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用小麦品质的优劣,不仅由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决定,而且还受气候、土壤和栽培措施等条件的影响,只有采用保优综合栽培技术,充分利用环境条件中的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才能充分发挥优良品种品质的遗传潜力,从而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在优质专用小麦保优综合栽培技术的各项措施中,除选用适合本地的对路品种,适期适量播种,科学配方施肥,实行区域化连片种植外,还应抓好田间管理措施。
一、冬前管理
冬前管理的目标是以培育壮苗为重点,促根增蘖,协调生长,确保幼苗安全越冬,具体为:
1. 查苗补种。出苗后,及早检查,对严重缺苗断垄地块,及时催芽补种或移栽大苗,确保每亩基本苗数。
2. 分类管理,促弱、稳壮、控旺。弱苗:底肥不足,播种偏晚将导致弱苗,要优先管理,即进入分蘖期后,先追肥,后浇水,及时中耕松土,促其转壮。壮苗:底肥足、墒情好、适期播种的可以不追肥。旺苗:对肥力足、墒情好、播期早等形成的旺苗每亩用15%多效唑35~50克或20%助壮素20毫升对水30千克喷洒,也可采取深中耕或镇压,以控旺转壮。对优质高产麦浇好冬水有利于保苗越冬,有利于早春保持较好墒情,所以应于12月上旬浇冬水,实现壮苗安全越冬。浇过冬水后,墒情适宜时要及时划锄,除草保墒,防止地表龟裂,促进根系发育。
二、春季(返青至挑旗)管理
随着春季气温回升,优质专用小麦起身早,返青快,应及早管理。春季管理以稳长、壮秆为目标,具体分以下3个时期管理:
1. 返青期。以控为主,改变春节过后大水大肥管理的传统方法,应只中耕,不浇水,不施肥,抑制春蘖滋生,加速两极分化,实现稳健生长。进入返青期后,每亩用20%三唑酮50毫升或12.5%烯唑醇25~35克,及早防治纹枯病,并结合中耕除草保墒。化学除草可每亩用75%苯磺隆1~1.5克或15%噻吩磺隆10克,对水30~50千克均匀喷洒。在春季化学除草时,要严格操作规程,选用对路的除草剂,禁用残效期较长的除草剂,以免对小麦或下茬作物造成药害。
2. 拔节期。一般在拔节中后期(第一节间定长,第三节间伸长时),每亩追施尿素8~10千克,追肥后浇水,并注意防治麦蜘蛛和早期蚜虫。
3. 孕穗期。主要是保证水分的供应,减少小花退化,提高结实率。若拔节水浇得晚,土壤水分含量高,孕穗水可推迟至抽穗期浇,一般应在3月中下旬至4月初及时浇好孕穗水。
三、后期(抽穗至成熟)管理
主要目标是养根护叶,加强病虫害防治,防早衰、青枯,提高品质,增加粒重。
1. 灌浆期控制浇水。灌浆期如果不是过于干旱,一般不浇水,如果过于干旱需要浇水时,应在扬花后10天前及时浇灌浆水。浇水时要注意天气,一定要做到无风浇水、小水细浇,避免晚浇和大水漫灌,防止倒伏,以确保优质麦品质。天气若不是特别干旱,一般禁浇麦黄水。
2. 综合防治病虫害。重点防治白粉病、锈病、赤霉病、蚜虫等。防治白粉病、锈病每亩用20%三唑酮75~100毫升,或12.5%烯唑醇30~40克,对水30~50千克喷洒;防治赤霉病可在抽穗扬花期每亩用70%代森锰锌100~150克,或80%多菌灵超微粉50~70克,对水30~50千克喷洒;后期防治穗蚜要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如啶虫脒、吡虫啉等,禁用氧化乐果等高毒农药。
3. 搞好叶面喷肥。小麦扬花后15~20天,进行叶面喷肥,每亩用2%~3%尿素溶液或0.3%~0.4%磷酸二氢钾溶液50~60千克喷洒叶面,间隔7~10天1次,连喷2次,可提高千粒重和品质,防早衰和干热风。
4. 适时收获。适时收获是优质专用小麦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收获过早,灌浆不充分,籽粒不饱满,粒重容重下降;收获晚了容易造成掉头落粒或遭受雨淋,黑胚粒增多,粒重、粒色、产量和品质下降,影响收购等级。适宜的收获时期是蜡熟末期,此时麦穗和穗下节变黄,大部分籽粒变硬。优质专用小麦收获前要进行一次田间去杂,以提高商品粮纯度;收获时要做到单收、单打、单晒、单储,严防人为混杂。
(作者联系地址:河南省虞城县农业局 邮编:476300)
一、冬前管理
冬前管理的目标是以培育壮苗为重点,促根增蘖,协调生长,确保幼苗安全越冬,具体为:
1. 查苗补种。出苗后,及早检查,对严重缺苗断垄地块,及时催芽补种或移栽大苗,确保每亩基本苗数。
2. 分类管理,促弱、稳壮、控旺。弱苗:底肥不足,播种偏晚将导致弱苗,要优先管理,即进入分蘖期后,先追肥,后浇水,及时中耕松土,促其转壮。壮苗:底肥足、墒情好、适期播种的可以不追肥。旺苗:对肥力足、墒情好、播期早等形成的旺苗每亩用15%多效唑35~50克或20%助壮素20毫升对水30千克喷洒,也可采取深中耕或镇压,以控旺转壮。对优质高产麦浇好冬水有利于保苗越冬,有利于早春保持较好墒情,所以应于12月上旬浇冬水,实现壮苗安全越冬。浇过冬水后,墒情适宜时要及时划锄,除草保墒,防止地表龟裂,促进根系发育。
二、春季(返青至挑旗)管理
随着春季气温回升,优质专用小麦起身早,返青快,应及早管理。春季管理以稳长、壮秆为目标,具体分以下3个时期管理:
1. 返青期。以控为主,改变春节过后大水大肥管理的传统方法,应只中耕,不浇水,不施肥,抑制春蘖滋生,加速两极分化,实现稳健生长。进入返青期后,每亩用20%三唑酮50毫升或12.5%烯唑醇25~35克,及早防治纹枯病,并结合中耕除草保墒。化学除草可每亩用75%苯磺隆1~1.5克或15%噻吩磺隆10克,对水30~50千克均匀喷洒。在春季化学除草时,要严格操作规程,选用对路的除草剂,禁用残效期较长的除草剂,以免对小麦或下茬作物造成药害。
2. 拔节期。一般在拔节中后期(第一节间定长,第三节间伸长时),每亩追施尿素8~10千克,追肥后浇水,并注意防治麦蜘蛛和早期蚜虫。
3. 孕穗期。主要是保证水分的供应,减少小花退化,提高结实率。若拔节水浇得晚,土壤水分含量高,孕穗水可推迟至抽穗期浇,一般应在3月中下旬至4月初及时浇好孕穗水。
三、后期(抽穗至成熟)管理
主要目标是养根护叶,加强病虫害防治,防早衰、青枯,提高品质,增加粒重。
1. 灌浆期控制浇水。灌浆期如果不是过于干旱,一般不浇水,如果过于干旱需要浇水时,应在扬花后10天前及时浇灌浆水。浇水时要注意天气,一定要做到无风浇水、小水细浇,避免晚浇和大水漫灌,防止倒伏,以确保优质麦品质。天气若不是特别干旱,一般禁浇麦黄水。
2. 综合防治病虫害。重点防治白粉病、锈病、赤霉病、蚜虫等。防治白粉病、锈病每亩用20%三唑酮75~100毫升,或12.5%烯唑醇30~40克,对水30~50千克喷洒;防治赤霉病可在抽穗扬花期每亩用70%代森锰锌100~150克,或80%多菌灵超微粉50~70克,对水30~50千克喷洒;后期防治穗蚜要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如啶虫脒、吡虫啉等,禁用氧化乐果等高毒农药。
3. 搞好叶面喷肥。小麦扬花后15~20天,进行叶面喷肥,每亩用2%~3%尿素溶液或0.3%~0.4%磷酸二氢钾溶液50~60千克喷洒叶面,间隔7~10天1次,连喷2次,可提高千粒重和品质,防早衰和干热风。
4. 适时收获。适时收获是优质专用小麦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收获过早,灌浆不充分,籽粒不饱满,粒重容重下降;收获晚了容易造成掉头落粒或遭受雨淋,黑胚粒增多,粒重、粒色、产量和品质下降,影响收购等级。适宜的收获时期是蜡熟末期,此时麦穗和穗下节变黄,大部分籽粒变硬。优质专用小麦收获前要进行一次田间去杂,以提高商品粮纯度;收获时要做到单收、单打、单晒、单储,严防人为混杂。
(作者联系地址:河南省虞城县农业局 邮编:47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