇率损失和成本上升也显著影响了投资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俄政府和民众的钱袋子均面临“缩水”风险。俄财政部预估,受货币贬值和油价低迷影响,2015年俄财政收入将损失5000亿卢布。此外,由于经济增速放缓,俄还有5000亿卢布财政收入可能难以足额收取,而俄居民实际收入也将负增长2.8%。
为了应对经济挑战,俄总统普京在近日发表的国情咨文中开出了“药方”,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尽快实施进口替代战略。普京指出,俄罗斯应尽快摆脱对外国技术和工业产品的依赖,尤其是在石油勘探和开采设备制造等领域;二是激活俄企业活力。政府部门将最大限度地取消对企业的限制和行政检查,同时减轻企业的税负,向新成立的小企业提供为期两年的免税政策;三是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俄罗斯计划将全国道路建设规模提高一倍,为工业加快发展提供完善的交通条件;四是俄将继续保持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普京指出,俄不会放任卢布汇率成为金融投机对象。俄央行此前也表示,实施卢布自由浮动汇率制并不意味着央行彻底退出外汇市场,在金融稳定受到威胁时央行仍会进行外汇业务性干预;五是俄将大赦离岸资本。普京指出,只要这些离岸资本能够返回俄罗斯国内,俄将不追究这些离岸资本持有人的责任,也不对这些离岸资本征税。
俄罗斯经济此时泥足深陷有多方面因素,但是俄经济的下行压力更多地来自于转型压力,其根本仍在于俄经济结构调整方面的长年“欠账”。俄罗斯经济已经历了1998年、2008年等多次危机,其原料出口型经济结构的脆弱性早已暴露无遗。应当看到,如要摆脱经济危机频发的周期律,救市措施仅能用来救急,结构调整方能强身。此次俄罗斯及时给出经济“药方”固然重要,但要想“疗效”好,更关键的是随后的“配药”、“服药”过程,不能再重蹈经济回稳即“停药”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