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产手机慢慢找到自我发展的道路,争相购买新机的场景也逐渐出现,加价购买华为,秒杀小米等现象屡屡出现于网络。
不得不承认,在结束了苹果、三星霸占全球手机市场之后,华为、OPPO、VIVO等国产手机品牌或优异的品质、或精准的产品定位、或大手笔的研发投入等特点,使这些品牌们的市场占有率频频提升,虽然还未能得以与苹果、三星等巨头比肩,但仍成绩斐然。
然而,荣耀背后,苦水自知。有媒体报道,在去年12月以及今年1月的华为高层会议中,任正非曾痛批智能手机业务的盈利能力,并称未来必须取得利润增长,以保证投资物有所值。进入2017年,魅族、小米等产品相继调高价格,余承东说华为2017年要规模更要利润,罗永浩也说锤子将不会再推出千元以下的手机。
据悉,为了增强自身的技术能力,华为顶着巨大的盈利压力,在2016年投入了约92亿美元约630亿元人民币的研发力量,全球研发投入排名前十的企业中名列第九,已超过苹果、思科等巨头。而且,这一数字已经连续多年保持增长之势。
2017年是否会成为国产手机的“全面涨价之年”值得关注。
苹果用App Store圈“粉”
据CanaccordGenuity日前发布的一份数据显示,2016年第四季度,苹果攫取了智能手机市场92%的利润。苹果为什么这么赚钱?如果从国内市场份额和出货量数据来看,应该是国产品牌的崛起榨光苹果的利润才是,但苹果的玩法并非如此。但事实上,近年来App Store的收入频创纪录。据苹果公司对外宣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App Store营收高达285亿美元,并从中获得30%的分成即约85亿美元。不仅如此,苹果2016年的Q4报告显示,其服务业务获得了72亿美元的总收入,同比增长18%为全球第一。
“用硬件终端圈起来的优質用户,是苹果信息服务收入增长的最大功臣。”艾媒咨询创始人、现董事长张毅表示,苹果身为移动时代的开启者,与国内手机品牌在渠道上砸重金开硬件终端市场相比,因为其已“圈”起来的超高粘性用户,硬件本身就已经成为了一种渠道,用于进一步的服务消费。“别人重金花在渠道,而蘋果在用另一种渠道来挣钱。”根据网易发布的财报显示,仅Q4一个季度,网易游戏净收入就达到了89.59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2.8%。“这部分游戏收入中大部分收入来自于苹果的终端平台,游戏亮了网易,也亮了App Store。”张毅指出,硬件收入虽然较为微薄,但回款周期快,相较于独立开发一个类似IOS的新操作系统和应用分发要简单许多。
线下渠道与性价比优势难取舍
线下渠道回归的过去一年里,小米、魅族、乐视等互联网品牌纷纷转身去铺线下销售网络,但渠道和消费人群的差异让线上产品始终难以走到线下。
建立线下渠道的秘籍,荣耀总裁赵明归结为“坚持把产品做好”和“坚持跟合作伙伴讲诚信。”在产品方面,荣耀magic以“八面”的外观设计获得业内好评,目前在各大平台均缺货,近日发布的荣耀V9则专攻安卓系统卡顿痛点,以运行流畅度和高清2K屏为卖点。
值得注意的是,发展线下渠道势必要给渠道商留出更高的利润空间,这无疑会削弱互联网手机的性价比优势。另一方面,成本的上涨进一步推动互联网手机价格水涨船高,小米、魅族、努比亚的部分机型已接连涨价。
互联网手机的性价比策略还能不能玩得下去?“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基于成本进行设计或者是拼价格的(手机),会越来越遇到瓶颈”,赵明指出“如果只是单纯的看价格、比参数,整体的研发投入到底从哪里来?研发的价值是体现在什么地方?还是要看手机的创新、手机给用户带来的价值。2016年,手机产业对这一点的认识已经逐渐变得越来越清晰,也没有人再高举价格的大旗。”
“软力量”将成为“赛点”
除了苹果的“iOS”,在安卓体系内,中国智能手机厂商们自主深度开发定制的“系统”有口皆碑。典型如小米的“MIUI”从2010年推出第一版至今,短短七年不到的时间已收获逾2亿激活用户。“MIUI”的成功引领了国产手机“ROM”的定制潮,到目前几乎所有的国产手机品牌都有自己的“OS”或者“UI”,华为有“emui”、OPPO有“ColorOS”、VIVO有“FuntouchOS”、魅族有“Flyme”等等。可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各家的“ROM”成为了严重同质化的国产手机唯一的“差异点”,而各家也不惜投入“重金”,力图将自家的“ROM”打造成更具用户体验、更有差异性的“卖点”,而这个趋势在智能手机发展过程中渐渐汇集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软力量”。
现在,这个“软力量”的能量开始释放,并有可能成为国产手机新一轮竞争中的“赛点”,国产手机在“软力量”比拼上,还有巨大的空间。
“跨界”玩法打开国产手机发展新空间
2016年酷派S1在上海发布时,特意在现场演示了一番用S1玩“王者荣耀”的淋漓场景,紧接着荣耀V9的发布就搭上了“阴阳师”。从酷派到荣耀似乎心有灵犀般都选择了和游戏厂商合作,这并不是什么“跟风营销”,合作的背后,正是移动游戏行业的激荡汹涌,而智能手机作为移动游戏的主要寄生端,无疑让智能手机厂商成为了游戏厂商眼中的“香馍馍”。
根据《2016中国游戏产业报告》的数据,2016年国内游戏市场销售收入达1655.7亿元,同比增长17.7%。从具体收入构成来看,移动游戏占比首度超过端游达到49.5%,成为份额最大,增速最高的细分领域。智能手机的普及一度带动了移动游戏市场的高速增长,而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饱和,智能手机和移动游戏本来固定的“天秤”发生了倾斜。之前是智能手机带动移动游戏,如今移动游戏带动智能手机发展的趋势已显。在PC时代,这样的趋势曾经上演过,游戏PC行业也曾风光无限。如今,智能手机会不会也走上相同的趋势?在基本智能功能被满足之后,剩下的就是要满足用户的娱乐功能,而随着国产手机品牌“跨界”玩法的展开,国产手机有望迎来全新且巨大的发展空间。
不得不承认,在结束了苹果、三星霸占全球手机市场之后,华为、OPPO、VIVO等国产手机品牌或优异的品质、或精准的产品定位、或大手笔的研发投入等特点,使这些品牌们的市场占有率频频提升,虽然还未能得以与苹果、三星等巨头比肩,但仍成绩斐然。
然而,荣耀背后,苦水自知。有媒体报道,在去年12月以及今年1月的华为高层会议中,任正非曾痛批智能手机业务的盈利能力,并称未来必须取得利润增长,以保证投资物有所值。进入2017年,魅族、小米等产品相继调高价格,余承东说华为2017年要规模更要利润,罗永浩也说锤子将不会再推出千元以下的手机。
据悉,为了增强自身的技术能力,华为顶着巨大的盈利压力,在2016年投入了约92亿美元约630亿元人民币的研发力量,全球研发投入排名前十的企业中名列第九,已超过苹果、思科等巨头。而且,这一数字已经连续多年保持增长之势。
2017年是否会成为国产手机的“全面涨价之年”值得关注。
苹果用App Store圈“粉”
据CanaccordGenuity日前发布的一份数据显示,2016年第四季度,苹果攫取了智能手机市场92%的利润。苹果为什么这么赚钱?如果从国内市场份额和出货量数据来看,应该是国产品牌的崛起榨光苹果的利润才是,但苹果的玩法并非如此。但事实上,近年来App Store的收入频创纪录。据苹果公司对外宣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App Store营收高达285亿美元,并从中获得30%的分成即约85亿美元。不仅如此,苹果2016年的Q4报告显示,其服务业务获得了72亿美元的总收入,同比增长18%为全球第一。
“用硬件终端圈起来的优質用户,是苹果信息服务收入增长的最大功臣。”艾媒咨询创始人、现董事长张毅表示,苹果身为移动时代的开启者,与国内手机品牌在渠道上砸重金开硬件终端市场相比,因为其已“圈”起来的超高粘性用户,硬件本身就已经成为了一种渠道,用于进一步的服务消费。“别人重金花在渠道,而蘋果在用另一种渠道来挣钱。”根据网易发布的财报显示,仅Q4一个季度,网易游戏净收入就达到了89.59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2.8%。“这部分游戏收入中大部分收入来自于苹果的终端平台,游戏亮了网易,也亮了App Store。”张毅指出,硬件收入虽然较为微薄,但回款周期快,相较于独立开发一个类似IOS的新操作系统和应用分发要简单许多。
线下渠道与性价比优势难取舍
线下渠道回归的过去一年里,小米、魅族、乐视等互联网品牌纷纷转身去铺线下销售网络,但渠道和消费人群的差异让线上产品始终难以走到线下。
建立线下渠道的秘籍,荣耀总裁赵明归结为“坚持把产品做好”和“坚持跟合作伙伴讲诚信。”在产品方面,荣耀magic以“八面”的外观设计获得业内好评,目前在各大平台均缺货,近日发布的荣耀V9则专攻安卓系统卡顿痛点,以运行流畅度和高清2K屏为卖点。
值得注意的是,发展线下渠道势必要给渠道商留出更高的利润空间,这无疑会削弱互联网手机的性价比优势。另一方面,成本的上涨进一步推动互联网手机价格水涨船高,小米、魅族、努比亚的部分机型已接连涨价。
互联网手机的性价比策略还能不能玩得下去?“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基于成本进行设计或者是拼价格的(手机),会越来越遇到瓶颈”,赵明指出“如果只是单纯的看价格、比参数,整体的研发投入到底从哪里来?研发的价值是体现在什么地方?还是要看手机的创新、手机给用户带来的价值。2016年,手机产业对这一点的认识已经逐渐变得越来越清晰,也没有人再高举价格的大旗。”
“软力量”将成为“赛点”
除了苹果的“iOS”,在安卓体系内,中国智能手机厂商们自主深度开发定制的“系统”有口皆碑。典型如小米的“MIUI”从2010年推出第一版至今,短短七年不到的时间已收获逾2亿激活用户。“MIUI”的成功引领了国产手机“ROM”的定制潮,到目前几乎所有的国产手机品牌都有自己的“OS”或者“UI”,华为有“emui”、OPPO有“ColorOS”、VIVO有“FuntouchOS”、魅族有“Flyme”等等。可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各家的“ROM”成为了严重同质化的国产手机唯一的“差异点”,而各家也不惜投入“重金”,力图将自家的“ROM”打造成更具用户体验、更有差异性的“卖点”,而这个趋势在智能手机发展过程中渐渐汇集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软力量”。
现在,这个“软力量”的能量开始释放,并有可能成为国产手机新一轮竞争中的“赛点”,国产手机在“软力量”比拼上,还有巨大的空间。
“跨界”玩法打开国产手机发展新空间
2016年酷派S1在上海发布时,特意在现场演示了一番用S1玩“王者荣耀”的淋漓场景,紧接着荣耀V9的发布就搭上了“阴阳师”。从酷派到荣耀似乎心有灵犀般都选择了和游戏厂商合作,这并不是什么“跟风营销”,合作的背后,正是移动游戏行业的激荡汹涌,而智能手机作为移动游戏的主要寄生端,无疑让智能手机厂商成为了游戏厂商眼中的“香馍馍”。
根据《2016中国游戏产业报告》的数据,2016年国内游戏市场销售收入达1655.7亿元,同比增长17.7%。从具体收入构成来看,移动游戏占比首度超过端游达到49.5%,成为份额最大,增速最高的细分领域。智能手机的普及一度带动了移动游戏市场的高速增长,而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饱和,智能手机和移动游戏本来固定的“天秤”发生了倾斜。之前是智能手机带动移动游戏,如今移动游戏带动智能手机发展的趋势已显。在PC时代,这样的趋势曾经上演过,游戏PC行业也曾风光无限。如今,智能手机会不会也走上相同的趋势?在基本智能功能被满足之后,剩下的就是要满足用户的娱乐功能,而随着国产手机品牌“跨界”玩法的展开,国产手机有望迎来全新且巨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