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心灵,张扬学生个性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的个性发展,是最深刻的个性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思维个性化的根本特征。思维是需要训练的,增强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作文训练的核心。在作文训练设计中,教师应把如何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放在设计的首位。这种设计,应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尤其要注重启发思路,传授方法,以此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关键在于打破观念枷锁。解放学生的思维主要可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想象力和联想力的培养
  秦牧曾说:“联想的构成,在某一点上如同电路,有了电路,电才能通过,知识贫乏,线路就不能很畅通了。”联想很像串联的灯,电通灯亮,一亮一串,形成一条链。想象力、联想力,是衡量创造思维能力高低的标尺,也是检测个性发展程度的标尺。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联想力,又是发展个性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想象力、联想力的训练又是作文训练的薄弱环节。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写文章常感到“无话可说”,其实并不是记忆仓库中没有材料,而是因为联想的“线路”没有接通。常常可以听到“浮想联翩”一词,“浮想”就是“联想”,“联翩”就是一个接一个地“联想”,由所写的人、事、物联想到许多与之有关的人、事、物及其所含的道理。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学生这方面的训练,做到训练经常化、具体化。经常化,指平时的作文,大都可用来培养想象力、联想力。具体化,指通过启发思路、传授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如何想象,如何联想。用这样的训练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
  (二)加强思维深刻性的训练
  深刻思维是指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思维方式。没有深刻的思维,文章就不会有思想的高度。针对学生作文停留在单纯的记事、作文没有深度的现象,我故意出一些似乎自古已有定论的问题,让他们讨论,提升他们的思想深度。?比如,我在讲《愚公移山》一课时,除了让学生认识到愚公坚定不拔的意志,还引入了国际大专辩论会中“愚公是该移山,还是该搬家”这个辩题,让学生在讨论中发现精神与方法之间的关系,使其明白精神固然重要,但不能忽视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此打破学生的思维壁垒,使其发散思维,谈自己对“愚公移山,众人帮忙”一事的看法。有的同学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志、理想和追求,愚公他有移山的壮志,但也不能因此剝夺其后代选择的权利,也许他们认为搬家合适,也许他们会选择其他不同的行业,总之自己的命运该由自己决定。对于此同学与众不同的回答,我给予了高度的肯定,首先他能不人云亦云,表达自己的观点;其次,他的回答说明他有了“自我”、有了“个性”、有了“独立”的意识,这种意识不仅对其性格成熟有利,反映在作文中,也使他初步具备了个性化的观点。而我对此回答的肯定实际上是为挖掘学生们内心深处隐藏的求异思维起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于是,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的答案使我更坚信,他们不是缺乏求异思维,而是缺乏将其激发出来的机会。而作文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使学生能充分发挥他的求异思维。除读书之外,辩论也是一个提高思维能力的好办法。一个人对事物的认识不可能十分全面,交流思想便显得尤为重要。在交流辩论中,大家各抒己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经过大家的辩驳、补充、使自己对事物的理解更加全面。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现成的、定论的课文分析大胆质疑,勇于翻新,使其在一点一滴的积累当中,潜移默化的形成求异思维的习惯,提升他们的思想深度。
  (三)加强灵感思维的训练
  灵感是人类创造活动中出现的一种高级精神现象,是人的一种普遍而新颖的心理机能呈现出来的最佳思维状态。许多名篇就是作家妙手偶得的结果。灵感思维的本质特征在于它具有突破性的创造功能。我要求学生每人要有一个练笔本,随身携带,灵感的火花一旦闪现,及时捕捉,信手拈来。
其他文献
今年真是文化的盛会:《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见字如面》《朗读者》都空前地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回顾之前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华好诗词》等,其受欢迎的程度都让人吃惊。这些语言文化类节目之所以盛行,正是切中了人们心中对于文化、文字知识的渴求。语言节目的火爆给了一线语文教师这样的启示:拯救和传播“语文之美”的形式有很多种,语文教师必须要改变自己的认识和思路。  一、开展什么样的识字
期刊
中年级是学生习作起步阶段,《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习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其实说到底,习作教学,就是应该让学生展示生命的自然状态,有个性地说、大胆地写出生命的本真。然而事实上,习作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问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这是因为学生并没有感觉到习作是表达自己内心需要的一种方式,能
期刊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是孔子弟子及后学记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论语》的内容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最简单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有同情心。通俗地说,该书内容涉及求学、做人、行事、交友及治国等多方面的内容。那么,2500多年前的经典语录,还能启发今天学生的心智吗?还能对今天学生的心灵产生触动吗?从现在的国
期刊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的少年儿童在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所以,作为教师,应该拿出真爱来关心爱护“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步普及和少
期刊
传统的学校教育注重学校的升学率和学生考高分,关注重点学生的成才。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校教育首先注重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長和进步。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民主法制意识、社会责任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具备适应终身学习要求的基础知识与方法技能,具有健壮体魄和良好心理素质、健康
期刊
“啊!”随着一声刺耳的尖叫,我的衣服瞬间被染成了乌黑,“嘻嘻”他的脸上露出“邪恶”的笑。  “孙国庆!这是怎么回事?我怎么擦不掉?”他没有回答,朝我吐吐舌头,“我打,”我朝他脸上狠狠地揪了一下,他立刻抱头鼠蹿。“给我站住!”我声嘶力竭地道。  看到了吧,这就是我的同桌,瞧他一副坏模样。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白胖胖的身体,大大的眼睛,野兽一般大的嘴,活像动画片里的倒霉熊从电视里跳了出来。可老师偏偏
期刊
“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和一堂人生课。”《相约星期二》封面的这句话,引起了我的好奇心。翻开书,收获满满的感动和智慧。  老教授莫里,知道自己得了绝症后,在生命最后的一段时间里,他与他的学生米奇约定每周星期二上一堂人生课,直到老莫里离开。“课堂上不需要书本,不打分数,也没有成绩,但讨论的题目很多,涉及到爱情、工作、社会、年齡、原谅以及死亡……”老莫里的谈话平和、亲切、幽默,他对他即将死去直言不讳,让
期刊
课本剧,顾名思义,就是以课文内容为剧本所表演出来的戏剧。很显然,课本剧是戏剧的特殊,它既有戏剧的一般特点,又有自身的特性。剧本的原著是课文,表演者及观众均为本班师生,最常用的舞台是教室。我所向往的课堂,不是满堂灌,不是一言堂,不是让学生成为刷题机器,而是学生活动的中心,是学生才情的展现地盘,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天堂。虽然事实并不完全如此,但我在践行,确实想让我的课堂理想化,没想到课本剧的运用却帮我实现
期刊
林庚老先生的《说“木叶”》运用引用、对比,从“木叶”的艺术特征层层深入地论说了“木叶”这一古诗中的意象所不可替代的妙处,让读者再一次体味到中國诗歌语言的丰富性与独特的魅力。由此,也引发了“树叶、木叶、落叶、落木”意味区别的讨论。“‘木叶’与‘落叶’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林庚老先生文中的
期刊
积千累万,不如有个好习惯,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心理惯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语文习惯,无疑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王尔德说:“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好习惯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和学生的一生,都有著重大的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