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介绍了解决超静定结构(statically indeterminate structure)问题的两种基本方法——力法(force method)和位移法(displacement method ),并分析这两种基本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关键词】超静定结构;力法;位移法;对比
0.引言
在工程实际中,大多数结构是超静定 结构。超静定结构是指具有多余约束的结构,即广义力的总数超过了所能列出的独立平衡方程的总数。超静定结构受力复杂,在弹性理论计算方法下,仅由平衡条件不能确定超静定结构全部反力和内力,必须考虑变形条件,故其受力情况与截面刚度(即材料的物理性质与截面的几何性质)有关。而通过塑性分析方法,实际情况中考虑到塑性铰分布情况及出现的先后顺序,分析及计算结构构件的强度极限十分困难。因此解决实际中的超静定结构构件问题尤为重要。
在求解超静定问题时需要综合考虑三个方面的条件:平衡条件(力的平衡),几何条件(位移的协调),物理条件(力与位移的物理关系)。在具体求解时,有两种不同的方法即力法(又称柔度法)和位移法(又称刚度法)。力学方法论中常用三法: 分和法、对比法和过渡法。
1.力法——转化搭桥,过渡法
力法的最主要策略是过渡策略。要求解超静定问题,就是把静定问题求解方法向超静定问题过渡。力法的基本未知量是指广义力超过独立平衡方程能解出力的个数。即X,X,X在实际过程中,只需解决这些多余未知量,超静定问题就迎刃而解!我们通常从基本体系入手,将超静定问题转换成静定问题。一个超静定结构模型简图,将多余约束去掉,代之以对应的多余未知力X,X,X......即得到超静定结构对应的静定结构。对力法的基本体系,可以列出独立的平衡方程,同时,需要补充由变形协调条件。变形协调条件是根据去掉多余约束处结构变形与实际情况相同列出。得出的附加方程如下:
2.位移法——拆了再搭,分和法
用位移法求解超静定结构第一步是把刚架离散成杆件(单元),进行单元分析。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是独立的节点位移△1,△2,△3......包括节点角位移和节点线位移。在分析中,我们通常把结构中所有刚节点改成铰节点,所有固端支座改成铰支座。然后对结构进行几何组成分析,确定基本未知量数目。我们通过锁死原结构的节点位移,得到一组单跨超静定梁的组合体,并建立单元刚度方程和导出固端弯矩和剪力公式。第二步是把各个单元装陪成整体,进行整体分析。整体分析包括在装配节点处建立位移协调条件和力的平衡条件,得出位移法的基本方程,求出基本未知量△1,△2,△3......从而解出超静定结构问题。位移法的基本方程:
从位移法中又演变出了弯矩分配法(又称渐进法)弯矩分配法是一种结构内力的近似求解方法,它以位移法为理论基础,通过固定节点,逐个节点轮流放松的办法,进行单节点力矩分配和传递,最后将各分析点分配力矩和传递力矩相加得到近似弯矩。
3.力法与位移法的对比——互为对偶
力法是求解超静定结构问题的基本方法,是由此及彼,由故及新,由已知静定结构解法推广到超静定结构解法的一种典型的过渡法!其实质是把超静定简化成静定结构,多余约束用广义力代替,外力作用会使结构变形,计算时符合变形协调条件!故力法基本方程的实质是变形协调条件!力法的分析顺序为:先满足静力条件,后考虑几何条件,先求静力可能内力,再求真实内力。
位移法是将结构拆成(有形,载常数)的单跨梁几何,在满足位移协调条件下,使荷载,位移共同作用时,结构处于平衡状态。和力法相同的是,位移法的典型方程的实质也是变形协调条件。位移法的分析顺序为:先满足几何条件,后考虑静力条件,先求几何可能位移,再求实际位移。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力法与位移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力法的位知量是力,用位移条件建立平衡方程,位移法的未知量是位移,用力的条件建立平衡方程。在求解实际超静定结构问题中,力法与位移法应灵活应用,互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樊友景,高洪波.结构力学(上册).郑州大学出版社.
[2]龙驭球,包世华.结构力学——专题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3]吴萍.利用结构的对称性求结构的自振频率和主振型.南昌大学学报,2007年10月第31卷专辑.
【关键词】超静定结构;力法;位移法;对比
0.引言
在工程实际中,大多数结构是超静定 结构。超静定结构是指具有多余约束的结构,即广义力的总数超过了所能列出的独立平衡方程的总数。超静定结构受力复杂,在弹性理论计算方法下,仅由平衡条件不能确定超静定结构全部反力和内力,必须考虑变形条件,故其受力情况与截面刚度(即材料的物理性质与截面的几何性质)有关。而通过塑性分析方法,实际情况中考虑到塑性铰分布情况及出现的先后顺序,分析及计算结构构件的强度极限十分困难。因此解决实际中的超静定结构构件问题尤为重要。
在求解超静定问题时需要综合考虑三个方面的条件:平衡条件(力的平衡),几何条件(位移的协调),物理条件(力与位移的物理关系)。在具体求解时,有两种不同的方法即力法(又称柔度法)和位移法(又称刚度法)。力学方法论中常用三法: 分和法、对比法和过渡法。
1.力法——转化搭桥,过渡法
力法的最主要策略是过渡策略。要求解超静定问题,就是把静定问题求解方法向超静定问题过渡。力法的基本未知量是指广义力超过独立平衡方程能解出力的个数。即X,X,X在实际过程中,只需解决这些多余未知量,超静定问题就迎刃而解!我们通常从基本体系入手,将超静定问题转换成静定问题。一个超静定结构模型简图,将多余约束去掉,代之以对应的多余未知力X,X,X......即得到超静定结构对应的静定结构。对力法的基本体系,可以列出独立的平衡方程,同时,需要补充由变形协调条件。变形协调条件是根据去掉多余约束处结构变形与实际情况相同列出。得出的附加方程如下:
2.位移法——拆了再搭,分和法
用位移法求解超静定结构第一步是把刚架离散成杆件(单元),进行单元分析。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是独立的节点位移△1,△2,△3......包括节点角位移和节点线位移。在分析中,我们通常把结构中所有刚节点改成铰节点,所有固端支座改成铰支座。然后对结构进行几何组成分析,确定基本未知量数目。我们通过锁死原结构的节点位移,得到一组单跨超静定梁的组合体,并建立单元刚度方程和导出固端弯矩和剪力公式。第二步是把各个单元装陪成整体,进行整体分析。整体分析包括在装配节点处建立位移协调条件和力的平衡条件,得出位移法的基本方程,求出基本未知量△1,△2,△3......从而解出超静定结构问题。位移法的基本方程:
从位移法中又演变出了弯矩分配法(又称渐进法)弯矩分配法是一种结构内力的近似求解方法,它以位移法为理论基础,通过固定节点,逐个节点轮流放松的办法,进行单节点力矩分配和传递,最后将各分析点分配力矩和传递力矩相加得到近似弯矩。
3.力法与位移法的对比——互为对偶
力法是求解超静定结构问题的基本方法,是由此及彼,由故及新,由已知静定结构解法推广到超静定结构解法的一种典型的过渡法!其实质是把超静定简化成静定结构,多余约束用广义力代替,外力作用会使结构变形,计算时符合变形协调条件!故力法基本方程的实质是变形协调条件!力法的分析顺序为:先满足静力条件,后考虑几何条件,先求静力可能内力,再求真实内力。
位移法是将结构拆成(有形,载常数)的单跨梁几何,在满足位移协调条件下,使荷载,位移共同作用时,结构处于平衡状态。和力法相同的是,位移法的典型方程的实质也是变形协调条件。位移法的分析顺序为:先满足几何条件,后考虑静力条件,先求几何可能位移,再求实际位移。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力法与位移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力法的位知量是力,用位移条件建立平衡方程,位移法的未知量是位移,用力的条件建立平衡方程。在求解实际超静定结构问题中,力法与位移法应灵活应用,互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樊友景,高洪波.结构力学(上册).郑州大学出版社.
[2]龙驭球,包世华.结构力学——专题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3]吴萍.利用结构的对称性求结构的自振频率和主振型.南昌大学学报,2007年10月第31卷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