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在原发灶不明转移癌中的

来源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zi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全身显像在原发灶不明转移癌(CUP)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2589例^18F—FDG PET/CT显像患者中169例CUP患者的显像结果,通过分析病历记录、病理检查结果及临床随访确定最终原发灶诊断结果。结果169例CUP患者中19例失访,150例有完整资料。70例成功探测到原发灶,总检出率为46.7%(70/150),其中52例得到病理检查证实,18例为临床诊断;肺癌38例,占54.3%,鼻咽癌8例,占11.4%,消化系统肿瘤13例,占18.6%,其他肿瘤11例,占15.7%。3例临床怀疑转移瘤,^18F-FDG PET/CT未见明显恶性征象,经随访证实为良性病变。6例PET/CT诊断错误。15例患者没有确诊。56例未探测到原发灶,其中3例在随访过程中得到确诊,分别为鼻咽癌、膀胱癌、食管癌各1例。结论^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对诊断CUP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应用99^Tc^mO4^-标记突触结合蛋白Ⅰ-C2A片段(99^Tc^m-SytⅠ-C2A)评价缺血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采用2-亚氨基噻吩盐酸盐(2-IT)方法标记SytⅠ-C2A片段,纸层析法测定99^Tc^m-SytⅠ-C2A放化纯,用喜树碱处理的Jurket细胞测定标记蛋白质活性。(2)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A组)和心肌缺血预处理大鼠模型(B组)各6只
期刊
中华医学会云南省分会核医学专科学会于2008年10月23—24日在昆明进行了换届选举。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主任袁卫红当选为第五届委员会主任委员,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核医学科主任马黎明、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杨波、云南省肿瘤医院核医学科主任马世兴当选为副主任委员,杨雷任秘书。聘请原主任委员杨吉生为名誉主任委员,吴光瑛、杨庆周为顾问。
期刊
期刊
期刊
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国外学者就开始采用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疾病[1],其中Seidlin等采用放射性碘成功消除了甲状腺癌转移灶为很有影响的研究报道.国内在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应用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癌,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已发展成对该病术后后续治疗的首选治疗或经典治疗方法。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患者男,68岁。2005年4月18日因发现右颈部无痛性包块入院。体格检查:触诊发现右侧颈前一大小约3cm×3cm肿块,质地中等,边界清楚,无触痛,随吞咽上下活动。颈部彩色超声检查示甲状腺右叶及峡部实质性占位病变。^135Ⅰ甲状腺扫描示甲状腺右叶“冷”结节。甲状腺功能检测FT3 3.86(正常参考值2.91~9.08)pmol/L,FT46.51(正常参考值9.05—25.50)pmol/L,
期刊
目的 探讨儿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特征及评价131I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共38例儿童及青少年DTC患者,平均年龄16.4岁,男10例,女28例,男女比例为1:2.8;其中37例为乳头状癌,1例为滤泡状癌.所有患者均伴有淋巴结转移,其中单纯淋巴结转移21例,合并肺转移15例,同时合并脑转移和骨转移2例.23例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7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5例行单叶甲状腺切除,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