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60年来,各族人民相互包容、和谐共处、团结奋斗、共谋发展,不断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深入人心。延边州曾连续4次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自治州。在农村建设了一批民族关系和谐、村容村貌整洁、服务设施完善的模范村。涌现出了金文元、韩哲范等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本文就延边州农村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的情况作了调查。
一、延边州农村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的特点
延边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是我国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区和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州,幅员4.2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19万,朝鲜族人口80万,占36.5%。城市人口146万,农村人口72万,占33.0%。因此,延边州农村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对全州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有着重大影响。
1.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与边防巩固相结合
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有一亿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8%以上,分布在全国各地;有30多个少数民族与境外的同一民族毗邻而居。全国2.2万多公里陆地边界线中的1.9万公里在民族地区。因此,加强民族团结对于巩固边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邓小平同志早在西南地区工作时就指出,“少数民族问题解决得不好,国防问题就不可能解决好。”“单就国防问题考虑,也应该把少数民族工作摆在很高的位置。”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加强民族团结始终是关系祖国统一、领土完整、边防巩固的一项重大任务。
延边州边境线长达763.75公里,其中中朝边境线522.5公里,中俄边境线241.25公里,有5个县市处于边境地区,多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及驻军部队,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促进了边境地区的民族团结和边防巩固。如珲春市敬信镇防川村是我国唯一位于中俄朝三国交界处的边境朝鲜族村,素有“雁鸣闻三国,虎啸惊三疆”之称。多年来防川村和解放军某分队军地党组织在珲春率先开展了军警地“同心筑堡垒”活动。他们进行了“两个支部一堂课、两个班子一起建、两条战线一盘棋、两个民族一家亲”的“四个一”活动,建立了“组织联建、人才联育、活动联办、发展联姻、边防联守、责任联担”的“六联”机制。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提高了部队战斗力,巩固了边防,建立了军地一体的管点、管线、管面有机结合的边境管理体系。2011年人均纯收入10000元,村集体经济积累37万元。
2.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与经济建设相结合
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作为民族地区,发展仍然是解决一切困难和问题的关键,对于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至关重要。只有经济发展了、实力增强了,才有条件、有能力做更多有利于民族团结进步的事。抓住了这一点,就抓住了新形势下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为此,延边州委、州政府坚持用发展的思维谋划民族工作,用发展的办法解决民族工作中的问题,用发展的成果促进民族团结,惠及延边各族人民。全州各部门认真贯彻州委和州政府的部署,以民族团结为主线、以发展为中心,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3.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与带领农民致富相结合
带领农民致富是时代的要求,群众的愿望,也是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几年来,延边州涌现出了金文元、李玉龙、关彦英、霍锡亮等一批带领农民致富的共产党员。
延边军分区原副司令员金文元,从军分区领导岗位退下来后,毅然返回安图县石门镇镜城村,该村是由朝汉民族组成的贫困山村,他带领各族群众团结奋斗,脱贫致富。为培养群众致富“带头人”,他从帮建村党支部做起,抓班子带队伍;为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他积极争取,协调资金;为闯出一条符合农村实际的致富道路,他投资承包山林创业示范基地,带动50多户村民发展新兴致富项目,把荆棘丛生的荒山沟变成了农民致富的生态沟。2012年3月,吉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金文元同志“倾心服务边疆群众的模范”荣誉称号。
5.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与发展民族文化相结合
文化是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延边州在全面提升各族群众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加大文化建设力度,让各族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果。延吉市小营镇小河龙村以弘扬民俗民风为载体,充分利用与城区近郊的地域资源,发挥村民出国劳务返乡创业的优势,全面打造集民俗、餐饮、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民俗村特色品牌,推到了河龙村民俗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梨花节、黄牛节、农夫节、金达莱文化节、图们江文化节、朝鲜族秋夕节等等,各县市结合本地实际开展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品牌节庆活动,已成为延边州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些活动,强化了民族文化建设,增进了民族和谐,促进了团结进步。
6.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与互帮互助相结合
近年来,延边州积极创新中国特色民族团结的社会机制,让各族干群“都是一家人,关系一家亲”。 如今,延边朝、汉、满、回等20多个民族,生活在感情上没有隔阂、关系中没有“杂音”的社会氛围里,心无旁骛地谋发展、搞建设。各族人民“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民族团结”。
图们市爱心福利院院长韩哲范,15年来倾尽所有共收养了60多名素不相识的朝、汉、满等各民族孤儿、流浪儿、残障儿童和无依无靠孤寡老人。这个由特殊成员组成的大家庭,被人们亲切地称做“韩哲范集体户”。“集体户”的成员最多时达30多人,每年光口粮就要吃掉1万多斤,每次开学时十几个孩子的学杂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些年来,韩哲范陆续卖掉了40多头牛、80多只羊,就连母亲的住房也被卖了应急。但再苦再难,他也没让一个孩子辍学。2009年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二、进一步开展农村民族团结进步活动
1.加强边境地区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继续在边境县市实施“千里边关党旗红”党建活动和“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治边活动,加强基层农村党的建设,夯实了边境稳定的基石。
鼓励各族人民在边境地区居住,对于长期居住在边境地区的村民,设立发展基金,鼓励他们发展经济,以吸引外出人员回乡发展。
延边州边境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有长白山、图们江、防川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到边境地区旅游观光。边境地区旅游对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改善当地群众的生活作用很大,引导鼓励农民参与到活动中来。
我们要认识到,只有团结,才能进步;只有进步,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能致富。家和万事兴,各民族之间情同手足,更应互帮互助,共谋发展。
2.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要切实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基层政权要充分发挥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配套组织的特有优势,针对不同的对象做好不同的思想工作。党组织要切实履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职能,切实加强本支部的党员管理和教育工作,解决个别党员参加信教以及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违法违纪的问题,该教育的教育,该法办的法办,提高基层政权的威信,维护党员的廉洁为公、执法为民的良好形象。
3.巩固农村文化阵地
十八大报告指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应根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等吸引农民,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帮助农民以正确的价值观对待生活、以理性的心态对待困难。要转变农民落后的思想观念,使农民在农闲之余学到知识、发展技能、提高素养。
作者简介:刘在华(1958年-),男,汉族,吉林省图们市人,大学学历,现任延边州委党校统战民族教研部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党的一战线、民族宗教理论政策。
一、延边州农村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的特点
延边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是我国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区和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州,幅员4.2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19万,朝鲜族人口80万,占36.5%。城市人口146万,农村人口72万,占33.0%。因此,延边州农村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对全州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有着重大影响。
1.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与边防巩固相结合
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有一亿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8%以上,分布在全国各地;有30多个少数民族与境外的同一民族毗邻而居。全国2.2万多公里陆地边界线中的1.9万公里在民族地区。因此,加强民族团结对于巩固边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邓小平同志早在西南地区工作时就指出,“少数民族问题解决得不好,国防问题就不可能解决好。”“单就国防问题考虑,也应该把少数民族工作摆在很高的位置。”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加强民族团结始终是关系祖国统一、领土完整、边防巩固的一项重大任务。
延边州边境线长达763.75公里,其中中朝边境线522.5公里,中俄边境线241.25公里,有5个县市处于边境地区,多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及驻军部队,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促进了边境地区的民族团结和边防巩固。如珲春市敬信镇防川村是我国唯一位于中俄朝三国交界处的边境朝鲜族村,素有“雁鸣闻三国,虎啸惊三疆”之称。多年来防川村和解放军某分队军地党组织在珲春率先开展了军警地“同心筑堡垒”活动。他们进行了“两个支部一堂课、两个班子一起建、两条战线一盘棋、两个民族一家亲”的“四个一”活动,建立了“组织联建、人才联育、活动联办、发展联姻、边防联守、责任联担”的“六联”机制。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提高了部队战斗力,巩固了边防,建立了军地一体的管点、管线、管面有机结合的边境管理体系。2011年人均纯收入10000元,村集体经济积累37万元。
2.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与经济建设相结合
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作为民族地区,发展仍然是解决一切困难和问题的关键,对于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至关重要。只有经济发展了、实力增强了,才有条件、有能力做更多有利于民族团结进步的事。抓住了这一点,就抓住了新形势下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为此,延边州委、州政府坚持用发展的思维谋划民族工作,用发展的办法解决民族工作中的问题,用发展的成果促进民族团结,惠及延边各族人民。全州各部门认真贯彻州委和州政府的部署,以民族团结为主线、以发展为中心,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3.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与带领农民致富相结合
带领农民致富是时代的要求,群众的愿望,也是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几年来,延边州涌现出了金文元、李玉龙、关彦英、霍锡亮等一批带领农民致富的共产党员。
延边军分区原副司令员金文元,从军分区领导岗位退下来后,毅然返回安图县石门镇镜城村,该村是由朝汉民族组成的贫困山村,他带领各族群众团结奋斗,脱贫致富。为培养群众致富“带头人”,他从帮建村党支部做起,抓班子带队伍;为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他积极争取,协调资金;为闯出一条符合农村实际的致富道路,他投资承包山林创业示范基地,带动50多户村民发展新兴致富项目,把荆棘丛生的荒山沟变成了农民致富的生态沟。2012年3月,吉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金文元同志“倾心服务边疆群众的模范”荣誉称号。
5.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与发展民族文化相结合
文化是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延边州在全面提升各族群众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加大文化建设力度,让各族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果。延吉市小营镇小河龙村以弘扬民俗民风为载体,充分利用与城区近郊的地域资源,发挥村民出国劳务返乡创业的优势,全面打造集民俗、餐饮、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民俗村特色品牌,推到了河龙村民俗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梨花节、黄牛节、农夫节、金达莱文化节、图们江文化节、朝鲜族秋夕节等等,各县市结合本地实际开展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品牌节庆活动,已成为延边州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些活动,强化了民族文化建设,增进了民族和谐,促进了团结进步。
6.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与互帮互助相结合
近年来,延边州积极创新中国特色民族团结的社会机制,让各族干群“都是一家人,关系一家亲”。 如今,延边朝、汉、满、回等20多个民族,生活在感情上没有隔阂、关系中没有“杂音”的社会氛围里,心无旁骛地谋发展、搞建设。各族人民“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民族团结”。
图们市爱心福利院院长韩哲范,15年来倾尽所有共收养了60多名素不相识的朝、汉、满等各民族孤儿、流浪儿、残障儿童和无依无靠孤寡老人。这个由特殊成员组成的大家庭,被人们亲切地称做“韩哲范集体户”。“集体户”的成员最多时达30多人,每年光口粮就要吃掉1万多斤,每次开学时十几个孩子的学杂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些年来,韩哲范陆续卖掉了40多头牛、80多只羊,就连母亲的住房也被卖了应急。但再苦再难,他也没让一个孩子辍学。2009年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二、进一步开展农村民族团结进步活动
1.加强边境地区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继续在边境县市实施“千里边关党旗红”党建活动和“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治边活动,加强基层农村党的建设,夯实了边境稳定的基石。
鼓励各族人民在边境地区居住,对于长期居住在边境地区的村民,设立发展基金,鼓励他们发展经济,以吸引外出人员回乡发展。
延边州边境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有长白山、图们江、防川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到边境地区旅游观光。边境地区旅游对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改善当地群众的生活作用很大,引导鼓励农民参与到活动中来。
我们要认识到,只有团结,才能进步;只有进步,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能致富。家和万事兴,各民族之间情同手足,更应互帮互助,共谋发展。
2.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要切实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基层政权要充分发挥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配套组织的特有优势,针对不同的对象做好不同的思想工作。党组织要切实履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职能,切实加强本支部的党员管理和教育工作,解决个别党员参加信教以及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违法违纪的问题,该教育的教育,该法办的法办,提高基层政权的威信,维护党员的廉洁为公、执法为民的良好形象。
3.巩固农村文化阵地
十八大报告指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应根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等吸引农民,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帮助农民以正确的价值观对待生活、以理性的心态对待困难。要转变农民落后的思想观念,使农民在农闲之余学到知识、发展技能、提高素养。
作者简介:刘在华(1958年-),男,汉族,吉林省图们市人,大学学历,现任延边州委党校统战民族教研部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党的一战线、民族宗教理论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