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初探

来源 :青年与社会·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cent1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创设良好、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多种方式,应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以及不同的数学内容去思考。
  关键词:数学教学;情境;创设
  教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在生活、活动和游戏的情境中,容易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教师应创设、良好有效的教学情境,以有效地促进教育教学。
  1.充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直观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可以让学生从直接的生活经验与背景中亲身体验情境中的问题,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到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进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几何图形”这一内容时,教师可根据教材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用具等进行观察,使其在学生大脑中成图,真正让数学生活化、实际化,从而化陌生感为亲切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2.充分运用故事,化枯燥为生动情境。初中数学不再如小学时的那样突出趣味性、形象性,其较为枯燥的逻辑常让学生产生厌学、怕学情绪。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使他们感觉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数学。而创设故事化情境就是一条非常适合学生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把教材中的枯燥数据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简短的小故事,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如初中数学应用题的解析,可以编排成一些简短的小故事,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头脑,在趣味性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3.充分利用活动,创设有趣教学情境。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教学中,把问题情境活动化就是让学生投身到问题情境中去,使学生在口说、手做、耳听、眼看、脑想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能力。这对于保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于促进学生从动作思维向具体的形象思维过渡都是十分有利的。如在分析一些应用题时,教师可让学生根据内容提示初次进行动作模仿等表演,再让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感知每类物体的主要特征、逻辑顺序等,形成不同物体形状的表象。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经历了由观察分类到形成表象的过程,加深了对不同形状物体的认识,从而产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把复杂的问题融入到学生乐意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初中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还停留在比较感性的形象思维阶段,所以我们在创设情境时更应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设法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他们在开放性、探究性问题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从而感受到数学学习是很重要的活动,并且初步形成“我能够而且应当学会数学地思考”的认识。如在一些较难理解的文字题分析中,教师课前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画出实物平面图。尽管学生认真努力,但画出来的平面图却五花八门,不尽如人意。教师再让学生找出画不好的原因。学生查找原因之后,教师要因势利导,创设相应的情境,则问题可迎刃而解。在一些不是很直观的几何图形中,创设出让学生画教学平面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进而产生学习的需求,从而使学生知道了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解决了数学知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认识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使学生把数学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
  总之,合理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使数学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轻松地接受新知识。同时,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效能主要是引趣、激疑和诱思。虽然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数学学习仅凭兴趣是远远不够的。为此,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以真实性为基本前提(这是情境创设的本质保证),要以发展性为价值导向,让数学课堂教学在适度改变其枯燥乏味面孔的同时,引导学生最终折服并受益于数学的理性思维。
  
其他文献
一、以人为本  1.树立学生的自信,增强学习动力  自信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标志,它能将人的一切潜能调动起来, 使人各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我们要善于创造机会, 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赏识自己, 寻找前进的驱动力。数学课程由于其独特的知识体系, 内容稍显枯燥, 多数学生普遍感到数学课不好学, 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 甚至失去学习信心。在这种情况下,我很少批评学生做得不好, 而是尽可能地肯定他
期刊
完形填空是综合测试学生的语言知识、阅读能力和总体语言水平,检查学生在有信息空缺的前提下理解整篇文章的能力的一种题型,它要求通过上下文判断,选择恰当的单词或词组填入空格中,使之成为合乎逻辑、语言通顺、意义连贯的文章。  从近几年各地高考的完形填空来看, 已经不再单纯考查语法方面的知识了,而是从语义搭配、结构搭配、惯用搭配及逻辑知识等方面来测试考生词汇的掌握及运用;而且有些词的选择,必须在理解整篇文章
期刊
思想政治实践活动课是教师将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社会实践相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活动,拓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以提升的一种教学形式。新课程标准在关注每个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前提下,特别强调实践活动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地位,明确规定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总课时数的20%,并在教学原则和方法中明确规定:“社会实践活动是本学科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材
期刊
鲁迅先生对孔乙己、阿Q之流的评价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就其社会遭遇来说,的确要“哀其不幸”;就其个人灵魂说,却又要“怒其不争”。改造社会,必先改造国民。如果说“狂人”是一个开始自觉的“真正的人”的典型,那么,孔乙己就是一个麻木的需要拯救的灵魂的典型。深刻认识孔乙己,就是深刻认识国民的“愚弱精神”,最终达到“立国先立人”的目的。  造成孔乙己悲惨遭遇的根本原因,是其性格矛盾的悲剧性冲突。  1.
期刊
对幼儿来说,因其年龄小,活动和思维的独立性还很弱,还不会主动地自觉地选择周围的环境,受特定环境的影响会更大。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的时间最多、最长,与父母、教师、同伴等的接触也最多、最密切,这是对幼儿最有直接影响的两个小系统环境。因此,关注家庭、幼儿园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本文就家庭、幼儿园人际环境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作一些探讨。  一、家庭人际环境对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每一位
期刊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师执教生涯中不懈努力的目标。新课程改革及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教师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及观念更新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我作为 “引导—发现”语文教学法的参与者,通过多年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浅说如下。  “引导—发现”教学法是以教师的“引导”为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积极性,以学生的“发现”为目的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也就是利用学生已有的
期刊
化学课堂演示实验的特点是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与示范性。课堂演示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辅助手段,正确、合理地使用演示实验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率,进而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演示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接受新知识,还可以使学生了解正确使用仪器及试剂的方法和操作过程,以便在学生独立进行实验时能使用或容易学会使用这些仪器和试剂,并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从演示实验的目的看,可以把
期刊
无论从事那一类活动,兴趣是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对于学生而言,兴趣是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核心就是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并以学习结果为诱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其在学习中体会收获的快乐。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1.教师与学生平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而学生才真正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这并不单纯是角色上的分工,而应体现在师生人格上的平等。教师
期刊
摘要: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运用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班主任工作就能落到实处、细处。班级的科学管理主要集中体现在:“严”、“细”、“恒”及“做好表率”。  关键词:责任心;使命感;班主任工作;前提  在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本人深深地体会到: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这也是我们做老师的基本准则。另外,还要讲究用科学的方法对班级进行管理。本人认为对班级的科学管理主要集
期刊
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素质教育——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其中,情感是受教育者综合素质中很重要的指标。“情感教育”就是教育者主动地、有目的有计划地用心理学、教育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语文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之处就在于它的情感性,它能引导学生通过接受文学教育学会真善美。   一、唯“真”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求真,主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