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基本条件
1.国家宏观政策的导向
十七大报告表明,创业将成为我国解决就业难题的重要途径,国家将出台各种鼓励就业的措施并推动人们转变就业观念。未来国家财政将加大向民生倾斜,增加对教育、公共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使更多群众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十七大为大学生创业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十七大以来,政府、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越来越大、认可度越来越高。一方面鼓励支持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另一方面还专门建立了大学生创业专项资金,鼓励大学生创业。许多地方大学生和下岗失业人员开办企业还可在贷款时获得政府提供的担保,并在所得税等税收方面获得优惠。
2.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时代要求我们培养创业型人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都要做一个相应的补充完善,应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学校的实际作出相应的调整。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上,增加“培养创业型人才”这个目标。这比原有的培养目标具有更高的层次,具有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更具有核心竞争力。从而将创业教育纳入到专业教学计划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来。
3.创业教育的教材
创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多学科的综合性,内容丰富,涉及法学、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组织行为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的专业知识。而创业教育并不是这些学科知识内容的简单累积,而是需要根据教学目标攫取创业教育所必须的成分并进行系统的整合,编制出适合的教材。
创业教育的教材宜根据地域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特点自编,与国家及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相适应,或相似、相近地域相类似学校联合编制。教材的参编成员除学校教师外,还需要吸纳创业成功人士、企业人员、相关管理单位如工商、税务、保险、司法等部门的业务人员,或经由上述企事业单位熟悉创业流程、法律政策的人员进行审核。
4.创业教育的教师
创业是一种在相应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性活动,需要理论的指导,更需要经验的传授。高职创业教育的教师配置是关键,教师的素质对创业教育的质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创业教育的教师应该经过了创业实践,具有一定的创业经验,否则只会纸上谈兵,不可能深入透彻地剖析创业实践的症结所在。聘请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成功创业者、专业人士参与教学,可以弥补专职教师自身的不足,为教学提供参照性和示范性内容,增强创业教育的实质性效果。
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1.从教学的组织形式角度划分,创业教育课程包括理论类课程、实务类课程和职业与就业类课程
创业理论类课程是指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的理论类课程及能够开启学生想象力的艺术类课程。如:创造学、创新思维、创业财务管理、创业心理学、成功学等。但这些课程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开设,需要提取与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的内容,并且把它们进行有机的整合。
创业实务类课程是指通过创新实验、创新课题设计立项、创业模拟等方式,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发、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科研动手能力,指导学生创业团队的组建与运行。如:市场调查分析预测和市场策划、项目可行性分析及评估与开发、融资方式、人力资源管理、成长型企业运行管理等。
职业与就业类课程是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职业生涯与灵活就业的课程,通过这类课程的开设,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能力对创业的影响,分析自己的创业潜质,找准自己的创业位置,规划自己的创业之路。如: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预测与指导、就业指导等。
2.从专业教学计划角度划分,创业教育课程包含计划内课程和计划外课程两类课程
计划内课程也就是列入专业教学计划的课程,有两种开课形式:一种是独立开设的必修课和选修课,进行系统的创业教学;另外一种是将创业教育贯穿到其他课程教学中,在其他课程中有机地、自然而然地融入创业教育的内容。
创业教育的必修课,应该结合学校实际、本地区实际自编教材,以案例为主。内容为创业概念、创业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精神等等。具体为谈判的技巧、如何与人合作、如何创办公司、如何申请专利、如何提高情商、如何提高心理调节能力等。
创业教育要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有机结合。将创业教育贯穿到其他课程教学中,在其他课程中有机地、自然而然地融合创业教育的内容是创业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如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进行事业心、进取心、敬业精神、开拓精神、协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等方面的教育。
从理论上讲,每一个教师都可以成为创业教育者,每一门课程都可以成为创业教育课程。第一,教师的事业心、进取心、敬业精神、开拓精神、协作精神等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无声的教育;教师本身具有的科技创新能力、教学创新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其实也是一种创业,也对学生产生着影响。第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形式的改革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是一种创新教育。第三,教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当前在工艺、技术、设备上还没有解决的难题介绍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新欲。当前在职业教育中所推行的研究型教学主要是因为教师习惯于书本知识的满堂灌,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研究型教学的主旨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能力。
计划外的课程,主要通过第二课堂实施。通过组织讲座、组织培训,形成创业理念;通过组织参观、组织访问,培养创业意识;通过组织竞赛、创办虚拟公司,尝试创业实践,提高创业能力。
3.从课程的表现形式角度划分,创业教育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显性的创业教育课程是指通过正规的课堂教育教学途径向学生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创业兴趣的课程;隐性的创业教育课程是指通过创设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和实施一系列创业活动、创业实践等间接方式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的课程。例如通过对创业成功人士的调查、采访体会创业过程的酸甜苦辣,了解创业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事业初创时的工作流程、守业发展时期的注意事项,从而获得创业的间接经验。
创业教育的课程教学模式
学生是创业教育的主体,在创业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各项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开展各方面的创业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探索性、研究性学习,师生合作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发生思维的碰撞,促使学生迸发出创业的火花。
在课程教学模式上,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位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等等都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案例教学是创业教育的重要方式。典型的案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使学生感悟创业理念,理解创业途径。情景教学将学生置于创业的氛围中,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体验创业实践。工位教学是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创业教育模式,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寻求岗位创新。
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很重要。听到的也许会忘掉,看到的也许能记住,但做过的才能真正明白。通过实践边学边做边思索,从而消化、体会、理解、加深创业知识。以社会、企业为课堂,以成功人士为案例,以特邀佳宾现身说法组织创业实践,通过参观、考察走进企业,接近成功创业者,直观了解企业运作、岗位创新。活动归来谈感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所听、所见、所思、所获。一方面,强化考察效果,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强化创业意识,激发创业热情,缩短书本知识与实际运作间的距离。
第二课堂教学形式是创业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形式,具有形式多样、载体丰富、内容殷实、效果显著的特点。通过橱窗、广播、校报、板报、灯箱、校园网等媒体介绍创业知识、宣传创业成功人士,营造创业氛围,培养创业意识。通过科技小制作、小发明、创业方案设计竞赛、组织创业协会、开展户外拓展训练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自信心、合作心、竞争性等心理品格,实施创业训练,培养创业能力。
创业教育的课程评价
创业教育的课程考核宜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重在过程,最终取得创业教育学分。形成性考核重在平时学生的参与度、认真度及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程度。终结性考核形式多样,可以单项测试,也可以综合测试;可以书面测试,也可以口试答辩;可以单人测试,也可以团队测试;可以理论考核,也可以创业模拟考核。总之,不管什么样的考核形式都以发现学生的创业特长和潜质、塑造学生的创业素质、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为目的。如创业模拟考核以创业设计的合理、合法、可行为标准,成绩的评定以等级为宜,注意学生个性的特殊性。创业教育的课程评价以激励为主,否则不合理的考核设计和评价会打击学生创业的信心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胡春光等.大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强化创业教育[J].大学教育科学,2005(2):50.
[2]刘彦.浅谈高等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4):43.
[3]刘素婷.论高职生的创业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7(3):7.
[4]彭钢.创业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1.国家宏观政策的导向
十七大报告表明,创业将成为我国解决就业难题的重要途径,国家将出台各种鼓励就业的措施并推动人们转变就业观念。未来国家财政将加大向民生倾斜,增加对教育、公共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使更多群众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十七大为大学生创业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十七大以来,政府、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越来越大、认可度越来越高。一方面鼓励支持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另一方面还专门建立了大学生创业专项资金,鼓励大学生创业。许多地方大学生和下岗失业人员开办企业还可在贷款时获得政府提供的担保,并在所得税等税收方面获得优惠。
2.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时代要求我们培养创业型人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都要做一个相应的补充完善,应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学校的实际作出相应的调整。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上,增加“培养创业型人才”这个目标。这比原有的培养目标具有更高的层次,具有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更具有核心竞争力。从而将创业教育纳入到专业教学计划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来。
3.创业教育的教材
创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多学科的综合性,内容丰富,涉及法学、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组织行为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的专业知识。而创业教育并不是这些学科知识内容的简单累积,而是需要根据教学目标攫取创业教育所必须的成分并进行系统的整合,编制出适合的教材。
创业教育的教材宜根据地域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特点自编,与国家及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相适应,或相似、相近地域相类似学校联合编制。教材的参编成员除学校教师外,还需要吸纳创业成功人士、企业人员、相关管理单位如工商、税务、保险、司法等部门的业务人员,或经由上述企事业单位熟悉创业流程、法律政策的人员进行审核。
4.创业教育的教师
创业是一种在相应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性活动,需要理论的指导,更需要经验的传授。高职创业教育的教师配置是关键,教师的素质对创业教育的质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创业教育的教师应该经过了创业实践,具有一定的创业经验,否则只会纸上谈兵,不可能深入透彻地剖析创业实践的症结所在。聘请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成功创业者、专业人士参与教学,可以弥补专职教师自身的不足,为教学提供参照性和示范性内容,增强创业教育的实质性效果。
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1.从教学的组织形式角度划分,创业教育课程包括理论类课程、实务类课程和职业与就业类课程
创业理论类课程是指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的理论类课程及能够开启学生想象力的艺术类课程。如:创造学、创新思维、创业财务管理、创业心理学、成功学等。但这些课程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开设,需要提取与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的内容,并且把它们进行有机的整合。
创业实务类课程是指通过创新实验、创新课题设计立项、创业模拟等方式,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发、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科研动手能力,指导学生创业团队的组建与运行。如:市场调查分析预测和市场策划、项目可行性分析及评估与开发、融资方式、人力资源管理、成长型企业运行管理等。
职业与就业类课程是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职业生涯与灵活就业的课程,通过这类课程的开设,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能力对创业的影响,分析自己的创业潜质,找准自己的创业位置,规划自己的创业之路。如: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预测与指导、就业指导等。
2.从专业教学计划角度划分,创业教育课程包含计划内课程和计划外课程两类课程
计划内课程也就是列入专业教学计划的课程,有两种开课形式:一种是独立开设的必修课和选修课,进行系统的创业教学;另外一种是将创业教育贯穿到其他课程教学中,在其他课程中有机地、自然而然地融入创业教育的内容。
创业教育的必修课,应该结合学校实际、本地区实际自编教材,以案例为主。内容为创业概念、创业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精神等等。具体为谈判的技巧、如何与人合作、如何创办公司、如何申请专利、如何提高情商、如何提高心理调节能力等。
创业教育要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有机结合。将创业教育贯穿到其他课程教学中,在其他课程中有机地、自然而然地融合创业教育的内容是创业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如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进行事业心、进取心、敬业精神、开拓精神、协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等方面的教育。
从理论上讲,每一个教师都可以成为创业教育者,每一门课程都可以成为创业教育课程。第一,教师的事业心、进取心、敬业精神、开拓精神、协作精神等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无声的教育;教师本身具有的科技创新能力、教学创新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其实也是一种创业,也对学生产生着影响。第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形式的改革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是一种创新教育。第三,教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当前在工艺、技术、设备上还没有解决的难题介绍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新欲。当前在职业教育中所推行的研究型教学主要是因为教师习惯于书本知识的满堂灌,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研究型教学的主旨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能力。
计划外的课程,主要通过第二课堂实施。通过组织讲座、组织培训,形成创业理念;通过组织参观、组织访问,培养创业意识;通过组织竞赛、创办虚拟公司,尝试创业实践,提高创业能力。
3.从课程的表现形式角度划分,创业教育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显性的创业教育课程是指通过正规的课堂教育教学途径向学生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创业兴趣的课程;隐性的创业教育课程是指通过创设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和实施一系列创业活动、创业实践等间接方式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的课程。例如通过对创业成功人士的调查、采访体会创业过程的酸甜苦辣,了解创业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事业初创时的工作流程、守业发展时期的注意事项,从而获得创业的间接经验。
创业教育的课程教学模式
学生是创业教育的主体,在创业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各项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开展各方面的创业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探索性、研究性学习,师生合作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发生思维的碰撞,促使学生迸发出创业的火花。
在课程教学模式上,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位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等等都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案例教学是创业教育的重要方式。典型的案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使学生感悟创业理念,理解创业途径。情景教学将学生置于创业的氛围中,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体验创业实践。工位教学是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创业教育模式,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寻求岗位创新。
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很重要。听到的也许会忘掉,看到的也许能记住,但做过的才能真正明白。通过实践边学边做边思索,从而消化、体会、理解、加深创业知识。以社会、企业为课堂,以成功人士为案例,以特邀佳宾现身说法组织创业实践,通过参观、考察走进企业,接近成功创业者,直观了解企业运作、岗位创新。活动归来谈感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所听、所见、所思、所获。一方面,强化考察效果,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强化创业意识,激发创业热情,缩短书本知识与实际运作间的距离。
第二课堂教学形式是创业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形式,具有形式多样、载体丰富、内容殷实、效果显著的特点。通过橱窗、广播、校报、板报、灯箱、校园网等媒体介绍创业知识、宣传创业成功人士,营造创业氛围,培养创业意识。通过科技小制作、小发明、创业方案设计竞赛、组织创业协会、开展户外拓展训练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自信心、合作心、竞争性等心理品格,实施创业训练,培养创业能力。
创业教育的课程评价
创业教育的课程考核宜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重在过程,最终取得创业教育学分。形成性考核重在平时学生的参与度、认真度及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程度。终结性考核形式多样,可以单项测试,也可以综合测试;可以书面测试,也可以口试答辩;可以单人测试,也可以团队测试;可以理论考核,也可以创业模拟考核。总之,不管什么样的考核形式都以发现学生的创业特长和潜质、塑造学生的创业素质、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为目的。如创业模拟考核以创业设计的合理、合法、可行为标准,成绩的评定以等级为宜,注意学生个性的特殊性。创业教育的课程评价以激励为主,否则不合理的考核设计和评价会打击学生创业的信心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胡春光等.大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强化创业教育[J].大学教育科学,2005(2):50.
[2]刘彦.浅谈高等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4):43.
[3]刘素婷.论高职生的创业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7(3):7.
[4]彭钢.创业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