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振兴人参产业的意见》,提出了把人参产业发展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尽快做大做强人参产业,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实现“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富民强省”的目标。记者就振兴我省人参产业的有关情况采访了省农业委员会主任、省振兴人参产业推进组副组长、省振兴人参产业推进组办公室主任任克军同志。
问:振兴我省人参产业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答:人参是我省传统的资源型优势产业,我省是全国乃至世界的人参主要产区,产量分别占全国和世界的85%和70%。可以说,世界人参在中国,中国人参看吉林。人参是我省东部山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参是吉林省的名片,为加快我省东部长白山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为我省传统资源型优势产业,从建国开始,人参产业经过60年的发展,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刷淘洗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曲折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壮大,在壮大中求效益,绘就了一部艰苦、拼搏、辉煌的创业史。但面临当前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我省人参高端产品少、药食同源问题没有解决、品牌影响力小、人参生产经营者组织化程度低、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等,严重制约了人参产业发展。为此,省委、省政府对人参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提出把人参产业作为我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国家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以及建设北方特产大省的需要,也是将我省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引领我省传统经济产业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抢占科技制高点,造就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实现新一轮经济繁荣的根本途径。
问:我省人参产业振兴工程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富民强省”的目标,突出“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转变方式、科学发展”主题,坚持种植规范化、质量标准化、加工精深化、产业集约化的发展方向,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合力攻坚,努力把人参产业做大做强,推动吉林人参加快发展。
问:我省人参产业振兴工程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答:到2012年,参业产值实现200亿元,参农收入年均增长20%,60%以上的人参产品达到绿色、有机标准,精深加工量占总量比重达到40%以上。到2015年,参业产值实现400亿元,参农收入比2012年翻一番,人参产品普遍达到绿色、有机标准,精深加工量占总量比重达到70%以上。到2020年,参业产值实现1000亿元,参农收入在2015年的基础上翻一番。
问:为振兴我省人参产业近期开展了哪些工作?
答:按照省委、省政府把人参产业发展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近几年来紧紧围绕人参产业振兴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确定了人参产业发展的思路和方向。在深入人参产区有关市(州)县(市、区)和相关单位进行调研、组织专家论证、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省政府2010年第五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出台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振兴人参产业的意见》,对人参产业发展方向、思路、措施等做出了具体要求和部署。近期,省政府将召开全省振兴人参产业工作会,对工作任务进行全面落实。
——调控生产规模、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自2009年开始,省农委会同林业厅对参业用地进行调减,每年新增参地控制在1000公顷以内;适度控制伐林栽参面积,大力提倡发展林下参,开展非林地栽参的示范推广,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从2009年开始开展了测土栽参试点工作,对拟栽参地和已栽参地的土壤进行检测,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超标土壤不得种参,从源头上严把质量关。测土栽参工作明年将在全省全面开展。
——全力打造“长白山人参”品牌。开展了品牌标准制定、企业筛选、品牌产品开发等工作,并连续5年在北京、广州、长春、韩国、日本等举办了“长白山人参”品牌新闻发布会、品牌推介会、参王拍卖会、国际人参大会等宣传推介活动。近日确定了13户企业的71种产品为首批“长白山人参”品牌产品。并将在10月18日-24日在河南郑州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开展“长白山人参”品牌推介活动。
——制定了人参产业发展规划。按照省政府“关于振兴人参产业的意见”精神,组织有关方面人员深入人参产区企业、基地开展调查研究,并认真听取有关县市和省直部门的意见,反复多次请省内外有关专家研究论证,在此基础上起草制定2010—2020年人参产业发展规划。
——强化了标准化体系建设。在我省的积极努力下,经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批准,成立了全国参茸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并将秘书处设在我省。几年来,我省组织全国40多个单位、79名专家开展了人参系列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现已颁布实施了国家标准14项,地方标准8项。
——制定了《吉林省人参管理办法》。为加强人参产业的法制化管理,将人参产业纳入到法制化管理轨道,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吉林省人参管理办法》,近期将提交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
问:省政府在振兴人参产业方面出台了哪些政策?
答:大家都知道,人参不能进入食品是多年制约人参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责令相关部门全力协调国家卫生部及国内知名专家,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首先在吉林省开展人参进入食品的试点工作,这是个历史性的突破。同时,在加大信贷投入、开辟投融资渠道、实行优惠税收、加大人参重点项目扶持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今年,在全省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省财政拿出2500万元专项用于支持人参产业发展。并开展了人参测土栽参、人参种植保险、农机购置等多项补贴。
问:下一步将开展哪些人参产业振兴工作?
答: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全面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按照中药材GAP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标准,制定吉林省人参安全优质生产技术规程(SOP),全面普及推广人参安全优质生产技术。为加快人参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基地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我省人参重点县(市、区)建设2个人参良种繁育、8个绿色人参生产、2个非林地栽参、2个绿色西洋参生产和6个林下参生态生产等五种模式,20个人参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实行人参种植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动参地资源向标准化专业种植大户和龙头企业集中,到2015年人参全部实现标准化生产。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提高人参产业化整体水平。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政策扶持、市场运作的原则,着眼于提高人参产业化水平和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引导优势精深加工项目集中向园区摆放,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向园区集聚,要重点加快在以修正集团为主体的抚松人参产业园、以康美新开河公司为主体的集安新开河产业园、以敖东集团为主体的敦化敖东工业园、以中科孚德公司为主体的靖宇健康产业园、以紫鑫药业、清华紫光为主体的延吉紫光产业园、以吉林加一公司为主体的长白产业园等6个人参产业园区建设。
突出发展精深加工,加快培育和发展高科技企业,加大人参终端产品开发力度,年底前6个园区投资规模要超过20亿元,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和市场开拓作用。
——强化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整合科技资源,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为依托,充满活力和开放的人参产业自主创新体系。加强人参重点项目科技攻关,用5年左右的时间,突破一批以人参为原料的食品、保健食品、化工品等产品的关键技术,选育3-5个人参栽培优良品种,研制10个人参创新药物和培育20个人参复方中药品种,开发人参系列产品100种。对重大科研项目实行招标制和首席专家负责制。加速人参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组建省人参产品研发中试中心,搭建人参新产品、新技术开发转化平台。
启动中国人参基因组计划,开展人参作用机理、长期食用安全性评价和应用基础性研究。加快以人参为基源的新药开发,大幅度提高人参产品附加值。支持一批以人参为原料的食品、保健食品、化工品等产品的研究与科技攻关。
——进一步打造“长白山人参”品牌。建立“长白山人参”品牌原料生产基地,统一生产标准,从源头上确保品牌产品质量;加快品牌产品认证工作,形成以“长白山人参”品牌为主体,龙头企业自有品牌为子系列的品牌模式。鼓励企业加快品牌研发,进行自主创新,实现个性化发展。
完善品牌人参产品的营销网络。依托龙头企业、在全省和全国主要城市建设品牌产品超市、连锁店、专营店及专柜等,逐步形成辐射全国的人参营销网络。
——着力打造吉林长白山人参文化。深度挖掘人参文化资源,尽快开发一批有影响力的吉林长白山人参文化产品,印制“长白山人参”宣传画册,编辑出版《人参的功效与科学服用》科普读物,制作人参科教片、科普片和人参专题片,加强对人参产业政策、人参文化、科普知识和 “长白山人参”品牌等的宣传、推介和普及。尽快形成全社会了解人参、消费人参、投入人参产业发展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吉林长白山人参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开展长白山采参习俗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
——积极做好人参进入食品的试点工作。扎实做好人工种植人参进入食品的安全性、功能性评价工作。制定出台人工种植人参食品系列标准和企业标准。组织具备条件的企业积极投入人工种植人参食品的研发和生产,尽快形成规模,打开市场。
问:人参产业振兴工作近期取得了那些成效?
答: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人参产区市(州)、县(市、区)党委、政府及省直相关部门的积极努力下,通过全省上下齐心协力,人参产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突出表现是人参价格提升,目前,鲜参平均价格达到22元/斤,比去年翻了一番;低农残鲜参平均价格达到26元/斤,较普通参价格提高18%,有些企业同国外签订的低农残鲜参购销合同,价格达到35元/斤,而且多数是在参地进行订单交易。我们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只要努力工作,合力攻坚,振兴人参产业已为期不远,吉林人参必将为吉林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省参茸办 供稿)
问:振兴我省人参产业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答:人参是我省传统的资源型优势产业,我省是全国乃至世界的人参主要产区,产量分别占全国和世界的85%和70%。可以说,世界人参在中国,中国人参看吉林。人参是我省东部山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参是吉林省的名片,为加快我省东部长白山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为我省传统资源型优势产业,从建国开始,人参产业经过60年的发展,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刷淘洗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曲折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壮大,在壮大中求效益,绘就了一部艰苦、拼搏、辉煌的创业史。但面临当前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我省人参高端产品少、药食同源问题没有解决、品牌影响力小、人参生产经营者组织化程度低、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等,严重制约了人参产业发展。为此,省委、省政府对人参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提出把人参产业作为我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国家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以及建设北方特产大省的需要,也是将我省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引领我省传统经济产业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抢占科技制高点,造就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实现新一轮经济繁荣的根本途径。
问:我省人参产业振兴工程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富民强省”的目标,突出“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转变方式、科学发展”主题,坚持种植规范化、质量标准化、加工精深化、产业集约化的发展方向,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合力攻坚,努力把人参产业做大做强,推动吉林人参加快发展。
问:我省人参产业振兴工程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答:到2012年,参业产值实现200亿元,参农收入年均增长20%,60%以上的人参产品达到绿色、有机标准,精深加工量占总量比重达到40%以上。到2015年,参业产值实现400亿元,参农收入比2012年翻一番,人参产品普遍达到绿色、有机标准,精深加工量占总量比重达到70%以上。到2020年,参业产值实现1000亿元,参农收入在2015年的基础上翻一番。
问:为振兴我省人参产业近期开展了哪些工作?
答:按照省委、省政府把人参产业发展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近几年来紧紧围绕人参产业振兴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确定了人参产业发展的思路和方向。在深入人参产区有关市(州)县(市、区)和相关单位进行调研、组织专家论证、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省政府2010年第五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出台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振兴人参产业的意见》,对人参产业发展方向、思路、措施等做出了具体要求和部署。近期,省政府将召开全省振兴人参产业工作会,对工作任务进行全面落实。
——调控生产规模、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自2009年开始,省农委会同林业厅对参业用地进行调减,每年新增参地控制在1000公顷以内;适度控制伐林栽参面积,大力提倡发展林下参,开展非林地栽参的示范推广,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从2009年开始开展了测土栽参试点工作,对拟栽参地和已栽参地的土壤进行检测,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超标土壤不得种参,从源头上严把质量关。测土栽参工作明年将在全省全面开展。
——全力打造“长白山人参”品牌。开展了品牌标准制定、企业筛选、品牌产品开发等工作,并连续5年在北京、广州、长春、韩国、日本等举办了“长白山人参”品牌新闻发布会、品牌推介会、参王拍卖会、国际人参大会等宣传推介活动。近日确定了13户企业的71种产品为首批“长白山人参”品牌产品。并将在10月18日-24日在河南郑州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开展“长白山人参”品牌推介活动。
——制定了人参产业发展规划。按照省政府“关于振兴人参产业的意见”精神,组织有关方面人员深入人参产区企业、基地开展调查研究,并认真听取有关县市和省直部门的意见,反复多次请省内外有关专家研究论证,在此基础上起草制定2010—2020年人参产业发展规划。
——强化了标准化体系建设。在我省的积极努力下,经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批准,成立了全国参茸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并将秘书处设在我省。几年来,我省组织全国40多个单位、79名专家开展了人参系列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现已颁布实施了国家标准14项,地方标准8项。
——制定了《吉林省人参管理办法》。为加强人参产业的法制化管理,将人参产业纳入到法制化管理轨道,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吉林省人参管理办法》,近期将提交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
问:省政府在振兴人参产业方面出台了哪些政策?
答:大家都知道,人参不能进入食品是多年制约人参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责令相关部门全力协调国家卫生部及国内知名专家,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首先在吉林省开展人参进入食品的试点工作,这是个历史性的突破。同时,在加大信贷投入、开辟投融资渠道、实行优惠税收、加大人参重点项目扶持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今年,在全省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省财政拿出2500万元专项用于支持人参产业发展。并开展了人参测土栽参、人参种植保险、农机购置等多项补贴。
问:下一步将开展哪些人参产业振兴工作?
答: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全面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按照中药材GAP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标准,制定吉林省人参安全优质生产技术规程(SOP),全面普及推广人参安全优质生产技术。为加快人参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基地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我省人参重点县(市、区)建设2个人参良种繁育、8个绿色人参生产、2个非林地栽参、2个绿色西洋参生产和6个林下参生态生产等五种模式,20个人参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实行人参种植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动参地资源向标准化专业种植大户和龙头企业集中,到2015年人参全部实现标准化生产。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提高人参产业化整体水平。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政策扶持、市场运作的原则,着眼于提高人参产业化水平和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引导优势精深加工项目集中向园区摆放,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向园区集聚,要重点加快在以修正集团为主体的抚松人参产业园、以康美新开河公司为主体的集安新开河产业园、以敖东集团为主体的敦化敖东工业园、以中科孚德公司为主体的靖宇健康产业园、以紫鑫药业、清华紫光为主体的延吉紫光产业园、以吉林加一公司为主体的长白产业园等6个人参产业园区建设。
突出发展精深加工,加快培育和发展高科技企业,加大人参终端产品开发力度,年底前6个园区投资规模要超过20亿元,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和市场开拓作用。
——强化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整合科技资源,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为依托,充满活力和开放的人参产业自主创新体系。加强人参重点项目科技攻关,用5年左右的时间,突破一批以人参为原料的食品、保健食品、化工品等产品的关键技术,选育3-5个人参栽培优良品种,研制10个人参创新药物和培育20个人参复方中药品种,开发人参系列产品100种。对重大科研项目实行招标制和首席专家负责制。加速人参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组建省人参产品研发中试中心,搭建人参新产品、新技术开发转化平台。
启动中国人参基因组计划,开展人参作用机理、长期食用安全性评价和应用基础性研究。加快以人参为基源的新药开发,大幅度提高人参产品附加值。支持一批以人参为原料的食品、保健食品、化工品等产品的研究与科技攻关。
——进一步打造“长白山人参”品牌。建立“长白山人参”品牌原料生产基地,统一生产标准,从源头上确保品牌产品质量;加快品牌产品认证工作,形成以“长白山人参”品牌为主体,龙头企业自有品牌为子系列的品牌模式。鼓励企业加快品牌研发,进行自主创新,实现个性化发展。
完善品牌人参产品的营销网络。依托龙头企业、在全省和全国主要城市建设品牌产品超市、连锁店、专营店及专柜等,逐步形成辐射全国的人参营销网络。
——着力打造吉林长白山人参文化。深度挖掘人参文化资源,尽快开发一批有影响力的吉林长白山人参文化产品,印制“长白山人参”宣传画册,编辑出版《人参的功效与科学服用》科普读物,制作人参科教片、科普片和人参专题片,加强对人参产业政策、人参文化、科普知识和 “长白山人参”品牌等的宣传、推介和普及。尽快形成全社会了解人参、消费人参、投入人参产业发展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吉林长白山人参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开展长白山采参习俗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
——积极做好人参进入食品的试点工作。扎实做好人工种植人参进入食品的安全性、功能性评价工作。制定出台人工种植人参食品系列标准和企业标准。组织具备条件的企业积极投入人工种植人参食品的研发和生产,尽快形成规模,打开市场。
问:人参产业振兴工作近期取得了那些成效?
答: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人参产区市(州)、县(市、区)党委、政府及省直相关部门的积极努力下,通过全省上下齐心协力,人参产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突出表现是人参价格提升,目前,鲜参平均价格达到22元/斤,比去年翻了一番;低农残鲜参平均价格达到26元/斤,较普通参价格提高18%,有些企业同国外签订的低农残鲜参购销合同,价格达到35元/斤,而且多数是在参地进行订单交易。我们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只要努力工作,合力攻坚,振兴人参产业已为期不远,吉林人参必将为吉林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省参茸办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