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首先通过对园林生态规划的涵义进行了阐述,接着对生态规划设计理论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最后重点探讨了生态理念在园林施工中的融入措施。
【关键词】生态理念,园林施工,融入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生态园林的建造是随同现代城市的高速发展而不断完善的,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的生态规划变成园林景观规划的发展趋势,园林景观的生态规划是融入人与自然的路径和手法。
二、园林生态规划的涵义
1、生态规划的含义
生态规划是应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根据经济、社会、自然等方面的信息,从宏观、综合的角度,参与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研究和决策,并提出合理开发战略和开发层次,以及相应的土地及资源利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措施。从整体效益上,使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关系相协调,并创造一个适合人类舒适和谐的生活与工作的环境。
2、园林生态规划的涵义
园林生态规划的涵义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去理解。广义的园林生态规划是从区域的整体性出发,在大范围内进行园林绿化,通过园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建设,使区域生态系统的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特别是人居环境的改善,促使整个区域生态系统向着总体生态平衡的方向转化,实现城乡一体化,大地园林化。
狭义的园林生态规划主要是以城市(镇)为中心的范围内,特别是在城市(镇)用地范围内,根据各种不同功能用途的园林绿地,进行合理布置,使园林生态系统改善城市小气候,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条件,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营建卫生、清洁、美丽、舒适的城市。由此可见,园林生态规划的任务应包括确定城市各类绿地的用地指标,选定各项绿地的用地范围,合理安排整个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布局方式。
三、生态规划设计理论的应用现状
各类生态学,包括植物生态学、水文生态学、环境生态学、污染生态学、森林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等,都在景观设计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生态学中的整体论、系统论和协调机制更是指导景观设计的根本理论。随着生态学的发展,景观生态学理论逐渐完善并且对大范围景观规划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景观设计中,景观设计师应注重将生态科学技术和景观美学原则相结合,创造出完美的景观作品。
尽管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生态思想已经被融入到规划构架中。但是,由于以能量流和物质流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学和以空间结构为研究对象的景观规划之间缺乏连接的共同点,直接把生态学应用到景观规划具有很大困难。80年代以来,以研究景观要素(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关联及景观整体结构、功能和变化为主的景观生态学则弥补了生态学的这一缺陷,从而得以迅速发展起来。园林景观生态学专注于土地或景观,利用空间和生态系统在一定的范围内达到特定的美学效果。另外,景观生态学是在完整的格局内操作,并且在不需要完全了解外部细节的情况下理解整体或所有系统。这种整体和跨领域的研究方式克服了传统上郊区和都市景观的差异性,提供了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澳德姆的“分室模型”提出了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哈贝在此基础上将景观生态学思想应用于景观规划设计,并在1986年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景观生态规划方法。
四、生态理念在园林施工中的融入措施
1、因地制宜地,加强沟通,促进多方合作
在生态园林建设施工中,无论是施工方、投资方,还是设计方,大家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营造最佳的园林景观效果,将园林工程安全、顺利高质量的完成。生态园林的施工过程,不仅是施工方的任务和责任,更需要投资方和设计方的鼎力配合。生态园林施工的技术管理需要施工方的具体实施、投资方的资金保证、设计方的技术支持,缺少任何一方的支持,施工的技术管理都难以落实和实施。生态园林的创建大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空白的土地环境中描绘蓝图从无到有地加以创建。另一种是在尽量保留原有的生态环境,地形地貌,在原有环境基础上因地制宜地设计建造房屋以及创建生态环境,从工程设计开始,就贯彻如何保护和充分利用原有生态环境和资源,比如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和大树,而原有的地形地貌是千百年形成的,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并且是不可复制的。这样创建的生态环境将是别具一格,富有特色的生态环境。那种大量挖取山体,填平土地后再人为的建造,往往难以形成独特的效果。
2、重视现场施工的技术管理
生态园林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是施工技术实施的具体过程。生态园林施工技术的制定是在园林工程开始前,由专业设计人员因地制宜根据实地测量结果和科学的分析,进而制定适合该项目的园林施工技术预案。如大树的保护或科学移植和养护,环保材料的应用,水土保持的措施等等。但是在现场施工中,由于受外在各种因素的影响,施工的技术预案往往与实际情况有某些差异,这就要求现场技术管理人员要及时发现问题,并积极与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沟通、交流,结合实际情况,保证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和整体效果不受外在因素的影响。
3、提高栽植人员的整体素质
生态园林施工中,乔灌木、花草等植物的栽植是其中最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植物的栽植并不是简单的“栽栽花”、“種种树”,而是一项技术性和审美要求极高的工作。生态园林的设计较注重品种的多样性,各种植物高矮错落以及方向的搭配,还有颜色的搭配,栽植人员的经验和审美观直接关系到植物造景的整体效果,工人操作的方法和技术也直接影响到植物的成活率。栽植人员必须要有责任心,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提升,以适应现代生态园林施工的植物栽植技术要求。由于每个园林工程项目的施工环境条件和设计要求相差都较大,而大部分的园林绿化施工企业人员的流动性也很大,这就要求园林工程施工单位还要经常性的大力加强施工人员队伍的技术培训和建设,优化劳动组合,严格劳动纪律,明确岗位职责,提高园林栽植和其他工种人员的整体素质。坚持科学、合理、高效的施工原则。
4、网络技术在生态园林施工中的运用
(一)、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组织施工
生态园林施工中,可以充分利用时差,从全局出发,更好的运用和协调人力、物力,使全部施工人员在时间和空间上保持生产活动的相互协调,各项资源在各个园林工程项目和工程中得到合理调配,尽量避免延工、等工、窝工的现象,从而缩短各区域的施工周期,确保植物有更高的成活率,从而提高园林工程的经济收益。
(二)、应用网络计划技术促进施工
网络技术在生态园林工程中的应用,一方面,通过对生态园林工程部分单体工程的组合,进一步扩大施工的全面性。另一方面,施工区域的划分即使网络总图清晰、易于观察,有增加了计划的灵活性和多样化,便于单一施工计划的修改和完善。因此,网络计划在加快生态园林施工的进度和工程的全面的宏观调控也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
5、生态园林施工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一)、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生态园林施工技术的发展,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要在不断摸索、研究的过程中,以创新的形式向前发展。园林施工技术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个门类,它在很多方面与其他行业的技术是相通的,但是它也有着自己的显著特点。生态园林施工技术的发展涉及到建筑技术、给排水,照明环保技术及生物土壤改良、园林植物栽培、人文审美等许多技术种类的综合利用,所以其创新发展决不能是片面的,而是要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的创新发展。
(二)、提高生态园林工程从业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
目前,我国生态园林工程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并且流动性很大,普遍缺乏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更不用说高新技术的储备。这种现状难以满足现代生态园林施工技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如果想保证生态园林施工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对他们进行多层次的岗位培训和专业知识的教育,包括各种形式的参观学习,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生态园林工程从业人员每个施工环节都要严格按照园林规范进行操作,对施工组织计划、施工方案和设计图纸要融会贯通,但不能机械地照本宣科,按图按图索骥,过于刻板地按本本行事,所以,从业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整体的景观效果。从业人员的素质重点体现在专业知识、技术创新,审美等多方面。因此,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是推动生态园林施工技术可持续发展重要手段之一。
五、结束语
由于席卷全球的生态主义浪潮,大家不得不站在科学的视角上从头审视园林景观,生态园林所注重的是尽量维护原有的生态环境,受此影响的生态学景观规划思维是将来景观规划的主导思维。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吉庆萍.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2001
[2]王云才,薛东前.景观规划设计的生态性评价[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
[3]安画宇.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与施工[j].山东林业科技.2008(4)
[4]叶德敏,魏成浩.城市园林生态景观的施工管理[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
【关键词】生态理念,园林施工,融入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生态园林的建造是随同现代城市的高速发展而不断完善的,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的生态规划变成园林景观规划的发展趋势,园林景观的生态规划是融入人与自然的路径和手法。
二、园林生态规划的涵义
1、生态规划的含义
生态规划是应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根据经济、社会、自然等方面的信息,从宏观、综合的角度,参与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研究和决策,并提出合理开发战略和开发层次,以及相应的土地及资源利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措施。从整体效益上,使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关系相协调,并创造一个适合人类舒适和谐的生活与工作的环境。
2、园林生态规划的涵义
园林生态规划的涵义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去理解。广义的园林生态规划是从区域的整体性出发,在大范围内进行园林绿化,通过园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建设,使区域生态系统的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特别是人居环境的改善,促使整个区域生态系统向着总体生态平衡的方向转化,实现城乡一体化,大地园林化。
狭义的园林生态规划主要是以城市(镇)为中心的范围内,特别是在城市(镇)用地范围内,根据各种不同功能用途的园林绿地,进行合理布置,使园林生态系统改善城市小气候,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条件,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营建卫生、清洁、美丽、舒适的城市。由此可见,园林生态规划的任务应包括确定城市各类绿地的用地指标,选定各项绿地的用地范围,合理安排整个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布局方式。
三、生态规划设计理论的应用现状
各类生态学,包括植物生态学、水文生态学、环境生态学、污染生态学、森林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等,都在景观设计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生态学中的整体论、系统论和协调机制更是指导景观设计的根本理论。随着生态学的发展,景观生态学理论逐渐完善并且对大范围景观规划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景观设计中,景观设计师应注重将生态科学技术和景观美学原则相结合,创造出完美的景观作品。
尽管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生态思想已经被融入到规划构架中。但是,由于以能量流和物质流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学和以空间结构为研究对象的景观规划之间缺乏连接的共同点,直接把生态学应用到景观规划具有很大困难。80年代以来,以研究景观要素(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关联及景观整体结构、功能和变化为主的景观生态学则弥补了生态学的这一缺陷,从而得以迅速发展起来。园林景观生态学专注于土地或景观,利用空间和生态系统在一定的范围内达到特定的美学效果。另外,景观生态学是在完整的格局内操作,并且在不需要完全了解外部细节的情况下理解整体或所有系统。这种整体和跨领域的研究方式克服了传统上郊区和都市景观的差异性,提供了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澳德姆的“分室模型”提出了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哈贝在此基础上将景观生态学思想应用于景观规划设计,并在1986年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景观生态规划方法。
四、生态理念在园林施工中的融入措施
1、因地制宜地,加强沟通,促进多方合作
在生态园林建设施工中,无论是施工方、投资方,还是设计方,大家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营造最佳的园林景观效果,将园林工程安全、顺利高质量的完成。生态园林的施工过程,不仅是施工方的任务和责任,更需要投资方和设计方的鼎力配合。生态园林施工的技术管理需要施工方的具体实施、投资方的资金保证、设计方的技术支持,缺少任何一方的支持,施工的技术管理都难以落实和实施。生态园林的创建大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空白的土地环境中描绘蓝图从无到有地加以创建。另一种是在尽量保留原有的生态环境,地形地貌,在原有环境基础上因地制宜地设计建造房屋以及创建生态环境,从工程设计开始,就贯彻如何保护和充分利用原有生态环境和资源,比如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和大树,而原有的地形地貌是千百年形成的,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并且是不可复制的。这样创建的生态环境将是别具一格,富有特色的生态环境。那种大量挖取山体,填平土地后再人为的建造,往往难以形成独特的效果。
2、重视现场施工的技术管理
生态园林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是施工技术实施的具体过程。生态园林施工技术的制定是在园林工程开始前,由专业设计人员因地制宜根据实地测量结果和科学的分析,进而制定适合该项目的园林施工技术预案。如大树的保护或科学移植和养护,环保材料的应用,水土保持的措施等等。但是在现场施工中,由于受外在各种因素的影响,施工的技术预案往往与实际情况有某些差异,这就要求现场技术管理人员要及时发现问题,并积极与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沟通、交流,结合实际情况,保证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和整体效果不受外在因素的影响。
3、提高栽植人员的整体素质
生态园林施工中,乔灌木、花草等植物的栽植是其中最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植物的栽植并不是简单的“栽栽花”、“種种树”,而是一项技术性和审美要求极高的工作。生态园林的设计较注重品种的多样性,各种植物高矮错落以及方向的搭配,还有颜色的搭配,栽植人员的经验和审美观直接关系到植物造景的整体效果,工人操作的方法和技术也直接影响到植物的成活率。栽植人员必须要有责任心,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提升,以适应现代生态园林施工的植物栽植技术要求。由于每个园林工程项目的施工环境条件和设计要求相差都较大,而大部分的园林绿化施工企业人员的流动性也很大,这就要求园林工程施工单位还要经常性的大力加强施工人员队伍的技术培训和建设,优化劳动组合,严格劳动纪律,明确岗位职责,提高园林栽植和其他工种人员的整体素质。坚持科学、合理、高效的施工原则。
4、网络技术在生态园林施工中的运用
(一)、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组织施工
生态园林施工中,可以充分利用时差,从全局出发,更好的运用和协调人力、物力,使全部施工人员在时间和空间上保持生产活动的相互协调,各项资源在各个园林工程项目和工程中得到合理调配,尽量避免延工、等工、窝工的现象,从而缩短各区域的施工周期,确保植物有更高的成活率,从而提高园林工程的经济收益。
(二)、应用网络计划技术促进施工
网络技术在生态园林工程中的应用,一方面,通过对生态园林工程部分单体工程的组合,进一步扩大施工的全面性。另一方面,施工区域的划分即使网络总图清晰、易于观察,有增加了计划的灵活性和多样化,便于单一施工计划的修改和完善。因此,网络计划在加快生态园林施工的进度和工程的全面的宏观调控也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
5、生态园林施工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一)、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生态园林施工技术的发展,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要在不断摸索、研究的过程中,以创新的形式向前发展。园林施工技术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个门类,它在很多方面与其他行业的技术是相通的,但是它也有着自己的显著特点。生态园林施工技术的发展涉及到建筑技术、给排水,照明环保技术及生物土壤改良、园林植物栽培、人文审美等许多技术种类的综合利用,所以其创新发展决不能是片面的,而是要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的创新发展。
(二)、提高生态园林工程从业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
目前,我国生态园林工程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并且流动性很大,普遍缺乏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更不用说高新技术的储备。这种现状难以满足现代生态园林施工技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如果想保证生态园林施工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对他们进行多层次的岗位培训和专业知识的教育,包括各种形式的参观学习,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生态园林工程从业人员每个施工环节都要严格按照园林规范进行操作,对施工组织计划、施工方案和设计图纸要融会贯通,但不能机械地照本宣科,按图按图索骥,过于刻板地按本本行事,所以,从业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整体的景观效果。从业人员的素质重点体现在专业知识、技术创新,审美等多方面。因此,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是推动生态园林施工技术可持续发展重要手段之一。
五、结束语
由于席卷全球的生态主义浪潮,大家不得不站在科学的视角上从头审视园林景观,生态园林所注重的是尽量维护原有的生态环境,受此影响的生态学景观规划思维是将来景观规划的主导思维。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吉庆萍.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2001
[2]王云才,薛东前.景观规划设计的生态性评价[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
[3]安画宇.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与施工[j].山东林业科技.2008(4)
[4]叶德敏,魏成浩.城市园林生态景观的施工管理[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