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西兰卡普的艺术形式从诞生之时,其初衷和继承的方式就决定了它的美学结构和审美情趣——简洁明了的艺术形式。尽管历史的进程促使民间艺术在具体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地发展变化,但在创作意图、审美意识和艺术形态上,却仍然保留了艺术美的共性特征。本文试从格式塔心理学理论视角进行分析其艺术特色,以便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本土艺术形式。
关键词:平衡 简洁 色彩 格式塔心理学
视觉审美的一个最重要的外部特征就是色彩、图案、节奏等,它们一方面是传递信息的手段,另一方面也给受众带来美的感受,使视觉元素在传播的过程中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够让观者产生认知和情绪上的反应。中国民间美术的美是独特的,不同于宫廷士大夫的审美趣味,但同样符合视觉审美的基本特征,其中分布于湘鄂的土家族织锦的艺术风格是具有代表性的。
土家族織锦西兰卡普历史悠久,据史记载大约可上溯到距今四千多年前的古代巴人。那么,深藏大山里的土家织锦的美具有哪些形式呢?使身处城市接受现代气息的人们,如何去感受到并判断织锦朴素的美?下面试从格式塔心理学理论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美是具有共性的。
一、平衡美
平衡感是人类视觉感知的重要因素,可使人获得愉悦的视觉体验,平衡感主要靠图像中各视觉要素之间存在着类似于物理学中力的作用。在物理学领域中,作用于物体的力如何互相抵消,这个物体就是出于平衡状态,如果把图像看做是由视觉要素构成的“场”,图像中也就存在了能互相抵消的力,视觉平衡感便同样存在。这一道理同样出现于民间美术的传统纹样中,在西兰卡普的图案构成中便具有这种典型的视觉平衡感。土家织锦的图案是以色点的规则排列组合而成,是受到织布机上经纬线仅能按照90°纵横交错的限制。土家族人正是合理解决了艺术和技术之间的矛盾,利用经纬钱不断交错产生色点,使相同色彩的点按照要求不断密集排列形成色块,在人们的视觉中形成图案。由于织布机的限制创造出极具数理性的对称几何形图案,对称平衡性便成为土家织锦的显著特点。
平衡感往往能够给人带来稳定的视觉美感。阿恩海姆认为:对于一件平衡的构图来说,其形状、方向、位置等众多要素之间的关系,都达到了如此确定的程度,以至于不允许这些要素有任何的细节的改变。在这种情形下,整体具有的那种必然性特征,也许可以在它的每一组成分中呈现出来。由于人类的视觉认知有趋于完整的特性,平衡的作品给人一种整体的稳定感,视觉上感到舒适。
二、简洁美
视觉经验是人们在长期观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往往会借助以往的视觉判断,以一种最便捷的方式获得对事物的认知。阿恩海姆认为,视知觉倾向于把任何刺激式样以一种尽可能简单的结构组织起来,如果当感知的样式本身很复杂、刺激力很强的时候,知觉的这种倾向有可能被减弱,但是感官在组合和接受已有的材料时,仍然会使知觉到的形态尽可能简单。
地处湘鄂的土家族是古代巴蜀文化的起源地,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连绵的群山,重峦叠嶂,地理条件艰险,相对封闭的环境使土家族地区的发展节奏缓于外界地区,于是远古的文化在此地尚有遗迹可寻。较为闭塞的、并能自己自足的自然环境,加之改土归流以前在统治阶级一贯的“汉不入境,蛮不出洞”的政策统治下,使得土家族先民少有和外界交流,自然形成了单纯的共同心理特征,并产生了大量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现象。单纯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土家族人简洁的艺术样式。虽然西兰卡普上图案的内容取决于自然之物,如花卉、动物,以及各种生活用品等等,但图案都以直线归纳成几何图形,没有曲线参与绘制的图案却符合人们认识事物形象的规律,高度的概括了自然形,以极简的方式表达对自然界的认识。因织布机的限制,使图案呈现出由点组成的几何形,形式图案简洁明快,这就意味着土家族织锦的视觉元素本身因突破了制作条件的限制符合了简化原则,并取得了观者的视觉审美的认同形成统一相互吸引的力,从而激起一种审美体验并世代相传。
因此,所谓简洁美,不是一味减少画面里视觉元素的数量,或者减弱视觉元素表意的深度,而是要对这些元素进行梳理和整合,土家族人在高度概括之后以一种简单明了的方式表达深刻的内容,这种“聪明”的组织手法将会让视觉获得愉悦。
三、色彩美
人的大脑对色彩的感知与很多要素相互联系,比如形状和色彩的关系、色彩本身的表象性的问题、以及个体对色彩的偏好等,而能获得色彩美的最根本的方法是使色彩之间以及色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达到和谐。土家织锦古称斑布,为色彩斑斓之意。所谓斑斓就是颜色种类较多且花纹艳丽,有着极强的鲜明个性。其色彩配置就充分体现了中国民间美术作品色彩的特点,体现出作者独特的视觉思维,向人们传递着质朴纯真的美感。
由于色彩本身的性质包含三个要素:颜色、明度、纯度,因此,在考虑和谐的时候要将这三个元素都考虑在内,关于色彩和谐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色彩美的含义。四十八钩可以看做是西兰卡普中的代表作之一,它通过丰富的色彩结构表达着土家族极为深刻的文化、宗教和审美内涵。任何色彩都有着明度的属性,土家族妇女巧妙地运用了不同色彩之间的明暗差异来表现了太阳光明。在四十八钩这幅作品中,红、绿、橙、黄、黑等色彩的明暗对比被运用得十分精到。图案以黑色为底,红与绿为图案的主色调,钩纹中黄色被作为红、绿之间的间隔。歌德曾经对各种色彩的明度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红色与绿色的明度几乎是一致的,是一种极弱的明度对比,黄色不仅能区分弱对比,增加色彩层次,还能很好地区分红色和绿色的轮廓,三者都呈现出了高纯度,符合民间美术的配色特征。
图像中有多种色彩,色彩的搭配要充分考虑到色彩之间的组合效应,如,将红色、橙色、黄色等暖色搭配,可呈现出一种热情奔放的视觉感受。土家织锦的配色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色彩的本质特征,红色、绿色、黄色和蓝色都是尽现出自己的本色,没有任何人为的掺淡或改变色相,每种色彩都展示出最真实的“面目”。土家族妇女将高明度的黄色线条间隔在红色与绿色之间,不仅保留了红色与绿色各自最大的色彩特征,更突出了形与形之间的轮廓,同时提高了织锦画面的亮度。众多大小不一、呈放射状排列的钩形图案在黑底的映衬下,整幅画面在观者的视觉中呈现出了太阳的光芒。如果各种色彩之间具有共同的特征则可以与视觉感知相呼应,高纯度便是西兰卡普的色彩特征,土家族妇女们灵活的运用了其特性,获得简单明了的色彩效果。加之土家族织锦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与时俱进,在材料上也随之进行了更新,由于色彩的饱和度较高的化纤材料被大量的运用,增加了色彩之间的各种对比。
作为民间艺术的西兰卡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受外来文化干扰较小,其世代相传的极简的美学特征从古代走到今天,通过世世代代的积淀,使百姓的文化心态与最原本的审美观念得以逐渐形成,体现了一个民族在历史文明进程中逐渐积累的平和而质朴的民风与内省的精神美,极具装饰性的土家西兰卡普也具有社会的和文化的功能。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土家族人的生活极大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极大地改变着土家族人的生活方式,随之而来的就是文化的多元性。但无论时代如何怎么变化,其特有的审美形式已经根深蒂固,故而研究挖掘土家族本土艺术形式是为了使其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翔编著.设计形态学·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4
2、曹方主编.视觉传达设计原理.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5.2
3、辛艺华,罗彬.土家织锦的审美特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3).
4、邓丽.恩施土家族织锦色彩探微.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
5、向龙 彭华. 土家族的传统工艺西兰卡普浅析.零陵学院学报,2002年(12)
6、任悦著.视觉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版
关键词:平衡 简洁 色彩 格式塔心理学
视觉审美的一个最重要的外部特征就是色彩、图案、节奏等,它们一方面是传递信息的手段,另一方面也给受众带来美的感受,使视觉元素在传播的过程中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够让观者产生认知和情绪上的反应。中国民间美术的美是独特的,不同于宫廷士大夫的审美趣味,但同样符合视觉审美的基本特征,其中分布于湘鄂的土家族织锦的艺术风格是具有代表性的。
土家族織锦西兰卡普历史悠久,据史记载大约可上溯到距今四千多年前的古代巴人。那么,深藏大山里的土家织锦的美具有哪些形式呢?使身处城市接受现代气息的人们,如何去感受到并判断织锦朴素的美?下面试从格式塔心理学理论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美是具有共性的。
一、平衡美
平衡感是人类视觉感知的重要因素,可使人获得愉悦的视觉体验,平衡感主要靠图像中各视觉要素之间存在着类似于物理学中力的作用。在物理学领域中,作用于物体的力如何互相抵消,这个物体就是出于平衡状态,如果把图像看做是由视觉要素构成的“场”,图像中也就存在了能互相抵消的力,视觉平衡感便同样存在。这一道理同样出现于民间美术的传统纹样中,在西兰卡普的图案构成中便具有这种典型的视觉平衡感。土家织锦的图案是以色点的规则排列组合而成,是受到织布机上经纬线仅能按照90°纵横交错的限制。土家族人正是合理解决了艺术和技术之间的矛盾,利用经纬钱不断交错产生色点,使相同色彩的点按照要求不断密集排列形成色块,在人们的视觉中形成图案。由于织布机的限制创造出极具数理性的对称几何形图案,对称平衡性便成为土家织锦的显著特点。
平衡感往往能够给人带来稳定的视觉美感。阿恩海姆认为:对于一件平衡的构图来说,其形状、方向、位置等众多要素之间的关系,都达到了如此确定的程度,以至于不允许这些要素有任何的细节的改变。在这种情形下,整体具有的那种必然性特征,也许可以在它的每一组成分中呈现出来。由于人类的视觉认知有趋于完整的特性,平衡的作品给人一种整体的稳定感,视觉上感到舒适。
二、简洁美
视觉经验是人们在长期观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往往会借助以往的视觉判断,以一种最便捷的方式获得对事物的认知。阿恩海姆认为,视知觉倾向于把任何刺激式样以一种尽可能简单的结构组织起来,如果当感知的样式本身很复杂、刺激力很强的时候,知觉的这种倾向有可能被减弱,但是感官在组合和接受已有的材料时,仍然会使知觉到的形态尽可能简单。
地处湘鄂的土家族是古代巴蜀文化的起源地,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连绵的群山,重峦叠嶂,地理条件艰险,相对封闭的环境使土家族地区的发展节奏缓于外界地区,于是远古的文化在此地尚有遗迹可寻。较为闭塞的、并能自己自足的自然环境,加之改土归流以前在统治阶级一贯的“汉不入境,蛮不出洞”的政策统治下,使得土家族先民少有和外界交流,自然形成了单纯的共同心理特征,并产生了大量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现象。单纯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土家族人简洁的艺术样式。虽然西兰卡普上图案的内容取决于自然之物,如花卉、动物,以及各种生活用品等等,但图案都以直线归纳成几何图形,没有曲线参与绘制的图案却符合人们认识事物形象的规律,高度的概括了自然形,以极简的方式表达对自然界的认识。因织布机的限制,使图案呈现出由点组成的几何形,形式图案简洁明快,这就意味着土家族织锦的视觉元素本身因突破了制作条件的限制符合了简化原则,并取得了观者的视觉审美的认同形成统一相互吸引的力,从而激起一种审美体验并世代相传。
因此,所谓简洁美,不是一味减少画面里视觉元素的数量,或者减弱视觉元素表意的深度,而是要对这些元素进行梳理和整合,土家族人在高度概括之后以一种简单明了的方式表达深刻的内容,这种“聪明”的组织手法将会让视觉获得愉悦。
三、色彩美
人的大脑对色彩的感知与很多要素相互联系,比如形状和色彩的关系、色彩本身的表象性的问题、以及个体对色彩的偏好等,而能获得色彩美的最根本的方法是使色彩之间以及色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达到和谐。土家织锦古称斑布,为色彩斑斓之意。所谓斑斓就是颜色种类较多且花纹艳丽,有着极强的鲜明个性。其色彩配置就充分体现了中国民间美术作品色彩的特点,体现出作者独特的视觉思维,向人们传递着质朴纯真的美感。
由于色彩本身的性质包含三个要素:颜色、明度、纯度,因此,在考虑和谐的时候要将这三个元素都考虑在内,关于色彩和谐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色彩美的含义。四十八钩可以看做是西兰卡普中的代表作之一,它通过丰富的色彩结构表达着土家族极为深刻的文化、宗教和审美内涵。任何色彩都有着明度的属性,土家族妇女巧妙地运用了不同色彩之间的明暗差异来表现了太阳光明。在四十八钩这幅作品中,红、绿、橙、黄、黑等色彩的明暗对比被运用得十分精到。图案以黑色为底,红与绿为图案的主色调,钩纹中黄色被作为红、绿之间的间隔。歌德曾经对各种色彩的明度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红色与绿色的明度几乎是一致的,是一种极弱的明度对比,黄色不仅能区分弱对比,增加色彩层次,还能很好地区分红色和绿色的轮廓,三者都呈现出了高纯度,符合民间美术的配色特征。
图像中有多种色彩,色彩的搭配要充分考虑到色彩之间的组合效应,如,将红色、橙色、黄色等暖色搭配,可呈现出一种热情奔放的视觉感受。土家织锦的配色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色彩的本质特征,红色、绿色、黄色和蓝色都是尽现出自己的本色,没有任何人为的掺淡或改变色相,每种色彩都展示出最真实的“面目”。土家族妇女将高明度的黄色线条间隔在红色与绿色之间,不仅保留了红色与绿色各自最大的色彩特征,更突出了形与形之间的轮廓,同时提高了织锦画面的亮度。众多大小不一、呈放射状排列的钩形图案在黑底的映衬下,整幅画面在观者的视觉中呈现出了太阳的光芒。如果各种色彩之间具有共同的特征则可以与视觉感知相呼应,高纯度便是西兰卡普的色彩特征,土家族妇女们灵活的运用了其特性,获得简单明了的色彩效果。加之土家族织锦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与时俱进,在材料上也随之进行了更新,由于色彩的饱和度较高的化纤材料被大量的运用,增加了色彩之间的各种对比。
作为民间艺术的西兰卡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受外来文化干扰较小,其世代相传的极简的美学特征从古代走到今天,通过世世代代的积淀,使百姓的文化心态与最原本的审美观念得以逐渐形成,体现了一个民族在历史文明进程中逐渐积累的平和而质朴的民风与内省的精神美,极具装饰性的土家西兰卡普也具有社会的和文化的功能。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土家族人的生活极大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极大地改变着土家族人的生活方式,随之而来的就是文化的多元性。但无论时代如何怎么变化,其特有的审美形式已经根深蒂固,故而研究挖掘土家族本土艺术形式是为了使其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翔编著.设计形态学·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4
2、曹方主编.视觉传达设计原理.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5.2
3、辛艺华,罗彬.土家织锦的审美特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3).
4、邓丽.恩施土家族织锦色彩探微.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
5、向龙 彭华. 土家族的传统工艺西兰卡普浅析.零陵学院学报,2002年(12)
6、任悦著.视觉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