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托班幼儿在如厕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探索托班幼儿如厕能力的方法、措施,努力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如厕环境,使他们较快地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关键词】托班幼儿 如厕 现状 策略
对于刚进幼儿园的托班幼儿正是能力培养的最佳期,如厕能力则是孩子应具备的最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
一、托班幼儿如厕现状及分析
对于刚入园的托班幼儿,面对新的环境,在入厕排便的过程中常会产生诸多问题。
案例一:
午餐后我请幼儿看动画片,当我关掉电视请所有幼儿都去厕所拉小便时,我看见只有牛牛站着一动不动。我喊了好几遍:“牛牛,拉小便睡觉了!”他依旧毫无反应,还是站着一动也不动。正当我有些恼火地走到他面前时,发现他的小椅子底下有一滩水——原来他又尿裤子了。类似这样的的事情已经发生过好几次了。每次问他为什么有尿不去上厕所?为什么尿了裤子也不说话?他总是坐在小椅子上一句话也不说。
案例二:
午饭前幼儿到洗手间小便洗手时,我跟随着孩子进厕所,发现多多(男孩)站在厕所里看女孩子拉小便,而后也在女孩子的厕所里站着拉起来,拉完后指着裤子对我说:“湿了湿了!”我一看,发现原来是裤子没脱好,小便滴湿了裤子。
为进一步分析原因,下半学期我对班级的30名幼儿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观察记录,并列出以下两个表格:
不难发现,幼儿尿湿的原因有:
1.面对新环境,产生恐惧不安的情绪。从表格看出,大多幼儿在家中用的是痰盂或做抽水马桶,特别是用痰盂的孩子,他们可以将痰盂放在任何一个自己喜欢或熟悉的地方,而且整个小便的过程可能都由家长包办,而在幼儿园蹲坑的厕所环境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甚至是不自由的。有个别的孩子在家中用尿不湿,因而他小便是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而且即便是尿在身上,他们也不会觉得有任何的不适。到幼儿园一旦不用了,他们就不适应了;另一方面,托班孩子刚入园,和老师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距离,甚至产生排斥感,即使有大小便的需要,也不敢或不想告诉老师,时间一长,大小便就解在了身上。
2.服装不便,影响幼儿如厕意愿。有些家长追求漂亮而忽略实用性的衣服,往往会给幼儿穿背带裤、很紧的裤子。由于裤腰太紧,加上孩子能力差,往往费了很长时间,却解不开脱不下,特别是秋冬季,幼儿穿的衣裤较多,更加增加幼儿脱裤难度。而幼儿园的设施又与家里不一样,特别是女孩子,要跨上台阶,跨过便池,然后脱下裤子、蹲下来,如果孩子没掌握这些技能的话,会造成孩子的紧张心理。
二、组织托班幼儿愉快如厕的策略
幼儿园教育是为所有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的,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我结合一年以来的教学经验,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总结:
1.创造良好的如厕环境。首先,园里的整体厕所环境和家里的不一样,那么在开学时我们就要引导幼儿参观厕所环境,减少其心理压力。其次,就是教师的悉心照料。对于刚入园的幼儿,我们要尽量像慈母般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消除孩子的恐惧感,拉近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孩子敢于对我们讲出自己的需要。作为老师细心观察孩子的神情,发现有发呆、心神不定,左右扭动、脸憋红的现象应立即询问。每次幼儿入厕都保证有一名保教人员作陪,随时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2.教、学、做合一。在教学方面,首先在集体活动中,我开展了故事教学《小猴尿湿了》,这是一个关于小猴贪玩而尿湿被同伴嘲笑的有趣故事。在活动中第一是教幼儿学说:“我要大小便。”让幼儿知道尿湿裤子会让我们心理和身体都感觉不舒服,并讨论男女如厕的差别和注意事项。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也有目的的引导和加强幼儿练习,才能使幼儿大小便的自理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再次合理科学安排幼儿大小便的次数。有的幼儿一时贪玩而忘记大小便,我们就及时提醒他们;也有幼儿以上厕所为由,不停去厕玩,我们就根据情况,适当转移他们的注意力,防止出现尿频的现象。
总之,托班幼儿入厕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对幼儿智力、情感、独立性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在培养幼儿养成良好习惯时,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多跟家长沟通交流;细心观察每一个孩子;利用游戏的方法使幼儿接受;包容孩子的不当行为,鼓励孩子的每一次进步。让我们的幼儿在学习、活动、一曰生活的行动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吧!
(作者单位:浙江省永嘉瓯北太阳花幼儿园)
编辑/张俊英
【关键词】托班幼儿 如厕 现状 策略
对于刚进幼儿园的托班幼儿正是能力培养的最佳期,如厕能力则是孩子应具备的最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
一、托班幼儿如厕现状及分析
对于刚入园的托班幼儿,面对新的环境,在入厕排便的过程中常会产生诸多问题。
案例一:
午餐后我请幼儿看动画片,当我关掉电视请所有幼儿都去厕所拉小便时,我看见只有牛牛站着一动不动。我喊了好几遍:“牛牛,拉小便睡觉了!”他依旧毫无反应,还是站着一动也不动。正当我有些恼火地走到他面前时,发现他的小椅子底下有一滩水——原来他又尿裤子了。类似这样的的事情已经发生过好几次了。每次问他为什么有尿不去上厕所?为什么尿了裤子也不说话?他总是坐在小椅子上一句话也不说。
案例二:
午饭前幼儿到洗手间小便洗手时,我跟随着孩子进厕所,发现多多(男孩)站在厕所里看女孩子拉小便,而后也在女孩子的厕所里站着拉起来,拉完后指着裤子对我说:“湿了湿了!”我一看,发现原来是裤子没脱好,小便滴湿了裤子。
为进一步分析原因,下半学期我对班级的30名幼儿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观察记录,并列出以下两个表格:
不难发现,幼儿尿湿的原因有:
1.面对新环境,产生恐惧不安的情绪。从表格看出,大多幼儿在家中用的是痰盂或做抽水马桶,特别是用痰盂的孩子,他们可以将痰盂放在任何一个自己喜欢或熟悉的地方,而且整个小便的过程可能都由家长包办,而在幼儿园蹲坑的厕所环境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甚至是不自由的。有个别的孩子在家中用尿不湿,因而他小便是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而且即便是尿在身上,他们也不会觉得有任何的不适。到幼儿园一旦不用了,他们就不适应了;另一方面,托班孩子刚入园,和老师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距离,甚至产生排斥感,即使有大小便的需要,也不敢或不想告诉老师,时间一长,大小便就解在了身上。
2.服装不便,影响幼儿如厕意愿。有些家长追求漂亮而忽略实用性的衣服,往往会给幼儿穿背带裤、很紧的裤子。由于裤腰太紧,加上孩子能力差,往往费了很长时间,却解不开脱不下,特别是秋冬季,幼儿穿的衣裤较多,更加增加幼儿脱裤难度。而幼儿园的设施又与家里不一样,特别是女孩子,要跨上台阶,跨过便池,然后脱下裤子、蹲下来,如果孩子没掌握这些技能的话,会造成孩子的紧张心理。
二、组织托班幼儿愉快如厕的策略
幼儿园教育是为所有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的,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我结合一年以来的教学经验,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总结:
1.创造良好的如厕环境。首先,园里的整体厕所环境和家里的不一样,那么在开学时我们就要引导幼儿参观厕所环境,减少其心理压力。其次,就是教师的悉心照料。对于刚入园的幼儿,我们要尽量像慈母般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消除孩子的恐惧感,拉近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孩子敢于对我们讲出自己的需要。作为老师细心观察孩子的神情,发现有发呆、心神不定,左右扭动、脸憋红的现象应立即询问。每次幼儿入厕都保证有一名保教人员作陪,随时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2.教、学、做合一。在教学方面,首先在集体活动中,我开展了故事教学《小猴尿湿了》,这是一个关于小猴贪玩而尿湿被同伴嘲笑的有趣故事。在活动中第一是教幼儿学说:“我要大小便。”让幼儿知道尿湿裤子会让我们心理和身体都感觉不舒服,并讨论男女如厕的差别和注意事项。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也有目的的引导和加强幼儿练习,才能使幼儿大小便的自理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再次合理科学安排幼儿大小便的次数。有的幼儿一时贪玩而忘记大小便,我们就及时提醒他们;也有幼儿以上厕所为由,不停去厕玩,我们就根据情况,适当转移他们的注意力,防止出现尿频的现象。
总之,托班幼儿入厕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对幼儿智力、情感、独立性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在培养幼儿养成良好习惯时,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多跟家长沟通交流;细心观察每一个孩子;利用游戏的方法使幼儿接受;包容孩子的不当行为,鼓励孩子的每一次进步。让我们的幼儿在学习、活动、一曰生活的行动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吧!
(作者单位:浙江省永嘉瓯北太阳花幼儿园)
编辑/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