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做菜从来不看菜谱,觉得看菜谱做饭就失去了想象力。
她过日子也从来不造计划,女儿该来的时候就来了,像一份上帝的礼物。
十年后,“重庆江边一个贫民窟长大的丑小鸭”已经成了泰晤士河畔的白天鹅。1998年8月9日,虹影的照片出现在英国第一大报《泰晤士报》头版关于《饥饿的女儿》的评论旁边。十年后,这本“半自传体小说”已翻译成十余个国家的文字出版。
这个因“食”与“性”双重“饥饿”而虚无、阴郁、叛逆、绝望的“女儿”,跟文学与生活达成了默契,平静而顺畅。
越琐屑越幸福
北京和英国的家,属于她和丈夫,以及刚满一岁的小女儿。
虹影和丈夫韦蔼德是三年前认识的,他是一位对中国历史感兴趣的作家,出过三本历史小说,还有一个身份是英国怡和公司的中国总代理。虹影的前一段婚姻,曾被很多人称为“文坛绝配”,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继续。这一段婚姻,虽然没有那么多跌宕起伏,却多了许多平凡的幸福。
仅仅四年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虹影还说,“我认为不是每个人都有传宗接代的义务,这种事我觉得别人可能做得会比我更好,我觉得我的使命就是写作,写又好又多的小说。”几年后,她却自动选择了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争吵和麻烦”的小东西。
如今名叫瑟柏的小东西一岁了,已经会咿咿呀呀地说中、英、意等语言,而且很喜欢“看书”。“有时我要朗诵书,她就在房间跟我抢着看,典型的要书、不要玩具型。不过我不喜欢她成为作家,成为摇滚明星更好。”很难想象,生性古灵精怪的虹影,说起孩子与家,竟是一脸陶醉,和任何一个沉浸在世俗幸福里的主妇一样。
在伦敦,他们住在郊外一个安静的小镇上,木头房子被一些高大的树木掩映。那里幽静的街道上,常常可以见到一家三口散步的身影。“我们是邻居中最受欢迎的人,因为我们家的中国菜已经远近有名。”两人都在家的时候,晚餐会做得丰盛一些。有时为了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他们会提前两周到好几个超市完成采购。开车的时候她喜欢听音乐,听新闻,小女儿和狗就在后座跟着音乐晃动尖叫。这些从前会认为“麻烦”的细节,如今却让虹影感到惊喜和快乐。
韦蔼德也是经常在家里工作,但两人互不打扰,各自看书写作,日子平静而有规律。 “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儿,就是收拾屋子和准备早餐,我要让我的家人在看不见一丝灰尘的屋子里享受阳光早餐。然后,再开始别的事情。”思考文学和哲学的脑袋,同样可以思考琐屑的家事。
早年的虹影,外表柔弱而内心狂野,充满了“宏大叙事”和崇高理想,在伦敦和北京沉静下来,却意外地发现了许多与“宏大”不同的细小幸福。“幸福就是由琐碎的细节构成的,甚至是越琐屑越幸福。”
通向心的通道还是心
虹影旅居英伦已近20年。但她的根在中国,她的文化基因是中国文化,和老外缔结婚姻,仍然免不了因文化差异引起的争论和家事上的分歧。一旦争吵,虹影因为英文不流利吵不过他,常常一生气摔门而去。投降的总是这个英国新好男人,他说:“为什么每次都是我主动和解?因为我更爱你,亲爱的。”
说起先生,虹影流露出小女人的娇柔和任性。在“原则问题”上绝不让步,也不会轻易认输。为了在她的过于“强硬”与先生的过于“软弱”之间找取平衡,两人订了个“三分钟”协议,无论谁对谁错,吵架后两个人和解都不能超过三分钟。而虹影也学会了主动让步,嘴皮子仗一打完,就温柔地哄丈夫:“好好,算了算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不知是不是跟深入骨髓的“饥饿”记忆有关,如今的虹影对美食称得上热爱。她对先生经常“妥协”的补偿是绝不让男人进厨房,每天都给他和女儿做不同的菜美味的汤。
韦蔼德喜欢吃中国菜,尤其是虹影亲自下厨做的地道的重庆菜。“每次回国,我都会带很多可以让我尽情发挥天才厨艺的调料。”她神秘地一笑,“那可是我的制胜法宝。”
一次在机场行李超重,原因是她随身携带了一只泡菜坛子。飞机很快就要起飞了,紧急关头,她找到英航的机长,送了一本自己的新书。奇迹出现了,机长大手一挥:“小姐,为您效劳是我的荣幸。”
“虹就是这样一个让你常常感到意外和惊喜的女人。”韦蔼德笑着插话。
虹影的厨房里有抽油烟机、洗碗机、微波炉……应有尽有,切菜的地方很宽大,还有很多大小不一的柜子,冰箱有两个。这些都是虹影的臣民,“我喜欢做厨房里的女王”。她把厨房弄得非常漂亮,周围挂了很多画,都是北欧流行的超现实风格的那种画。厨房是“闲人莫入”的一块禁地,只有非常亲密的人,才被她允许走进厨房。丈夫偶尔会在她做饭的时候呆在厨房里面,但他一般都是和女儿在一旁玩耍,虹影会时不时地给老公和女儿一块“菜板肉”,让他们先尝尝“等待”味道。
“我做菜从来不看菜谱,觉得看菜谱做饭就失去了想象力。”这个富于创造的女子将写作的才情在厨房里挥洒得淋漓尽致,而厨艺的臻进又给她的创作带来了丰富的灵感——新书《我这好厨娘》算得是厨房结出的第一枚果。
当然,更大的收获还是家人的健康和快乐。有人说:通向男人的心,是通过他的胃。虹影则认为通向爱人的心的通道,永远只能是心而不是别的。说到这里她爆发了著名的“虹式大笑”:“如果你那样想的话,就太把自己放低了吧。其实,既是为了别人,也是为了自己。”
婚姻是一部小说
一身宽大齐膝的白色休闲衬衣,一条绿松石的蓝色项链衬着挽起的头发、乌黑的眉眼,刺绣的软底布鞋的虹影谈笑间少了美女作家的尖锐,多了居家女人的温婉和母性。
“虽然我的作品中出现过很多惊心动魄的爱情故事,但我自己的生活可不是作品中的那样。”虹影笑说。生活的历炼,让她已经习惯在平常生活中寻找激情与浪漫。
有一次,虹影发现戒指不见了,便闷闷不乐。韦蔼德见状安慰她:“亲爱的,一定是被小鸟衔走了,它们会把戒指送给自己的情人!”这些普通的话语和举动,成为他们婚姻保鲜的秘诀。前提是,你要有激情和灵感去发掘,喜欢做菜的虹影把这两样比作是幸福的调料。
她拿出一张和英国丈夫的蜜月照,“我们之间完全是男女平等的。比如他在决定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都会想到我的感受,我在说‘不’的时候也会想想怎样和他沟通并和解。”
5月11日,虹影带着英国老公和女儿在家乡重庆参加“德中同行·走进重庆”中德文化交流活动,这个儒雅、幽默、待人和善的老外得到了家乡读者的喜欢。第二天,还在重庆的虹影一家见证了重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很快,她知道这是一次震中在四川汶川、波及面广、震级高的特大地震。虹影哭着对韦蔼德说,一定要为家乡做点什么。接下来的日子,虹影捐出了今年收到的国内稿费,并跟朋友们一起募捐。
这个女人的美丽再一次震撼了韦蔼德。而丈夫的支持关怀又让虹影更加珍惜眼前。
从前,她是个天马行空的人。经常独自周游列国,一会儿在法国、一会儿在西班牙、一会儿在马尼拉、一会儿在中国,永远都是一个流浪人。 “可现在,情况不同了,女儿是上帝给我的最好的礼物,我得好好履行这份‘职责’。”天马行空的人喜欢上了丈夫和女儿这两个牵挂和“拖累”。
家让女人改变。曾经有一段时间,虹影也吃惊于自己的变化,写作时不再正襟危坐,神情严肃,桌上不再有乱仍的书和纸,不再一天工作15个小时,更不会半夜里翻身起来涂几句话。这种状态不知不觉影响着她的创作,她的笔仍然锋利,但多了很多快乐。
对于视写作为生命的虹影来说,婚姻也是一部小说。但有的小说粗制滥造,经不起检验,好看、有价值的小说一定是用心血写就的。婚姻这部“鸿篇巨制”,虹影才刚刚开了头,她希望若干年后,它和她的作品一样,都是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