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嘉文是我大学毕业后带的第一届学生,初为人师,讲台都没有站稳,能够遇见这样的学生,对我来讲,既是一种幸运,更是一种压力。当我看到他的新书《忧乐为天下:范仲淹与庆历新政》时,特别有感于他成长的速度,短短两年时间,他已经从入门的文献累积逐渐走向他所期待的理论点睛。他在学术上成长的速度与进步的空间,时常让我这个小老师自愧不如。
还记得林嘉文交给我的第一份作业是《漫谈中国近代史和现当代史家》,洋洋洒洒一万字,视野远远超过中学历史课堂,对于仍有争议的史学问题,也是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最后还不忘带些调侃的语气说道“笔者本是最讨厌命题作文的人,不过是为了完成一下温婉的历史老师布置下来的这个可爱的作业,我只得耗费两个小时写一篇文字了。”学生广泛的阅读、开阔的视野以及远超同龄人的史学功底,无不让我吃惊。吃惊之余,更是深深的反思和追问:我的专业功底合格吗?我究竟能够给学生怎样的指导和帮助?作为年轻教师,我也是在“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的迷茫之中,渐渐学会如何坦然面对这个禀赋超乎常人的学生。然而,当我换一种视角去看待师生关系时,我很快便体会到了有一个高水平学生的幸运与压力:林嘉文会给你推荐阅读书籍,会问你对某一问题的看法,会同你用对话的方式讨论问题。若想在高水平学生面前表现得游刃有余,你就不得不去更多地阅读书籍,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古语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林嘉文成为我工作第一年课堂教学最直接的见证者,既是学生更是学友,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我对学生、教学和史学的进一步认识和思考,让我在实践中理解了教学相长的真谛。
这样一个能力和视野远远超越同龄人的学生,自然对历史教师的要求也要超乎常人的想象。高一快结束时,林嘉文出版《当道家统治中国》一书,平日里低调稳重的他,迅速成为学校颇受关注的人物。高二的时候,他又为西安中学获得浙江卫视“中华好故事”的全国总冠军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一下子拥有了众多小粉丝,“林老师”的称呼也从那时候在学校传播开来。当校报学生采访“林老师”的学思历程时,他敏锐犀利且毫不留情地指出他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观察与质疑。作为给他教过历史课的年轻教师,这个点评任务自然而然就落在了我的身上。
他在访谈中说:“高中历史课教授的史学是浮躁的,它总是急于下判断,急于定性,呈现出对历史描述的一元化和线性化的特点,从不考虑社会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历史被简单地归总成一个单线发展的过程,即所谓的‘历史的趋势’‘历史的洪流’。”我多么想认真地反驳,但也不得不承认,他的判断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的。在高度概括的历史经验背后,又有多少远离公众视野的研究在奠基?中学教师在借助这些史学研究成果时,也很难走出拿来主义的误区。林嘉文指责的“历史的趋势”“历史的洪流”这类表述,更是在镣铐中跳舞的中学历史教师不得已而陷入的“超历史”陷阱。坦然来讲,学生的犀利直穿我们没有勇气面对的局限。然而,在那篇访谈中林嘉文也忽略了一个问题,那便是中学历史教育最多算得上通识教育,我们面对千差万别、兴趣各异的学生,并不是要培养职业的史学家,只是希望历史能够给学生成长的养分,让他们的思维和视野多一种可能罢了。
这样的回应似乎给中学历史教育的种种不完满找了些许辩白的理由,可是新的问题也接踵而至,林嘉文同样也是千差万别的个体之一,我们的教育又能够给这样的高水平学生提供怎样的养分和可能呢?
林嘉文是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在同龄人中闪闪发光的学生,他的闪闪发光,不仅为他赢得同龄人的尊重与羡慕,更给他带来同龄人所难以理解的烦恼与困惑。他曾借用苏舜钦的“我嗟不及群鱼乐,虚作人间半世人” 来审视他现在的生活,我想这大概是一种难以名状的孤独。也许对林嘉文而言,比起他人的羡慕和赞誉,他更需要的是理解与关怀。林嘉文高一时,常常来找我分享他近期遇见的种种新鲜事,最初我惊叹于少年处理问题的成熟稳重和笃定坚持,但也渐渐发现他的成熟稳重多数来自于知识和视野的条件反射,而并非少年发展自然而然的产物。因此,他平静淡然或是胸有成竹地跟你探讨学习或生活时,其实比普通学生更需要支持和肯定。面对林嘉文这样智力和洞察力都超乎同龄人的学生,似乎教育的小方法和人生的大道理都不够奏效,更多时候我只是默默地听,在需要的时候给出自己的建议。这样的方式对他似乎比较受用,尽管我现在早已不给他代课了,可他还是会时不时地跟我分享他在成长中的种种困惑。我想也许他看中的不是建议本身,而是一个老师发自内心的理解与支持。因此,这也有必要引起我们的思考:面对高水平学生,我们除了特殊才能的鼓励和赞誉,也许可以做得更多……
从高一到高三,林嘉文不是没有过焦虑浮躁或是洋洋自得的时候,他的可贵之处在于内心波澜之后,能够明白什么才是真正值得努力和追求的东西。可是无论是焦虑浮躁还是笃定坚持,这都是少年成长所必须面对的心路历程,恰恰才是真实的生活本身。作为老师,看到他今天所取得的成就,我由衷地为他高兴。唯愿少年衷其所爱,过上自己所热爱的生活。
(刘雅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历史教学方向在读。2015年参与陕西省和西安市教育科研课题各一项,并作为教师代表承担陕西师范大学国培计划观摩课一次;2014年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发表文章一篇。)
还记得林嘉文交给我的第一份作业是《漫谈中国近代史和现当代史家》,洋洋洒洒一万字,视野远远超过中学历史课堂,对于仍有争议的史学问题,也是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最后还不忘带些调侃的语气说道“笔者本是最讨厌命题作文的人,不过是为了完成一下温婉的历史老师布置下来的这个可爱的作业,我只得耗费两个小时写一篇文字了。”学生广泛的阅读、开阔的视野以及远超同龄人的史学功底,无不让我吃惊。吃惊之余,更是深深的反思和追问:我的专业功底合格吗?我究竟能够给学生怎样的指导和帮助?作为年轻教师,我也是在“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的迷茫之中,渐渐学会如何坦然面对这个禀赋超乎常人的学生。然而,当我换一种视角去看待师生关系时,我很快便体会到了有一个高水平学生的幸运与压力:林嘉文会给你推荐阅读书籍,会问你对某一问题的看法,会同你用对话的方式讨论问题。若想在高水平学生面前表现得游刃有余,你就不得不去更多地阅读书籍,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古语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林嘉文成为我工作第一年课堂教学最直接的见证者,既是学生更是学友,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我对学生、教学和史学的进一步认识和思考,让我在实践中理解了教学相长的真谛。
这样一个能力和视野远远超越同龄人的学生,自然对历史教师的要求也要超乎常人的想象。高一快结束时,林嘉文出版《当道家统治中国》一书,平日里低调稳重的他,迅速成为学校颇受关注的人物。高二的时候,他又为西安中学获得浙江卫视“中华好故事”的全国总冠军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一下子拥有了众多小粉丝,“林老师”的称呼也从那时候在学校传播开来。当校报学生采访“林老师”的学思历程时,他敏锐犀利且毫不留情地指出他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观察与质疑。作为给他教过历史课的年轻教师,这个点评任务自然而然就落在了我的身上。
他在访谈中说:“高中历史课教授的史学是浮躁的,它总是急于下判断,急于定性,呈现出对历史描述的一元化和线性化的特点,从不考虑社会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历史被简单地归总成一个单线发展的过程,即所谓的‘历史的趋势’‘历史的洪流’。”我多么想认真地反驳,但也不得不承认,他的判断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的。在高度概括的历史经验背后,又有多少远离公众视野的研究在奠基?中学教师在借助这些史学研究成果时,也很难走出拿来主义的误区。林嘉文指责的“历史的趋势”“历史的洪流”这类表述,更是在镣铐中跳舞的中学历史教师不得已而陷入的“超历史”陷阱。坦然来讲,学生的犀利直穿我们没有勇气面对的局限。然而,在那篇访谈中林嘉文也忽略了一个问题,那便是中学历史教育最多算得上通识教育,我们面对千差万别、兴趣各异的学生,并不是要培养职业的史学家,只是希望历史能够给学生成长的养分,让他们的思维和视野多一种可能罢了。
这样的回应似乎给中学历史教育的种种不完满找了些许辩白的理由,可是新的问题也接踵而至,林嘉文同样也是千差万别的个体之一,我们的教育又能够给这样的高水平学生提供怎样的养分和可能呢?
林嘉文是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在同龄人中闪闪发光的学生,他的闪闪发光,不仅为他赢得同龄人的尊重与羡慕,更给他带来同龄人所难以理解的烦恼与困惑。他曾借用苏舜钦的“我嗟不及群鱼乐,虚作人间半世人” 来审视他现在的生活,我想这大概是一种难以名状的孤独。也许对林嘉文而言,比起他人的羡慕和赞誉,他更需要的是理解与关怀。林嘉文高一时,常常来找我分享他近期遇见的种种新鲜事,最初我惊叹于少年处理问题的成熟稳重和笃定坚持,但也渐渐发现他的成熟稳重多数来自于知识和视野的条件反射,而并非少年发展自然而然的产物。因此,他平静淡然或是胸有成竹地跟你探讨学习或生活时,其实比普通学生更需要支持和肯定。面对林嘉文这样智力和洞察力都超乎同龄人的学生,似乎教育的小方法和人生的大道理都不够奏效,更多时候我只是默默地听,在需要的时候给出自己的建议。这样的方式对他似乎比较受用,尽管我现在早已不给他代课了,可他还是会时不时地跟我分享他在成长中的种种困惑。我想也许他看中的不是建议本身,而是一个老师发自内心的理解与支持。因此,这也有必要引起我们的思考:面对高水平学生,我们除了特殊才能的鼓励和赞誉,也许可以做得更多……
从高一到高三,林嘉文不是没有过焦虑浮躁或是洋洋自得的时候,他的可贵之处在于内心波澜之后,能够明白什么才是真正值得努力和追求的东西。可是无论是焦虑浮躁还是笃定坚持,这都是少年成长所必须面对的心路历程,恰恰才是真实的生活本身。作为老师,看到他今天所取得的成就,我由衷地为他高兴。唯愿少年衷其所爱,过上自己所热爱的生活。
(刘雅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历史教学方向在读。2015年参与陕西省和西安市教育科研课题各一项,并作为教师代表承担陕西师范大学国培计划观摩课一次;2014年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发表文章一篇。)