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谚语寻踪

来源 :英语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x1989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1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千金伊万卡在自己的推特上发表了一句“中国谚语”,引发了网友热议。伊万卡的推文原文是:
  “Those who say it can not be done, should not interrupt those doing it.”—Chinese Proverb
  本来只是一句简单的心灵鸡汤式感叹,却因为“特意”加上的“Chinese Proverb”而引发了网友的兴趣。中国网友猜谜式地提出了各种答案,但似乎都不能完全契合原文。无奈之下,有媒体甚至追根溯源说这句话根本不是什么“中国谚语”,而是20世纪初曾经流行美国的一句警语。
  我提起这个有趣的案例,不是为了找到原文,而是因为由此联想到在工作和交往过程中曾经遇到的类似情况。
  有一次,一位美国历史学教授朋友要来中国做讲座,写信告诉我他准备的题目是:“Go with All Your Heart: An American Scholar’s Pursuit of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后面加上一句解释说:The first part of the title is taken from Confucius: Wherever you go, go with all your heart。
  我看完信后,绞尽脑汁也没想出来这是孔夫子的哪句名言。于是,试着到网络上查询,结果发现此句对应的原文竟然是《论语》里的“既来之,则安之”!同时发现此句译文已被收入了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Quotations,难怪朋友会引用它!
  第二个例子是2014年的尼山论坛上,印度社科院的执行院长在演讲的最后忽然说:“Confucius said: A bird sings not because it has a beautiful voice; a bird sings because it has a song to sing.”我和同事正在同传,听到是孔子的话,大脑开始快速运转,凭借自己对孔子的了解,试图找到与这句话哪怕有一丁点沾边的句子。因为国外发言人引用的往往是家喻户晓的名言,说不出来会影响听众对译员的印象。可是,别说是在那一瞬间,即便给我更多时間琢磨,我恐怕也是想不出孔老夫子什么时候说过跟鸟儿有关系的名言。
  于是,我们只好照字面意思直译,大致译为:“鸟儿歌唱,不是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鸟儿歌唱,是因为它有首歌要唱”。说完后,心中不免有所疑问,孔子说这样的话似乎不符合他作为伟大思想家的身份吧?有意思的是,印度社科执行院长讲完后,主持人最后进行总结时,他看似信手拈来地说道:“刚才我们的发言人先生引用了《诗经》中的句子:‘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说得非常好!”这时我们才恍然大悟。虽然这句话不直接出自孔子,但出自孔子编纂的《诗经》,在国外传播过程中被误为孔子的话,也是可以理解的。
  从这几个例子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两件跟翻译有关的趣事:其一,中国经典在国外可能有很多译本,这些译本往往不是字对字的翻译,还很可能掺入了译者自己的主观理解,所以相较原本,译本是发生了变异的;其二,中国的名言警句,译成另一国文字后,便也具有了独立于原文的生命力,在异文化的旅行中,可能被人们误解、误用,甚至理解完全相反。但这些现象不正是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常态吗?
其他文献
All artists must learn to see, but the imperative(命令,规则)was literal for young Auguste Rodin. He squinted(眯眼看)through five years of boarding school before realizing that the obscurities(模糊)on the black
过去一年里,本专栏大部分的文章都在探讨英文里的借词(loanword),有拉丁文(Latin)、法文(French)和意大利文(Italian)。英文词汇海纳百川,其中外来语的种类纷杂,欧洲的西班牙文(Spanish)、德文(German)、荷兰文(Dutch)、北欧语(Norse),亚洲的阿拉伯文(Arabic)、波斯文(Persian)、印地语(Hindi)、日文(Japanese),还有曾经
语言不仅是一种工具(下)
形容词在英语词汇中的数量仅次于名词和动词,一般用来描述人物、事物或地点的性质。恰当地使用形容词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在翻译时要注意选词的灵活性和语言风格,力图从效果上追求原文所传达的意境。一、古典作品翻译中的形容词  【例1】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译1】So dim, so dark, / So dense, so dull, / So damp, so dank, so d
选举(election)、精英(elite)与诚品(Eslite)书店
If I were to compile1 a list of the 10 most utilized words in higher education, one of them would certainly be: globalization. I’m not sure whether people have just become cognizant of modern globaliz
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30—前470)是希腊最早的唯物论哲学家。他出身于大贵族家庭,保留下来的著作有130余篇。赫拉克利特指出:万物皆流,万物皆变。他把世界比做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并且断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河流里的流水经常变化,这一次踏入这条河流是这样的流水,下一次踏入这条河流时,又会遇见新的流水。他还认为,即使走下同一条河流的人,也会经常遇到新的流水。因此,“我们走下而又不走下
RedBull的极限皮划艇运动员Rafael Ortiz(昵称Rafa),这位28岁的墨西哥人以自己异常大胆的皮划艇漂流闻名于世。Rafa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追寻世界上最为湍急的河流来做皮划艇漂流。在巴基斯坦,他漂流了Indu河,全程11天,320公里,从Skardu到Indu河和Astor河的交汇处;在非洲他漂流了以水量巨大著称,极其汹涌的尼罗河,包括其中的Itanda瀑布;而在亚马逊沼泽的最深
分心的代价  每次发现家里有什么东西用完时,你的第一反应便是放下手头的事立马奔向超市,但是多数人不会这么做,为了买一件东西而去趟超市,要耗费多长时间、多少油钱?代价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是人们去超市之前都要列一个购物清单的原因。然而在工作中,人们却常常忽略了这个简单的道理,在多个任务间频繁切换,不断分散注意力,从而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该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呢?
I had seen the procedure done. Now it was my turn to try. I set about gathering the supplies—a centralline kit(中心静脉导管包), gloves, gown(外科手术服), cap, mask, lidocaine(利多卡因,一种局部麻醉剂)—and that alone took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