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选择素为靶标的MRI在大鼠急性胰腺炎病情轻重分级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胰腺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quan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P选择素为靶标的磁共振靶向对比剂(P-Gd-probe)在大鼠急性胰腺炎(AP)病情轻重分级中的应用。

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L-精氨酸溶液(100 mg/100 g体重)3次、间隔1 h的方法制备SD大鼠AP模型,对照组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依照病理结果将AP大鼠分为急性水肿性胰腺炎(AEP,造模后6、12 h)组及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造模后24、48 h)组。造模6、12、24、48 h大鼠及对照组大鼠行磁共振T1加权横断位平扫及增强扫描,对比剂采用P-Gd-probe。测量增强前后胰腺部位的信号声噪比(SNR)。扫描完成后取胰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胰腺组织P选择素表达。

结果

造模6 h后胰腺组织出现炎症改变,且炎性程度随造模时间延长而加重,胰腺组织P选择素蛋白表达也随AP的炎性程度加重而增高。对照组增强前后胰腺组织SNR值基本不变;AEP组增强前后SNR值分别为17.22±1.35、37.38±1.66,ANP组分别为16.29±1.39、58.18±1.03,这两组增强后的SNR值均显著高于增强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9.59、-86.09,P值均<0.001)。

结论

MRI时选择P选择素为靶标的单克隆抗体靶向对比剂有助于对AP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在基层医院扶贫防盲活动中老年性白内障87例(87眼),按分层随机法随机分为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手术组(A组)44例,和以穹隆为基底的结膜瓣手术组(B组)43例。比较两组的术中后囊破裂的发生率,手术耗时以及术后1、7和30 d切口暴露的发生率。结果A组的术中后囊破裂发生率为4.55%(2/44),平均手术时间为(7.48±2.1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泪道瘘管的治疗方法。方法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诊治儿童先天性泪道瘘管16例(16眼)。男9例,女7例。年龄2个月~7岁,平均(3.0±0.6)岁。眼别:右眼6例,左眼10例。瘘口距离内眦≤5 mm者13例,>5 mm者3例。泪道冲洗和造影证明瘘管连接泪囊者12例,连接泪总管者3例,连接下泪小管者1例。所有患者均行亚甲蓝标记切除术。结果16例均成功切除瘘管,切除瘘管长度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双路会师术治疗尿道完全断裂伤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闭合性尿道完全断裂伤患者行输尿管镜下双路会师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均经尿道造影证实为尿道完全性断裂,行经尿道联合经膀胱输尿管镜下会师术,均成功放置导尿管,手术时间25~53(39.0±12.4)min,术后6周拔除导尿管,拔除导尿管后排尿通畅20例,随诊并常规尿道扩张2次,最大尿流率17~28 ml/s;6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急性视神经疾病。由于人们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及生活作息的不规律,发病呈年轻化趋势。该病常导致不同程度的视力损害,误治易造成视神
目的观察先天性单眼上斜肌麻痹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4例单眼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及疗效。结果随访5~14个月,共治愈110例(88.71%),好转12例(9.68%),无效2例(1.61%)。结论手术是矫正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可靠的方法,有效率达98%以上。
目的探讨脑出血并应激性溃疡患者血浆和肽素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脑出血患者80例,其中单纯脑出血49例,脑出血并应激性溃疡31例;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入选者均检测血浆和肽素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单纯脑出血患者和脑出血并应激性溃疡患者血浆和肽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者[(303.684±68.691)和(527.034±74.111)ng/L比(121.460±53.364)ng/L],而且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