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渐渐被遗忘,但是每种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从板图、挂图、模型三个方面阐述了传统教学方法的特点,以及在《车工工艺学》教学中的应用,提醒广大教师应该广泛使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板图;挂图;模型;车工工艺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5-0102-02
《车工工艺学》课以诸多专业知识为基础,并涉及许多机床结构和工艺理论,这些内容如果单纯口头讲授,往往效果不佳。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在《车工工艺学》课的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运用直观教学方法,对学生全面、牢固地掌握所学理论知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形象思维在青少年学生的思维方式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板图、挂图、模型是专业课教学中最重要的直观教学工具,是“工程学的第二语言”,它能以无声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以生动、形象、鲜明的特点反映工艺结构、特征和作用。因此,运用板图、挂图、模型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认知,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板图
所谓板图,就是用粉笔画在黑板上的图形,“板图”的使用在教学中最具灵活性,对简单的图形,都可用“板图”方式画出。其具体使用主要有两种情况:(1)结构相对较复杂的图形,可在课前用小黑板画出,例如,“常用车刀的用途”一节,图例挂图中没有而又不很复杂,可在课前画出。(2)线条简单的图形,可在授课过程中画出。在授课中画出的图形,首先应选好位置,让其与板书相互照应。其次,还要设计好“板图”的画法,简单的图形可一次画出,相对复杂的图形最好采用“复添法”。
所谓“复添法”,即对某一结构的各个部件(或某一部件的各个视图)随教学过程逐步添画或略予修正的板图技法,这是板图本身所具有的优越性,是挂图不具备的。在添画过程中,能让学生对部件的结构更加清楚。如“车刀角度的标注”一节,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能正确画出图形且填写正确的角度代号,讲解这一节课最好采用“复添法”,按照具体的步骤在黑板上作图:(1)首先判断车刀使用时的进给方向,确定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2)画出车刀在基面上的投影图的全部;(3)作主切削刃的延长线,然后画主截面图;(4)作副切削刃的延长线,画副截面图;(5)作切削平面图;(6)画局部放大图;(7)标注各投影图上的角度代号。
通过以上步骤的讲解和每一线条的添画使学生不但掌握了车刀工作图的画法,而且对以前学的刀具角度的概念会理解得更加深刻,这种在画图时逐级添加、依次递增、使“板图”逐渐完善的方法,既复习巩固了原有的知识,又可清晰明了地讲解新授内容,最终达到的效果比挂图还要好的目的。
挂图
结构复杂的图形用“板图”难以表达清楚,且绘画难度较大,用“挂图”更方便,效果更好一些。“挂图”在《车工工艺学》的教学中使用频繁,每种版本教科书都有配套的“挂图”,正确使用“挂图”是讲好课的关键。首先“挂图”要有理想的挂放位置,让所有学生都能清楚地看清全图。其次,还要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看图方法,常用的看图方法有以下几种。
主次观察法 就是按照先主后次的顺序看图的方法。其观察顺序是从主体到辅件,从重要的部位到次要的部位,这样有助于让学生掌握问题的重点。
问题观察法 根据学生观察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组织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的看图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看图,有助于把以前学到的知识与新授内容联系起来思考,理解整个图形所表达的意思,达到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正确理解图形的目的。
分解法 是把较复杂的图形,分成几个部分,先局部后整体观察的方法。这种方法适合于组成图形的部件学生大体都已熟悉,先分解后整合可以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以上这几种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综合运用,如运用得当,就可把一个刻板的机械图形变得生动有趣、易于接受,使学生轻松地掌握较难的问题。例如“CA6140车床传动系统”图,根据教学要求学生应该根据此图掌握主运动的传动系统及计算。该图形相对其他图形更为复杂且十分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1)运用“主次观察法”,让学生找到电机、主轴(抓两头)。(2)运用“问题观察法”,向学生提出动力从哪里来?传给哪个部件?如何向下一级级传递?通过提出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最终到达主轴(连中间),这样就把传动链给串联起来了。(3)学生把传动路线掌握以后,就可用“分解法”把每根传动轴上的部件一个个地观察分析,最后掌握全部内容。
通过以上方法的讲解,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领会和掌握,教学效果较好。
模型
工艺学的某些基础理论比较抽象,较难理解,而用模型教学就好比在学生和知识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通过对模型的观察,对可动件的具体操作,使得本来抽象的理论变成活生生的实际,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尤其在新生刚入校不久,看图能力较差的情况下,使用立体的模型更容易使学生理解和接受。
例如,“车刀的角度”是车工工艺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概念,能否正确理解和记忆对今后工艺教学和实训教学都有较大的影响。如果在讲解过程中只用语言或“挂图”,学生就难以全面准确地掌握,而通过常用的车刀模型来讲解车刀角度的基本概念,通过对研究对象的位置、分布、结构、性能等现象的反复观察分析,寻求研究对象的特有规律,从而让学生对车刀角度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最终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使用模型的过程中,还可以将模型传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眼看、手摸,全方位地对所持模型进行观察,这是其他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
直观教具在工艺课的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这也导致了现代的青年教师越来越依赖多媒体教学,离开计算机甚至不会讲课,所以在倡导现代教学方法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传统的、直观的教学方法。在《车工工艺学》中使用传统教学方法的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师运用板图、挂图、模型的方式、方法直接相关,正确使用这类教具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眼、耳、脑、手并用,使知识在学生大脑中印象更深刻、更强烈,记忆更牢固。同时,我认为,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运用投影、幻灯、录像、多媒体等电化教学教学手段,补偿直观教具的不足,使枯燥的工艺课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板图、挂图、模型除了可以在工艺学教室使用外,还可在实训现场使用,比其他方式更具灵活性,这是其他电化教学方法不具备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张传俊.试论高校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1998(7).
[2]于漪.现代教师学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许兆丰.车工工艺学[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6.
[5]刘建材.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学挂图的运用[J].福建教学研究,2000(3).
[6]李明云.演示在专业课教学中的运用[J].新职教,2000(3).
作者简介:
刘青云(1966—),女,山东聊城人,山东省济宁市技师学院讲师,数控系副主任,研究方向为数控技术。
关键词:板图;挂图;模型;车工工艺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5-0102-02
《车工工艺学》课以诸多专业知识为基础,并涉及许多机床结构和工艺理论,这些内容如果单纯口头讲授,往往效果不佳。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在《车工工艺学》课的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运用直观教学方法,对学生全面、牢固地掌握所学理论知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形象思维在青少年学生的思维方式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板图、挂图、模型是专业课教学中最重要的直观教学工具,是“工程学的第二语言”,它能以无声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以生动、形象、鲜明的特点反映工艺结构、特征和作用。因此,运用板图、挂图、模型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认知,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板图
所谓板图,就是用粉笔画在黑板上的图形,“板图”的使用在教学中最具灵活性,对简单的图形,都可用“板图”方式画出。其具体使用主要有两种情况:(1)结构相对较复杂的图形,可在课前用小黑板画出,例如,“常用车刀的用途”一节,图例挂图中没有而又不很复杂,可在课前画出。(2)线条简单的图形,可在授课过程中画出。在授课中画出的图形,首先应选好位置,让其与板书相互照应。其次,还要设计好“板图”的画法,简单的图形可一次画出,相对复杂的图形最好采用“复添法”。
所谓“复添法”,即对某一结构的各个部件(或某一部件的各个视图)随教学过程逐步添画或略予修正的板图技法,这是板图本身所具有的优越性,是挂图不具备的。在添画过程中,能让学生对部件的结构更加清楚。如“车刀角度的标注”一节,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能正确画出图形且填写正确的角度代号,讲解这一节课最好采用“复添法”,按照具体的步骤在黑板上作图:(1)首先判断车刀使用时的进给方向,确定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2)画出车刀在基面上的投影图的全部;(3)作主切削刃的延长线,然后画主截面图;(4)作副切削刃的延长线,画副截面图;(5)作切削平面图;(6)画局部放大图;(7)标注各投影图上的角度代号。
通过以上步骤的讲解和每一线条的添画使学生不但掌握了车刀工作图的画法,而且对以前学的刀具角度的概念会理解得更加深刻,这种在画图时逐级添加、依次递增、使“板图”逐渐完善的方法,既复习巩固了原有的知识,又可清晰明了地讲解新授内容,最终达到的效果比挂图还要好的目的。
挂图
结构复杂的图形用“板图”难以表达清楚,且绘画难度较大,用“挂图”更方便,效果更好一些。“挂图”在《车工工艺学》的教学中使用频繁,每种版本教科书都有配套的“挂图”,正确使用“挂图”是讲好课的关键。首先“挂图”要有理想的挂放位置,让所有学生都能清楚地看清全图。其次,还要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看图方法,常用的看图方法有以下几种。
主次观察法 就是按照先主后次的顺序看图的方法。其观察顺序是从主体到辅件,从重要的部位到次要的部位,这样有助于让学生掌握问题的重点。
问题观察法 根据学生观察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组织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的看图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看图,有助于把以前学到的知识与新授内容联系起来思考,理解整个图形所表达的意思,达到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正确理解图形的目的。
分解法 是把较复杂的图形,分成几个部分,先局部后整体观察的方法。这种方法适合于组成图形的部件学生大体都已熟悉,先分解后整合可以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以上这几种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综合运用,如运用得当,就可把一个刻板的机械图形变得生动有趣、易于接受,使学生轻松地掌握较难的问题。例如“CA6140车床传动系统”图,根据教学要求学生应该根据此图掌握主运动的传动系统及计算。该图形相对其他图形更为复杂且十分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1)运用“主次观察法”,让学生找到电机、主轴(抓两头)。(2)运用“问题观察法”,向学生提出动力从哪里来?传给哪个部件?如何向下一级级传递?通过提出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最终到达主轴(连中间),这样就把传动链给串联起来了。(3)学生把传动路线掌握以后,就可用“分解法”把每根传动轴上的部件一个个地观察分析,最后掌握全部内容。
通过以上方法的讲解,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领会和掌握,教学效果较好。
模型
工艺学的某些基础理论比较抽象,较难理解,而用模型教学就好比在学生和知识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通过对模型的观察,对可动件的具体操作,使得本来抽象的理论变成活生生的实际,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尤其在新生刚入校不久,看图能力较差的情况下,使用立体的模型更容易使学生理解和接受。
例如,“车刀的角度”是车工工艺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概念,能否正确理解和记忆对今后工艺教学和实训教学都有较大的影响。如果在讲解过程中只用语言或“挂图”,学生就难以全面准确地掌握,而通过常用的车刀模型来讲解车刀角度的基本概念,通过对研究对象的位置、分布、结构、性能等现象的反复观察分析,寻求研究对象的特有规律,从而让学生对车刀角度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最终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使用模型的过程中,还可以将模型传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眼看、手摸,全方位地对所持模型进行观察,这是其他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
直观教具在工艺课的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这也导致了现代的青年教师越来越依赖多媒体教学,离开计算机甚至不会讲课,所以在倡导现代教学方法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传统的、直观的教学方法。在《车工工艺学》中使用传统教学方法的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师运用板图、挂图、模型的方式、方法直接相关,正确使用这类教具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眼、耳、脑、手并用,使知识在学生大脑中印象更深刻、更强烈,记忆更牢固。同时,我认为,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运用投影、幻灯、录像、多媒体等电化教学教学手段,补偿直观教具的不足,使枯燥的工艺课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板图、挂图、模型除了可以在工艺学教室使用外,还可在实训现场使用,比其他方式更具灵活性,这是其他电化教学方法不具备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张传俊.试论高校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1998(7).
[2]于漪.现代教师学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许兆丰.车工工艺学[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6.
[5]刘建材.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学挂图的运用[J].福建教学研究,2000(3).
[6]李明云.演示在专业课教学中的运用[J].新职教,2000(3).
作者简介:
刘青云(1966—),女,山东聊城人,山东省济宁市技师学院讲师,数控系副主任,研究方向为数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