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血光量子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28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2003年1月~2006年12月缺血性脑血管病28例,所有病例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治疗组(即自血光量子疗法组)28例,其中男24例,女4例。年龄52~81岁,平均73岁。脑梗死13例,腔隙性脑梗死15例。平素患有高血压病18例,糖尿病8例,高脂血症16例,冠心病12例,房颤5例。临床症状出现意识障碍3例,中枢性面神经和舌下神经受累12例,偏侧肢体感觉障碍8例,偏侧肢体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或肌力减退12例,单纯表现为单侧下肢或上肢肌力减退8例,偏盲2例,共济失调1例,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1例。对照组22例,其中男19例,女3例。年龄53~79岁,平均71岁。脑梗死10例,腔隙性脑梗死12例。平素患有高血压病16例,糖尿病5例,高脂血症13例,冠心病9例,房颤3例。临床症状出现意识障碍3例,中枢性面神经和舌下神经受累10例,偏侧肢体感觉障碍5例,偏侧肢体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或肌力减退10例,单纯表现为单侧下肢或上肢肌力减退7例。偏盲2例,发作性眩晕1例,感觉性失语1例。两组病例均经颅脑CT扫描检查,确定诊断。其中影像学提示治疗组梗死部位(包括单发腔隙梗死)在半球6例,基底节7例,小脑1例,脑桥2例,多发性腔隙性梗死12例。对照组梗死部位(包括单发腔隙性梗死)在半球5例,基底节6例,脑桥2例,多发性腔隙性梗死9例。两组病例在既往史和临床表现上无统计学差异。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控制血压,口服阿司匹林,高脂血症者给予他汀类降脂药,糖尿病者维持既往降糖治疗,个别病例使用胰岛素。恢复期使用脑细胞代谢营养剂,如施普善及胞二磷胆碱等。治疗组联合自血光量子疗法:从患者肘正中静脉、桡静脉、或踝静脉处采集自体血200ml置于无菌石英血疗瓶中,即送付血疗室,经XL-200型血疗仪持续循环光量子照射及通氧30分钟后,立即经静脉回输入患者体内,每日1次,5次为1疗程,每疗程间歇2~3天,3个疗程后评价治疗效果。
  疗效评价:①显效:临床症状基本痊愈或显著改善,受累肢体肌力恢复至Ⅳ级以上。②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受累肢体肌力增加Ⅱ~Ⅲ级。③无效: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受累肢体肌力改变不明显。
  
  结 果
  
  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13例,无效4例。通过X2检验,在显效率方面治疗组与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5)。
  
  讨 论
  
  采取自血光量子疗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种机制:①通过紫外线光量子照射及充氧后使该部分血液血红蛋白氧饱和度提高到最大限度,回输后能够在一定时限内提高血氧分压,改善局部脑组织的缺氧状况,尤其是改善缺血半暗区神经细胞的氧供。②氧自由基的过度形成和瀑布式连锁反应是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机制[1],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中有其重要的意义。而光量子疗法能增强组织对氧的利用,调整体内自由基的平衡,有利于保护受损脑神经细胞的功能。③光量子照射可抑制血小板和红细胞的聚集,降低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黏度,减少血栓的形成。④光量子疗法尚可调整细胞的免疫功能,使嗜碱性细胞和游离态的内生肝素增多,有利于血栓溶解和血管再造。
  临床实践证明,自血光量子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作为药物治疗外的一种特殊治疗手段,安全有效,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维治,主编.神经病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135.
其他文献
昆玉湖畔,绿柳荫荫。为期十天的全军书法骨干培训班在昆玉大厦举行。以利剑长戈为砥,及强弓硬弩作砺。经过每一位学员认真的努力,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翰墨文章至妙者,皆有深义以见其志。此次全军书法骨干培训班是经总政宣传部报军委领导批准,旨在为总政宣传部与中国书法家协会联合举办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书法作品展览”创作书法精品力作做好充分的准备,也是为迸一步贯彻落实习主席提出的一
期刊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电视台、中央新影集团、中国民生银行、百年艺尊(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银谷艺术馆联合摄制的百集大型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是国内第一部大规模、全方位拍摄制作的关于二十世纪画坛巨匠、艺苑大师、文坛泰斗的大型人物传记纪录片。该片分为美术篇、书法篇、文学篇、京剧篇、话剧篇、音乐篇,以百集的规模拍摄42位20世纪中国文艺领域的杰出代表。  这部百集大型人物传记纪录片的片名之所以称
期刊
自清代中后期碑学兴起以来,中国书法由帖学的一枝独秀一变而为碑帖的双峰并峙。不论是从用笔结体等的技法层面,还是审美诉求、艺术旨趣和书法观念,碑学都是迥异于帖学的另外一个体系。碑学极大地开拓了书法的艺术视野和审美领域。清中后期以来卓然有成的书坛大家,远至邓石如、何绍基、赵之谦,近至于右任、沙孟海、林散之,无不从碑学汲取营养。同时,鉴于碑帖两派各有所长,且非绝对的互相排斥,许多卓有远见的书坛大家也始终在
期刊
1980年冬我出生于“大风起兮”的汉文化发源地徐州,骨子里不仅有遗传基因,从小也受到这种文化的熏陶。父亲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他对书法有着浓厚的兴趣,受其影响,儿时的我就开始了毛笔字的学习,这也就是所谓的“童子功”吧。那时的我对于书法的理解就是“写大字”,每年的春节,亲戚邻里家的春联便是我创作的作品展示,受到长辈们的表扬与称赞,这给予了我莫大的动力!父亲见我在这方面略有天赋,便想让我在书法上接
期刊
采访人:陶然孙海兴姜文  地点:河北石家庄  时间:2015年6月16日  翰墨天下:刘主席您好,在刚刚揭晓的全国第十一届国展评审入展、获奖作者中,河北书法取得了入展总数全国第四的好成绩,请问您在担任河北省书协主席之后,对于河北书法的发展有什么总体的思考?  刘金凯:这次第十一届国展可以说是全国书法界的一次盛会。河北经过大家上下的共同努力,取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应该说我们的工作没有白做,大家的劲没
期刊
在辽海书坛,迄今被大家常常习惯称作“某某老”的,为数不多,也就寥寥一二。那么在这其中亦当属已作故人的沈延毅先生之尤为最。无论是先生在世的那时,还是今天人们提及的当下,“沈老”叫起来无不是一种由衷的自然与亲切。这原委,恐怕不仅仅是一个词儿所表达的恭谨与尊重,还应该具有更深一层的意趣与指向吧}应当说,只有生活在辽海地区、尤其是与书法相关系的人们,可能更会感受到这称谓的特殊意味!  的确,沈老于书法、于
期刊
(一)  第一次知道启功先生名字是1935年的夏天,那时,我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长我三岁的哥哥廼隆在汇文中学念初中。一天,哥哥从学校拿回一本汇文中学的年刊,在形形色色的画面中,署名启功的国画吸引着我的眼神——尽管当时还是童稚之年,可能受些家庭环境的影响吧,对书画之类,已是情有独钟。观赏之余,“启功”两个字深深地印在脑海中。后来,我在二伯父贡扬公(名毓瑶)那里多次听到启功的名字,虽未见面,神交已久。
期刊
翰墨天下:张老师您好!《张迁碑》是汉代隶书的精品,它古拙厚重的气息许多书法爱好者都很喜欢。想请您先谈一谈《张迁碑》这块碑本身,包括它产生的背景、它的文字内容等。  张继:《张迁碑》是隶书中的一块名碑。大家都知道,隶书在东汉时期发展到了高峰,这时期,有很多水平非常高的碑刻出现,其中包括《张迁碑》。《张迁碑》在这时期的碑刻当中风格是比较独特的。对于汉代的隶书,古人也有评价,叫“每碑一奇”,就是说每碑都
期刊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05年10月~2006年10月我院收治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全部病例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并经脑CT证实。对本次发病前已严重残疾或合并脑出血、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均不入选。治疗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50~75岁,平均61.5岁,起病至入院时间均<48小时。对照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51~7
期刊
摘 要 目的:了解高血压性心脏病并发传导功能异常类心律失常的并发率。方法:对1995~2002年资料齐全、确诊为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住院患者69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697例中有105例(23.65%)并发传导功能异常类心律失常。结论:在高血压性心脏病中并发传导功能异常类心律失常较常见。  关键词 高血压心脏病 心律失常  Abstract Objective:The aim of this 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